第287章 賞賜

1262年,4月5日,清明25日,臨安皇城。

“嗬,‘京東安撫使夏誓師北伐’,這幫文人也真敢寫,就不怕泄了軍情給城中細作嗎?”

垂拱殿便殿上,當今大宋官家趙昀斜躺在軟榻上,手中抖着一張《江南新聞》,如此對另一邊的賈似道說道。

不過說歸說,他臉上卻很是輕鬆,並未真的有責怪之意。

賈似道笑道:“官家說的是,該去訓示報社一番纔對。不過也無需多慮,這夏錦龜上個月下旬便已去亳州了,報紙上現在才登出來,即便真有細作看了報紙往北傳遞消息的,等到了開平,也不知哪年哪月了,並不礙事。”

趙昀也笑了一下,半玩笑地說道:“好啊賈師憲,平日可未曾聽你如此爲他人說好話,是不是收受了他們的賄賂了?”

雖然言辭中指出了賈似道和東海人的犯罪事實,但是趙昀也沒有什麼責罰的意思。實際上他再怎麼昏,賈似道貪污、東海人行賄這樣的事他肯定也是心知肚明的,而且也知道數額肯定不小,但是他並不在意。

當皇帝嘛,那麼精明幹嘛?只要下面人能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嘛。

事實上,賈似道和東海人做的確實都不錯,所以私下裡他們給自己賺取一些小利益,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封建社會本就是這樣的,讓你去擔任某個差遣,本質上就是默認了你從中收取好處,也就是把這個權益“分封”給了你。當然你也得承擔好相應的封建義務,不然以“貪污”爲名的懲罰就要蓋過去了。

賈似道裝模作樣一正色,說道:“官家誤會了,臣下與東海國都是忠心耿耿,哪裡會做這樣的事?”

趙昀搖頭一笑,把報紙捲起來朝他輕輕一點,然後又放到了旁邊的小桌上,換了個話題道:“如何,今日可是前線又請錢糧了?”

賈似道一點頭,也不看本子便娓娓道來:“正是,夏安撫請了五十萬石,說是前方轉運困難,要多發點。李制置,嚯,他胃口不小,一下子請了百萬石,說是要賑濟新復之土的百姓。東海國嘛,也是一直哭窮,說今年戰事一起,市舶司都收不上稅了,前線將士鹽都供不上,只能看着鹹魚下飯……”

趙昀撲哧一笑,如今東海國和中央關係密切了,都能開得起玩笑了。“這些混賬,也真能胡編。罷了,你們二府回去議議,考究一下實情,給他們安排安排吧。別慣着他們這麼獅子大開口,但也不能真誤了前線的錢糧。嗯,不過他們確實也是有功的,在例份的錢糧之外,你再把上個月的功績核一下,定一份賞出來吧,也不能虧了他們。不過這兩份可得分明白了。”

“是,官家英明。”賈似道聽到準信,連忙拍了一個馬屁,心裡偷偷鬆了一口氣。

這事總算是定下來了,下面可得好好安排了。李庭芝許了兩成的回水,夏貴這老匹夫只肯給一成半,東海國倒是豁達,一下子許了三成。這賞賜的份例可得好好安排一下,既要收益最大,又不能把他們給餓垮了……

趙昀又拿起了那份報紙,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朝賈似道問道:“朕記得上個月東海軍收復了萊蕪監,那是不是就在奉符左近了?”

賈似道立刻領會了他的意圖,說道:“正是,順汶水直下,就是奉符了。不過前幾日東海軍多是在呼應李祥甫進軍,未曾來得及攻取奉符。要不,我去催催他們?”

奉符,這個地方本身不重要,但它可是在泰山腳下啊!

泰山,帝王封禪之所,正統性的來源之一,但是自從南渡,就再沒有趙家皇帝上去過了……

趙昀此人,其實是很有抱負的,別看整天沉溺於聲色犬馬,但那不是沒事可做嗎?

