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

屋子裡,除了袁時中以外,還有一人,年約二十許,書生模樣,留着如今在大夏國時新的“和尚頭”,正是大夏國派過來的說客。

馬應試手裡的短弩一下對準了他,在袁時中出聲喝止之前扣動了扳機!

如此近的距離,就算一把短弩,其蘊含的動能也不是區區人體可以阻擋的,不過當馬應試射出這支弩箭後卻發現弩箭並沒有深入到體內,而是直射進去了約莫一寸左右的深度。

“孃的,還有甲冑”,馬應試罵了一句,左手扔掉短弩,右手的大刀便遞了上去!

“咣噹!”

電光火石間,袁時中已經反應過來了,他拔出了自己身上的短刀,一刀隔開了馬應試的大刀!

馬應試用大刀壓着袁時中的短刀,獰笑道:“老大,不是我嚇你,此人雖然穿了甲冑,不過我的箭頭上抹了毒藥,雖未直沒入體,不過但凡沾染一點兒他就回天乏術了”

他的臉上接着出現了一絲詭異的笑容,“此人死在你府上,無論你如何狡辯都遮掩不過去,與大夏國這個樑子,你結定了!”

沒想到袁時中並沒有氣惱,他只是怔怔地看着馬應試,冷冷地問道:“你是李自成的人?”

馬應試先是臉色一變,接着又恢復了正常,“自然,我纔是被皇上派到山東掌管大局之人,可人算不如天算,皇上小挫山海關之後,大夏人又很快進入了山東,原本投降我國的各地官府也紛紛造反,故此造成功虧一簣”

袁時中說道:“這麼說,趙應元不過是明面上的人物,你纔是真正主事的?”

馬應試“哈哈”一聲大笑,“我十三歲便跟着闖王,還是他孩兒營的成名人物,趙應元不過是革裡眼中途收容的人物,豈能與我相比?”

袁時中搖搖頭,“你這是何苦?大順如今兵敗如山倒,原本兵敗山海關之後,瀚海軍並沒有趕盡殺絕,讓你等有了三年厲兵秣馬的時間,河南若還是李巖大人主政,就算我小袁營與闖營裡有仇,也說不定還會跟着你們幹,可惜啊”

“你現在照樣可以跟我們幹!”,馬應試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趕緊說道。

袁時中也是哈哈一笑,“李巖李大人,本是河南的舉人,還會武藝,文治武功無一不可,多好的人才啊,你等卻……,到了這種地步,你以爲我還會跟着你等幹?”

馬應試也笑道:“如今西邊的劉希堯已經反叛,歸德府其它幾面又都是大夏國的地盤,東面的徐州是牟文綬的地盤,南面的亳州是原來的河南總兵許定國的地盤,前不久裡爲了躲避李過,你竄入徐州、亳州,抄掠甚重,你以爲你還能投降明國?”

“眼下,在大夏國尚沒有合圍之前,只有項城一地還控制在大順軍手裡,你若是儘快吩咐下去,通過項城經汝寧府回到湖北,在李巖一事上皇上已經有些後悔了,他也是受到了旁人的挑撥,屆時,我會給你說好話,放心吧,大敵當前,皇上不會再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了”

“抄掠甚重?”,袁時中冷哼一聲,“我袁時中雖然相貌平平,才能平平,卻是河南義軍中殺戮最輕微者,前次不得已躲到亳州、徐州一帶,跟大順軍一樣,只抄掠富戶,並沒有驚擾百姓,何來甚重一詞?”

“哦”,馬應試這下有些詫異了,袁時中若是投降明國,他倒是不會阻攔的,因爲在他心目中,大夏國強於大順國,而大順國又強於明國,若是有兩萬人馬的小袁營投降了大夏國無疑是讓彼等如虎添翼,不過若是投降了明國,他認爲並不會增加多少力量。

“你準備投降許定國?還是牟文綬?”

袁時中將短刀向上一揮,然後插入刀鞘,長嘆一聲說道:“你想殺了大夏國的使者,行那漢代班超的事情,可惜使錯了對象”

馬應試一驚,難道此人不是大夏國的使者?

袁時中點點頭,“此人叫袁時庸,我的弟弟,是我讓他扮成大夏人的模樣去山東與彼等聯絡的,他剛剛回來,幸好穿了我給他準備的鎧甲尚未脫下了,否則……”

馬應試一時愣住了。

這時,只見袁時中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將短刀又拔出來了,趁着馬應試不備之時,一刀砍在他的肩膀上!

“咣噹!”

又是一陣刀砍鐵甲的聲音,袁時中先是一愣,緊接着便將短刀向馬應試的脖子一撩!

“咣噹!”

電光火石間,只見袁時中的短刀飛了出去,而馬應試的大刀已經伸到了他的脖子下面。

馬應試笑道:“差點被你騙了,什麼袁時庸,根本沒聽說過,看來你是一門心思要投大夏國了,也好,老子先殺了你,再奪了你的兵馬”

袁時中冷笑道:“我的兵馬,你能奪得過去?你憑什麼?李自成的那一套在老子的小袁營不好使!”

