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

眼看就到了中午時分,王文慧讓諸人到勤政殿外的院子裡小憩,他親自指揮內官在大殿裡擺開了十張大圓桌,每張桌子可以坐十人。

不多時,午宴開始了,由於宴會後還要繼續進行朝會,大圓桌上只有可口的飯菜,並沒有酒水,但上好的茶水還是有的。

皇帝好不容易與大傢伙在一起吃飯,這些人豈能放過表忠心的機會,一桌子一起或三五成羣或單獨一人,紛紛舉起茶杯前來祝酒。

尼堪一見這光景,乾脆讓王文慧上了酒水,不過只允許他們小酌幾杯,饒是如此,午宴進行了整整兩個小時才結束。

期間,尼堪父子一桌,在高臺之上就座,王文慧、張文俊等後宮大太監在他們側後方草草一桌,就在這兩個小時,尼堪除了應付諸大臣的敬酒,還與政務院總理羅承志、太子孫德威、王文慧三人密議了許久,最後是張文俊將其中一個金色卷軸拿到了後殿,後來又拿了一個卷軸出來了,多半是更換了部分內容,重新擬定了詔書內容。

下午三點,朝會才正式開始,說實在的,雖然只是小酌了幾倍,但尼堪的興致卻上來了,未免多飲了幾杯,等他在後殿洗了一把臉重新登上高臺時,依然有些微醺。

“陛下”

剛剛坐定,工部尚書方以智又上前上前說道。

“上午微臣遺漏了一事,還請陛下見諒”

“說吧”

“是,陛下,帝國設在佛林、新金州、東方港、巴爾的摩、柯尼斯堡的船坊都是超級大坊,除了新設的柯尼斯堡,剩下來的都是員工連帶家屬在萬人左右、大型船塢超過三十個的大坊,如此多的人員,每年的薪餉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最近幾年,由於戰事以及防禦廣袤的海疆所需,這幾大船坊幾乎沒有停歇”

“眼下的情形是,佛林港正在全力打造亞洲第二支新式洲際艦隊,佔用了大約二十個船塢,新金州正在打造北美洲西海岸第一支新式洲際艦隊,巴爾的摩正在打造東海岸第一支新式洲際艦隊,按照樞密院的規劃,東海岸的艦隊將來還是要調往歐洲的”

“東方港暫時閒着,由於西班牙的重點在墨西哥、秘魯,其艦隊也在那一帶,故此在南美洲似乎沒有必要打造新式艦隊,您看……”

由於孫佳績還在歐洲,頂替他前來開會的是亞洲艦隊總司令蘇納,聽了方以智此話,他出列說道:“陛下,此事之前孫大人已有交待,海軍部沒有任何意見,一切由陛下裁定”

尼堪說道:“這麼說沒有做東方港的預算嘍?”

孫德威回道:“是的,眼下東方港有兩支老式分艦隊,納塔爾有一支,加勒比有半支老式洲際艦隊,以目前的態勢來看,足以遮護領土了,何況巴西是葡萄牙的,我等只是盯着西班牙人罷了”

尼堪想了想,說道:“新式洲際艦隊的建造週期長達三年,萬人規模的船坊,豈能白白等着業務?讓南美洲大都護府撥出專款打造新式洲際艦隊,不夠的再由戶部撥入”

“眼下在拉普拉塔河附近,西班牙人只佔據了河口南岸少量地方,廣袤的潘帕斯大草原他們也只佔據了部分地方,特別是內格羅河以南的廣袤地帶幾乎無人進入,他們不要,大夏國豈能不要?這些地方都需要艦隊遮護,先建造吧,從瀛洲到東方港,海路幾萬裡,新洲際艦隊看起來很多,由於有大量的港口、海岸線需要遮護,艦隻分下去就沒影了”

“在最近十年,幾大船坊開足馬力生產艦隻和商用信天翁,不用理會人員和成本,同時在巴爾的摩、東方港新設海軍學校!”

此時,尼堪見諸人沒什麼其它的事情要說了,便向王文慧示意宣讀詔書。

王文慧捧了一個卷軸站在臺上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免去羅承志政務院總理一職,改由哈爾哈圖擔任,哈爾哈圖同時兼任吏部尚書”

“免去孫秀節都察院都御史一職,改由范文程擔任”

“免去牧仁理藩院總理一職,撤銷理藩院,相關職能併入禮部”

“免去沈默吏部尚書一職,沈默改任戶部尚書”

“免去李開富戶部尚書一職,李開富改任刑部尚書”

“免去雅安商部尚書一職,該由孫魯擔任”

“免去孫魯大夏帝國駐歐洲全權大使一職,該有戈仲文兼任”

“仍由韓承影擔任禮部尚書,仍由方以智擔任工部尚書”

“任命原都察院僉都御史吳麟徵擔任御史臺御史中丞”

“任命原刑部左侍郎孟兆祥擔任大理寺正卿”

“任命洪承疇擔任樞密院正使”

“王文慧仍擔任通政使司正使,張文俊爲副使,王文慧仍兼任按察司指揮使”

“新設戰略委員會,專司協助皇帝陛下處理異域國家重大事宜,委員是:孫秀節、羅承志、牧仁、李延庚、雅丹、王文慧”