當年,他果斷髮動端平入洛行動(雖然失敗了),開慶年果斷調動大軍援鄂,今年果斷命令宋軍全線出擊,都證明了他是很有收復故土的野心的。只是個人能力有限,朝政和軍務又積重難返,所以才實現不了抱負,只能忘情於酒色。

但是,現在,隨着節節勝利的喜報傳來,他的心思自然又萌動了起來。

“不,不用了,”趙昀拿着報紙,擺手道,“讓他們自行其是吧,莫指手畫腳誤了兵事,早日將北虜逐出京東纔是正道。”

說完,他又拿起了報紙,盯着上面的日期出了神。

“4月5日,清明25日……”

去年四月,賈似道等上《玉牒》、《日曆》、《會要》、《經武要略》及孝宗、光宗、寧宗《實錄》,象徵着文治大盛。其中的《日曆》由秦九韶主持修撰,相比舊曆改動不大,只是在通常的日期之後再標註“某節某某日”,明面上的說法是方便計算農時,實際上卻蘊含着他和趙昀的巨大野心,是先讓世人適應一下,爲以後的改陰曆爲陽曆鋪路。果然,這樣一個小動作並未引發守舊勢力的警惕,反而稱讚是個便民的善舉。

改陰曆爲陽曆,這是亙古未有的盛舉啊!

若是乍然推行此事,必然激起不少反對,但是……若是待朕驅除韃虜,隨後大軍齊出收復神京,功成之後封禪泰山,那此事不就非但不是驚世駭俗之舉,反而是中興之善政了?

若能完成這些事,想來朕百年之後,青史之上的評價,豈不是要超越高宗、直追太祖了?嗯……後人會給朕個什麼廟號呢,中興之帝……世祖!這個沒人用過吧?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官家,官家?”

賈似道見他陷入沉思,正欲起身告辭,不料趙昀突然反應過來,擡手說道:“賈卿且慢,之前幾軍都曾請撥銅錠鑄炮,是有此事來着吧?朕道前幾年東海國怎麼討要那麼多銅呢,原來是鑄炮去了。不過無妨,你看着他們要多少,都盡數撥了去,讓他們多鑄些火炮,多殺些賊人!哦,對了,你着樞密院也安排軍器監多鑄些出來,這等利器可少不得!”

之前李庭芝攻取漣水南城之後,便向朝廷獻了兩門火炮。當初趙昀就觀看過發炮,確實威猛無雙,令他讚歎不已,也安排軍器監去仿製了。不過當時給的優先級不高,直到這次北伐火炮又大顯神威,才更加重視起來。

賈似道大喜,立刻說道:“官家英明!”然後告辭退下了。

這銅錠,可比糧食好處理多了啊!

……

與此同時,淄州與萊蕪交界處,博山。

幾個東海軍的士兵翻過一個矮坡,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小河靜靜地在前方流淌着。

張樂生上尉拿出地圖看了看,又掏出了指南針,還是不太敢確定,於是對身邊的本地嚮導問道:“這就是淄河了吧?”

嚮導是個淄川縣的獵戶,短小精悍,雙目炯炯有神,他看了一下週圍的山形地貌,點頭道:“錯不了,就是淄水,從這兒一直往下走,就是臨淄了!”

張樂生鬆了口氣,點了點頭,在地圖上標記了一下,又朝後面招呼了一聲,很快就有幾個士兵擡着一大卷鐵線走了過來。“路線沒錯,繼續架起來吧!就架在樹上,高一點!一會兒臨淄那邊應該就有人來接應了!”

稍後他又安排了一下,將手下兵分成兩隊,一隊繼續帶着嚮導往淄河下游探索,而他留在此地帶着另一隊架設起了電報線。

嗯,沒錯,就是電報線。

現在南面旅和北面旅分頭行動,隨着南面旅開始深入泰山腹地,兩方面相互之間的聯絡就成了一個問題。從萊蕪往濰州送信,受大山阻隔走不了直線,得先南下一百多公里到沂州,再往東北走二百多公里才能到濰州,太誤事了。因此統合部就緊急調撥了一部電報系統過來,準備在萊蕪和北邊的臨淄縣之間建立一條電報線,派少量人馬駐在臨淄,收到電報之後再快馬送往濰州。

臨淄縣與萊蕪之間隔了八十公里,直線距離並不近。之所以選這裡,是因爲這條路線上有淄河經過,沖積出了一條易通行的谷地,相比其他直線距離短但難以通行的山路,架設線路的成本更低。季國風對這條路線似乎也有些想法,想着將來把這條通路開發爲一條運輸鐵料的備用線路,不過那是後話了。

東海商社還是第一次鋪設如此長的電報線路,雖然使用了較粗的鐵電線,理論上足以支撐這個通信距離,但還是準備在中間設立一箇中繼站,以免出意外,順便還能當作關隘和補給站用。羣山之中、淄河源頭的此地,似乎正是個好地點,距離合適、地勢平坦、取水方便,還可以通過淄河獲取補給,張樂生在報告中把這裡記了下來。

張樂生是義勇旅最早一批通信兵之一,當初參與了光報系統的建設,可謂資歷雄厚,又有文化背景,所以提升很快,現在已經是上尉了。電報系統研製成功之後,由於通信原理與光報相通,所以這批通信兵自然無縫轉換爲電信兵,張樂生也當仁不讓成爲電信宿老之一了。可以說,雖然對原理仍不如一些股東掌握的透徹,但對於電報線路的架設和維護,可沒有幾個股東比他更熟悉了!