馬應試也笑道:“我知道,不過你手底下最精銳的還是騎兵,不過在這座院子裡只有百騎左右,今日聚會,你生怕走漏消息,附近的家丁都支開了,我只要拿了你,逼迫你的手下反正,還是可行的”

袁時中正要反諷一句,不過見他如此篤定,心道不好,“翟五與宮文彩難道都投向了他?不對呀,宮文彩肯定不可能,那翟五倒是有可能,不過他手底下只有三百騎呀,加上馬應試這賊坯的兩百騎,也就五百騎,五百騎,就想控制歸德府?做夢吧”

“你等在作甚?”

此時門外傳來了一陣聲音,洪亮低沉,正是那胖大和尚翟五的聲音,袁時中見馬應試的面上顯出了笑容,心想,“果然是那賊坯,自己千算萬算,終究還是失算了呀”

半晌,只見翟五那碩大的身軀進來了,他正好站在門口,手裡提着禪杖,將整個房門堵得嚴嚴實實。

袁時中見狀,知道大勢已去,倒是豁出去了,他沒有看馬應試,而是盯着翟五說道:“也罷,本來想設一處鴻門宴,沒想到反倒被你等算計了,翟五,我死之後,小袁營的人馬都歸你,我的家眷也交給你照看,都說翟五和尚最講義氣,你就看着辦吧,此後,你是投闖營,還是投瀚海軍,抑或明國,都隨你”

翟五與馬應試對望一眼,見馬應試點了點頭,便說道:“老大,對不住了,不是我大和尚不講義氣,而是實在與那瀚海軍有大仇,若是向彼等投降了,九泉之下的衆兄弟肯定不答應,放心吧,你的家眷我會照顧的好好的,都是義軍一脈,還是趕緊南下投闖王他老人家吧”

“是嗎?”

門外又傳來一陣聲音,翟五猛地轉過身來,只見趙應元揹着手站在他面前,此時,馬應試鑽了出來,他面帶不屑地看着趙應元。

“你這廝吐完了?”

趙應元點點頭。

“那好,如今除了宮文彩,都到齊了,你給個痛快話,是是南下去投闖王還是北上投大夏?”

趙應元笑道:“難道我不能南下投靠許定國?抑或東去投靠牟文綬?”

“你想投官軍?!”

馬應試面色一沉,心裡頓時有了計較,他朝翟五和尚努努嘴,讓他去了結趙應元,翟五的功夫他是瞭解的,他是魯東武術大家於七的結拜兄弟,於七的長槍在魯東一帶罕逢對手。

而這位胖大和尚可是出身嵩山少林寺的,禪杖上的功夫不亞於那於七,而這趙應元自己並沒有聽說或者見到有什麼真功夫。

“呀呵!”

翟五一聲大吼,馬應試知道,他手中那二十八斤重用純鐵打造的禪杖就要舞起來了,以他的身形、武器的份量以及他那看似笨拙實則靈活無比的身手,趙應元死定了。

眼看那翟五就要發動,趙應元手中卻多了一個物件兒!

那是一把短銃,不過與尋常短銃不同的是,那把短銃填充彈藥的位置異常粗大,就好像一個大肚短銃似的,只見他將短銃上一個機關用大拇指一撥,對着翟五就是一下。

“撲!”

翟五碩大的身軀倒下了,倒下時激起了大團的灰塵,估計是尚未死絕,還兀自在地上掙扎着。

趙應元上前一步,手中的短銃又對準了馬應試。

“砰!”

令馬應試沒有想到的是,這把短銃竟然還能擊發一次!

不過馬應試可不像翟五,平素瀟灑慣了,都是一身僧袍,總來沒有考慮過披掛鎧甲的事,而他馬應試卻早有準備,在長袍裡面備了一件山紋甲!

饒是如此,近距離射出的鉛彈還是讓他咧了一下嘴,與此同時,他手中的大刀激射而出!

“砰!”

令馬應試、袁時中都驚訝不已的一幕出現了,趙應元手中的那把短銃好像能無窮無盡發出鉛彈似的,一枚鉛彈再次激射而出,這一次趙應元做了瞄準,鉛彈正中馬應試的頭部!

“砰”的聲音驚動了院子外袁時中佈置的親衛,等他們踢開院門闖進來時,大局已定。

馬應試在臨死前扔出的大刀幾乎擊中了趙應元,不過卻被趙應元閃開了——作爲前山東進士王鰲永的首席家丁,其手底下還是有兩下子的,不過是沒有於七、翟五等有名聲罷了。

有了趙應元的加入,袁時中很快便掌管了大局,將進到城中的馬應試、翟五部圍了起來。

結果,由於翟五、馬應試死了,彼等的家丁也起了內訌,有喊着要向袁時中報仇的,也有冷眼旁觀的,當然了,也有與袁時中眉來眼去的。

最終,在渡過了一個血色黃昏後,袁時中徹底掌管了大局,忠於馬應試、翟五的人馬全部被殺。

當晚,袁時中死活要看看那把短銃,不過他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一個究竟,最後還是趙應元笑道:“這是大夏國新出的利器,能擊發三次,能夠配備這種利器的人也不多”

袁時中有些明白了,“你是……”

“呵呵,在山東時我就投靠了瀚海軍,還加入了彼等的灰衣衛,自然擁有此物”

“……”

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八章 三雄會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
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八章 三雄會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