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鑿空 三 碎葉郡,林檎城

華夏三年,8月6日,安西省,碎葉郡,林檎縣。

天山山脈從東向西延伸,到中段後,又分出兩條支脈,北脈向西北走去,中脈轉向西南,兩脈之間夾出了一處“V”字形的河谷地帶,也就是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水汽積蓄,年降水量可達400-600mm,又有豐富的地表水,是乾旱的西域地區中最亮眼的一抹綠色。因此,這處河谷也就成爲了西域最大的農業區和人口聚居區,誕生了一連串大小城市。其中,最大的阿力麻裡城人口衆多、工商業匯聚,是東西商路的重要節點,自古以來是西域的重鎮。察合臺汗國建立後一度以它爲首都,直到成了戰爭前線才依依不捨地西撤,但此後此城並沒真的遭遇兵災,直到今日依然繁華。

真金西遷後,也正是盤踞在這阿力麻裡收取稅賦、經營自己的軍隊。然而好景不長,到了今年,華夏人決定正式收回這處肥美的土地,設立碎葉郡,阿力麻裡也改稱林檎縣。

“林檎”即蘋果。“阿力麻”本意蘋果,“裡”指城池,阿力麻裡也就是“蘋果城”的意思。當初蒙古宰相耶律楚材路過阿力麻裡,曾記述道:“西人目林檎曰阿力麻裡,附郭皆林檎園,故以名。”

林檎城是個山城,位於天山北脈的南坡之上,城區面積廣大,其中又分了上下兩部分,統治階級居住在上城區,而平民和商旅住在下城區。上城區依山而建,屋舍多用石材,造型不一;而下城區頗富唐風,城牆四四方方較爲規整,城內劃成一個個小方塊的坊區,一看就是受東方影響而修建的。城區兩側有兩條河順山勢而下,在城南匯聚,既爲城中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生活用水,也成爲了天然的護城河。城外,果園遍佈了兩側的山坡,而在下方的平原中,大片的農田向南一直鋪展開來。

鬆關南口距林檎城不遠,太和旅和移民們在關城停駐了一晚,今日就抵達了林檎城下,在一處空地中停駐下來。

如今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紅紅綠綠的果子掛在樹上,可謂漫山飄香,煞是喜人。

“不要隨便摘果子!”周安寧鼻子嗅了嗅,然後大吼着對部下和移民們下令道,制止了他們蠢蠢欲動的手。

他順着山路,看向山城周圍的大塊平原和果林,讚歎道:“這麼多蘋果,難怪叫林檎城呢。”

林檎城中居民衆多,此時也有不少行人和田間勞作的民人注意到了這些陌生來客,駐足觀望過來。而這些新來的夏人也不管他們,一邊向城中派去使者,一邊重整隊形,將軍民分離,再度將移民組成單獨的隊伍。

過了一陣子,城中有一名老道士在幾名年輕人的攙扶下來到了營地附近,觀望着,似乎想上前搭話,但見軍中嚴謹有度,竟不知該如何開場,一時站在場邊沒動作。

哨兵見這幾個人皆是漢人裝束,就向上面報告了過去。周安寧聞訊趕來,也有些驚奇,上前詢問道:“這位老道,來我們軍中可是有事嗎?”

不料,老道聽了他的話,身子竟抖了起來,然後又強鎮定下來,打了個稽首,道:“出家人遠避紅塵,沒想到今日見了家鄉人,竟也亂了心境,失儀,失儀了,讓居士見笑了。”

周安寧聽了道士的話,更加驚奇了,不是因爲別的,是因爲聽到了鄉音——周安寧是山東萊陽人,沒想到在萬里之外遇到的這個老道,口音竟和他差不多!

他驚奇地對老道做了個揖,問道:“老先生,難道您也是山東出身?”

老道佈滿皺紋的臉上淡淡一笑,雙手朝東方輕輕一抱,道:“貧道杜德芳,本是山東棲霞人,當年在長春真人殿下做一小道童,隨他西來覲見成吉思汗,又隨師兄留在這阿力麻裡講道。算一算,再過三年,就滿一個甲子了。也是有緣,時隔這麼多年,還能見到家鄉來客。”

周安寧一聽,肅然起敬,道:“原來是杜老道,是丘真人的傳承,萬里傳法,西出化胡,真是失敬了。”

