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

多爾袞出手了。

在一輛高頭大馬上,多爾袞用從葡萄牙人那裡得來的單筒望遠鏡瞧得清清楚楚。

圖爾格居然敗了!

他一顆心在緊張地跳動着!

怎麼可能?兩黃旗、兩白旗的精銳鹹集於此,加起來也有八千之多,都說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雖有些誇張,不過若是用到兩黃旗、兩白旗身上,那可是當之無愧啊。

兩黃旗就不用說了,那是大清國當今皇上、博格達汗親領的兩旗,人員、裝備、糧餉無一不是大清國優先供着的,而兩白旗名義上也在皇太極名下,戰力也僅次於兩黃旗。

兩黃旗加兩白旗,加起來八千騎,若是放在大明,多爾袞完全有信心僅靠這八千騎便能橫掃黃河以北,但如今……

難道索倫蠻子的戰力竟然強大到如斯地步?!

想到這裡,他握着馬鞭的右手竟然不自主地顫抖起來。

半晌,他對身邊的親衛說道:“通知張存仁,讓他的漢軍騎全體出動,目標,蠻子後陣!尼堪多半也在那裡”

在望遠鏡裡,他看到了一幕。

當巴圖、朱克圖的飛龍騎傾巢出動後,就將陳文盛的五千喀達喇庫旅露了出來。

後陣的尼堪自然也不會讓此事發生,他不顧手下的勸阻,讓兩側的龍騎兵加猛虎騎的組合中的四千人前移到陳文盛的兩側——由於大量火炮、彈藥的存在,想要陳文盛部向後移動不太可能。

騎兵移動後,尼堪步軍大陣兩側還各有一千六百騎兵,全部是龍騎兵。

就在大陣進行移動時,多爾袞覺得戰機來了!

“讓鰲拜帶兩千騎去救援圖爾格!張存仁的漢軍騎直衝蠻子後陣!告訴彼等,必須以決死的心念奮力一搏,大清的安危、前途在此一舉!”

其實多爾袞還是保守了,此時他身邊還有兩千精銳滿洲騎兵、一萬蒙古騎兵,若是此時他放手一搏,一下放出至少五千騎兵,形勢必定會大爲改觀。

可惜事情不能假設,一來多爾袞顧慮着敵人可能會隨時出現的部族騎兵,二來若是孤注一擲,將所有的精銳全部交待在這裡也不好,就算敗了,也得爲大清保存幾分力量吧。

何況,如果張存仁的騎兵能一舉擊破後陣那個步軍大陣,沒準就能逆轉戰局!

至於步軍大陣兩側那揹着火槍的騎兵,多爾袞渾沒有瞧在眼裡——那是蠻子騎兵裡戰力最弱的龍騎兵,不大可能抵擋得住張存仁精銳漢軍騎的拼死一擊。

他可是對張存仁的這一萬漢軍騎抱有偌大的希望。

在他的眼裡,他這一萬漢軍騎也就是比滿洲精銳騎兵稍差,戰力估計還在蒙古騎兵之上,按照明國的標準,那就是一萬家丁!

在大明,若是有哪位軍將手下有一萬家丁,幾乎可以在整個大明橫着走了!

何況,與那首鼠兩端的祖大壽相比,張存仁卻是對大清忠心耿耿,完全可以放心。

張存仁也是這樣想的。

與歷史上一開始不太受重視相比,此時的張存仁卻是大受皇太極重視,不僅早早榮升漢軍旗固山額真(歷史上是梅勒額真),還早早進封一等精奇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一等子爵兼一等雲騎尉)的世職。

這個世職,可是他在滿清入關多年後才獲得的。

士爲知己者死,張存仁就是這麼想的,歷史上的他曾與李國英、孟喬芳三足鼎立,被滿清依爲“國之干城”,能力那也是槓槓的。

他與祖澤潤同時出發了,各領五千騎。

目標,尼堪步軍大陣!

張存仁的大隊動起來後,尼堪很快便得知了。

眼下中間大陣那裡陳文盛的兩側已經有了個兩千騎猛虎騎加龍騎兵的遮護,應該沒什麼問題,就算有問題,自己身邊還有三千多騎隨時可以支援。

但敵人若是直接衝到自己跟前該如何抵擋?

……

接到多爾袞的“訓誡”之後,張存仁更加堅定了拼死一搏的心思,他帶着五千最精銳的漢軍騎繞過索倫人中間大陣後逐漸接近了後陣。

他這五千騎全部是由以前的關寧鐵騎組成的,不像祖澤潤那裡,只有少量的關寧鐵騎,剩下的多是在遼東漢軍旗裡招募的,這五千鐵騎,戰力還在以前的關寧鐵騎之上!

