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

當卡塔麗娜六十歲的時候,來自葡萄牙王國的記者採訪了她,那時,距離大夏帝國的皇帝尼堪去世已經十年了。

因爲記者是一名來自葡萄牙王室的貴族女子,故此,採訪就安排在後宮。

後宮裡,除了慈寧、慈慶、鹹安、乾清、坤寧、欽安六大正宮,還有東西各六宮,加上東西六宮北面的東西五所,用於後宮嬪妃的宮殿一共有二十八間,當然了,若是加上其它殿宇,能夠以“主人”身份入住的大型建築羣有三十六間,也就是說,若是第一代開國皇帝,他理論上可以擁有三十六嬪妃。

當然了,眼下的大夏國開國皇帝尼堪以前只有皇后多西琿、貴妃哈額爾敦、貴妃阿茹娜、貴妃格根塔娜、妃蘇泰、妃泰鬆六人,後來尼堪在美洲納了肖肖尼部酋長阿尼,但阿尼從未到過北京,而蘇泰、阿尼也先後去世,眼下便只剩下五人。

前不久,尼堪終於再納新妃了,他納了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六世的姐姐卡塔麗娜,這位在歷史上嫁給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鬼使神差跟着尼堪來到遙遠的東方。

同時,還納了小和碩特汗國大汗鄂齊爾圖的次女阿海。

兩女都是二十出頭,尼堪終於像一個正常的皇帝了——至少在諸位大臣眼裡是這樣。

卡塔麗娜過來時,其母親路易莎,這位葡萄牙王國的實際掌權者,西班牙十大家族之一的古斯曼家族的嫡女,很不放心,她給自己的女兒派出了一大幫跟隨的僕從,當然了,都是從小服侍卡塔麗娜的女僕。

除此之外,聽說大夏國在北京城也設有天主教堂,那裡還是教皇設在遠東的教監所在,在她的運作下,她讓來自里斯本的大主教萊昂納多成了北京教區的主教,以解自己女兒的思鄉之苦。

天主教堂是湯若望建成的,得知自己的父親又納了一位來自歐洲的妃子後,太子孫德威倒是醒目得很,他讓人在內城太液池西邊的兔兒山也修建了一處天主教堂,雖然是一處只有三層樓高,純粹用木頭建造的教堂,但對於卡塔麗娜來說,終究是比沒有強。

四十年後,在大夏國強力扶持下,葡萄牙王國將原本屬於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全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相當於又增加了一個葡萄牙,無論是國土還是人口都大爲增加,併成爲歐洲第三個既面臨大西洋又面臨地中海的國家了。

但也到此爲主了。

大夏國需要一個有一定能力的歐洲盟友,但並不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友,葡萄牙就算增加了安達盧西亞,國土面積也遠不如西班牙,而像西班牙、法國、普魯士、荷蘭、奧地利(特指神聖羅馬皇帝能夠控制的領土)、英國等國無論如何是不會成爲大夏國真正的盟友的,這裡的原因大家都清楚。

會面是在一個秋季的下午,時間已經來到了十八世紀,作爲後宮唯一健在的太太后級人物,卡塔麗娜住進了鹹安宮,鹹安宮前面的院落裡種了大量的紅葉樹,那時正值深秋,紅葉一片火紅,在它們的映照下,加上陽光的作用,整個鹹安宮似乎籠罩在神秘的光暈裡。

在一棵最大的紅葉樹下,支起了一張雕刻得異常精美的紫檀木小桌子,小桌子上放着咖啡、紅茶以及宮中最時新的糕點,兩把同樣古樸的紫檀木椅子擺在兩旁,卡塔麗娜和女記者面對面坐着。

由於此時的葡萄牙在大夏國的照拂下,雖然國土面積、人口並不佔優,但依然成了歐洲先進的國家之一,他們的國民普遍認爲大夏國在此中居功至偉,而嫁給那位在東西方歷史上都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開國皇帝的卡塔麗娜公主自然又被他們認爲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爲王室的公主,卡塔麗娜讀過書,會讀寫葡萄牙、西班牙、拉丁三種文字,當她在里斯本的時候,她的書房曾有藏書一千本,她來到大夏國後,自己除了路易莎太后送給她的陪嫁,她自己攜帶的物品就是這一千本書。

基於以上原因,葡萄牙人準備給他們鍾愛的公主出一本傳記。

記者在宮裡跟着卡塔麗娜一起住了半個月,直到秋天結束,每一日,都是在這棵最大的紅葉樹下以對話的方式進行採訪的,自然是由卡塔麗娜回憶,記者記錄。

“一開始,我是強烈反對的,還準備一死了之,那幾日,在里斯本的王宮裡,我是在極度憤怒、恐懼和無助中度過的,直到那人的到來”

“是誰?沒聽說皇帝陛下來過里斯本”

“自然不是尼堪,而是他的手下,那位在柯尼斯堡聞名整個宗教圈的大主教約瑟夫.戈爾,對了,他的漢名叫戈仲文,他來自一箇中國的天文世家,在這個古老國度,他們早就學會了觀察星象,並擁有一整套利用星象的變化來解釋人世間不尋常事件的方法”

“當然了,大夏國取代大明成爲中國的主宰後,這一切都變了,天文學成了一門自然科學”

“戈仲文用他流利的拉丁文說服了我……”

“他是怎麼辦到的?”