“化胡?”杜德芳聽到這個說法,有些意外。

據傳,道家之祖老子李耳,曾在萬年遠渡西域,傳道點化胡人,成爲後來的佛教之祖。這個說法實際上是編造,但在杜德芳年輕時曾經相當盛行,道士們希望藉此壓佛教一頭,主導蒙古控制區的思想界。但後來和尚們對此不服,與道士們打官司,一度鬧到了當時的大汗蒙哥那邊,蒙哥對“化胡”這個說法很不喜歡,就命令查禁相關經書,焚燬典籍。此後,蒙古人治下的道士們便對此噤若寒蟬,不再提此法了。

沒想到,今天竟在這個陌生的老鄉口裡再聽到這個詞,杜德芳有些驚訝,有些懷念,但很快又釋然。也是,華夏軍是漢家人,自然不會避諱化胡這個說法。

他搖頭笑道:“不過是修行而已。不說這個了,貴軍入主中原,又萬里迢迢來到西域,多半是意欲有所作爲的。老道不才,好歹也在此地生活幾十年了,願爲大軍做個參謀。”

周安寧大喜,要是能在當地找到帶路的,那簡直事半功倍啊。同時他也對杜德芳的本職工作起了些興趣,畢竟出發前培訓的時候,重點強調了西域的思想領域,現在遇到一個專業人士,自然是個瞭解第一首信息的好機會。

他一邊領着杜德芳等人往旅部方向走,一邊問道:“聽聞西域爲三教九流匯聚之地,不知林檎城這邊是什麼情形?”

“林檎城?這是阿力麻裡的漢名嗎?唔,倒也貼切。如此這般……”

經杜德芳介紹,回、佛、景、道諸大教在林檎城周邊皆有傳播,其中佛教最盛,景教式微,道教不上不下。在丘處機抵達之前,林檎就有道教三壇,信衆四百餘人;後來丘處機取得了成吉思汗的信任,道教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一度擴張到七罈數千弟子;再後來發展又陷入了瓶頸,如今只餘六壇不足千人了。

雖說如此,周安寧聽着也連連點頭。雖只有不足千名信衆,但都親親圍繞在道壇周遭,只要取得了杜德芳等首領人物的認可,這些人便可引爲己用。再加上他們的親屬和更多的淺信徒,圈出一個數千人的基本盤也未嘗不可。有這些人,就能做出很多事了。

周安寧帶他進入了旅部詳談,而另一邊,而移民們已經要開始新的生活了。

隊伍重整後,太和旅留在原地,移民們跟着一個山地步兵營(另一個已經部署在了鬆關內外)向東南移動,於第二日抵達了林檎城東南的一處河谷間。

Wшw• тtkan• ¢ ○

這處河谷中有一座小城,山地步兵營進駐了進去,修補圍牆、架設天線、佈置炮位,好一陣忙碌。此城新名曰“惠遠”,與林檎和鬆關南口正成三角之勢,可以相互支援。在更多兵力到來之前,兩個山地步兵營將輪留在鬆關駐守和在惠遠城休整,把守住這個東西門戶。

而惠遠城所在的這處河谷,也就將成爲移民們的新家。他們將在此居住生活,種植農田養活自己,併爲駐軍提供糧食補給,同時駐軍也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兩者相互依靠,將這個惠遠城建設成夏國在碎葉郡的一個真正的堅實據點。

當夜,當移民們按已經習慣的規矩將大車佈置成車陣,又取出寢具、點燃篝火、埋鍋造飯後,護衛們將他們召集一堂,宣佈了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就是這樣,從此以後,你們就在這裡常住入戶,成爲華夏國安西省碎葉郡林檎縣惠遠鎮的正式居民,這裡就是你們的家了!”

護衛滄啞的嗓音在空中不斷迴盪,而空氣卻出奇的安靜,甚至能聽見篝火中柴火燃燒的噼啪聲。

“我們有家了?”沈元正仍然不敢置信。

這一路走來,走走停停,白天忍着風沙和顛簸乘車趕路,夜晚卷着毯子入眠,第二日天剛亮就又開始忙碌……這樣的日子幾個月來幾乎佔據了他們的生活的全部,護衛們不斷許諾前面就是目的地,而目的地卻始終不到,他們甚至以爲下半輩子也會這麼生活下去——然後就在今天,這樣的生活竟戛然而止了!

從此往後,他們不需要再奔波了!

不需要抽籤,不需要等待,這一片廣闊而肥美的土地,從此以後就是他們的了!

旁邊的黃標伸過手來,在沈元正的手臂上掐了一下,沈元正吃痛一叫,反拍了一巴掌,道:“幹啥呢?”

