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

山海關。

吳三桂成功突圍後,其剩下的部隊卻陷入了袁宗第、田虎的包圍之中,加上從北邊趕到的李過部,最終能逃出生天的不多,大部被殲,不是當場戰死,便是投降被俘。

吳三桂的侄子吳應麒被俘後被殺,而大將王屏藩卻依舊關押着,郭雲龍等步軍統領一看形勢不對,自然都是投降了事,吳三桂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多重要。

一戰之下,李自成雖然又損失了大將謝君友,不過收穫近萬的騎兵,近兩萬的步軍,還多是精銳,戰馬無數,李自成這心裡還是相當踏實的。

現在就看劉宗敏的了。

按照自己給他的命令,“試探性打一下子,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快速返回”,以劉宗敏的能力,加上賀金龍的機敏,五千五百精騎,還是一人雙馬,應該沒什麼問題纔是。

李自成在山海關開始休整了。

下午,有幾百騎陸陸續續從東邊過來了。

……

關城,山海關總兵府,李自成一張黑臉漲得紫紅。

其兩側,宋獻策、李巖、李過、袁宗第、谷可成、黨守素、李雙喜都是一臉嚴峻,有的人臉上還隱隱帶着淚痕。

中間兒,跪着一人,赫然是那跟着劉宗敏東去的李自成義子、孩兒營出身、目前僅次於李雙喜的親兵營大將賀金龍。

賀金龍成功脫逃了,不但如此,他還爲李自成帶回來幾百騎,不過大多是親兵營的,劉宗敏的親兵幾乎沒有活着回來的。

沉默,無盡的沉默。

半晌,還是李巖站了起來,他面向李自成跪下了。

“陛下,此事微臣也是大惑不解,容臣再多問幾句”

李自成此事已經從悲痛中緩過神來了,在剛纔幾乎長達一刻時間的沉默中,他終於明白了一件事。

劉宗敏雖然是他的親信大將,不過自從他稱帝之後,此人雖然明面上對自己言聽計從,不過在以前的闖營部衆裡,其威望僅次於自己,這種情形一開始還沒什麼,不過長此以往終究不是什麼好事。

何況若不是這廝拿住了吳三桂在京城的一家,對吳襄使了夾棍,還搶走他鐘愛的小妾,現在吳三桂就會好端端地跪在金鑾殿裡對自己俯首稱臣!

再者,自己三番五次叮囑他此次東去千萬要小心,按照賀金龍的說法,人家瀚海軍的伏兵就在附近,這廝作爲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連這一點也未知曉,可算是咎由自取。

不過饒是如此,以劉宗敏那拼命的打法以及五千騎精銳的戰力、裝備,就算不敵塞外蠻子,從容脫身還是可能的,怎地……

他朝李巖點了點頭,並做了一個讓他站起來的手勢。

“陛下”,剛纔李巖也是莫名震撼,以前他在河南時,家裡也經常得到有關關外戰事的邸報,在他眼裡,這建奴之強橫應該是天下少有了,前不久聽說建奴被更爲北邊的那甚索倫賊打敗了,一開始他還有些不敢相信,終究由於飽讀詩書,對於北境的情形有所瞭解,還是有所釋然。

“若夫女真之於契丹,蒙古之於女真?塞外部族繁多,倏忽而興,疏忽而亡者不知凡幾,索倫者,蓋如是呼?”

饒是如此,他心中還是有諸般疑惑,他可不是一般讀書人,在河南時,一開始他可是武學的學生,最後在族裡力勸下才轉爲縣學。

其對於歷朝歷代兵法、兵器譜都有所涉獵,他實在想不明白,像劉宗敏那樣的精銳爲何能在不到一個時辰裡便全軍覆沒。

“金龍,我問你,敵軍真是三股?每一股大約有多少人?”

“具體不知,不過肯定是三股,當時權將軍準備以主力向西突圍,以權將軍的打法,天下幾乎沒有能攔得住的,沒想到……,每一股的人馬應該不少於權將軍向西突圍的人馬……”

“嗯,那也就是說,每一股都不少於三千騎,難怪,都是北境蠻賊,兵力還大大佔優,這倒情有可原,不過,聽你說蠻賊打頭的騎兵都是通體閃亮的鎧甲,連面部也包裹在裡面?”

賀金龍點點頭,“千真萬確,非但如此,彼等戰馬也比我等的略高一些,齊整一些”

李巖先是一愣,轉瞬便想到:“北境都是牧場,養出高大的戰馬也不稀奇,不過那通體鍛成,還精光閃閃的鐵甲着實可疑,北境之地,若說彼等弓馬嫺熟也就罷了,單論鍛造之術肯定是大大弱於中國的,怎地……”

又想到一事,此時更讓他滿腹疑惑,“你能確定,彼等手拿長槍的騎兵左手拿着的都是短銃?”

