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救市

來人是勞工部的周弘文,在部裡負責檔案管理,平日喜歡在內部刊物上發表一些指點江山的文章。史若雲剛纔看到他來,還有些奇怪,但是聽到“救市”一詞之後,還是忍不住一下子站了起來,問道:“是什麼辦法?”

周弘文還沒開口,帶他進來的紀萍萍就先笑着說話了:“別急嘛,周弘文這幾天一直在我們部宣傳,還跑去儲蓄所調研,最後拿出來的這個方案我覺得很不錯的,來聽聽吧。”說完,她熟練地拉出兩張椅子,招呼周弘文坐到了史若雲的辦公桌前。

周弘文坐在三個女強人中間,有些拘謹,又看了看白洛,然後把手中的文件遞到了史若雲面前:“不好意思,只准備了一份文件,還請首席先過目吧。”

史若雲看着眼前厚厚一疊紙堆起來的文件夾,有些眩暈,隨手翻了兩下:“老周,準備這麼多東西,也真是辛苦你了。《關於通過向市場投放信用以解決當前經濟危機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嚯,這名字可真夠大的,給我們講講唄?”

進入了正題,周弘文有些激動了起來,但很快壓抑住,清了清嗓子,開始按照早就準備好的說辭講解起來:“關於我們現在面臨的經濟危機,首席你們肯定比我更清楚,這危機可不簡單,我們東海商社作爲膠州港的領導者,必須得擔起救市的責任來才行。”

史若雲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大話怎麼說都行,關鍵是怎麼做啊。

周弘文繼續說道:“……但是救市不是一句話的事,怎麼救市,首先得看這市場有沒有救。”

他這麼一說,史若雲有了興趣:“那你說,市場還有救嗎?”

“當然是有救的。”周弘文確定地點了點頭,“市場陷入癱瘓,直接原因是西邊的市場受到了打擊。但如果量化分析的話,在膠州進行的南北貿易,向南出口的比例差不多佔了45%,進口再轉向西出口只佔35%,剩下20%是其它海貿和內部消化掉的部分。在西去的這35%裡面,受到影響的最多不過一半,就算它20%好了。爲何這僅僅20%的部分受到影響,會導致幾乎大半的海貿會陷入癱瘓呢?”

史若雲聽了,先是陷入了思考,後又露出了讚許的表情:“沒錯,是這樣……實際上市場真正的縮減並不大,但這跟穀賤傷農是一個道理,需求減少一半,在供貨量不變甚至增長的時候,利潤並不會只縮減一半,而是相互競價打壓,價格會降到把50%的商家逼死的境地,剩下的50%自然也不會好過。”

白洛也接着說道:“而且,南下的商船雖然理論上不受影響,但是他們採購北貨的資金大部分是來自於出售南貨的收入的,現在南貨賣不上價,北貨自然也就沒法買多少了。這種疲軟隨着產業鏈傳導下去,一層一層都會受損。”

周弘文朝她們把大拇指一豎,說道:“既然道理大家都明白,那麼問題就好辦多了。市場雖然受損,但是大體骨架還是在的,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被嚴重破壞,所以導致整個鏈條出了問題,那麼我們只需要修復這個環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說到這裡,兩人有點理解他的想法了,不過……白洛大瞪着眼說道:“老周,你不是想讓商社把積壓的南貨都買下來吧?”

周弘文連忙擺手:“不是,怎麼會,我們哪有那麼多錢?我的想法是,向市場注入信用,讓資金再流動起來,信用,信用可以理解吧?就是通貨,currency……”

白洛又驚了:“難道你要我們印鈔票去買?可不能這麼敗家啊!”

東海商社通過儲蓄所繫統發行了銅幣本位的儲蓄券,目前運行良好,要說印鈔也是能印的,但股東們目光長遠,不願意爲眼下一點小事就敗壞了信用,更傾向於細水長流,獲得更長遠也更巨大的利益。現在聽周弘文的意思,怎麼像是想動這個心思了?

