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帥

“呵呵,你等也知曉,本汗雖是漢人,老家在山西,不過從小卻在漠北長大,如今佔了偌大的疆土卻依舊空空蕩蕩……”

吳直這下有些明白了,“不可!想要大明人士前往漠北,別說皇上不會同意,朝廷諸公也不同意”

“哦?”

尼堪站了起來。

“諸位,聽說這幾年山東、遼東都是大旱、大寒,朝鮮也相差彷彿,又冷又餓的情形下丁口大量凍死、餓死”

“大明的丁口我就不說了,聽說遼東諸島、朝鮮的漢人丁口餓死、凍死的也不在少數,而本汗管轄的地域雖然苦寒了一些,不過卻是土地肥沃、水草豐美,若是能有大量的丁口前往……”

“啪!”,突然有人拍案而起,衆人一看,竟然是以往以“老好人、和稀泥”著稱的沈世奎,只見他雙目含淚,一尺多長的黑白夾雜的鬍鬚上滿是水珠,也不知是淚水還是酒水。

“我看此事可行”

“諸位大人,老奴在位時在遼東大肆屠戮,漢人紛紛逃到東江鎮以及朝鮮,可惜自從毛大帥被殺之後,這糧餉便一日比一日少,養活軍卒家屬尚且不能,如何能養活大量的平民?”

“我是東江鎮的老人,此事從一開始便清清楚楚”

“這幾年,先後來到東江鎮諸島以及朝鮮的漢民不下百萬,誠如寧北將軍所說,大明是多災多難,這幾年不是大旱便是大雪,諸島的軍民原本有十萬之衆,如今還不到五萬,少了的這些人都去哪兒啦,還不是餓死、凍死的!”

“朝鮮平安道的漢民原本有近百萬,不過……”

尼堪一顆心又揪起來了。

“前次建奴南下攻打朝鮮,擄走了十餘萬,這幾年餓死、凍死、被朝鮮官府殺死的加起來不下三十萬,剩下來的不知還有沒有五十萬,僥倖活下來的多半也成了朝鮮貴人的奴戶,勉強苟延殘喘罷了”

“這些都是大明的子民,山東不接納也就罷了,不過東江鎮卻不能坐視不理,可惜諸島貧瘠,想要拓荒亦不可得,於是……”

尼堪此時心裡卻有些明白了,大明不是不想搭理,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小冰河天氣的威力可不光是對遼東、朝鮮有害,大明估計也是自身難保。

他趕緊接過話茬,“本汗說的就是在朝鮮的這幾十萬人,若是能遷到奴兒干都司一帶,不但有大量的良田可以耕作,還能大大補充都司的實力”

看見衆人疑惑的眼光,尼堪心裡瞭然,“我本是漢人,一切都爲了大明考慮,將來若是在建奴、韃奴北境有大量的漢人,大明的邊境豈不是可一勞永逸?”

沈世奎點點頭,“原本我還以爲這百萬漢人到最後都成了朝鮮人,如今有寧北將軍在此,自是再好不過,不過此時想要辦妥也不容易”

“漢人多半在朝鮮平安道靠海的龍山、宣川、鐵山、郭山四郡靠近海邊的大山上,一部分已經被平安道觀察使納入到了朝鮮納稅農戶的範疇,不過大量的丁口卻在大山上結寨自保”

“讓我進去!”

沈世奎的話還沒有說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聽到這聲音,沈世奎、黃龍兩人的眉頭都是大皺。

尼堪笑道:“這是何人,爲何不讓他進來?”

“唉!”,只見沈世奎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不瞞將軍,此人叫林茂春,原本是我東江鎮麾下的大將之一,毛大帥死了之後被撥到了劉愛塔的麾下,最後又到了劉興治的麾下,前幾次島中動亂,多與那劉興治有關”

“劉興治罪大惡極,不過部分歸屬於他的東江鎮軍將士卒卻是無辜的,幾次動亂之後,屬於劉興治的軍將、士卒也不多了,還有約莫一千多人都劃到了林茂春的麾下”

尼堪點點頭,難怪孫佳績說的,“三遊擊”何等威風,沒想到此人卻是站錯了隊伍。

不過還有兩人呢?

想到這裡,尼堪說道:“事情都過去了,就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從門外進來一位大漢,身高在這個時代也是少有的,約莫一米八十,三十多歲,一蓬絡腮鬍子,外形乍一看很是威猛,不過仔細一瞧卻是形銷骨立,似乎推一把便能倒下的模樣。

那人進來後不理會其他人,直接來到沈世奎的面前,“撲通”一聲跪下了。

“老沈,看在都是東江鎮老人的份上,救救曲承恩他們吧”

沈世奎卻是一臉無奈,尼堪趕緊問道:“沈大人,到底怎麼回事?”

