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

1273年,7月5日,金口市,中央蒸汽動力工坊。

“咣!”

一枚巨大的圓柱形的重錘正在緩緩下降,看似動作輕柔,實際上卻蘊含着巨大的力量,舉重若輕。

不久後,重錘落在一根巨大的長條形鋼胚之上,緩慢卻堅定地往下壓了過去,將這根光是看着就令人生畏的紅熱鋼柱明顯地壓變形了一點,並持續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壓力,然後才戀戀不捨地升了上去。

這一場景從原理上說來跟鐵匠用鐵錘鍛造鐵條沒什麼區別,但俗話說的好,量變引發質變,任何事物放大成百上千倍之後都會成爲完全不同的一種全新事物,此時此景亦然。哪怕是一個完全不懂的外行人,看到這種幾千斤鋼鐵被巨大的機械捏扁揉圓的場景,都會情不自禁發出最真摯的讚歎。

“真是了不起啊!”鄭紹明忍不住鼓起掌來,“這就是那臺百噸油壓機?”

陪同他參觀這個車間的第一鑄造廠四級工程師盧安慶自豪地答道:“沒錯,這就是東海工業最高技術的結晶之一,‘夔牛-100’油壓機!它由一臺新星-350提供動力,驅動油泵爲鍛錘的升降提供動力。由於有油壓機構放大,雖然它的功率相比之前的蒸汽錘並沒有本質的提升,但能提供的鍛壓力卻大舉提升,完全不一樣了。”

鄭紹明似懂非懂地問道:“那爲什麼會這麼不一樣呢?”

盧安慶組織了一下語言,答道:“這個……根據靜壓傳遞定律,不可壓縮流體在各處的壓力相等,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擴大液麪的接觸面積來放大壓力,所以……這說來和槓桿定律相似,但是槓桿自身的剛度和強度是有限的,無法承受太大的力量。相反,無常形的液體反而再怎麼承壓也不會崩毀,可以承載巨力。這正應了陰陽相濟、以柔克剛之理,也便是‘合道’……因此我們才能製造出這種強力的鍛造機器,雖然看着體型並不比十噸的蒸汽錘大上多少,但鍛壓力十以倍之,也正是憑藉它,我們才能整體鍛造這麼大的火炮。”

在東海蒸汽機產業進入正軌後,幾乎每十八個月,他們所能製造的最大的蒸汽機的功率都會翻一番,而單位功率的製造成本會降低一半。在這一條穩定的路徑演進之下,此時東海工業已經能製造缸徑達到600mm的巨大氣缸了,以此爲基礎衍生出了“新星-350”通用蒸汽機、“洪流-450”船用復脹蒸汽機、“開天-10”大型蒸汽錘等等先進技術設備。

這臺“夔牛-100”油壓機就是這個系列的新一款產品,它通過液壓放大獲得了巨大的鍛壓力,不過從本質上來說功率和蒸汽錘並沒有太大區別,大力的代價是鍛壓頻率要低得多,因此加工速度會慢上不少。兩者的適用範圍不同,蒸汽錘更適合快速鍛造一些小件,而液壓機則可以用來鍛造一些之前不敢想象的大件,比如說以噸爲單位的大型火炮和大型船用鋼構。

鄭紹明轉頭看向盧安慶,眼神驚訝而感慨:“真是了不得,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他更感慨的是人而非機器。

這種充滿了技術詞彙的話若是從左武衛或是別的哪個工業部股東嘴裡說出來,他就是聽不懂也不會有什麼奇怪,可眼前這盧安慶卻並非股東之一,而是自本土培養起來的新人才。

曾幾何時,這些後生們在工業和學術領域還只能給股東們打下手,可到了如今,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已經越來越多地涌現出來了。

