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

姬甲偉今年也才三十歲,但他在爲大夏國拿下南京的過程中居功至偉。

南京城分爲內、外、禁三層,外城周長超過一百里,內城也有七十里,皇宮七裡,長江龍盤於北,鐘山虎踞於東,秦淮河環繞城西、城南,玄武湖、莫愁湖錯落其旁,鍾靈毓秀,形勝之地也。

以前,大明在內城北面設置有大軍營,幾乎佔據了整個城北,可駐兵十萬有餘,在外城南端,也設置有超級大軍營,同樣可駐兵十萬,在內城玄武湖與皇宮之間設置有小軍營,可駐兵兩萬,在鐘山設有孝陵衛,在秦淮河入江口設置有金陵水師,若是沒有內部原因,敵人想要從外部硬橋硬馬攻破此城比登天還難。

但堡壘從來就是從內部潰壞的。

真實歷史上,南京城是被滿清揚州屠城嚇破膽後在勳貴趙之龍的帶領下投降的,那時,城裡至少還有十萬人馬,雖然不堪戰者居多,但不得不說,依託堅固的內城,還是能抵擋一陣子的。

他們沒有遇到滿清,而是遇到了大夏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次,在皇帝朱慈烺的坐鎮之下,闔城軍民倒是起着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的決心,不過大夏國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由於南京城附近的長江江寬水深,大型海船也能駛到這裡,在金雕號三十二斤重炮的轟擊下,外城獅子山附近的閱江閣、儀鳳門在三日內全部垮塌。

而內城北端軍營的外城牆是與外城城牆連在一起的,鎮守北大營的卜從善得知閱江樓和儀鳳門倒塌之後,當即二話沒說就投降了,隨着他投降的還有幾萬大軍!

擁有城裡一半軍力卜從善的投降,讓朱慈烺失去了堅守的理由,於是,在城南大營方國安大軍的護衛下,朱慈烺跑了,只留下內城三萬新軍遲滯瀚海軍的行動。

這裡面,說服卜從善投降,姬甲偉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將南明小朝廷一路驅趕到安南本就是大夏國既定的方針,說服方國安早一步開路也有姬甲偉的功勞。

拿下南京城後,整個江南的明軍是望風而降,那時,原江北四鎮之一的牟文綬已死,劉良佐兄弟不甘心在大夏國當一個純粹的軍人,自然跟着朱慈烺跑了,而黃得功得到了留下來阻擊瀚海軍追擊的重任,他也不負此任,殺身成仁而死,倒是本就是流賊出身、接替高傑成爲四鎮之一的李成棟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他倒是主動投降了。

大夏國佔領南京後,除了佔據無主的建築,頒佈包括廢除奴籍在內的一系列政策,並沒有對城裡的明裡暗裡的商業活動進行干涉,所謂明裡的,是指那些在街上有鋪位經商的,暗裡的,與後世差不多,就是黃賭毒之類,當然了,此時沒有毒,但黃、賭十分盛行。

此時的南京城,至少有五十萬人口,這麼大的城市,加上一直以來的陪都身份,豪紳巨賈雲集,導致了他的商業異常發達,商業的發達也催生了娛樂業的發達。

此時的江南之地,有三個地方的青樓異常興盛,隨之而來的曲藝班子也很是興旺,此時的曲藝主要是崑曲,豪紳巨賈家裡,多半養有自己的崑曲班子,而各大青樓也養有自己的班子。

這是高檔地方,在內外城街市,犄角旮旯,暗娼、賭坊遍佈,隨之而來的撈偏門的、撈暗門的也層出不窮。

以前在介紹北京時曾經介紹過,在南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想要在某一方面出人頭地,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成的,特別是偏門子、暗門子,沒有白道人物罩着,分分鐘橫屍街頭是常有的事,時下,誰能夠護佑他們,又需要他們呢?

自然是需要大量情報的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了。

於是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便成了他們背後的老大,坑蒙拐騙得來的錢財至少有一半要上繳到這兩個衙門的頭頭腦腦那裡去。

對於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來說,他們是不希望這些人能長期幹下去的,但隨時在換人也不利於他們撈錢,於是每隔大約五年必須在城裡的暗黑處掀起一番腥風血雨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朱慈烺是1644年南下繼承帝位的,大夏人幾十萬大軍席捲江南之時,正是他接任帝位的第十個年頭,也是南京城的錦衣衛、五城兵馬司要在暗黑處再次下手的時候,此時由於忙着跑路,他們沒有來得及整事,一晃又是五年過去了,暗黑者們過了十年安穩日子,似乎這日子正在持續下去。

是這樣嗎?

