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

包括鰲拜在內,大批的護軍巴牙喇直接從馬上摔了下來,也幾乎有三成、沒有任何防護的馬匹被鉛彈擊中了。

實際上對於帶着鐵盔,身穿兩層鎧甲的護軍巴牙喇來說,就算是直射也要抵近了才行,何況是拋射?

問題在於兩個方面。

其一,這個時代是鎧甲的最後一個時代,防護的重心還是在前胸和頭部,頸部、後背、腿部雖有防護,不過與頭部與前胸相比就差一些。

其二便是馬匹了,這個時代的重甲騎兵已經幾乎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就算有防護,也最多給馬匹披上半身的鎖子甲。

饒是如此,對完全手工作業的甲片製作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故此,以單層或者雙層的牛皮甲給馬匹披甲是重甲騎兵的首選。

嶽託這五百騎便是全部上了牛皮甲,單層的。

騎兵騎在馬身上行進時,大多身體會微微向前傾斜,勒停馬匹的時候纔會向後傾斜,這樣一來,從天而降的鉛彈便會大批量的擊中脖子和後背,馬匹就更不用說了。

五百騎,約莫有一半被擊倒了,雖然並不致命,不過也足以讓騎兵退出戰鬥。

嶽託僥倖沒有被擊中,不過等到他看向四周時,原本緊湊的陣型已經變得稀稀拉拉了。

而就在此時,對面的牛角號聲變得厚重悠長,朱克圖的飛龍騎有一半殺了過來。

嶽託膽寒了,倒不是懼怕對面那明晃晃的長槍,以巴牙喇護軍手中虎槍的力道,對付普通長槍除了份量可以壓制以外,虎槍上面的倒鉤還可以鉤住槍桿,倒鉤鋒利無比,熟練使用虎槍的還可以很快將對方長槍的槍桿拉斷。

這時另一隻手中的重劍便可以排上用場了。

這便是巴牙喇兵的厲害之處,除了馬上作戰,這一套戰法同樣也可以用於步戰,同樣無往而不利。

但在火器之前,這一切都煙消雲散了,比長槍更可怕的是對天空的恐懼,他們不知曉什麼時候又有彈雨從天而降。

嶽託勒轉馬頭向後退了,五百騎中殘存的兩百多騎兵包括正黃旗的護軍巴牙喇在內都不約而同向後退,以五百擊破三千明軍或者蒙古騎兵的勇氣這一刻蕩然無存。

這時,孫傳宇、蕭阿林帶着兩百親衛隊跑到了朱克圖的前面。

“砰!!!”

其實這一次發射的是短銃,無論用藥還是鉛子的份量與火槍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在倉皇逃竄的嶽託等人看來,似乎尼堪軍隊的火槍能連續發射似的,這心中的驚駭更是無以復加。

由於近在咫尺,處在最前面的一百騎紛紛擊中了對方的馬匹,隨着戰馬的倒下,馬上的騎士紛紛跌倒在地,此時掉到地上,下場是很慘的,隨着密集的馬羣飛過,戰場上已經沒有了發出慘呼的騎士的聲音。

這一百親衛發射完畢後便立即退往兩邊,接着便是後面的一百騎,最後是朱克圖的一千騎。

此時,在後面觀戰的奧巴等人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嶽託這五百騎平心而論,自己這五千騎也不見得是對手,可他們一個照面之下便被擊潰!

心膽俱裂之下,奧巴扭轉馬頭就向後跑。

隨着奧巴的跑路,他這五千騎紛紛都朝後跑,留給尼堪他們的是一個煙塵滾滾下模糊的背影。

“追!”

尼堪卻更加堅定了信心。

呼倫貝爾以東,對自己常備軍威脅最大的便是科爾沁部,今日正好碰上了彼等氣勢衰弱的時候,此時不“宜將剩勇追窮寇”,更待何時?

何況他們還是一人雙馬的配置。

於是,在霍林河邊,兩支隊伍一前一後地追逐着,一開始似乎前面的隊伍越跑越快,兩支隊伍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大,不過跑了十里多路後,雙方的距離漸漸拉近了,二十里後,朱克圖的飛龍騎終於看到科爾沁騎兵的後背!

此時飛龍騎已經換了兩次馬,雖然無論是騎人的戰馬還是空着的戰馬一路都在奔跑,不過終究是比一直騎着騎兵的馬匹鬆快許多。

此時奧巴的隊伍越來越慢,馬匹已經有些不聽使喚了。

“砰!!!”