周弘文漲紅了臉:“不是,我像那麼目光短淺的人麼?發鈔這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我們現在能搞的。我的意思是,發鈔不如發債。”

“發債?”史若雲擡起頭來。

周弘文點頭道:“現在市場面臨的問題是流動性不足,那我們就要注入流動性。印鈔票這手段太低級了,我們不需要用。按照後世的成熟經驗,增加流動性有兩個辦法,一是投放基礎貨幣,二是信用擴張。信用擴張這個需要一個成熟的銀行系統,我們暫時搞不了,但可以考慮投放基礎貨幣,也就是金、銀、銅等貴金屬以及債券……”

“等等!”史若雲前面聽着還好,到後面突然懵了,“‘債券’?這怎麼跟貴金屬放一類的?”

周弘文終於露出得意的笑容:“這就要從貨幣的本質說起了。貨幣天然不是金銀,而是一般等價物,只要價格穩定、易於交易的東西,都可以用作貨幣,債券難道不正符合這個特點?”

他頓了頓,又比劃道:“舉個例子吧。假設我現在欠了首席你一百兩銀子,你找上門來討要了,但我手頭沒錢,只有白部長給的一張借據,證明她也欠了我一百兩,你要不要?”

史若雲看了看白洛,笑道:“這得看白部長肯不肯把這一百兩給我了。”

白洛立刻說道:“首席來要,哪敢不給啊!”

周弘文接着說道:“白部長爲人一向守信,肯定會給的。因此首席你拿到借據後甚至不需要立刻找她要錢,可以反手再找別人把它用出去。這張借據,在這裡就起到了一個貨幣的作用。”

史若雲若有所思地說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信用良好的債券,就等同於貨幣?”

周弘文露出笑容,後仰到椅背上:“就是這個意思。而信用最堅挺的債券,就是‘國債’了,後世美元的發行,實際上就是基於國債的……”

史若雲又撓起了頭:“等等,基於國債,又是什麼意思?”

“呃,”周弘文沉思了一會兒,又從桌上的筆筒中抽了幾支鉛筆出來,比劃道:“還是舉個例子吧。假設一個王國一共有一千貫銅錢在流通,那麼國王借了一百貫的國債,會產生什麼事?”

他把左手握住的鉛筆抽了一支到右手,又塞了一塊橡皮到左手:“這一百貫從民間移動到國王手裡,國王發行了相應的一百貫債券。根據上面所說的,如果這個國王信用很好,債券就能當成銅錢用。對於民間來說,可流通的通貨是九百貫銅錢加上一百貫債券,總額不變——不僅如此而已!”

他鄭重地把右手的鉛筆又插回左手:“國王把那一百貫銅錢借到手,不是爲了存着好看的,而是爲了花出去購買物資的,最終還是會流回民間。這樣一來,民間總共就有了1100貫通貨!”

史若雲倒吸了一口涼氣:“借了國債,民間的通貨非但不減,反而增加了?!”

周弘文微笑道:“就是這個道理。極端情況下,這個王國甚至可以一枚銅錢都沒有,全靠國王的債券維持經濟流通——後世的‘現代國家’,就是這麼玩的了。”

白洛這時出聲問道:“那這麼說,豈不是跟印紙鈔沒多大區別?”

周弘文笑道:“半斤八兩,烏鴉一般黑,但還是有些區別的。印鈔是單方面的行爲,也就是‘我監督我自己’,能否控制發行量全憑自律,而自律往往是很不靠譜的。而發債是雙方的行爲,國王發債得有人願意買才能發得出去,而且債券是要付利息的,發得多了對自己也是個負擔,所以控制得要相對好一些。”

史若雲心有慼慼地說道:“說到底,發鈔的難點不在於發而在於收。發鈔有什麼難的?隨便印就是了,零隨便填,但真那麼搞肯定就把自己玩死了。如何控制住發鈔的節奏,取信於人,纔是關鍵。”

“對啊!”周弘文一拍手,“這個道理很顯而易見,不光我們知道,古人也是知道的。你看,宋朝發會子是按“界”的,每次發鈔必先收回上一界才發下一界,保持總量穩定;蒙古人發鈔也要建立兌換所,保證鈔與銀之間的兌換。他們都明白得很嘛!