黃標轉過頭來,露出一張茫然的大臉,又因沈元正拍的這一巴掌而逐漸有了神采,最終喜悅地大聲叫了出來:“沈哥兒,咱們不是做夢!真的有家了!”

隨着他這扯着嗓子的一聲大喊,人羣的靜默被打破,開始有人出聲說話,然後很快就如同炸鍋了一樣,相熟的移民間熱切地討論了起來,人聲鼎沸。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原本整齊的隊形開始散亂,護衛們也不去管他們,任由他們發泄情緒。移民們相互串着門,早已看對眼的男女們聚到一起,暢想着未來的生活。有人去向護衛們詢問細節,有人唱起了歌,也有人喜悅過後,一股子心氣完全釋放,嚎啕大哭起來。

一時間,人生悲喜,盡皆匯聚在這狹小的車陣之中。

看着裡面這混亂的樣子,一名年輕護衛皺起眉頭,在大車上跳了跳,來到另一名年長護衛身邊,問道:“趙哥兒,他們這麼鬧,不管管嗎?”

年長護衛搖了搖頭:“你能管一時,還能管一輩子?從此往後,他們就要自己管自己了,該鬧就鬧吧,鬧過之後就該收心了。”

年輕護衛撇了撇嘴,又看了看周圍的土地,嘆道:“唉,這大好熟地,都給了他們了,國公會也真是慈善。希望他們賣力耕耘,將來多交稅賦吧。”

這片河谷中的土地並非荒野,而是已經耕耘過的熟地,移民們接手後不必辛苦操持,很快就能上手。而這熟地也並非憑空出現,原本是由一些葛邏祿人耕種的,不過前幾年察合臺汗改信了天方教,真金害怕境內的教徒爲之內應,來到阿力麻裡後就不斷清除他們,這片土地就空了出來,如今正好便宜移民們了。

年長護衛笑道:“要不你也留下來?公民身份的話,可是能領四百畝呢。”

年輕護衛將目光從田地上收回來,猛搖頭道:“誰要呢,這窮鄉僻壤,地再多也沒什麼熱鬧。等這趟回去領了錢,我就去日照買房了,這些土地,還是讓移民們耕種去吧,看他們樂呵的,也正得宜。”

“也是啊。”年長護衛笑了笑,又看向前方的移民們,盤算着,“總的來說,這一趟折損不多,還算順利。以後規模可以再大一點,每年運個一千,等十年過後有了一萬人,這碎葉郡就能自給自足了。即便再往後鐵路通了,移民規模再大幾倍,也能供養得起了。這麼人滾人打滾下去,沒幾十年,這就是牢固的漢土了。”

年輕護衛看向西方,眼中充滿了憧憬:“不光如此,以後還要向西,再向西。”

年長護衛想起了軍容齊整的太和旅,笑道:“是啊,很快會的。說不定等我們回去,就能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好消息了。”

第282章 震怒第907章 出泉州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2章 難道是穿越?第819章 極點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225章 自由港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570章 火車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221章 合謀第43章 慶元府第7章 即墨城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184章 育馬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508章 投資第505章 大燈塔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93章 彈如雨下第799章 長安!第239章 分贓第144章 驚蟄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534章 人口 下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271章 護衛 下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91章 就緒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543章 深圳堡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226章 蜀人第696章 親善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319章 轉進第471章 東隅島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230章 戰爭之神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258章 交易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259章 傳媒 上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882章 蜀道難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389章 海軍改制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227章 揚州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第373章 正主來了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56章 四輪馬車第295章 失守後24章 全面反攻第32章 戰後發展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52章 新氣象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811章 丁香島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396章 交替第46章 縱橫號第393章 派系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
第282章 震怒第907章 出泉州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2章 難道是穿越?第819章 極點第479章 錢之病(再加一更)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225章 自由港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570章 火車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221章 合謀第43章 慶元府第7章 即墨城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184章 育馬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508章 投資第505章 大燈塔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93章 彈如雨下第799章 長安!第239章 分贓第144章 驚蟄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534章 人口 下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271章 護衛 下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91章 就緒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543章 深圳堡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226章 蜀人第696章 親善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319章 轉進第471章 東隅島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230章 戰爭之神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258章 交易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259章 傳媒 上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882章 蜀道難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389章 海軍改制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227章 揚州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第373章 正主來了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56章 四輪馬車第295章 失守後24章 全面反攻第32章 戰後發展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52章 新氣象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811章 丁香島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396章 交替第46章 縱橫號第393章 派系第26章 即墨鄉紳與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