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

朱克圖帶領的三千常備軍、五千部族騎兵抵達漠北已經是十日前的事情了,而葉雷親自率領的涵蓋了溫多、霍林、杭戈多爾、納米亞爾四大部落混雜索倫、布里亞特蒙古人的五千部族騎兵,以及從東邊趕過來的烏力吉五千部族騎兵則是兩日前趕過來的。

三支大軍,期間若是沒有人居間協調,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克勒木和屯戰場的。

就是有人協調了,想要幾乎同時抵達戰場在眼下的時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終三支大軍居然達成了。

這其中,原來隸屬於察哈爾部落,後來依附於車臣汗部的蘇尼特部落臺吉滕吉思居功甚偉。

滕吉思,歷史上先是依附於碩壘,後來回到察哈爾故地,最後又在碩壘的誘惑下叛出滿清,再次依附碩壘,這其中誰是誰非就不用細究了,滕吉思此人善變那是肯定的。

巴圖爾帶着衛拉特大軍過來後,滕吉思是第一個率先向他效忠的部落臺吉,基於此,巴圖爾讓蘇尼特部落的騎兵負責其大帳周圍的警戒,當然了,主要是因爲衛拉特諸部對附近的地形不大熟悉。

滕吉思的偵騎首先與朱克圖的大軍相遇了,得知南邊的固始汗已經敗走之後,滕吉思這腦袋又開始活泛起來。

與此同時,東邊的烏力吉、西邊的葉雷也派人與牧仁取得了聯繫,牧仁得知後自是大喜過望,正在這時他迎來了滕吉思的使者,與他一起過來的還有朱克圖的人,於是……

沒有懸念,其實當三面的煙塵幾乎同時升起時,久經戰事的巴圖爾便知曉蘇尼特部落肯定是叛變了,他的兩千五百最精銳的力量並沒有殺入戰團去支援自己的兩個兒子,而是率先向西突圍。

在他這兩千多精銳騎兵的拼死打擊下,西邊的葉雷五千騎根本抵擋不住,殺死殺傷一千多騎後巴圖爾成功突了出去,巴圖爾的三個兒子以及義子巴特爾也在親衛的拼死護衛下突了出去,等巴圖爾逃到扎薩克圖汗部的牧地時,身邊又聚攏了四千多騎。

不過經此一戰,他也大概知曉了索倫人的力量,幾日前滿腔的雄心早已化爲烏有,別說佔據漠北了,就算五大湖(烏布蘇湖-哈拉烏斯湖一帶)區域也不敢多待了,他此時已經知曉南邊的固始汗敗走了。

幸虧沿途還有和託輝特部的大量牧民給他們提供補給,十日後他們通過漠北的大戈壁退到了阿爾泰山的另一側。

巴圖爾能從容退走,三音諾顏部、和託輝特部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在那日的戰場上,當巴圖爾率先跑掉後,兩部的騎兵大亂,葉雷、烏力吉等人的部族騎兵對付準格爾精銳力有未逮,不過對付這兩部的騎兵還是可以的。

最終,在周圍幾萬騎兵的打擊下,和託輝特部、三音諾顏部兩部的精銳騎兵全軍覆沒,和託輝特部的俄木布、額璘沁父子,三音諾顏部的圖蒙肯、丹津父子雙雙就擒。

碩壘、袞布、素巴第三人此時自然不會再次輕饒這幾人,萬馬奔騰之下,這四人瞬間便去長生天報到了。

接着如何處置偌大的和託輝特部、三音諾顏部牧地便成了三部新的戰場。

最終,在烏力吉的協調下,在此次戰事中受損最大的扎薩克圖汗部得到了整個唐努山以南、杭愛山以西的領地,這裡面既有原本就屬於素巴第的牧地,加上全部的和託輝特部牧地。

土謝圖汗部得到了一半的扎薩克圖汗的牧地,車臣汗部得到了全部的三音諾顏部牧地。

對於這次戰事中立了大功的索倫人,三部大汗想來想去,對於漠北廣大的牧地,特別是五大湖區域、杭愛山區域、色棱格河流域、克魯倫河流域,那是蒙古人心中不可輕舍的傳統牧場,自然不容他們置喙。

但也不能讓索倫人眼巴巴瞧着,三人想來想去,決定將和託輝特部在唐努山以北的領地割讓給索倫人。

也就是唐努烏梁海區域以及薩彥嶺北部的阿巴坎草原。

這兩處地方並不是蒙古人心中傳統的牧地,而是“林中”的一部分,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塊“飛地”,有了自然是好,沒有也無所謂。

何況如今北面來勢洶洶的俄羅斯人如今在阿巴坎北面已經修建了一座大城,隨時有可能南下,聽說那俄羅斯人也是配置了大量火器的部族,與其自己去那裡硬抗,還不如讓給索倫人,多少也是一個緩衝。

當碩壘鄭重其事地將此事拋給烏力吉等人時,別人倒沒說什麼,由於尼堪遠在幾千裡以外的濟州島,也不可能將此事彙報給他定奪後才答覆碩壘,他們唯一擔心的是若是一段時間沒有決斷的話,碩壘等人又變卦了。

按照他們幾個的想法,將喀爾喀三部的牧民劃撥一些到瀚海國的境內也就是了,對於領地完全沒有過多的想法,“幫蒙古人也就是幫自己”,將衛拉特人阻擋在瀚海國轄地以外是他們參與戰事的唯一想法,不過從呼倫城趕過來的安加拉部的烏熱斯得知此事後卻不這麼看。

