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匡扶社稷

東宋景炎七年(華夏四年),10月11日,荊湖北路,大冶縣,流圻壘。

流圻壘位於黃石港旁,四年前被宋軍奪取,因地理位置合適,後來文天祥的江西幕府就在此地設置了前線指揮部,負責就近協調指揮對湖廣元軍的作戰。

原本這個流圻壘只是個不大的軍城,如今卻多番擴建,成了一個水陸聯合的軍事基地,規模頗大。既是軍城,便內外森嚴,充滿了肅殺氣息,不過在一堆軍事設施之中卻有一座不同的小院落,外面看上去平平無奇,內裡卻裝飾奢華,還有歌舞伎出入,與軍事氣氛格格不入。

此處小院便是中江制置使文天祥所居住的別院。文天祥自幼愛玩、生性豪奢,堪稱紈絝子弟,直到當年爲抵抗元軍憤而起兵才一轉脾性,散盡家財供應軍需。不過人到底天性難改,危急時刻自然要奮發圖強,但這些年來局勢安靖、財政寬裕,他的惰性忍不住又冒了出來,在不影響軍備的情況下儘可能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前段時間,夏國發動了對元國的最後攻勢,文氏幕府也抓住這個機會,展開了對盤踞在鄂州的高達部的進攻,試圖進一步收復失地。如此重大的戰局,文天祥自然要披掛上陣,來到流圻壘坐鎮。經過數年的經營,如今的中江軍實力更勝以往,戰線穩步推進,文天祥實際上不需要做什麼,只是在指揮部安定人心而已。因此,他平時也閒適得很,每日午後的這段時間都要小憩一會兒。

不過今天的這個午後,文天祥卻一反常態沒有歇息,也沒有招人舞樂,而是坐在大堂之中,臉色鐵青。

他旁邊的黑木桌子上放着一份簡單的文件,只有薄薄一張白紙,上面的內容卻駭人聽聞——這是外面長江上的燎原號發來的通告,聲稱元軍高達部已經投降夏國,要求宋軍立刻停止軍事行動,撤往戰前的邊境之後。

何等滑稽,何等可笑!

想當年,文天祥與東海國關係密切,還曾接受他們的幫助,對抗入寇的元軍。可沒想到幾年過去,形勢竟變化得如此之快,過去正義的東海國如今成了強大的華夏國,成了又一個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的巨獸,而且比之前的那幾個還遠遠要更爲可怕!

文天祥看過文件後就一直沉默着,見他久久不言語,坐在側席的參贊吳浚有些急了,出言提醒道:“制置,如今夏人都下了通牒,我們是戰是退,您給個話啊!”

本來前線進展順利,昨日宋軍已經勝了一局,可正要乘勝追擊的時候,夏軍就把這份令人震驚的通告送來了。前線將士自然人人不忿,明明戰果就在眼前,再不遠都是鄂州城了,可這時候卻要硬生生停下來,功虧一簣,那誰能心服?可若不退,那夏軍一旦發威,局面可就沒法收拾了啊……

文天祥眉頭一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現在麻士龍所部是在白鹿磯吧?對面的元軍可撤了?”

吳浚回想了一下,答道:“麻部前日才攻下白鹿磯,元軍是有序撤離,應當不會退太快。更何況如今夏軍調停,他們得了支應,多半也就不會退吧。”

文天祥點頭道:“還有南邊的朱華、尹玉,都已就位……既然這般,那就讓他們繼續打!”

“什麼?”吳浚眼睛立刻瞪大了,“制置,這麼一來豈不是會觸怒夏軍?他們雖說在江上只有幾條船,但若真惱怒了,西北兩邊的大軍可是隨時能調來啊!”

文天祥笑了笑,道:“元軍此時得了生路,正是最鬆懈的時候,我們趁機進軍,正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至於會不會觸怒夏軍……我們只打元軍,打完就撤回來,他們多半會樂見其成,不會與我們爲難的。”

“原來如此。”吳浚鬆了一口氣,制置總算還是明智的。“那麼撤回來之後,又當如何安頓各部?”

“嗯,是該好好籌謀籌謀……”文天祥這時候神情又開始凝重,站起身來,在大堂中一邊踱着步子,一邊捻着手指,吳浚也就只能陪他站着。

好長一段時間後,他纔開口道:“先讓各部撤回戰前的營地,然後……讓幕府拿個案子出來,把他們逐步撤回江西,把守各要地。此外,抽大約十個營出來,隨我東去臨安……迎官家入贛!”

這下吳浚更震驚了,失聲問道:“迎官家……這是爲何?”

文天祥嘆了一口氣,往北一指,道:“如今夏國上下齊心,兵強馬壯,一統之勢已成,必不可能放過我大宋。臨安放在幾十年前是處險地,然而現今情況大不同,夏國海軍瞬息而至,如同被匕首逼在脖頸上一樣。要儘量保全社稷,便不能讓官家繼續住在臨安,非得迎往萬妥之地不可。江西雖也臨水,但江口狹窄尚可防禦,總比臨安穩妥些。”

吳浚思索了一會兒,道:“有理,但若臨安失了,江西又能堅持多久呢?”

