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

事情發展到眼下這般模樣,是和託輝特部琿臺吉俄木布沒有預料到的,他倒是想廢了自己兒子額璘沁的駐守唐努烏梁海地方臺吉之位,可惜此子長期駐紮此地,用武力、恩惠等手段將那裡的圖瓦人、乞兒吉斯人、馬特人都收爲己用,如今的實力已經尾大不掉。

唐努烏梁海一帶,由於地處葉尼塞河上游,歷來是各民族征戰之地,額璘沁在收服各部的過程中,不僅磨鍊了隊伍,還壯大了實力。

而俄木布長期長駐在烏布蘇湖以南,加上一向桀驁不馴的衛拉特部近一段時間由於哈薩克汗國、葉兒羌汗國的壓力,採取了向自己的蒙古同胞示好的策略,烏布蘇湖以南的輝特部騎兵已經好久沒有徵戰的經驗了。

此消彼長之下,額璘沁的實力實際上還在俄木布之上。

隨着上一次“叛出”喀爾喀同盟,就算俄木布有千般不願,最終還是“割地”(哈拉烏斯等三湖附近的牧場、牧民),名義上沒有被驅出喀爾喀同盟,實際上在喀爾喀蒙古人裡面形同孤立。

憤懣、不甘、彷徨,多種情緒之下,他想起了自己這一部以前還是衛拉特四部共主的榮光,考慮再三還是與此時衛拉特四部的大汗固始汗圖魯拜唬取得了聯繫。

此時,衛拉特四部中,實力最強的還是也先後代所在的準格爾部,不過圖魯拜唬所在和碩特部卻是黃金家族的後裔,四部名義上還是以和碩特部的大酋長爲汗。

不過,就如同喀爾喀諸部,都是格垺森扎後裔還同牀異夢一樣,不同傳承的衛拉特四部更是勢同水火,各部之間互相功伐那也是家常便飯。

土爾扈特的西遷便是該部的酋長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發生的事情。

不過在如今北邊有俄羅斯、南面有布哈拉汗國、東邊有葉兒羌汗國、喀爾喀蒙古、西邊有哈薩克汗國的情形下,在有外事發生時,四部,不不,如今只有三部了,土爾扈特部落大部分已經遷到伏爾加河下游去了,還是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的。

(尚有一部輝特部也在天山附近,不過其一向依附於其它三部)

接到俄木布的使者後,和碩特部的固始汗很快召集了準格爾部的巴圖爾、杜爾伯特部的巴圖爾達賴(爲與準格爾部的巴圖爾區分,以後稱他爲達賴臺什)商議如何應對喀爾喀蒙古的事宜。

俄木布帶來的條件也很簡單,他想要奪回以科布多爲中心的哈拉烏斯湖、哈拉湖、德勒湖附近的牧場以及牧民,而衛拉特部可以通過與喀爾喀三部的戰爭搶奪一些牧民。

這個條件也很誘人,自從土爾扈特部落遷走以後,三部本來就不興旺的人丁就更加顯得單薄了,如今的他們加起來也就十萬多帳,而一側的哈薩克汗國則是號稱有“控弦之士”四十萬的大國。

除此之外,葉兒羌汗國的丁口也在他們之上,而布哈拉汗國的烏茲別克人、北邊的俄羅斯人都是擁有大量火器的部族。

向哪個方向發展都不容易,只好將目光重新投向自己的同胞。

還有一事讓他們下定決心東征。

什麼時候偉大的、光榮的、高貴的成吉思汗後裔部族竟然還要仰那些粗陋的、卑賤的、懦弱的林中蠻夷的鼻息?

當然了,這只是當面上的理由,內心的想法則是,“哼哼,喀爾喀三部已經衰弱到只能藉助林中人的力量了,此時不大肆劫掠一番,更待何時?”

不過具體到如何出兵,各自出兵多少,有誰來做統帥卻又花費了不少功夫。

眼下的形勢是,達賴臺什麾下疆域最廣、丁口最多,不過他年齡最大,幾個兒子、侄子又不大成器,暗中勾心鬥角、互相傾軋,餘下兩部中,準格爾部戰力最強,和碩特部名義上最爲高貴。

最終,三部達成了由達賴臺吉留守,固始汗、巴圖爾分別從天山北麓、阿爾泰山北麓進軍的計劃,若是戰事順利的話,兩者最終在索倫人的“都城”呼倫碰面。

作爲三部名義上的“共主”固始汗心裡還有一個小九九。

他和碩特部雖然號稱黃金家族後裔部落,不過真實實力卻不一定比另外兩部強,作爲黃教的堅定支持者,他在不久前接到了西藏上層人物的求援信,以應付以額哲爲首的察哈爾部落在青海的肆掠。

故此,他以固始汗之尊,大大方方將有和託輝特部、三音諾顏部兩部做內應,路線好走得多的經阿爾泰山北麓的路線讓給了巴圖爾。

自己決定穿過天山北部,經巴里坤湖、額濟納、阿拉善荒漠直接去陰山南部。

按照他的想法,土默特、鄂爾多斯兩部在經歷了與林丹汗、索倫人的戰鬥後必定勢力大減,征服他們不成問題。

最關鍵的是,到了那裡,萬一事有不濟,還可以沿着賀蘭山南下直插甘肅,最後沿着黃河西進,擊敗額哲,恢復黃教!