“一言難盡,他雖然長着東方面孔,但學識淵博,風度翩翩,渾身上下散發着無盡的魅力,何況他當時帶着克里斯蒂娜,你知道的,她是瑞典王國前女王,有克里斯蒂娜在,約瑟夫的講述自然就帶上了幾分可信”

“懷着忐忑的心情,我登上了停靠在里斯本港口的一艘巨大的不需要船帆也能行動自如的船隻,上帝啊,請原諒我的失態,當我剛剛見到那艘大船時,我不禁驚呆了”

“那艘大船當時裝扮的非常華麗,估計是大夏人爲了迎接我專門安排的,整個船尾倉都給我騰了出來,當然了,克里斯蒂娜一直陪着我”

“船隻並沒有選擇大西洋航線,也就是從里斯本出發,貼着大西洋西岸北上抵達大夏人在歐洲的據點柯尼斯堡,而是徑直向東進入地中海,然後一直向東,中途只在克里特島上大夏人另外一個據點伊拉克利翁停歇了一日”

“然後船隊駛入了愛琴海,從那時開始,奧斯曼人的艦隊就一直尾隨着我們,事後我才知道,大夏人爲了迎接我,專門派了一支老式分艦隊跟着,就是這一支老式分艦隊,也讓奧斯曼人緊張萬分”

“當時船上的艦長安慰我,說在幾次與奧斯曼人的大戰結束後,大夏國與奧斯曼帝國已經簽訂了大夏人的船隻可以自由航行在奧斯曼海峽上的協定,無非是當船隻進入海峽後,只能行駛在中間而已,而大夏國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從奧斯曼人那裡得到這個便利的國家,其它國家的船隻想要通過奧斯曼海峽,只能使用在君士坦丁堡註冊過的商船才行”

(君士坦丁堡,在作爲天主教徒的卡塔麗娜眼裡,伊斯坦布爾一直叫君士坦丁堡)

“從里斯本出發到目的地,大夏人從克里米亞汗國那裡得到的新天津港,我想你已經知道了就在北京的東邊不遠處,有一個臨海的大港,就叫天津,在中國,皇帝又叫天子,天津,就是皇帝的渡口,新天津原名馬裡烏波爾,後來被大夏人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之間全程超過五千公里,若還是時下歐洲人的商船,就算是速度最快的快船,也要一個月才能抵達,就這樣還要祈禱沒有大風浪,以及能夠順利越過奧斯曼海峽,但大夏人的船隻,哦,我乘坐的那艘大船他們叫做信天翁,十天時間就到了”

“過奧斯曼海峽時,前後都有大批的奧斯曼槳帆船,看起來他們還是很緊張的,不過並沒有做出令人不安的舉動,我們順利越過的海峽進入到黑海”

“進入黑海後,船隊沒有停歇,一直航行到刻赤城,在那裡補充了一些煤炭和淡水後船隊繼續向北航行,進到亞速海後,半日就抵達了新天津”

“到了這裡,建築物就與之前我說見到的大不一樣,那裡的建築物與你現在看到的差不多”

“在那裡,我遇到了大夏國的克里米亞總督,一位來自尼堪以前部落的堂弟,還有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人,那人約莫四十多歲,但看起來似乎不到三十歲,長相俊美,聲音細柔,事後我才知道,在中國,皇室大量使用了太監,就跟天方教世界一樣”

“此人是尼堪的親信,見到他後,無論是尼堪的堂弟,還是艦隊的指揮官都好像有些畏懼的樣子,不過此人對我還是非常客氣的”

“在新天津,有一處專門爲尼堪準備的居所,他們叫做行宮,我在那裡住了三日,從船上的顛簸裡恢復過來後便坐上了火車”

“是的,親愛的阿麗亞,如今在整個歐洲,大夏人有兩樣東西讓他們嚮往無比,一個就是能夠推動船隻航行的東西,一個就是能夠拉動一大串車廂前進的火車,我離開里斯本之前,聽我母親說過,在法國的里昂,已經有人造出了類似於大夏國的神秘機器,可以在採礦時將深處地下十幾米的積水抽上來,但他們的機器並不穩定,能夠堅持運轉一個小時就不錯了”

“後來我才知道,想要建造這樣的機器,原理、材料、潤滑、煤炭、淡水、大量的備品備件缺一不可,沒有這些支撐,想要造出並大規模使用的機器純屬癡心妄想”

“我見到那火車,火車車廂大約有十節,其中有一節專門裝着煤炭、淡水和備品備件,有一節則是專門騰出來給我使用的,當然了,時候我才知道,這樣的車廂只有尼堪或者王子出行時才能使用”

“車廂大約有二十五米,裡面隔出了臥室、廁所、餐廳、會客室,車窗都蒙上了玻璃,掛着窗紗,我仔細計算過,這火車跑起來後,每隔一百公里就需要停下來加煤加水,但就是這樣,每日的速度大致與船隻差不多,都在五百公里左右,這在歐洲是不可想象的,五百公里,大致是從葡萄牙最北邊的波爾圖到最南邊法魯的距離,葡萄牙當時在大城之間只有可憐的土路,還只能並行兩輛馬車,馬車只能在白日行駛”

“若是從里斯本去波爾圖,從陸地上走的話,沒有人坐馬車去,一來費時太久,二來顛簸的厲害,大多數會採取坐船的方式,親愛的阿麗亞,你肯定做過大夏國的馬車,那種在鄉間的道路上跑着雖然顛簸也不會覺得難受的馬車,那是因爲他們早就在馬車上大量使用了彈簧所致”

“而在眼下的歐洲,彈簧還沒有大量使用”

“就這樣走走停停,一路上,迥異於歐洲風格的建築物不時閃現,過了一日後就要下車了,因爲那時的大夏國只將鐵道修到察裡津,從這裡開始我等就要轉乘四輪馬車了,沿着一條兩側都是樹木花草、可以並排行駛三輛馬車平坦、寬闊的大道上行駛,直到臨潢府”

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
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