沒想到,在這緊要關頭,後面又傳來一陣密集的槍聲!

這自然是在原地裝好彈藥後跟過來的龍騎兵了,奧巴的騎兵除了幾個臺吉,幾乎都是裸身,從天而降的彈雨一下將密集逃竄的陣型削薄了一層。

“砰!!!”

又是一陣彈雨過後,奧巴的隊伍已經七零八落了,最後朱克圖的一千騎猛地殺入!

結局是註定的,這一戰,除了奧巴、阿都齊、袞布、布木巴在各自親衛的拼死護衛下僥倖逃過一劫,大部分騎兵在戰馬力竭之後戰死了。

而嶽託等人卻倚仗着勝出蒙古騎兵的戰馬早已跑得無影無蹤。

尼堪卻不想輕易放過科爾沁部,將所有的俘虜殺死,收攏戰馬後,幾乎是一人三騎、四騎,大隊沿着大興安嶺南側科爾沁右翼的領地,從南向北席捲。

一路走一路洗劫,遇到的成年男丁全部殺死,牛羊也驅趕着往北邊走,十天後,等奧巴又帶來了幾千騎過來救援,尼堪已經將他的本部劫掠一空,一半的部落家裡已經沒了青壯男丁,牛羊馬匹也被席捲一空。

而尼堪帶着三千多騎已經進入到了東喀爾喀!

此時,蘇哈帶着大隊也剛剛抵達東喀爾喀,見到尼堪帶過來大批的牛羊,這心裡一塊大石終於落地了,有了這批牛羊,俘虜的這三萬人終於可以熬過這個冬天了。

……

三日後,烏力圖、達爾漢終於知曉了南邊戰事的消息,驚恐之下兩人都跪倒在尼堪面前親吻他已經又髒又破的馬靴。

跪倒在地的兩人至今還有些恍惚,因爲哈爾哈圖的話語依舊縈繞在他們耳邊。

“殲滅察哈爾蒙古諸部近一萬四千騎,殲滅女真騎兵一萬三千人,大破奧巴,殲滅四千多騎”

等他們擡起頭來時,尼堪還是那副天真無邪的笑容。

“二位,此次南下,我部雖然大獲全勝,不過損失也不小,給你等一個機會,就從你們兩個部落抽調一千補充吧”

這是將他們當成自己人了,何況加入常備軍的部族都是阿斯蘭大汗的嫡系部落。

“遵命!”

五天後,大隊終於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此時離尼堪南下已經過去近兩個月了,馬上就是三月下旬了。

天氣已經不像一月份那麼寒冷了,呼倫城裡面的主建築已經全部建好了,不過都是空蕩蕩的,想要拎包入住至少要等到開春以後。

尼堪大軍的勝利返回,在草原上引起了轟動,早早派人到這裡打探消息的車臣汗、土謝圖汗得知後一個是若有所思,另一個卻是跌坐在大帳裡。

三日後,在城北的大帳裡,尼堪正在聽取哈爾哈圖、牧仁兩人的彙報。

“青壯農夫八千一百二十九人,壯婦六千八百八十八人,其中有三千一百二十五對本來就是夫婦”

哈爾哈圖說完後便盯着尼堪。

“嗯,將這三千餘對夫婦按照五百戶爲一組,分發牛羊、馬匹、鐵器、食鹽、糧食、種子、農具及其它一些必要物資後,分別送往烏蘭烏德附近、希洛克河谷、赤塔附近、尼布楚附近,按照每戶五十畝的規矩劃分田地”

“告訴托爾斯契希內,讓他們頭一年全部全部種植黑麥,種子就由托爾斯契希內負責”

“剩餘千餘戶全部安置在呼倫城附近”

“尚有五千餘農夫、近四千壯婦都是單獨的”

“嗯,將其中的強健有力者挑出來,選足兩千人,留在呼倫,剩下三千人結成夫婦,全部放到空無一人的楚庫河流域,命令朱克圖,在紅奇科伊附近建設木寨,駐紮五百騎兵,護衛這三千戶農戶種地”

楚庫河流域,原本克烈部蘇布臺的駐地,中游全長約莫三百里,兩岸全是堆擠得厚厚的腐質層,可是比希洛克河谷還要好的地方,尼堪準備將此地變成一個完全的農耕區。

“這兩千壯漢……”