“是的,彼等人手一把,離我軍兩三丈遠時才發射,如此之近,縱不能一下殺傷,卻能在一剎那讓人短暫喪失戰力,何況彼等後排的的騎兵雖沒有穿戴通體亮甲,瞧那鼓鼓囊囊的身形,多半也是兩層鎧甲,彼等手裡拿着的卻是長銃,手裡是雙刀,左臂還有小盾,戰力也……端地厲害”

李巖依舊沒有頭緒,不過他突然想到一事,“按照你的說法,東邊河面上還有一座石橋,你等爲何不先越過石橋東去,然後以少數兵馬守住石橋,再在石橋上下游找合適地方過河?”

“軍師,你想啊,吳三桂剛剛過去,彼等伏兵便能出現了,河對岸不遠處便是蠻賊重兵把守的寧遠城,可想而知也有不少兵馬……”

李巖點點頭,他略略想了想,又轉過來面向李自成施了一禮。

“陛下,微臣沒有問題了,根據金龍的說法,微臣倒是有了一些初步的判斷”

“其一,這個索倫賊聽說是在大漠以北,以前蘇武牧羊那座大湖的附近遊牧,真正的苦寒之地,彼等騎射無雙、驍勇善戰微臣並不驚訝,拓跋鮮卑便是從那裡興起的”

“不過彼等以區區林中小部便能在十餘年一統漠南漠北諸部,還在短時間擊敗了強大的建州,這就不能用常理來推斷了”

“在北京時,聽鴻臚寺的人說,就在前不久,西邊有一個葉爾羌汗國曾派人來與明國聯絡,按照那使者的說法,西域之地,除了那西去的瓦剌部,尚有哈薩克、布哈拉、葉爾羌諸國,而那布哈拉汗國聽說與大唐時逃到西邊的西突厥後裔所建之國往來密切,那國名曰奧斯曼,聽說頗善火器”

“按照那使者的說法,這索倫賊的疆域在西邊已經與瓦剌、哈薩克接壤,按照遠交近攻的法則,彼等肯定是與布哈拉勾連起來了,從布哈拉人手裡獲得工匠、火器也就順理成章了”

“可是……”

有一事,就算像李巖這樣的智者也想不明白,見衆人都看着他,他也有些不好意思,“陛下,諸位,剛纔學生失態了”

“學生想的是,既然那布哈拉教出來的弟子就如此厲害,彼等早就一統西域了,爲何……”

“呵呵”,那宋獻策此時站了出來,不過他站起來與衆人坐着也高不了多少,此人能被李自成看重,除了在河南時編出一套那甚“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深得李自成之心外,就是在好幾次大戰前他的占卜都起到了作用,對於他,術士的角色還多於軍師。

當然了,對於一直有“異心”的江湖術士,對於帝王之術、兵家之術多少也懂一些,否則光靠占卜也不能爬到如此高的地位。

“這一節微臣倒是有些明白,聽說這索倫賊的頭目本是漢人,卻生長在北境,其崛起之後,也是大力蒐羅漢人,多半是那布哈拉的匠人與漢人工匠合起來爲其效力,且以我漢兒的能耐,多半早就掌握了優於中國的鍛造之術”

“好了”,這下李自成諸人對於北境的“形勢”在李巖、宋獻策兩人的“臆想”中便“恍然大悟了”,不過眼下急迫的事情還不是這些,如果這索倫賊的戰力如此強橫,彼等會不會趁勢攻打山海關?

李自成一開口,衆人都安靜下來。

“我軍順利奪佔了山海關,放眼天下,也就是江南的明軍,以及……咳咳,黃虎那賊子了,如今我等從京城出來一個多月了,是安排重兵把守山海關,大軍儘快返回北京,還是盡起大軍與那索倫賊大戰一場?”

這下包括李巖在內都躊躇了,按照六股河的戰事,那索倫賊明顯在戰力上強過大順軍一籌,有這麼一股強橫的實力在臥榻之側,任誰也不會安心,趁着大順軍的精銳鹹集於此,若是能上下一心,拼死擊敗彼等一次,讓其知曉大順國也不是白給的,否則大順與其的邊境線如此之長,若是彼等時時襲擾,我大順還如何從容南下一統江南?

可是若東出又打了敗仗,恐怕不是丟失山海關的問題了,大順打下的國土都有可能喪失殆盡!

“報……”

就在又一陣沉默中,門外傳來了一大聲喊叫,李自成剛纔說完話後就閉上了眼睛,此時猛地睜開了。

這是他安排的關城守將馬世耀的聲音,這廝直接大聲叫喚,而不是讓自己的親兵通稟,多半是又出了大事。

難道是劉宗敏逃回來了?

一時,他既有些失望,又有些期待。

……

馬世耀進來後,卻一言不發,還“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大哭起來。

“陛下,北京……”

李自成等人的心裡都是大震,前面的遼東出事也就罷了,咱還有山海關抵擋,那北京城還有各自的家小,還有搜刮的七千多萬兩白銀以及數不清的財寶、糧食等物資,可千萬莫要出事啊。

馬世耀抹了一把眼睛,終究是把話說了出來。

“北京丟了……”

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章 私議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五章 夜襲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②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
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章 私議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二十四章 外喀爾喀(一)由翁袞、逃戶引發的戰爭第五章 夜襲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②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