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

孫龍此時已經意識到敵船側舷火力的強勢,他也是久歷行伍之人,雖然很少見過這種陣勢,不過很快也做出了反應。

放棄現在的這艘大船,來到了靠近海灣西側的一艘大船,然後命令這艘大船及其附近的船隻拼死朝正在向北航行,並將右舷的火炮露出來了的薩哈連Ⅱ級大船。

他的想法是,在槳手的全力划行下接近敵船,然後用原東江鎮及登萊明軍擅長的接舷戰解決戰鬥,他不指望所有的船隻都能靠近敵船,若是有一兩艘敵船被纏住就成功了——他們這邊有的是船隻!

而此時,按照孫佳績一貫的戰法,緊跟着薩哈連Ⅱ級的十艘薩哈連Ⅰ級大船抵近敵船時並沒有繼續跟着薩哈連Ⅱ級船隻北上,而是緊緊守住了敵船大隊南面的空間,並將右舷的火炮露了出來。

而跟在薩哈連Ⅰ級船隻後面的十艘石勒喀級船隻則直直地朝北駛去,他們的目標也很明確,封鎖住敵船向東航行的道路。

當然了,敵船有一百多艘,是不會眼睜睜地看着你將他們圍起來的,當然也有一些船隻敢於突前迎敵。

“轟!!!”

敵船大隊西側的十艘薩哈連Ⅱ級右舷的火炮發射了四門,還是常規的套路,底層甲板的火炮發射十八斤的實彈,瞄準的敵船的水線部位,而中層甲板的火炮發射的是散彈,瞄準的是敵船首層甲板以及桅杆、船帆。

此時,軟式橫帆加斜掛三角帆的制式在戰鬥中顯示出了他的先進性,比敵船更早一步完成了轉向並做好了轟擊的準備,而敵船由於簇擁在一起,加上孫龍變換旗艦帶來的暫時的混亂使船隊的的轉向剛剛完成了一半!

一半的結果帶來的是孫佳績船隊與孫龍船隊之間形成了一個大約四十五度的夾角,就在此時這十艘最大的船隻上下各四門火炮轟響了!

與此同時,十艘薩哈連Ⅰ級的船隻右舷的十門一千斤重的火炮中有五門也發射了,十二斤的鐵彈呼嘯而出。

正對着南面的敵船剛剛被薩哈連Ⅱ級的火炮轟過一輪,大部分都喪失了戰鬥力,沒有喪失戰鬥力的也沒有退縮,大多拼命向南行駛力圖靠近這十艘新上來的薩哈連Ⅰ級船隻。

而直直地北行的石勒喀級船隻行駛到敵船大隊的東面時,已經有大量的船隻從那裡鑽出來,意圖從側面攻擊南面的薩哈連Ⅰ級船隻,正好與這十艘石勒喀級船隻碰上,敵船見新上來的這十艘船隻塊頭並沒有南側的大,都紛紛以兩三艘包圍一艘的態勢圍了上來。

此時,西側、東側的薩哈連級大船的右舷已經發射了第二輪火炮,特別是西側的那十艘最大的薩哈連Ⅱ級大船,上層是散彈,間或鏈彈,下層是專打水線的重型炮彈,在一剎那便將孫龍的計劃粉碎。

倒是有兩艘船隻不顧自身慘重的傷亡拼死抵近了這十艘大船,不過此時先前發射的四門火炮已經裝填好了,令人震耳欲聾的巨響過後,兩艘船隻除了下層還在拼命划槳的水手,首層甲板面幾乎沒有喘氣的人了。

南側的局面也得到了控制,由於十幾艘喪失了戰鬥力的船隻的阻攔,能衝過來的敵船不多,勉強抵近的也被每次五門,一共五十門千斤重火炮發射的十二斤鐵彈轟擊得支離破碎。

也有一艘大沙船僥倖靠近了這十艘薩哈連Ⅰ級船隊中的一艘,不過在船上的水兵大呼小叫,紛紛甩出手中的鉤索,準備接舷肉搏時,對面的這艘船隻上的右舷附近已經有三十名火銃手就位了。

在兩艘船隻碰撞在一起之前,雙方的遠程兵種都發出了自己的武器。

瀚海國這邊是鉛彈加木柄震天雷的組合,對面則是弓箭加飛斧的組合。

“砰!”,兩艘船狠狠地撞到了一起,此時瀚海國戰船上大約還有八成的人有戰鬥力,而清軍船隻在鉛彈加震天雷的組合打擊下幾乎喪失了六成的兵力!

饒是如此,率先從劇烈搖晃的船隻上起身的還是清軍的船隻!

與這些老海狗相比,瀚海國水師還是嫩了一點!

激烈的肉搏戰開始了!

東側的石勒喀船隻此時幾乎每一艘的附近都有兩三艘敵船,佛朗機、碗口銃、一窩蜂拼命朝這些船隻身上招呼,由於石勒喀級船隻每側只有五門火炮,再一半一半開火的話覆蓋密度就沒有那麼大了,於是都是一次性將五門火炮發射完畢。

如此一來,就給敵船留下了充足的時間抵近,不過這些船隻在抵近時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損傷,石勒喀級八百斤重的火炮發射的十斤鐵彈和四十枚散彈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但長時間的裝填畢竟給了敵人從容抵近的時間。

於是西側這十艘石勒喀級船隻很早便陷入到與敵短兵相接的戰鬥中,幸好有大量的震天雷加持,否則以兩三艘船隻包圍一艘,總有被敵船突破的時候。

王輝是一艘石勒喀級船隻上的火銃兵,像他這樣的火銃兵在石勒喀級船隻上一共有二十四名,還有十六名長刀手,這四十人便是這一級別船隻上的戰鬥兵,當然了,在緊急情況下,下層甲板上的槳手也可以抽調出一半人馬上到首層甲板來加入到戰鬥兵的行列。

而呼圖克則是一名墨爾迪勒部落的索倫人,他是長刀手。

對面船隻上的戰鬥兵卻比他們這艘船隻上多得多,當船隻接近後,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爲戰鬥兵,這加起來便有七八十人。

而這艘船上的戰鬥兵又幸運地躲過了散彈的轟擊,全須全尾地抵近到王輝所在的船隻附近。

“砰!!!”