“全部加入常備軍,我等都是騎兵,還沒有步軍的編制,這兩千人挑出一千腦子靈活者習練火槍,一千習練長槍,今後呼倫城的守護便全靠他們了”

“還有千餘壯婦……”

“等呼倫城全部落成之後成立專門的製衣廠,專門縫製軍服、軍帽、衣被等,閒暇時也做一些硝制皮子的活計,我等提供食宿及少量工錢”

“鐵匠、木匠、皮匠、石匠等共計一千多戶”

“全部撥到戶部統一安置,算了,這些匠人全部安置在呼倫城吧,從赤塔抽調部分熟練工匠過來指導,那兩百多戶船坊的工匠全部撥到石勒喀河原墨爾迪勒部的駐地,在那裡設置造船作坊”

石勒喀河也只有在大草原的東端,也就是後世俄羅斯的斯利堅斯克以下的地方能夠通行大的木船,其它的地方只能通行小的平底船。

尼堪準備將此地稱作“墨爾迪勒城”,修建木寨之後設置船塢和船坊,打造能夠在石勒喀河、黑龍江上航行的大船。

以明國工匠的技術,打造的船隻應該在這北疆一帶罕有敵手。

“這樣一來,城裡的住處就有些緊張了”

“不妨,三千騎兵、兩千步軍還是能夠住得下的,士兵家屬還是住在外面,就不要擠在城裡了,加上作坊、商鋪、學校、寺廟等,應該差不多了”

“還有幾百讀書人……”

“先問問他們,願意留下來的可在各衙門、學校就職,不願意的可以等開春以後跟着商隊回去,不過儘量讓他們留下來吧,不是還解救了上千長相還不錯的女子?他們若是願意的話可以結成對子”

“那剩下來的女子?”

“優先配給常備軍的軍將,百夫長以上優先考慮,另外也給我的後院安排一些人手”

“大汗,繳獲了三千五百多輛大車,計有各類糧食近兩萬石,北上時消耗了一些,不過尚有一萬多石……”

“都撥給新來的農戶吧,按照每人一天一斤計,一天便是六千斤,半年便接近一萬石,他們都是漢人,吃不慣牛羊肉,撥給他們吧,等秋季收穫了再還給我們便是”

“那給他們的牛羊等物?”

“嗯,也是,這樣,三千戶,每戶五十畝,加起來便是十五萬畝,按照黑麥的產量,怎麼着也有兩石,這便是三十萬石,收取一成的話便是三萬石,這樣凡是由本汗發放牛羊馬匹、農具諸物的,每年按照兩成的稅賦收取”

“比如楚庫河的稅賦先放在紅奇科伊,留一些備荒糧,剩下的分批運到赤塔統一儲存”

“繳獲的食鹽、布匹、金銀等物……”

“送一半去赤塔,剩下的都留在呼倫城”

“甲冑?”

“先送到赤塔去修補,修補完成之後發給常備軍,這樣,經過這一場戰事,本汗覺得猛虎騎的用途着實不大,今後龍騎兵、飛龍騎、猛虎騎還是按照四成、四成、兩成的比例配置吧,每個千人隊多餘的都調入飛龍騎”

“今後飛龍騎的馬匹配置皮甲,騎士配置鐵甲,冬季加一層棉甲,正好將這次繳獲的用上”

“那呼倫城的配置?”

“也是一樣,從猛虎騎裡各撥出兩百加入到飛龍騎和龍騎兵裡面去,猛虎騎保留六百”

“大汗,還有上萬的阿哈”

尼堪立即沉默了,這些人多半是遼東本地的漢人,如今都在八旗的旗丁家裡家裡種地,按說到了漠北也應該種地纔是。

不過尼堪一方面不想由於過度種地造成草場退化,另外對這些人也不太信任,他閉着眼睛考慮了一下。

“這樣,反正城池快要建好了,呼倫湖附近到處都是礦場,海拉爾河以南的地方更是如此,除留下一兩千人幫着繼續修建城池,剩下的人全部安排去挖礦,礦物先堆集起來,等孫老道、老孫頭安排好冶爐、磚窯、冶坊、作坊,再統一分配事務”

“等開春時,根據各人的表現在重新安排事務”

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八章 三雄會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
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八章 三雄會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