這當然是令人欣慰的好事,但噹噹事人真切地體會到這一變化的時候,還是不得不感嘆一句“時代變了”。

盧安慶倒沒體會到他的這份心思,繼續講解道:“跟中小型火炮一樣,這道工序是把炮胚鍛造成型,消除內部缺陷,提高炮體強度。後續工序會進一步鑽出炮膛,然後再進行其它加工。”

鄭紹明點頭道:“嗯,這下子海軍就又有新玩具了,120mm的線膛炮,好嘛,真是個大傢伙啊。”

現在在臺子上鍛造的,就是總裝備部和海洋部規劃的中型艦炮的炮胚。

這種新炮結構與之前的17式輕型艦炮類似,120mm口徑,25倍徑,成品重1.35t——這個重量相比之前兩噸多的鯤炮並不算重,但它是鍛造的鋼炮,加工難度要高得多,只能用大力出奇跡的夔牛液壓機來加工。

相應的,它的威力也要遠超更重的鑄鐵鯤炮。鯤作爲一型150mm口徑的滑膛炮,發射的球形炮彈不過12-13kg重,而新式120線膛炮雖然口徑更小,但配備的長條彈頭卻足有18kg重,再考慮到外形帶來的空氣動力學和穿甲優勢,威力可要強上太多了。

說起來,之所以盧安慶來自鑄造廠卻管上了鍛造的活,是因爲這個第一鑄造廠本來是常年生產火炮的,對造炮的需求和技術特點比較熟悉,因此在火炮製造由鑄造轉向鍛造的關口仍然由他們主導。

120艦炮之前已經試製成功,不過鑑於88mm口徑的17式已經夠用,軍方對更大的艦炮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因此量產進度不快。但上次軍事預算會議之後,各方面決定把88炮的產能向陸軍傾斜,畢竟陸地纔是下階段的主要進取方向。可是海軍的換裝壓力也不小,不能就這麼停下,因此他們又催促着加快了120炮的投產進程。反正它用的是新建的生產線,不佔用既有產能,大家都舒服。

如今這條產線運轉正常了,因此鄭紹明就領了一個小團隊過來參觀一下,也算是射鵰計劃備戰整軍的一個部分。

盧安慶略顯得意地說道:“確實是個大傢伙,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之前我們還造過一批150mm的,那纔是真正的巨炮!”

120炮雖然已經夠威猛了,但定位也只是“中型”艦炮,在此之上自然還有“重型”艦炮。相關部門曾經試造過一批150mm口徑的真正重炮,但後來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並未投產。

“好像是有這事來着。”鄭紹明回憶起了相關記錄,點了點頭,然後又略有疑惑地轉頭看向隊伍中的海軍中校喬達:“既然有更大的炮,你們爲什麼沒采用呢?”

喬達遺憾地說道:“150炮確實威猛,但問題是太過笨重了,旋轉和復位都更麻煩,彈藥不是一般人能搬動的,裝填起來要費半天功夫,算下來往往要兩三分鐘才能打出去一發。這一算,單位時間內的彈藥投射量還不如120炮呢,更何況成本和產能問題也很嚴重,所以最後沒采用。試製的那幾門都被我們放在東海灣口鎮宅去了,別的不說,至少那根將近四米的大炮管看上去就夠唬人,有助於海關收稅。”

“哦,是這樣啊。”鄭紹明點了點頭。

喬達指着臺子上的那個大炮胚,又繼續說道:“但這門120炮可真是好炮,雖然是17式的近三倍重,但也沒重到玩不動的程度,裝上專屬炮架後一分鐘仍然能打出三炮甚至更多出去,考慮到實戰中瞄準和觀察所需的額外時間,真實射速不會比17式低多少。而威力是實實在在的強,炮彈有18kg重,足有88炮的兩倍半。不光更重,在保證殼體強度的同時裝藥量也更多,甚至能用高爆彈去對付以往必須要穿甲爆破彈才能穿透的目標,這個毀傷效果可就是天差地別了……”

見他說到興奮處,唾沫飛濺,鄭紹明擺了擺手:“行了,行了,當初你們海軍吹88炮也是這麼吹的,說的好像只要一種炮就夠用了。怎麼今兒換了120,就又不一樣了?”