可是,明白歸明白,但當你真的手握髮鈔大權的時候,怎麼還能控制得住濫發的誘惑?現在我們也看到了,會子三界齊發,大幅貶值;金國也發過鈔,玩得比宋朝還亂;蒙古人的鈔票現在看着還行,但歷史上的元朝後來也忍不住誘惑開始超發,最後變成廢紙;後世那例子就更多了。我們不能走他們的老路,所以我說發鈔不如發債。”

“是啊,但說歸說,又怎麼落實……”史若雲看向了桌上週弘文帶過來的那疊厚厚的文件,“呃,這就是操作規程?”

周弘文將文件拿了過來,從中翻出畫了好多氣泡圖案的一頁,轉了個方向放在桌上,說道:“我簡單講講吧。

第一步,我們先發債,收集現金,不光爲了救市,還緩解現在的財政壓力。這個債券,我們暫且先叫它‘特殊時期專項基金原始兌換券’吧,簡稱金原券,呃,以之爲誡。首先是賣給本地土豪們,他們就算今年生意不好,往年埋在地裡的錢還是有一堆的;還有濰、莒、沂一帶的豪強,也都攤派些,我們現在風頭正勁,誰敢不買?

第二步,設立債券交易所。土豪們被攤派了債券,心裡肯定是不爽的,而且也未必放心,多半會想着出手止損。與其讓他們自相交易擾亂市場秩序,不如我們自己下場,設立交易所,讓他們可以出售這金原券。當然,初期他們急於止損,市價多半會比面額低一些,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出手救市了——實際上就是用第一步收集的資金去把金原券買回來,不會虧的。一張金原券,我們一貫賣出去,0.9貫買回來,還賺了0.1呢。當然,這不是爲了賺那點錢,而是爲了擡升市價,讓民間意識到債券是可以穩定換錢的,然後才能增大發行量。

第三步,救市……”

“等等……”周弘文說到一半,史若雲已經看懂他的意思了,沒來得及吐槽金原券的名字,就指着文件下面的內容說道:“第三步,通過發行債券,我們就有了一筆財政外的資金可以用於救市了。可以通過儲蓄所對南貨商人發放一筆定向貸款,讓他們以手中貨物爲抵押獲得資金,但這個資金不能提現,只能用於從指定的本地商人處購買北貨。而另一邊,本地商人必須購買足夠的金原券,才能獲得資格加入這個體系之中去出售自己的貨物,這也保證了我們的資金充足。只要這個體系循環起來,整個市場就盤活了……”

第568章 通商 三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798章 長安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882章 蜀道難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309章 清空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291章 來遲一步(累計打賞加更)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840章 入海第300章 畢竟是李璮(4/4)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47章 舟山海盜第567章 通商 二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545章 占城沙漠第5章 燒炭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後3章 干涉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838章 江南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114章 山河防線 三 75mm炮族第327章 泰山之戰 二 對陣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463章 回家:衝古剌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225章 自由港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483章 奪人第353章 關門第475章 逐客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12章 事後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904章 泉州第375章 刺王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709章 龜船第882章 蜀道難第451章 北印度洋環流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366章 入關第735章 敵後第222章 渠道第817章 天涯彼岸,星光璀璨之地,新漢水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292章 局破第707章 黃州大撤退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762章 冬狼第394章 中統鈔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93章 派系第349章 鬱蔥山第693章 回回炮第289章 城市化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後9章 新南洋第295章 失守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
第568章 通商 三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798章 長安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882章 蜀道難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309章 清空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291章 來遲一步(累計打賞加更)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840章 入海第300章 畢竟是李璮(4/4)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47章 舟山海盜第567章 通商 二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545章 占城沙漠第5章 燒炭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後3章 干涉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838章 江南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114章 山河防線 三 75mm炮族第327章 泰山之戰 二 對陣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463章 回家:衝古剌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225章 自由港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483章 奪人第353章 關門第475章 逐客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12章 事後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904章 泉州第375章 刺王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709章 龜船第882章 蜀道難第451章 北印度洋環流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366章 入關第735章 敵後第222章 渠道第817章 天涯彼岸,星光璀璨之地,新漢水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292章 局破第707章 黃州大撤退第728章 達則一線平推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762章 冬狼第394章 中統鈔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93章 派系第349章 鬱蔥山第693章 回回炮第289章 城市化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後9章 新南洋第295章 失守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