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密信(下)

幾日後,皇太極下了命令。

原遼陽總兵、三等子、鬆錦大戰的功臣、原松山副將夏承德調往盛京,任兵部右侍郎,他在遼陽的五千鑲白旗漢軍劃歸漢軍旗正藍旗的佟養甲指揮,不過夏承德的兒子,年金二十二歲的夏舒依舊在遼陽,在佟養甲軍中擔任甲喇章京。

晉升孔有德爲和碩恭親王,督領海州以南全部兵馬。

責令懷順王耿仲明在一個月以內收服旅順堡。

以及其它一些調整。

……

遼陽。

位於太子河南岸的遼陽城原本是遼東都司、遼東鎮、東寧衛所在,周長超過十六裡,城池高達三丈三尺,牆厚一到三丈,滿清佔據此地後除了將街面由原來的“日”字型改成滿人熟悉的“井”字型以外,並沒有像對瀋陽那樣做重大的改觀。

不過內城還是建起來了,如今禮親王代善帶着他的幼子滿達海、三子薩哈璘的長子阿達禮以及正紅旗的五千精銳駐紮在內城。

而他的第四子、戰功與嶽託、薩哈璘相差無幾的瓦克達統領另外五千正紅旗的精銳駐紮在外城,與原來屬於鑲白旗夏承德的五千漢軍一起拱衛城池。

夏承德,原本是松山副將,正是由於他的投降,才讓洪承疇一衆明國文武官員被俘,其投降後,皇太極卻恥於他的爲人,一開始並沒有重視他。

不過當後來文官的首領洪承疇、武官的首領祖大壽雖然勉強投降了,卻並沒有誠心歸附的情形發生後,皇太極這纔想起夏承德來,最後讓他做了漢軍鑲白旗的固山額真,統領五千人駐紮遼陽——他這五千人可是在鬆錦大戰裡投降明軍裡精挑細選的,戰力相當可觀。

由於他的投降,才導致洪承疇、祖大壽等人的俘虜,故此,皇太極讓他與代善一起鎮守降將衆多的遼陽城。

降將中,除了洪承疇、祖大壽兩位,文官方面就要數原來的山東按察使、山海關西部監軍道姚恭了,武官方面,祖大壽的堂弟祖大樂、祖大弼,兒子祖可法、祖澤潤也都是參將以上的武官。

像祖大壽這樣的人皇太極既不能殺,也不能重用,最後便放在遼陽養老,不過對於他的兒子還是相當器重,祖大壽投降後,其麾下的遼東鐵騎一分爲二,張存仁分走一半,祖澤潤掌管着剩下的一半,結果在與大夏國的作戰中全軍覆沒。

張存仁“壯烈殉國”,其遺屬自然受到了優待,他的爵位由他的弟弟張瑞午繼承。

而投降的祖澤潤、石廷柱則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石廷柱雖然身在漢軍旗,不過卻是女真人,雖然閒養在家裡,人身自由卻沒有受到限制,而祖澤潤就不同了,原本祖大壽一家在遼陽雖然沒有實權,不過在城裡還是可以自由活動的。

發生祖澤潤被俘一事後,他們在城裡的活動都受到了限制,說是“圈禁”也不爲過。

若不是看在如今掌管重兵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面子上,估計祖家的日子更難過。

當然了,後世在大清大局已定後,祖澤潤兄弟也被大力啓用那是後話。

皇太極的新命令發佈之後,遼東境內的形勢一下緊張起來了。

那些個得到調令的軍將不禁有所思量了。

姚恭原本是一直追隨洪承疇的,不過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突然改了主意,決定徹底投靠滿清,皇太極自是大喜過望,想來想去,太重要的位子也沒給他,只是讓他做了遼陽府的知府,也算是先考察一下。

這日,正是除夕,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對這個節日都異常重視,在代善的特許下,姚恭也備了禮物和菜餚去看望洪承疇,而在祖大壽的府邸,同樣得到代善許可的夏舒也探望了祖大壽。

姚恭探望洪承疇,根本就不需要代善批准的,在代善眼裡,這些個文臣並沒有多大緊要之處,不過夏舒探望祖大壽卻讓他警覺起來。

夏舒的父親夏承德一直在遼東任職,自然與祖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說別的,這夏舒說起來還是祖大壽的堂外甥。

按說以外甥探望舅舅的名義是無不可的,不過在這種“非常”時期,代善卻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最終他還是讓夏舒過去了。

原因也很簡單,夏舒這人雖然是甲喇章京,統領一千五百漢軍,不過卻是一個紈絝子弟,若是沒有他老爹的功勳,根本就輪不到他來坐這個位子。

何況,如今是佟養甲掌管漢軍旗,就算夏舒有什麼幺蛾子也翻不起大浪,何況他老爹還調到盛京任職了。

故此,他不但允許了夏舒探望祖大壽,還親自備了一份禮物讓他捎過去以示自己的拳拳“優渥”之心。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由於洪承疇、祖大壽兩家的府邸挨着,如今祖大壽、祖澤潤、洪承疇、姚恭、夏舒都在洪承疇的府上盤桓,除此之外,他府裡還有一位不速之客。

