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

1270年,3月25日,高麗,黃州,長命鎮。

“噫!”

玄元烈看着遠處的長命鎮,感覺到陌生和驚訝,怎麼會變成這樣子的?

玄元烈是高麗大將,以東南方的安嶽城爲老巢,控制了大同江南岸一大片沃土,手下有數千兵員,屬於高麗親元派中的實力派。數日前,他接到長命鎮被“海寇”入侵的消息,勃然大怒,立刻點兵趕往長命鎮剿匪。結果到了之後發現情況不太對,這哪是海寇啊?

長命鎮本身依山傍水而建,西、北兩面都是河流,東、南則是高麗半島上極爲常見的山嶺,只在東南一角有山口平地通向外界。現在這個山口兩側就多出了兩個新建的軍營,看上去是堆土結欄匆匆修成,但營中軍帳錯落有致,旌旗招展,內外士兵進退有度,顯然不是一般寇匪之所作爲。

玄元烈能看到他們,他們自然也就能看到這幫高麗軍,早早的就開始準備起來。如今營牆之上有零散士兵就位警戒,還有一些人出營列陣,陣形簡單而整齊,看着有強軍氣象。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騎兵在營地和後方的鎮子之間不斷來往,傳遞着情報。

“齊?”玄元烈用力往營中掛着的大旗上望去,辨認出了上面的字,又在記憶中翻找了起來,“齊……可是清塞的齊伯羽?不對,他不可能從山溝裡突然跑到我這兒來,更不會有這般軍旅。那還有誰?等等,齊,尚青色,難道是益都李家?”

他震驚起來,齊國可是中原強藩,怎麼會跑高麗這窮鄉僻壤來的?

慎重地思索了一會兒後,他叫來一名部下,問道:“金永,聽說你的漢話說得不錯?”

這個金永是他手下一名將領,據說家中詩書傳家,對學問很有研究,也會說漢話。以前也就吹吹牛沒見過真章,現在該用上了。

金永遲疑了一下,答道:“屬下確實粗通……”

玄元烈一擺手,道:“那你就帶幾個人往前面去,去問問他們到底是什麼來頭!”

金永感覺一個頭兩個大,但這時候又沒法推脫,只能硬着頭皮去了。

他們打着白旗,戰戰兢兢地向山口營地接近過去。營中的齊軍注意到他們,派了幾名騎兵出營迎了過去。

不久後,雙方相遇,齊軍騎兵劈頭蓋臉就喝問道:“呔,來者何人?”

金永笑着迎上去,說道:“在下金永,在安嶽玄將軍帳下做事……呃,諸位不知從何而來?這長命鎮可是玄將軍治下土地,諸位過來做客,總得來跟玄將軍打個招呼吧。”

他說的漢話口音很重,齊軍好不容易纔聽了明白,然後就說道:“那好,你是過來投誠的?那就跟我們回帳中見將軍吧。”

金永傻了眼:“怎麼就投降了?你們到底是誰,莫名其妙來了我們高麗,什麼話都不說,反而要我們投降?”

齊軍一愣,正了正衣冠,然後洪亮地說道:“我等乃是齊國公親領東征軍艮山營所部,爾高麗人常年被韃虜欺凌,我軍千里迢迢跨海而來,正是爲了救民於水火的!若你那什麼將軍是高麗人,爲高麗着想,自然該棄暗投明,追隨齊國公蕩清宵小纔是!”

金永大張着嘴愣了,這番話信息量太大,好一會兒才消化過來。沒錯,這些人果然是海外來的齊軍,而且野心居然這麼大,竟想着跟元軍爭搶高麗!

他一時說不出話來,也沒什麼話好說了,難道憑他這嘴皮子還能把齊軍說退不成?於是他也不廢話了,當即就向後撤去,給玄元烈報告了此事。

玄元烈聽後氣極反笑:“還真是那姓李的?倒想的真是妙啊,居然想一句話就讓我投降?還真以爲自己是個國公就厲害了,當年要不是東海軍幫忙,他早就被朝廷大軍剿滅了,哪裡會有如今的局面?不過一條看門狗而已,還想咬人……可笑!”

他立刻一揮手,道:“他要是老實呆在山東,我自然敵不過他,可他竟膽敢跑到我高麗來鬧事,哪還容得住他撒野?就這樣,全軍發進,去把那兩個寨子給拔了!”

命令很快傳遞下去,他帶來的近千部屬結束了坐地休整狀態,向西方山口進軍過去。陸續得知對方是跨海而來的中原軍隊後,這些高麗軍人有些緊張,但也沒太多的恐懼。高麗多山,也多山城,高麗軍攻伐山城的經驗自然也就豐富,而以他們的經驗來看,這兩個寨子規模都不大,寨牆也不高,想拿下來並不困難。

玄元烈把部下三七分成兩隊,準備以人少的那隊去牽制山口北側的齊軍營地,再以人多的那隊去把南側的那個營地拿下,最後匯合端掉剩下的。

這個計劃無懈可擊,士兵們先是以鬆散隊形快速行軍,然後又排成密集的方陣。軍官們不斷吆喝着,許諾戰勝後的賞賜,提振士氣,士兵們也漸漸亢奮起來。眼看着營寨就在一兩裡之外了,低矮的營牆清晰可見,對面的齊軍似乎也沒穿多少盔甲,只要再走上一陣子,衝上前去,用手中的刀槍向他們刺去,就能取得勝利,可是……

“轟!”

