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

三日後。

柳川靜雲站在甲米地城堡上,臉上的神色半喜半憂。

喜的是,自從他來到呂宋後,四處探查、聯絡,進行得異常順利,由於五島藩“老中”身份,以及“回到日本”的承諾,在很短的時間裡在他的周圍便聚起了幾百歸心似箭的切支丹武士。

憂的是,他不顧尼堪的命令(探查、聯絡,暗中保護甲米地船坊的工匠,並未讓他起事),提前發動了歷史上原本在今年年底纔有的“華人大起義”。

在原本的歷史上,卡蘭巴的農戶率先被倭人武士剿滅,激起了八連、甲米地兩地華人的憤慨,最後竟然聚起了超過八千人的大起義。

當然了,最後的結局也是悲慘的,在西班牙人的分化打擊下,以及衆多切支丹教徒、當地土人的協助下,甲米地船坊的華人工匠幾乎被屠殺一空,八連的人最終只剩下三千多人。

但柳川靜雲也有些無奈,說起來此事與尼堪依舊有些關係。

若是放在以前,大明孱弱,明商雖然羣情激憤,不過也只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並不敢有“造反”的實際行動,不過自從尼堪橫空出世後,特別是在濟州島設下了偌大的貿易點後,不少海商幾乎是一北一南兩頭跑,北邊自然是濟州島,南邊的範圍則廣一些,整個南洋都在裡面。

尼堪自然知曉西班牙人、荷蘭人在對待華人上的“卑劣”事蹟,故此,在時不時接見一些華商時,有時也一時興起,“放心吧,無論在哪裡,有了任何困難,大可來此地找我,凡是本汗能幫助的,絕對不會推辭!”

說者無意,聽着卻有心。

汪然明自然是其中一個,不少前往南洋貿易的商人也有一些。

在馬尼拉無緣無故被扣押了一年,這些人自然心頭大火,大明指望不上,就算說了也無人理會,歷史上的西班牙人還評估過到底以多少人去征服大明呢,最後還是因爲荷蘭、葡萄牙、鄭芝龍錯綜複雜的關係才作罷。

“瀚海國的大汗會爲我等做主的!”

這些商人也不是完全逞口舌之快,他們可是見識過尼堪艦隊的厲害,雖然船隻少,不過絕對精銳,跨越大洋更是不在話下。

有了尼堪那句不知幾分真假的承諾,商人們最後在內再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於將瀚海國的尼堪擡了出來。

當然了,尼堪的名頭此時也僅限於八連、甲米地,中間的農戶哪裡知曉這些?

這時,柳川靜雲正好來到了呂宋。

他自然不是一個人來的,除了他,還有幾個跟着他修習雙刀流刀法的少年,都是日本人,除此之外,他們在呂宋島西北海岸某處上岸後,艦長李木根還給留下了幾箱武器,柳川靜雲一開始將這些武器埋藏在上岸附近,等在馬尼拉附近混熟後又偷偷起了出來。

有了瀚海國“使者”的存在,華商上下串聯的更加勤便了,最後,馬尼拉總督知曉事情有些不可控制了,便提前採取了行動。

等在柳川靜雲的策劃下謀奪了甲米地後(其實柳川靜雲雖然是漢人,不過從小在日本長大,說實話,從內心來講,對日本還是更加親近一些,對於八連華人的死活也沒有放在心上,對於東方玉、麥維明不過是利用罷了,無非是保住尼堪要求的“船坊工匠”)。

柳川靜雲多佔甲米地後,立即連夜將停泊在甲米地所有的船隻焚燒了——沒辦法,此地雖有大量的工匠,卻沒有足夠的水手,只得站住甲米地城堡後靜候尼堪的艦隊前來支援。

西班牙的五十騎兵最後被馬尼拉的大船接走了,柳川靜雲手底下有戰鬥力的也就是願意跟着他“回日本”的兩百多武士,還要守衛城牆、翰育、城堡三個地方,最後只能眼巴巴看着他們離開。

好消息是,八連的林太平、曾莞生也組織起了三千多青壯,就在八連與西班牙人對峙,與歷史上西班牙人拉攏曾莞生對付林太平不同的是,在那虛無縹緲的“瀚海國大汗”的激勵下,以往勢同水火的兩人竟然走到了一起。

不過這也是暫時的。

此時是七月份,西班牙人在呂宋島內陸、其它港口還有大量的人手,塞巴斯蒂安也在慢慢聚攏,最遲一個月的時間,至少有三千人的正規軍,幾百騎兵,各種火炮,還有至少兩倍於正規軍的土人軍隊也在集結中。

他們能把守住一個月嗎?

就算他們能守住一個月,八月份依舊是南風的天下,尼堪的艦隊能逆着南風南下嗎?

何況,柳川靜雲不知曉的是,尼堪也正面臨着一場事關生死的大戰。

……

七月中旬,五島。

鄭鴻逵的龐大船隊抵達五島與九州之間的海域已經是七月份了,以福船的能耐,長途跋涉之後,一定的休整是必須的。

鄭芝龍親如兄弟的平戶藩藩主松浦棟父子雖然慘死在孫佳績艦隊的艦炮下,不過鬆浦家族人多勢衆,如今平戶島雖然被“削藩”了,不過德川家光也不能做得太過,港口依舊控制在松浦家族另一位大佬松浦隆信手裡,而鄭芝龍的夫人田川鬆則是松浦隆信母親的養女!