“其中孫秀節爲主任委員,王文慧爲秘書長”

“委員會的職責如下:”

“其一,在皇帝不在京城,或帝位交接的關鍵時刻,或新皇上位不久時,集中決策政務院、樞密院、御史臺、大理寺、各大都護府、總督轄區重要事務,並呈報皇帝處理,委員會有三次駁回皇帝處理意見的權力,決策機制以少數服從多數爲原則,由主任委員發起,秘書長形成結果,呈報皇帝閱示”

“若是六人的意見正好持平,則由皇帝一言而決,否則,皇帝必須充分考慮委員會的意見”

“其二,除了主任委員、秘書長,其他幾人又有分工,羅承志協助皇帝處理安西事務,牧仁協助處理北美洲事務,李延庚協助處理南美洲事務,雅丹協助處理非洲、地中海事務,王文慧兼理南洋、澳洲事務,孫秀節兼理日本事務”

這個詔書一宣佈,立即在大殿裡造成軒然大波。

當然了,這個軒然大波只是在內心掀起的,沒有人膽敢在詔書已經說出“在皇帝不在、帝位交接、新皇上位”等令人觸目驚心的關鍵字眼時還傻乎乎地談笑若風。

其實,這是尼堪的一個嘗試。

在他看來,雖然他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重視教育,科技發達,政體完善,但並不能完全保證能夠永久興盛下去。

歷史上像大夏國這樣的帝國也不是沒有,比如大英帝國,但大英帝國能夠保持了長久國運的背後有兩個關鍵條件。

其一是先行一步的工業革命,讓帝國的實力特別是海上實力一直碾壓歐洲諸國,這是帝國能夠長久保持的先決條件。

這一點大夏國也有,自然無需多慮。

其二是大英帝國的宗教,他們雖然信奉的是加爾文派新教,不理會教皇的,但他們也有大主教,那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但這位大主教卻是由國王任命的,也就是說新教、大主教、國王實際上是三位一體的,就是這個三位一體的設置讓英國的日不落帝國保持了長久的時間,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大夏帝國沒有明顯的宗教,皇帝陛下也沒有跡象想要扶持哪一種宗教成爲帝國的國教,這一點在還是十七世紀的世界非常致命。

沒有宗教的凝聚力,便只能從其他方面,比如政體來預防可能的變故了。

對於尼堪來說,他在位的時候一切都好說,但一旦他不在了,孫德威或者孫德威的子孫能否守住這片疆土?

很難說。

如果歐洲諸國很快進入工業革命,肯定會傾盡全力來對付大夏帝國,屆時,有加強版攪屎棍英國,狂熱的德國,堅韌的俄國,大夏國能否屹立不倒確實是一個疑問。

故此,對皇權的限制便是一個重要方向了,雖然大明中後期對皇權的限制已經是登峰造極了,但依舊出現了大量的問題,但那是在內憂(土地兼併、黨派之爭)外患(倭寇、蒙古、滿洲)交困的情形下出現的,對皇權的限制並不是產生這一切的關鍵原因。

“此例一經頒佈,便永爲定例,後世子孫若有違者,朕必不輕饒!不瞞你等,朕有一雙慧眼,能看透前後千年,能看透整個世界,不要以爲朕不在了便爲所欲爲,朕一直在看着呢”

這句話是尼堪讓王文慧加上去的,沒有改動一個字。

衆人包括他的幾個兒子一聽都是聳然一驚,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他們的皇帝確實不是一個凡人。

“他從小便遭遇變故,被林中小部落撫養長大,沒有任何教他,他就會漢話,會識漢字,更是無師自通能夠做林中之人歎爲觀止的事情,還能預判敵人行動,比如第一次伏擊皇太極,他是如何知道皇太極會侵入大明?更爲關鍵的是,他是如何知道皇太極會走那條道路?”

“還有出擊朝鮮,解救幾萬戶漢人,爲帝國的最終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爲,正是有了這幾萬戶漢人,才讓他有了充足的糧食和工匠,進而有了大規模裝備軍隊的可能,沒有這些,一切都無從談起”

“還有他安排楊廷玉、嶽鎮邦、皇甫端三人混入李自成的軍隊,他是如何得知李自成的行軍路線以及北上攻打北京軍隊的規模的?北京城的千萬兩白銀是大夏國第二次崛起的關鍵,他再一次做到了”

“接下里他對安西的經略,每一次都切入到了敵人諸勢力糾纏不清的時候,每一次都讓大夏國不會陷入敵人聯合起來對付大夏國的險境,安西太過廣袤了,而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清清楚楚,放到任何其它人的頭上,恐怕至少需要多花費幾十年才能辦到,當然了,像歷史上蒙元大軍那樣一路硬橋硬馬廝殺過去另說”

“還有那幅地圖,那幅令人驚悚的地圖,很多地名他是如何知道的?事後有人清楚了,那些地名連歐洲人都不知道!”

大部分都陷入了猜測、畏懼的情緒中,此時再看坐在高臺上的尼堪,已經挺直上身的他似乎陷入到了一片暗淡的光暈中,顯得愈發神秘起來。

“撲通”

隨着孫德威的帶頭,大殿裡跪下一大片。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五十七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3)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
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五十七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3)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