一道火光白煙從南邊的營牆上升起,緊接着就是一聲巨響傳來,與此同時一枚炮彈撞入高麗軍陣之中,犁出了一道血痕。

玄元烈久居高麗閉塞之地,雖能知道外面的一些政局變化,但對細節處的軍事變革懵懵懂懂。雖然也有些“火器犀利”的傳聞傳入他的耳中,但描述得神乎其神,反倒不可置信。因此現在他一開始見軍陣大亂,還不明所以,直到親眼見到被炮彈打斷的肢體才驚恐起來。

“難道,那傳說中的火炮真有如此強大?”

可不待他做出什麼反應,營中的齊軍看到首發命中,就把其它火炮也跟着打響了起來。一時間,炮聲在戰場上連綿不絕,炮彈一發接一發地落入密集的高麗軍陣,一如當年泰山之戰時的情形……不,這些高麗軍遠不如當時的蒙軍那般訓練有素,齊軍也沒有像當初的東海軍那般特意放水,在全力炮擊之下,沒多久整個軍陣就轟然崩塌了!

“這……”玄元烈目瞪口呆。他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還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如今連一里地都沒進就被打潰了,這還怎麼打?

但他畢竟是老將,雖不知道怎麼贏,但還知道怎麼輸——勝敗乃兵家常事,即便是名將打輸了也正常,而如何在戰敗之後儘可能收攏兵力、有序撤退,也是兵法中的要義。玄元烈便深諳此道,帶着自己的親兵帶着大旗首先向東快速撤了一段距離,然後又搖旗擊鼓,將潰兵聚攏起來,每聚一隊便讓他們繼續向後撤回去。

如此這般,有了主心骨,潰退的趨勢便止住,重新匯聚了起來。

玄元烈把整隊的任務交給手下軍將,自己看向西邊的齊軍營寨,心有餘悸。

“還得再調兵過來……不,就算再來三倍,又該怎麼攻過去?……咦?”

沒待他想出什麼策略,齊軍反而主動動起來了。兩側營地中各出了一支約莫百人的隊伍,裡面夾雜了一些大車,還有另一支數百人的隊伍自山口之中行軍過來,裡面有大約百名騎兵。三支隊伍匯合後,便排成一大道整齊的橫陣,向高麗軍逼近過來。

玄元烈慎重起來,齊軍的人數已經與自己帶來的這些兵沒差多少了,而己方剛潰了一場匆匆召集起來,即便對方沒什麼別的手段,自己也是敗多勝少。按正理來說,此時應當避敵鋒芒,暫且退避保存實力纔對,可這時他反倒起了別的心思。

“這個陣型太怪,廣度有餘厚度不足,必然有異。之前攻寨時不察就被陰害了,倘若今天不探探這個軍陣就退,下次遇到了不還是措手不及?”

他一咬牙,便招呼部下加緊整隊,重整成左中右三部,準備應戰逐漸逼近的齊軍。

“都把弓拿出來,檢查箭囊!”

隊伍之中,軍官們嘶喊着,命令弓箭手們準備作戰。

高麗國有不少擅長制弓箭的匠人,民間也多獵戶,軍隊之中的弓箭手很充沛。之前他們還沒發揮作用就被火炮擊潰,但現在面對一點點接近的步兵,他們又找回了一些過去的感覺,走到方陣前排開始取箭試弓,準備給來敵迎頭痛擊——對面的齊軍步兵似乎並未披甲,正是弓箭手最喜歡的目標。

玄元烈緊張地看着齊軍,想看看他們到底會有什麼手段。

現在齊軍的陣列已經清晰了很多,大橫陣從左到右大致分了六段,每段都是百人左右,列成單薄的三行陣,間隙之中還有馬拉着車不知道運了些什麼。陣後有騎兵壓陣,齊軍將領就在騎兵護衛之中進行指揮,現在大旗旁邊就有人有節奏地敲着鼓,指揮隊伍前進。

看着齊軍一點點接近過來,玄元烈的心情緊張而期待。這樣的隊形單薄,只要覆蓋上幾輪羽箭,再乘機近戰,便可取得勝利。

他內心不禁呼喊道:近一點,再近一點……

可是,齊軍將將行進到一箭射程外,鼓聲就驟然停歇,隊列齊刷刷停了下來。這讓高麗軍很是尷尬,不知是進是退,玄元烈心情下沉,只得繼續看下去。

然後,齊軍隊列間隙之中的馬匹被人接下,撤到了後方去,露出了拉着的“大車”——原來是架在車上的巨大的銅管子!