問題是,如此龐大的船隊,就算關係再好,莫說松浦隆信,就算德川家光親至也不敢接納,於是松浦隆信只得讓自己的船隻帶着大量的淡水、蔬菜、雞蛋等物去海上給鄭鴻逵的船隊補給。

松浦隆信自己只有區區十幾艘關船,如何能給如此之多的船隻補給,最後松浦隆信得知鄭鴻逵的目的後,立時嚇壞了,不僅不給鄭鴻逵補給,還勒令他儘快離開平戶海域——若是被德川家光知曉了,平戶港的管理權多半又要收回去!

不僅松浦隆信,五島盛利也是將船隻停泊在隱蔽的港口,緊閉福江島的藩城,不敢與鄭鴻逵有半分關聯。

鄭鴻逵無奈,只得沿着五島與九州諸島之間狹窄的水域繼續北上,決定攻佔事實上是尼堪領地的宇久島,補給完畢後再去濟州島。

這日,船隊剛剛越過江島。

此時,船隊的最北邊就是宇久島,最南邊就是剛剛駛過的江島,東邊是平戶島,西邊是五島列島,南北長約六十里,東西長約三十里。

船隊駛入這片面積大約是一千八百平方里的海域時,五島列島的西側,一支艦隊快速跟了上來,正是瀚海國那支新出爐沒多久的艦隊,除此之外,還有二十艘薩哈連Ⅱ級船隻、十艘薩哈連Ⅰ級船隻,以及大量的石勒喀級、因果達級戰船!

而在宇久島附近,已經從瀛洲返回的蘇納率領着三艘貝加爾級的大船,以及同樣二十艘的薩哈連Ⅱ級船隻、十艘薩哈連Ⅰ級船隻,以及大量的石勒喀級、因果達級戰船堵在前面!

孫佳績他們自然是從五島列島中間若鬆島與奈留島之間的海峽穿過來的,否則速度再快,也趕不上鄭鴻逵的船隊。

不過從船隻數量來說,瀚海國只有薩哈連Ⅰ級以上的船隻才能與鄭鴻逵的中號福船相抗衡,數量加起來也只有堪堪七十艘,而鄭鴻逵三支分艦隊每一支的中號福船都達到了五十艘,大號福船都在十艘以上,用於襲擾/火攻兩用的小海船也達到了四十艘!

瀚海國唯一的好消息時,此時的鄭芝龍雖然船隻衆多,不過爲了節省空間多裝貨物,他並不捨得裝配大量的火炮,從火炮數量上來說,雙方其實差不多。

但是,瀚海國的火炮不是用鐵模法鑄造的短管火炮,便是用砂模法鑄造的標準加農炮,質量、數量可不是鄭芝龍多半自己鑄造,少量向葡萄牙人購買的火炮所能比擬的。

但鄭芝龍的福船多半是用廣東、福建特產鐵力木等硬木所造,瀚海國艦隊火炮能敲開福船皮實的身體嗎?

幾乎在同時,由於濟州島的船隻幾乎抽調一空,在貓耳山藏了許久的尚可喜突然從鴨綠江出來了,五十艘中西合璧的大船順江而下,直指濟州島!

所謂的尚可喜的探子頻繁探查鄂多哩、夾皮溝一帶原來是一個幌子,他的真實目的昭然若揭!

配合鄭芝龍的船隊進擊濟州島!

這其中,沒有朝鮮人的配合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溝通消息上。

關鍵是,濟州島本來有五千人馬,達春的兩千騎兵,李延庚的三千步軍,可如今爲了接納山東的難民,達春的一千騎兵調到了芝罘島,如今島上只有四千人馬。

尚可喜知曉,以自己水師的實力,就算加持了荷蘭人的一些建議,依舊不可能是瀚海國的對手,不過趁着瀚海國不注意,在濟州島某處登陸,以東江鎮勇士、滿洲八旗勇士的精銳,就算不能奪下此島,也能讓瀚海國元氣大傷!

濟州島可是貿易要地,有的是物資和金錢!

大明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主動讓瀚海國接受難民,是好心還是有意?

不過尼堪也不完全都是後手,目前的狀況是,只要快速擊敗鄭鴻逵,再快速回援濟州島,以滿清船隻那“龜速”以及逆風的現實,想要在尼堪與鄭鴻逵鏖戰時順利趕到濟州島也不容易。

但雨燕號帶來的消息卻是:尚可喜的船隊離濟州島的距離與濟州島到五島的距離相差無幾!

更加清楚了,朝鮮人在其中幫了大忙,尚可喜他們一定提前隱匿在朝鮮南部西海岸某處!

無論如何,大戰一觸即發!

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八章 海參崴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
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八章 海參崴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6)雪止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五章 大夏監國(4)依琳卡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