牟文綬臨死前,似乎對以後的局勢有了決斷,他讓自己長子、次子、第三子跟着朱慈烺南下了,而讓第四子牟國俊(錦衣衛指揮僉事)、第五子牟國思(國子監典籍)、幼子牟國印(錦衣衛指揮使)全部留了下來投靠了大夏,三國時諸葛亮去蜀漢,諸葛瑾去東吳的佈局昭然若揭。

得到牟氏三人後,大夏國倒是沒有過多難爲他們,與劉良佐、劉澤清、高傑相比,牟文綬乃是軍人世家,對子女的教育要好得多,其長子、次子、三子基本上跟着他在從軍,而其餘諸子不是在像錦衣衛這樣的機構任職,就是轉任文職。

三人中,當大夏國拿下南京城時,最大的牟國俊也才二十八歲,最小的牟國印才二十歲,但都已經是南京錦衣衛中的傑出人才了,當時錦衣衛都督指揮使是馬士英的兒子馬鸞,接下里就是牟國俊了,牟家兄弟的投靠,讓大夏國對於南京城的掌握又多了幾分勝算。

姬甲偉成爲江南四省按察司的大頭目後,經過一段時間考察和訓練後,便讓三十三歲的牟國俊成了整個江蘇省的按察司頭目。

四省、江蘇省、南京的按察司頭目都在南京城。

拿下江南之地後,大夏國的重點全部放在了農村和工坊上,對於明裡暗裡的“商業”活動及其設施並沒有過多關照,這讓那些頭頭腦腦們產生了錯覺。

內城鐘鼓樓附近有一座城隍廟,這幾日十分熱鬧。

南京城的鐘鼓樓恰好位於北大營與皇城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顯要,而城隍廟是明太祖年間就建好了的,香火一直很旺盛。

城隍廟,到了明末時分,已經成了城狐社鼠們最愛的地方。

無他,城隍廟的主持不需要多高的道行和修爲,只需要與管轄像城隍廟這樣機構的官府搞好關係就是了,主持也可以花錢買來。

何況,在南京城陷落之前城隍廟來了一位高人,其算命、測字、占卜很有一套,更是讓城隍廟的生意更加旺盛,這裡,不用幹那些陰暗齷齪的勾當,光憑香油錢就能賺得盆滿鉢滿了。

於是,城隍廟背後的人物乾脆花錢讓此人成了主持。

元無極,是主持的名字。

一個四十歲的矮子,有的人叫他“元道長”,自然都活得好好的,也有不曉事的,叫他“元孩兒”,橫屍街頭的也大有人在,當然了,這一切,別人都抓不到把柄。

姬甲偉成爲四省按察司頭目後,遵照王文慧的指示,將除了南京、揚州、蘇州、杭州四城之外的暗門子、偏門子收緊,但對於這四城卻放任自流。

這是因爲,有着豐富前大明少監(王文慧在被皇太極俘虜之前在大明內官的正式稱呼是“乾清宮打卯牌子忠勇營御馬監麾下總理通州漕務少監”),在通州那樣漕船雲集的魚龍混雜之地自然不會陌生。

而整個江南四省投身於暗門子、偏門子的旁門左道人物沒有十萬也有五萬,這些人都在暗處,對外都有正式的營生,對內則由一整套自己的規矩,有些規制恐怕比官府還嚴密,想要全部查清談何容易,何況,在新朝初立的當頭,這些人多半會蟄伏几年的。

在城門的正對面,是一間販賣檀香、紙錢等物的雜貨店,在這樣的地方,若說這間店面與城隍廟沒有勾連,任誰也不會相信,不過像他這樣的店面一溜有十餘間,如果說家家都與城門有勾連也過了。

這其中便有一家小吃店,大門頂上挑出了一個幌子。

“湯圓李”

原來這裡是一家販賣湯圓、包子、稀粥、糕點等小吃的小吃店,既然是湯圓李,自然店東姓李。

還記得那位在美洲肯納維克淘金,弟弟被灰熊殘害,自己差一點命喪熊口的李豐嗎,他被尼堪救了後便搭乘免費的信天翁回到了南京,先是繼續在大街小巷行乞,後來自然投身於有着上萬人衆的暗門子,併成了裡面的一個嘍囉。

大夏國佔據南京後,李豐洗心革面了,他通過貸款,加上這幾年的積蓄,在城隍廟的對面開了一間小吃店,以前他父親就是幹這個的,現在重新拾掇起來算是重操舊業,李豐娶了一個從良的暗娼爲妻,窮苦人家也沒那麼多講究,兩口子勤勤懇懇拾掇起這個小吃店,沒有太多的賺頭,但終究是衣食無憂。

何況自從大夏國入主以來,市面上保持了大致的平靜,他這家小吃店也還過得去。

今日,城隍廟突然比往日又熱鬧了許多。

祀孤日,就是祭祀孤魂野鬼的日子,是道家傳統節日之一,傳說經過這一祭祀之後,孤魂野鬼就會得到安寧,塵歸塵土歸土,一切趨於平靜。

城隍廟的前面是一個傳統的社臺,元道長正在衆弟子的環繞下手持拂塵,端着淨瓶,一邊唸唸有詞,一邊用淨瓶裡的水撒向天空,不時還抽出腰間的“斬妖劍”指向天空,還伴隨着他的怒喝,一驚一乍的,似乎煞有其事。

當然了,這不是節日的高潮。

與後世一樣,所有的鋪墊都是爲了最後的重頭戲。

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二十八章 尼布楚大會(下)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四章 收官(4):東京城郊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
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二十八章 尼布楚大會(下)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四章 收官(4):東京城郊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