想到這裡,他突然起了個想法,打了個哆嗦,然後看向文天祥,輕聲說道:“制置,其實還有另一條路,您與華夏國公們相熟,不如……”

就連呂文福、高達這樣的歪瓜裂棗都能投靠夏國,換個閒散富貴,而文天祥從當初東海國初創的時候就跟他們關係密切,要是帶着整個宋國最強的江西投靠過去,那不是潑天的功勞、親上加親?恐怕酬以裂土封侯之功都不爲過啊!

何必非得跟着宋國這艘破船一起沉下去?

吳浚身爲幕府參贊,常年參與軍務,自然知道夏軍之強大遠非宋軍能比。如果文天祥非要負隅頑抗的話,不但苦苦經營的幕府和中江軍會灰飛煙滅,吳浚這些手下人也落不到好下場去。相反若是跟着文天祥“反正”,那麼安全富貴總是能保證的,說不定還有希望進入華夏體制,更進一步……

他的心臟不自主地跳動起來,滿懷期望地看着文天祥,希望他做出肯定的回答——

可他立刻就失望了,文天祥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地拒絕道:“不行,我受宋祿爲宋臣,自然便要忠於大宋。誠然我隨時可去夏國享榮華富貴,但那豈是君子所爲?爲了忠義,明知不可爲也要爲之,此事休得再提。”

吳浚老臉一紅,低頭行禮道:“制置高義,是在下糊塗了。”

文天祥擺手道:“幕府中有你這想法的估計還不少,平日間你與他們交往的時候也提點幾句,定明心志。”

然後他坐回椅中,說道:“不說此事了,還是把迎聖之事再謀劃一下。入江西簡單,但將官家迎出臨安不易。夏人在臨安有眼線不說,左相陳宜中貪戀權位,也未必願意配合我們,可能不得不用強才行,所以我纔要點兵前去。”

吳浚想了想,道:“可是,贛浙之間就那幾條路,若是我軍大舉前往,必定會驚動四方。到時候打草驚蛇,非但進不了臨安,反倒還會驚擾了夏人,引動他們出手。這,恐怕並不適宜吧?”

文天祥點頭道:“確實如此,所以我們不能立刻就大張旗鼓,還得尋些別的法子才行。”

他手指在桌上敲打着,慢慢說道:“陳丞相不可信任,但鎮守臨安的滬國公張世傑乃是忠義之士,若是對他說明形勢、曉以利害,他未必會不明事理。只要說服了他,我們裡應外合,就有把握趁夏人醒悟過來之前迎出官家了。”

吳浚拱手道:“制置深謀遠慮……所欠之事,只餘如何說服滬國公了。”

文天祥看着他笑道:“吳參贊,你可願意擔此重則?”

吳浚深吸一口氣,站起來躬身道:“在下必不辱使命。”

“好!”文天祥壓手讓他坐下,然後說道:“倒也不必急於一時,稍後你我先召集諸參,籌謀好了軍事,然後我再修書一封,你擇個日子帶去臨安找滬國公。大宋的社稷,可就要繫於你身上了。”

第227章 揚州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285章 步步緊逼第81章 嶗山學宮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291章 來遲一步(累計打賞加更)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705章 巷戰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93章 彈如雨下第349章 鬱蔥山第900章 硬骨頭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639章 關門第868章 黑海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339章 末路第48章 開拓隊第246章 新財政 三第756章 大定府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301章 劫掠第536章 銀行學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258章 交易第78章 第三產業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345章 千里路第672章 天無二日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108章 義勇旅第371章 爆炸彈第79章 試炮第228章 火炮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243章 技術驗證船 三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7章 即墨城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691章 兩廣第32章 戰後發展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703章 失守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660章 臨安事變 二 江口遭遇 (加更)第737章 夾擊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183章 合夥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184章 育馬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619章 共克時堅 八 量化寬鬆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213章 鍊鋼第904章 泉州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後20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上第761章 突破口第259章 傳媒 上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217章 賣官 上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811章 丁香島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584章 北上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7章 即墨城第494章 義士們進入了山城國第115章 山河防線 四 超重彈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550章 謀國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31章 起點號第409章 隕星第694章 一日城第804章 哈密力第223章 入長江
第227章 揚州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285章 步步緊逼第81章 嶗山學宮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291章 來遲一步(累計打賞加更)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705章 巷戰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93章 彈如雨下第349章 鬱蔥山第900章 硬骨頭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639章 關門第868章 黑海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339章 末路第48章 開拓隊第246章 新財政 三第756章 大定府第871章 克里特島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第301章 劫掠第536章 銀行學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258章 交易第78章 第三產業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345章 千里路第672章 天無二日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108章 義勇旅第371章 爆炸彈第79章 試炮第228章 火炮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243章 技術驗證船 三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7章 即墨城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691章 兩廣第32章 戰後發展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703章 失守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660章 臨安事變 二 江口遭遇 (加更)第737章 夾擊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183章 合夥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184章 育馬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619章 共克時堅 八 量化寬鬆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881章 陳氏代元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213章 鍊鋼第904章 泉州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後20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上第761章 突破口第259章 傳媒 上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217章 賣官 上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811章 丁香島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584章 北上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7章 即墨城第494章 義士們進入了山城國第115章 山河防線 四 超重彈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550章 謀國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31章 起點號第409章 隕星第694章 一日城第804章 哈密力第223章 入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