“諸位,按照雅丹的說法,我等境內的土豆、火雞都是從這塊土地北邊的羅斯人手裡得到的”

“不瞞諸位,這塊土地在歷史上便是黠噶斯葉尼塞汗國的核心地帶,如今那裡也有幾個小國,以乞兒吉斯人爲主,加起來恐怕也有萬帳,分佈在葉尼塞河兩岸”

“克孜勒谷地雖然沒有阿巴坎草原那麼大,不過也相當可觀,最少可與尼布楚大草原相當,否則俄木布也不會讓他的長子在此地駐牧,麾下還能養活有着五千精騎的隊伍,那裡的圖瓦人加起來肯定超過萬帳,山上的山地圖瓦人、馬特人也相差無幾”

“若是能將這兩塊地方納入到瀚海國的麾下,至少可爲尼堪帶來一萬精銳騎兵,大河兩岸都能種植黑麥,無論是克孜勒,還是阿巴坎,附近都盛產煤鐵,成立大作坊也不成問題,以前就是黠噶斯葉尼塞汗國的大作坊所在”

“與漠北相比,兩地更加寒冷,這也是唯一的缺點了”

聽烏熱斯這麼一說,衆人眼睛皆是一亮,林中之人與漠北的相比,最不怕的就是寒冷了。

“要不先佔下來?事後若是尼堪不同意,還給蒙古人就是”,烏力吉試探着問道。

雅丹卻笑道:“這兩塊地方,大汗閒暇時與我等說起過,父親所說的只是一部分,阿巴坎大草原的西邊是葉尼塞山,葉尼塞,在突厥語裡是母親的意思,這一山一河可是乞兒吉斯人的聖山、聖河”

“葉尼塞河自然爲兩岸的牧場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水源,而葉尼塞山的意義卻遠不止此,此山以西便是廣袤的哈薩克大草原,位於此山以東的乞兒吉斯人有此山的遮護才能勉強存活,其意義不亞於葉尼塞河”

“阿巴坎大草原可養活牧民幾萬戶,以前的黠噶斯人便是先佔據此處,然後徐徐向西、向南、向東擴展的,最終推翻了回鶻人的統治,建立起了偉大的帝國……”

“咳咳”,烏力吉猛咳一聲,將烏熱斯父子一臉熱切拉回到現實,“諸位,既然這兩塊地方如此之好,就先佔下來吧,我是瀚海國哈拉達大會的議長,按照尼堪制訂的規矩,他不在的時候由六部提議,哈拉達大會通過之後就可執行”

“雅丹是禮部的人,我代表哈拉達大會,這事就這樣通過了吧”

朱克圖說道:“哈拉達,若是碩壘大汗同意了,我等得首先得派一支軍隊過去駐紮纔是”

“光派軍隊還不行”,雅丹接過話茬,“那裡多半是乞兒吉斯人,我看也需要提前派一支文官隊伍進駐纔是”

烏力吉點點頭,“好吧,如今尼堪不在,我就倚老賣老,拿主意了,郭天才手裡的猛虎騎裡除了索倫人,還有大量的山地圖瓦人,就讓他帶着兩千騎前往吧,雅丹小子,既然你這麼熱心,又是禮部的主事,乾脆你先去應付一陣子,等大汗回來後再做打算,如何?”

“哈拉達”,朱克圖繼續補充道:“一定要跟郭天才說明,抵達克孜勒後先從東邊的山地圖瓦人中補充騎兵,加上部分谷地圖瓦人,湊成五千騎,以這五千騎爲基礎,逐漸壓服谷地的輝特部蒙古人,否則就以他那兩千騎是控制不住克孜勒谷地的”

“等完全控制了克孜勒谷地,再說阿巴坎大草原的事情,此前雅丹可提前前往殷勤聯絡”

烏力吉點點頭,他看着朱克圖說道:“有你的,真不虧是尼堪小子手底下的首席大將,看起來是一個莽漢,實際上心細的很,難怪尼堪小子這麼器重你,你說得對,就這麼辦吧”

說到這裡,他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諸位,既然這兩塊地方如此重要,光有軍隊駐紮也不妥當,前幾日的大戰過後,額璘沁原本在克孜勒谷地的精銳蕩然無存,我等何不遷一部分索倫人的部落過去?”

“我去!”

只見烏熱斯頭一個站了出來,他見烏力吉皺了皺眉頭,不禁諂笑道:“老夥計,我大小也是尼堪的舅舅,放心吧,不會惹事的”

烏力吉一陣惡寒,他倒不是怕烏熱斯惹事,而是怕他們回到“故地”後,利用同爲乞兒吉斯人的關係不斷增強實力,有了野心就不好了。

“也行,不過不能光讓你一個部落過去,墨爾迪勒部也去吧,我回去後就與達春商議”

“……”

烏力吉這麼熱心幫尼堪辦事,除了他的岳父身份以外,還有一事讓他不得不打起精神,處處爲尼堪考慮。

就在尼堪遠赴濟州島忙乎時,他留在呼倫城的三位夫人又都爲他誕下了兒女,其中多西琿率先爲他誕下了兒子,而哈爾額敦和阿茹娜先後誕下了一兒一女。

如今尼堪的長子、長女都是多西琿所出,大業所寄,作爲首席“國丈”的烏力吉能不盡心嗎?

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八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3)失敗者聯盟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
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八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3)失敗者聯盟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