“咻!!!”

王輝他們還是以八人爲一組進行了三段擊,而敵人則是一大波拋箭,這一輪,火銃兵傷亡五人,而對方至少有十人被射中。

雙方的船隻再次抵近時,火銃兵沒有再發射了,而是紛紛扔起了木柄的震天雷,對面則是一陣短斧、骨朵(別以爲這是胡人的專利,實際上首先使用的是漢人)。

這一輪對擊的結果是,瀚海國這邊又有五人喪失了戰鬥力,但敵人受到的損失更大,在震天雷的打擊下,七十人的戰鬥兵還有戰鬥力的不到三成!

不過剩餘的十多人依然奮不顧身地跳到了王輝他們的船上。

此時呼圖克帶領的長刀兵由於躲在後面,受到的損失並不大,只有兩人被短斧擊中受傷退出戰鬥,還有十四名長刀兵!

十四人此時已經處在甲板的最外側,將正在緊張裝填的火銃手護在後面,就算只如此混亂的局面下,呼圖克依然依照操典將隊伍編成了四個三人制的戰鬥小組,最勇猛的那人持刀在最前面,側後方各有一人。

一時,這十四人堪堪擋住了來到船上的十多名敵軍!

這十多人能在散彈、鉛彈、震天雷的打擊下活了下來,還能勇敢地繼續跳到敵船上進行搏擊,無一不是以前東江鎮的老兵,單輪個人的戰鬥技巧以及勇悍,一點也不亞於瀚海國的索倫士兵。

以往他們接舷戰時,都是捉對廝殺,沒想到卻碰到了這樣一個對手。

不多久,呼圖克的小隊在損失了三名長刀手的情形下將跳到己方船隻上的十名戰鬥兵當場斬殺,剩下的五人終於膽寒了,紛紛又跳回到自己的船上。

“砰!!!”

此時,已經裝填好的火銃兵哪能讓他們從容離去,一陣銃響之後,五人全部被擊中倒地。

於是,一場激烈的大海戰在旅順灣上演了。

在約莫六千畝的旅順灣上,西側的十艘薩哈連Ⅱ級大船由於火力實在太猛,幾乎沒有能抵近的敵船,完全控制住了局面。

南側的十艘薩哈連Ⅰ級船隻一側有十門火炮,雖然只有一層,不過還是十分強大的,間或有敵船拼死貼近後也被好整以暇的鉛彈、震天雷、長刀消滅乾淨。

戰鬥最激烈的還是東側的那十艘石勒咯級船隻,由於其一側只有五門八百斤重的火炮,配置的戰鬥兵也不多,接二連三出現了激烈的接舷戰,不過在火銃、震天雷、長刀兵戰鬥小組的輪番打擊下,終究沒有發生船隻被敵方奪走的情形。

而此時的尚可喜卻將自己的四十多艘船隻駛向了靠近北岸碼頭的地方,悠哉樂哉地在一旁當起了“旁觀者”,一副坐山觀虎鬥的德性。

當孫佳績、孫龍的船隻在海面上大戰時,尚可喜甚至在自己船艙裡喝起了小酒。

他打的如意算盤是,如果索倫人戰勝了,自己立即撲上去對付殘餘的清軍水師,否則就對付索倫人。

當然了,最終還是要投奔大清的,王爺誰不想當?等俘獲更多的船隻,有了更多的人手再投奔不遲,那時自己手裡的價碼將更大。

不過當海面上的戰鬥進行一整天,天色漸漸暗淡下來時,他的好運到頭了。

此時,清軍水師船隻不是被敵船擊毀,便是將戰鬥兵消耗殆盡,基本上沒有了反抗的能力,見機快的多半跳下水逃到了岸上。

也不知怎地,今日的天氣十分反常,已經是冬季了,雖然海水尚未結冰(此時的旅順灣冬天仍然會結冰,不過冰層不厚罷了),不過應該颳起強勁的北風纔是。

今日卻一直掛着南風,不是東南風便是西南風,間或有北風颳過。

當天色漸晚的時候,風勢還是如此,尚可喜還在自己的船艙裡喝着小酒。

他讓人在中間桅杆上仔細盯着,有事再通知他,這期間遠處的炮聲、銃聲、喊殺聲一直沒有停歇。

“將軍!”

尚可喜正悠哉樂哉的時候,艙門被打開了。

“您快出去看看吧”

尚可喜眉毛一擰,推開此人便跨出了船艙,這一看之下不禁大驚失色。

只見暮色中,大隊的、燃起了熊熊大火的船隻正向自己的船隊撲來!

這些船隻的船帆似乎都被調整成了駛向自己的角度!

“棄船……”

幾十艘大船向自己撲過來,自己無路可逃,半晌,尚可喜無奈地發出一聲哀嘆。

他最終還是投靠了嶽託,還是在被迫的情形下。

當天色完全黑下來後,海面上的風向風向終於變成了正常的西北風,興許有兩股風力相交,晚上的天空下起了大雪。

大雪、大火、間或的爆炸聲,旅順港這個晚上註定不會平靜。

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
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