陳紹宗。

前文說過,陳紹宗、連得成是耿仲明手下的兩位親信大將,都是一起在遼東挖過礦的老兄弟,還一起在毛文龍的麾下奇襲過鎮江堡。

此人現在金州南關擔任守將,按說南關前面不遠處就是旅順堡,如此重要的位置鎮守將領應該須臾離開不得纔是,但陳紹宗還是來了。

他是代表耿仲明來領糧草的,說起來也奇怪,像孔有德、劉之源的糧草都在年前辦理清楚了,辦理糧草的人現在估計都在家裡過年了,就是耿仲明的糧草一直拖到現在,在大年來臨之前才堪堪辦理完畢。

陳紹宗自是憋了一肚子火,不過他能受耿仲明這個笑面虎重用,城府是少不了的,於是他就在遼陽呆了下來,除夕之夜時他還堂而皇之拜見了洪承疇,根本不理會代善的。

代善接到他兒子滿達海的情報後也是有些納悶,“按說以耿仲明現在的處境,應該老老實實做人才是,怎地他的手下如此囂張?”

剋扣糧草的事情倒不是他乾的,他也沒工夫管這許多閒事,都是他的四兒子瓦克達乾的,他得知之後,既沒有生氣,也沒有高興,只是對瓦克達說了一句話。

“也好,那廝麾下原本有一萬人馬,宋國輔、石明雄叛逃後只剩下七千,七千人馬,別說拿下旅順堡了,就算拿下東邊的小堡也不容易,他如今有氣,正好考察一下,他在我大清是王爺,不可能回到明國,投降夏國?不大可能,聽說尼堪那廝立國時,除了自己的親戚,連朱克圖這樣的大將也就封了一個二等候,耿仲明?呵呵……”

於是,陳紹宗拜訪洪承疇的事便這樣按下來了。

洪承疇府邸。

論其年紀,洪承疇比祖大壽小很多,不過他依舊坐在首位,若是在原本的歷史上,打死他也不會與祖大壽往來的,不過如今風雲突變,眼瞅着這大清本是一幅“睥睨天下,不可戰勝”的模樣,沒想到北邊還有更強大的夏國。

於是,像洪承疇這樣的老狐狸的心思也活泛起來。

“聽說在京城抓了一個夏國的細作?”

這件事如今在遼東已經是滿城風雨了,不過在酒過三巡之後,洪承疇依舊將這個話題拋了出來,似乎他完全不知曉此事一樣。

祖大壽聽了一愣,他倒是有一些話要講,不過最終只是囁嚅了幾下,並沒有開口。

這時,像夏舒這樣的“口沒遮攔”的人物在了幾杯酒下肚之後自然沒遮攔起來。

“洪大人,舅父,此事小的倒是略知一二”

“哦?”

“呵呵,說是那大夏國的細作在我國境內聯絡了一批准備‘反正’的文武官員,並有了周密的籌劃,名單、籌劃內容都寫在一封信裡,由跟着範家商隊來的大夏國另外的探子帶回去,不知怎的,身在盛京的夏國探子卻暴露了”

“於是我大清趕緊出動兵馬去追截那商隊,皇上”,說到這裡,所有的人趕緊向北方拱了拱手,“派了精兵強將去追趕,天佑我大清,竟將那裝着密信的盒子奪了回來”

“還有嗎?”

夏舒攤攤手,“沒了”

“那你的父親爲何調到京城,他一個武官,能做好那兵部右侍郎嗎?”

“誰說不是呢”,夏舒藉着酒勁兒拍了一下桌子,半晌他才醒悟過來,“你等的意思,家父的調任與那盒子有關係?”

所有人都避開了他的目光,最後還是洪承疇說道:“怎麼會呢,汝父對大清忠心耿耿,正是聖眷濃厚之時,不要想多了,汝父調到兵部也好,出將入相嘛”

“是嗎?”,夏舒一時有些蒙了。

夏舒很快就喝醉了,被自己的家丁扶回去了,而洪承疇、祖大壽等人卻繼續盤桓了許久。

當天晚上,代善便收到了訊報,當晚在洪承疇房間發生的一切一字不漏地報道了他那裡。

“真的只有夏舒那廝說過?”

“是的,主子”

回答的是一位在洪承疇府裡伺候的小廝。

代善閉上了眼睛,半晌才睜開,他先是擺擺手讓那人退下了,接着朝門外喊了一聲,“筆墨伺候!”

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九章 亞速(下)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
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九章 亞速(下)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二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⑩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