沒過多久,正當張樂生指揮士兵把電報線架到樹上之時,前方探路的士兵回來了,還帶了臨淄那邊接應的人一同回來。張樂生趕緊放下手頭的活,迎了上去,不過見了面之後眉頭一皺,怎麼是些穿藍坎肩的海軍?

對面領隊的一個下士走過來一行禮,說道:“報告上尉,我是北面旅海軍陸戰隊第一營下屬李佳兒下士,前來接引友軍,請上尉指示!”

這位居然是我們的熟人李佳兒!之前,他從臨淄護衛紀成春一干人等回了膠州,之後回家見到徵召令,就興沖沖應徵入伍了,被補充回海軍陸戰隊。因爲他之前去過臨淄,正好也算對口,於是這次北面旅往臨淄派駐通信小組,就把他挑上了。

張樂生回了一禮,把地圖遞給他,問道:“你部駐紮在何處?有多少人?”

李佳兒在地圖上淄河下游一處河谷一點,說道:“旅部認爲電報線不宜架設到人多的地方,所以把終端設置在了這處河谷裡,駐紮一支合成部隊,包括從青島調來的一個連的訓練騎兵和一個連的鐵道兵,正在此處修建一個小型棱堡,已經接近完工了。”

張樂生點點頭,既然是要傳信,肯定需要不少騎兵才行,就是不知道訓練騎兵行不行?

想到這裡,他又說道:“既然如此,營地中應該有帳篷和船隻吧?你去安排一艘船和兩頂帳篷,再領一些補給過來,我們要在這邊架線,尚需要幾日的時間。”

第822章 村寨第48章 開拓隊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700章 散兵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902章 出路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642章 割草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65章 圍剿第799章 長安!第739章 大潰敗第307章 北伐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37章 渤海沿岸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508章 投資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701章 縱隊突擊後6章 夜深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894章 內鬼第6章 軍訓第763章   追逐第450章 西洋郡第63章 金口新區第185章 一手槍,一手藥第267章 天命之地第222章 渠道第325章 交易第550章 謀國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3章 海盜窩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136章 遠程通信 上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274章 徵召!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889章 洶涌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423章 新幣制 上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798章 長安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899章 疾風暴雨 三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258章 交易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205章 出賣 三第238章 登陸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352章 崩解第587章 乃顏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530章 驅逐艦 中後11章 新年第167章 硫酸 上第744章 多鉚蒸剛後1章  落日第292章 局破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762章 冬狼第736章 步兵炮第276章 重火力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320章 間章第206章 出賣 四第168章 硫酸 下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121章 東海縣第206章 出賣 四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311章 前衛戰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385章 大戰艦後11章 新年
第822章 村寨第48章 開拓隊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700章 散兵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902章 出路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642章 割草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65章 圍剿第799章 長安!第739章 大潰敗第307章 北伐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37章 渤海沿岸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508章 投資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701章 縱隊突擊後6章 夜深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894章 內鬼第6章 軍訓第763章   追逐第450章 西洋郡第63章 金口新區第185章 一手槍,一手藥第267章 天命之地第222章 渠道第325章 交易第550章 謀國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3章 海盜窩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136章 遠程通信 上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274章 徵召!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889章 洶涌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423章 新幣制 上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798章 長安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899章 疾風暴雨 三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258章 交易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205章 出賣 三第238章 登陸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352章 崩解第587章 乃顏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530章 驅逐艦 中後11章 新年第167章 硫酸 上第744章 多鉚蒸剛後1章  落日第292章 局破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833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五 戰爭第762章 冬狼第736章 步兵炮第276章 重火力後4章 土木堡之變第320章 間章第206章 出賣 四第168章 硫酸 下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121章 東海縣第206章 出賣 四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311章 前衛戰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385章 大戰艦後11章 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