更爲關鍵的是,他這五千騎秉承了以前關寧鐵騎的裝備,除了刀槍等冷兵器,還有一千人人手一杆三眼銃——這可是在遼陽作坊按照滿清的苛刻要求打製出來的三眼銃,質量與北京存了許久的相比,差的豈止裡許。

以千騎三眼銃開路,趁着敵人慌亂時後面四千騎再猛然殺入,這個戰法連皇太極都忌憚三分。

不過由於時世不同,皇太極對馬光遠、劉之源、張存仁、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些人採取了不同的方式。

對於投降較早的馬光遠、劉之源、張存仁等人是放心讓他們帶兵,不過在爵位上卻是珍惜有加,三人目前都是三等子爵。

而對於孔有德等人,則是爵位高企,擁有的兵力卻少之又少,孔有德等人目前各自旗下的常備兵力也就在三千左右,在戰時纔可能將其他漢軍旗調入,這三千人還多是步軍。

“與敵人對射一陣後立即遠離,在附近監視即可”

在尼堪大陣的右側,那一千六百龍騎兵的首領、卜庫爾部哈拉達諾敏的次子烏恩其想起了尼堪的話。

其實對於他們這些出身於林中、草原的騎兵來說,以接近兩千的數目與三倍的敵騎交戰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邊走邊打,何況後陣還有還有整個瀚海國的大汗尼堪在,這三千餘騎就更不能輕離了。

沒想到尼堪還是下達了這個命令。

烏恩其帶着一千六百龍騎兵出動了,手中的八斤重的隧發火銃全部舉了起來。

與此同時,張存仁這邊五千騎突前的那一千騎也將手中的三眼銃舉了起!

“砰!!!”

戰場上幾乎同時響起火銃的的聲音,這聲勢還是相當驚人的。

硝煙散盡之後,張存仁手搭着涼棚一看,剛纔面前那一千多舉着火銃的騎兵已經消失在遠處了,將後面的步軍大陣完全露了出來!

張存仁大喜!

他在馬上已經瞧見了大陣之中的那五百騎兵,五百騎兵之中還有一輛高高的馬車,馬車上正站着幾人,其中一人不用說肯定是尼堪!

“殺盡蠻賊,覓個封侯!”

四十七歲的張存仁突然大喊起來。

“殺盡蠻賊,覓個封侯!!!!!!”

張存仁喊完之後,他身後很快響起更大的、附和的聲音!

張存仁立即做出了決定,讓祖澤潤帶領麾下的騎兵在一旁警戒,防備那剛纔突然離去的蠻賊騎兵,自己親自帶着這五千騎打破這步軍大陣!

他是從東面過來的,首先躍入他眼簾的是一個莫名其妙的的陣型:

大陣的兩個角上各有幾百火槍兵,正中是林立的長矛。

шшш◆тt kān◆C ○

轉到北面、西面,還是一樣的情形!

南面有敵人的騎兵,北面也有剛剛消失的騎兵,西面則是正在警戒的的祖澤潤騎兵,最終張存仁又轉到了東面。

“衝!”

望着那舉在半空的火槍以及正中林立的長槍,張存仁一咬牙,決定從大陣的一角先打開缺口再說。

在自己騎兵的威壓之下,一角的那幾百火槍兵最多能施放一次,然後等着他們的就是一邊倒的屠殺,緊接着騎兵從火槍兵身上碾過,從那一角透入長槍陣。

對!就是這麼辦!

也不知這尼堪腦子裡想的是什麼,竟然擺出這麼一個怪陣,若全部是長槍陣他還真是無從下手——君不見以前在遼東幾千白桿兵抱成一團,連滿洲八旗精銳也奈何不得,最後還是通過火炮、火銃、弓箭等遠程武器打破了僵局,最後全殲之。

張存仁派出了一千精銳從東南處的那個角衝了過去!

接近那個角時,西南處、東北處的火槍兵紛紛調轉槍口,與與東南角的火槍兵一起對準了這隊騎兵。

“砰!!!”

一時火銃聲大作,等那隊騎兵突到角上時,突然發現三個角的火槍兵全部消失不見了!

而此時,步軍大陣的南邊、東邊的步軍陣型又有了變化:

前面一排的長槍兵單膝跪在地上,雙手緊握的一丈二尺長的虎槍前傾着,後面一排則是彎着腰手持虎槍向前傾着。

在這兩排後面,赫然露出了剛纔消失不見的火槍兵!

這便是西班牙大方陣的真諦了,有林立的長槍陣,有遠程攻擊的的火器,火槍兵在遇險時還能很快藏到長槍陣陣裡面。

可攻可守,可不是單純的步軍大陣可以比擬。

“砰……”

這是從長槍陣裡面發出來的聲音!

……

前陣。

在鰲拜兩千精銳蒙古騎兵的援助下,圖爾格堪堪止住了頹勢。

也就是堪堪而已。

巴圖那一千多板甲騎兵在戰場上實在太耀眼了,擊破塔瞻的四千騎後,又不顧傷亡對上了準塔!

而鰲拜的到來,也就是讓巴圖他們重新將槍頭轉向他們而已。

而另一邊的朱克圖眼見着新組建不久的飛龍騎竟然比自己這久經考驗的老飛龍騎還能戰,這讓他的老臉往哪兒擱,一聲長嘯之後趕緊加快了對當面之敵的打擊!

……

後陣。

張存仁四處碰壁之後,終於明白這個怪陣可不是隨隨便便擺出來的。

在一開始的火槍對射到接下來攻打四角的戰鬥中,他這五千騎至少傷亡了上千騎,若還是這樣沒頭沒腦衝過去傷亡只會更大。

直接衝擊大陣?

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馬匹對着尖銳的物體天然是會規避的,你就是想衝上去亦不可得。

裝填三眼銃射亂敵陣?

不妥,敵人大陣裡的火槍手的射程竟然比三眼銃還大!

怎麼辦?

眼看時間在慢慢流逝,自己這邊卻一籌莫展,這如何向貝勒爺交待?

“選出五百勇士,給戰馬蒙上黑布,衝陣!”

最後一咬牙,他還是下達了這個命令。

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楔子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
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楔子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