每門銅管子旁邊各有幾名齊兵在忙碌着,不知在幹什麼。不久後隊中又有旗鼓動作,這些人便站直了,與此同時,隊列之中的齊軍步兵一齊把手中的兵器舉了起來!

“那是什麼,弩?……嗯,是不是有個東西叫火槍來着?”玄元烈皺起了眉頭——

就在這時候,齊軍陣後大鼓猛然一敲,低沉的聲音一下子傳遍了戰場!

玄元烈下意識感到不妙,瞪大眼睛向前看去,然後這一看就不得了——齊軍戰陣之中,從左到右,步兵手持的兵器冒出了星點般的火光,白煙瞬間冒了出來,步兵兩旁的銅筒子也火光大作,與此同時剛纔那種噩夢般的轟隆聲伴隨着噼啪聲一起沖天作響!

在不可見處,火槍所發射的鉛彈和火炮發射的霰彈划着曲線,跨越二百米的距離,落向高麗軍陣之中。這個距離上命中率不高,大部分鉛彈都飛空了,但只要稍有一點,對於高麗軍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傷亡!

而且這鉛彈並非一波就結束了,高麗軍被動挨打,齊軍卻可以好整以暇地裝填射擊,火力持續地傾瀉過去。

高麗弓箭手忍不住將羽箭拋射出去,卻只能落在地上沒什麼作用,傷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軍陣中蔓延開來。

玄元烈看着這一切目瞪口呆,同時也意識到了大難臨頭。他倒也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全軍撤退。可是這交火之時撤退談何容易?高麗軍稍退,齊軍反倒停止射擊逼了上來,若有抵抗,便排槍射擊驅散,然後便抄着刺刀衝了上來。

在這排山倒海的攻勢下,高麗軍的撤退很快變成了潰退,一度發生的局面再度重演了,而這次可要更難收拾了。

玄元烈憤恨無比,但也沒辦法,只得忿忿向後退卻——

但齊軍卻不想着就這麼讓他跑了,隨着一聲長號,陣後的騎兵便全速衝了出來,直奔他的將旗。

原本主將周邊有重重護衛,這不到百騎想衝到近前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現在高麗軍倉皇潰逃,見了奔騰的騎兵只想儘快逃開,哪裡有心思去護衛主帥?幾乎就在一個照面,齊軍騎兵便左右分成兩隊,劃出一個圈,將玄元烈圍在了中央。

玄元烈臉色唰的一下白了,左右四顧,見到的都是氣勢洶洶的鐵騎,不禁悲愴地嘆道:“沒想到我玄元烈一方豪雄,竟如此折在了不意一戰之中!”

齊軍騎兵聽不懂他說的高麗話,只是隨便喊道:“你就是那玄元烈?束手就擒吧!去見了齊國公,說不定還有一條生路!”

第7章 即墨城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645章 香港第864章 海峽第325章 交易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450章 西洋郡第844章 安西省第903章 終局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0章 城陽工業區 上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238章 登陸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400章 推恩第757章 內亂第278章 沭水航路第126章 鯨魚第175章 廢奴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34章 整裝出發開地圖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737章 夾擊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756章 大定府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402章 火器時代第585章 拓展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676章 射鵰計劃 上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122章 夜襲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271章 護衛 下第705章 巷戰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533章 人口 上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823章 止境海第167章 硫酸 上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840章 入海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後14章 新戰場第59章 食品工業第204章 出賣 二第215章 鍛造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381章 重鑄秩序後7章 戰場第718章 天誅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498章 關原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253章 大巡禮 六 青島牧場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541章 覺醒第766章 勸進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304章 騎射無雙!(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2/2)第274章 徵召!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300章 畢竟是李璮(4/4)第93章 彈如雨下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347章 郭守敬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140章 分兵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893章 出臨安第362章 收穫第145章 亮劍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63章 金口新區第792章 牆頭草
第7章 即墨城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645章 香港第864章 海峽第325章 交易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450章 西洋郡第844章 安西省第903章 終局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0章 城陽工業區 上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238章 登陸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400章 推恩第757章 內亂第278章 沭水航路第126章 鯨魚第175章 廢奴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34章 整裝出發開地圖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737章 夾擊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756章 大定府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402章 火器時代第585章 拓展第441章 南洋戰略第676章 射鵰計劃 上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723章 螳螂與黃雀第122章 夜襲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271章 護衛 下第705章 巷戰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533章 人口 上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768章   何去何從第823章 止境海第167章 硫酸 上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840章 入海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後14章 新戰場第59章 食品工業第204章 出賣 二第215章 鍛造第413章 東進:等待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381章 重鑄秩序後7章 戰場第718章 天誅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498章 關原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253章 大巡禮 六 青島牧場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541章 覺醒第766章 勸進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304章 騎射無雙!(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2/2)第274章 徵召!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300章 畢竟是李璮(4/4)第93章 彈如雨下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347章 郭守敬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140章 分兵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893章 出臨安第362章 收穫第145章 亮劍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63章 金口新區第792章 牆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