至於額哲、卻圖兩人目前的軍力如何,戰鬥力如何,渾不在他的考慮範圍。

歷史上,他以區區萬騎橫穿塔里木盆地,越過崑崙山,穿越青藏高原的不毛之地,突然出現在擁衆四萬騎的卻圖汗面前,以疲憊之師,以少勝多,大破卻圖汗,此時雖然加入了察哈爾的部衆,不過他依然認爲自己的實力要強於對方。

按照歷史的進程,還需要兩年他才發兵青藏,如今有了東征的契機,他豈能輕易放過?

擁衆青藏,以青藏爲基地建立建立一個強大的汗國,對於篤信藏傳佛教的他來說(固始汗就是國師汗)一直是一個夢想。

至於統一漠南漠北,那是成吉思汗直系後裔的任務,他是哈薩爾的後代,這麼宏偉的事情還輪不到他,就算輪到了也長久不了,綽羅斯.也先就是前車之鑑。

故此,這一次出兵,他除了讓自己的侄子厄齊爾圖留在和碩特部守衛領地以外,他幾乎將自己的直系人馬抽調一空,湊成了兩萬精銳騎兵,還有五千駱駝,準備在穿越天山北部的“死亡荒漠”時使用,依附於自己的乞兒吉斯、哈薩克等小部落也湊了三千騎,主要打理那五千駱駝。

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些他並沒有與準格爾部的綽羅斯巴圖爾分說。

固始汗的第六子多爾濟領着五千騎、一千匹駱駝走在最前面。

多爾濟今年二十五歲,正是一個蒙古男人的黃金年齡,與喀爾喀三部的蒙古騎兵幾乎都是裸身不一樣,固始汗的騎兵卻都有一身牛皮甲,而多爾濟的這五千騎兵還有連着頓項的頭盔——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爲和碩特部打造兵器的布哈拉人。

固始汗的長子達延親領的的三千本部精銳還有半身的鐵甲,是固始汗麾下最精銳的力量。

一色的彎刀、長矛、弓箭,打理得很好的馬蹄,讓衛拉特四部中特別是和碩特部、準格爾部兩部的騎兵實力不容小覷。

原本的歷史上,突入青藏高原的和碩特部此後便與依舊在在天山南北、伊犁河谷、巴顏喀什湖東南一帶遊牧的準格爾部在軍力的發展上分道揚鑣了。

兩部雖然都以騎兵爲主,不過準格爾部在布哈拉、俄羅斯的影響下,火器的比例越來越大,最後準格爾部突入青藏時固始汗的後代便抵擋不了了,喀爾喀三部也不是對手。

從駐地出發一直到陰山南麓,路程長達三千里,沿途多爲荒漠,不過對於和碩特部來說沒有絲毫問題,歷史上他們可是進行過橫穿塔里木盆地,跨越崑崙山,越過青藏西部不毛之地的偉大壯舉的,忍飢挨餓對他們來說都是等閒事。

多爾濟也是這麼想的,一想到佔據着陰山南麓大草場的土默特人,他心裡便氣不打一處來。

“都是林中的蠻人之後,可恨的索頭韃子,竟然堂而皇之佔據着蒙古人麾下最好的牧場,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他加快了步伐,好在這一帶的荒漠區很少有人居住,有的也大多被他的部隊“清理”了,這裡本來就緊挨着巴里坤湖一帶,多爾濟大隊人馬的到來對他們來說是遲早的事,大多都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多爾濟每日行軍約莫百里,終於在一個月以後抵達了土默特右翼杭高的駐地。

其實杭高在十日前便知曉了多爾濟大軍前來的消息,因爲在甘肅北邊荒漠裡一些牧民也逃到了他那裡。

“怎麼辦?”

多爾濟路上根本沒有遮掩行蹤,還大大方方打着“恢復也先太師榮光”的旗號收攬荒漠裡的各個部族——雖然他是黃金家族的後裔。

尼堪接管陰山南麓以後,已經在九原築造了大城一座,同時大力發展九原、青城一帶,到了此時,已經通過接納明國陝西、山西的難民,在九原府接納漢民一萬戶,其中工匠三千戶,農戶七千,在以九原爲中心的黃河兩岸開闢了農田三十五萬畝。

還根據九原附近煤鐵豐富的特點建造了除呼倫、赤塔、伯力之外第四個鐵業基地,到今年時已經開始鑄造火炮,打製火銃了。

另外在青城附近已經擁有了漢民超過兩萬五千戶,開闢耕地一百萬畝。

但本着發展一地,穩固一地的做法,尼堪並沒有對水土更爲肥美的土默特右翼進行經營,他這種做法很快便收到了回報。

杭高很快就下了決心。

他土默特右翼若是充分動員的話還是能拿得出五千騎的,不過其中精銳不多,肯定不是多爾濟的對手,硬拼的話自己這一部落估計會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但就這樣將右翼駐地讓給多爾濟又不甘心。

於是他一方面做好了投降多爾濟的準備,另一方面又派快馬通知了如今駐守在九原城的鎮守使孫傳宇、巡撫孫道成。

“怎麼辦?”

孫傳宇、孫道成兩人幾乎發出了與杭高一樣的聲音。

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七十章 猶他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九章 亞速(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
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七十章 猶他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五十三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下)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九章 亞速(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