喬達尷尬地摸了摸後腦勺:“都好,都好,哈哈……”

不光他這個海軍對新炮很滿意,隊伍中另一名陸軍少校王大龍看着也有些眼熱:“確實是個好東西啊,我看,不光海軍能用,我們陸軍也可以裝備上一批。”

“什麼?”喬達立刻緊張了起來,“你們這是得隴望蜀啊!88炮的產能都讓給你們那麼多了還不滿足,還想要這120?嘿……別的不說,這炮算上炮車可是好幾噸的大傢伙,你們陸軍拉得動?”

王大龍摸了摸鼻子:“嗯,機動性確實差了點,但也不是真拉不動,大不了多加幾匹馬走慢點就是了。一般的遭遇戰也用不上這樣的大傢伙,但萬一遇到了什麼硬點子,說不定是能起大用的……”

見他認真起來,喬達產生了危機感:“這可不行,上面都說好了,這批中型炮都是海軍專用的!”

王大龍嘿嘿一笑,說道:“別急啊,中校,我也沒說要跟你們搶啊,再說我也說了不算不是?……嗯,不過我給你們海軍提個建議,你們的炮不可能一股腦全裝船上去吧,總得留一批做後備吧?乾脆就拿這些備炮組建一支‘海軍陸炮部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呢?”

喬達一愣,然後意識到這個方案有點意思。這“海軍陸炮”和“陸軍重炮”看上去沒什麼區別,都是把重炮在陸地上運用,但主導權在誰的手裡區別可就大了。要是哪天海軍的陸炮部隊在陸地戰場上立了大功,那麼海軍不是上下都有面子?現在海軍乾着急卻插不上手,這正是個好機會啊。

想到這裡,他就不由得心動起來,猶豫着說道:“倒也不是全無道理,我回去說不定可以跟上面提個建議……”

見自己的慫恿產生了效果王大龍狡黠地微笑起來。

旁邊的鄭紹明搖搖頭:“行,這事你們自己回去商量去。盧工,我們繼續吧。”

第884章 鉗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704章 開門第364章 商業船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892章 遲疑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825章 麻煩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435章 南下:離島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49章 曲線第227章 揚州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825章 麻煩第203章 出賣 一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598章 訪問第699章 前哨戰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363章 儲蓄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後25章 破門第762章 冬狼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59章 食品工業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第634章 鐵血強宋 七 萬劫不復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567章 通商 二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763章   追逐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603章 進擊的滕國 五第145章 亮劍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506章 入境第483章 奪人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620章 共克時堅 九 產業升級 (加更)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後5章 榮光不再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274章 徵召!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362章 收穫第222章 渠道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662章 臨安事變 四 概率與數量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138章 敵情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133章 傀儡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226章 蜀人後14章 新戰場第784章 大冶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211章 告一段落
第884章 鉗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704章 開門第364章 商業船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892章 遲疑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825章 麻煩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435章 南下:離島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49章 曲線第227章 揚州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100章 捅了馬蜂窩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825章 麻煩第203章 出賣 一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598章 訪問第699章 前哨戰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363章 儲蓄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後25章 破門第762章 冬狼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59章 食品工業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第634章 鐵血強宋 七 萬劫不復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567章 通商 二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763章   追逐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603章 進擊的滕國 五第145章 亮劍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506章 入境第483章 奪人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620章 共克時堅 九 產業升級 (加更)第372章 兄弟鬩牆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後5章 榮光不再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274章 徵召!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362章 收穫第222章 渠道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662章 臨安事變 四 概率與數量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138章 敵情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133章 傀儡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226章 蜀人後14章 新戰場第784章 大冶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717章 火線救援第211章 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