“唉”,只見沈世奎將林茂春扶了起來,又拿起一隻大碗,將桌上的飯菜扒拉了一大碗,然後遞給林茂春,“先吃飯吧,你說的事原本沒救,如今倒是有救了”

就在林茂春蹲在後面狼吞虎嚥時,尼堪卻對沈世奎很有些不滿,堂堂一個遊擊將軍日子竟然過得這樣狼狽,其他一些箇中低級軍官、普通士卒就可想而知了。

“大汗”,沈世奎此時沒有說“將軍”二字,“剛纔我說過,朝鮮平安道靠海的四郡山上有不少漢人結寨自保,其中兩處最大的寨子便是由我東江鎮以前的軍將管轄着,其中管轄鐵山郡的便是東江鎮的老人,以前毛大帥麾下赫赫有名的三遊擊之一的曲承恩”

“他帶着約莫五萬戶漢人到了山上,建了不少寨子,朝鮮的土地本來就貧瘠,這還是在山上,如何能養活這許多人?於是曲承恩便時不時帶着部分精壯下山劫掠”

“一開始朝鮮官府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普通的農戶他們也不在乎,不過後來由於大旱、大寒,鐵山郡的農戶紛紛逃亡到南邊,曲承恩他們只能向城池進軍”

“這下便惹惱了此地的朝鮮大員,此人叫金自點,原本是朝鮮國的工曹判書,哦,相當於大明的工部尚書,這幾年被派到平安道做統領西北兵馬的都元帥、觀察使”

“金自點立即派兵鎮壓,可憐曲承恩原本也是一員驍將,可在飢寒之下也不是朝鮮人的對手,最終被趕進了山寨,如今金自點的大軍還圍着寨子,前幾日攻打得很是急迫,建奴過來了他稍稍緩了一下,這建奴剛剛敗走他又開始攻打了,聽說寨子裡面的人已經開始……”

“開始什麼?”,尼堪趕緊問道。

“開始吃人肉了!”

“啊?!”

尼堪大驚,不過在座的諸位卻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

“走!”,尼堪一把將沈世奎拉了起來。

“將軍,去哪兒?”

“還有哪兒,鐵山郡!”

“啊?”

……

尼堪帶着四十艘大船,沈世奎、沈志祥帶着二十艘東江鎮的水師船隻出發了,一路上,尼堪讓人用黑麥做了大量的窩頭。

駛入朝鮮近海後,尼堪突然問道:“沈大人,朝鮮王國的水師船隻主要在哪裡?”

沈世奎一愣,眼下不趕緊去鐵山郡救助漢民難民,問這些作甚?

“大汗”,這時沈志祥卻開口了,他是一個還不到三十歲的精壯漢子,臉上一直帶着一絲不可捉摸的微笑。

“朝鮮王國的水師分成東西兩路,號稱東海、西海水師,分別在國境東西兩邊,其中尤以西海爲重,而西海的水師又以京畿道、平安道爲重,朝鮮王國如今與日本交好,東邊、南邊無甚要事”

“而西北邊的平安道與大明、建奴接壤,自是重中之重,京畿道的水師護衛王京,也是須臾馬虎不得,不過…..”

“不過什麼?”

“呵呵,大汗,京畿道的水師已經被您的水師滅掉了”

“哦?那平安道的水師都在何處?”

“嗯,主要在義州、鐵山、宣川三地”

“那漢人的寨子?”

“說是在鐵山,實際上已經是朝鮮王國龜城都護府的轄地,那裡四處都是大山,連朝鮮人自己都很少在那裡耕作,鐵山也就是一個名義,實際上指的是鐵山郡、宣川郡、義州牧北面、東面的大山區”

“那漢民想要出來就難了”

“不難,大汗你看,那條大江便是從山裡流下來的,朝鮮人叫大寧江,漢民的寨子多在大寧江附近的山上,鐵山郡附近的大山也有一條江河從郡城附近流入大海,不過那處山上卻是由另一人掌管着”

“哦?”

“此人叫王承鸞,也是東江鎮的老卒,不過與曲承恩相比,此人卻是玲瓏的多,與朝鮮官府相處的也好一些,不過由於糧食缺乏,也是艱難得很……”

“開始攻擊!”

沈志祥的話還沒有說完,尼堪卻下達了攻打停在大寧江江口的的朝鮮板屋船的命令。

“大汗,您這是……”

沈志祥的聲音有些顫抖,尼堪卻笑道:“我需要那些板屋船”

接下來的幾日,尼堪並沒有去曲承恩的寨子,而是讓孫佳績的船隊從大寧江江口開始,一路向北掃蕩,等達到鴨綠江口附近時又俘獲了約莫百艘板屋船,由於有“光海君罪將、罪卒”槳手的投靠,尼堪俘獲這些船隻倒是一帆風順。

做完這些,尼堪帶着艦隊大搖大擺開進了大寧江。

……

龜城,朝鮮王國西北都元帥府邸。

一位約莫四十出頭的朝鮮文官正端坐在官椅上聽取手下軍將的彙報。

“……,如此一來,我國西海的水師就全完了……”

這位文官卻神色若常,似乎王國西海一帶的水師船隻完了他完全不在乎。

正跪在地上彙報的那位將領見狀不禁咳了一聲,“大人,我朝鮮王國疆域廣闊,物產豐富,船隻沒了再建就是,就是……”

那文官皺了一下眉頭,“就是什麼?你也是堂堂的三品武官,爲何如此吞吞吐吐?”

一個三品的武官跪在一個二品的文官面前,那跪着的人絲毫沒有感到任何羞辱,反而一副甘之如飴的模樣。

黨爭、世家、以文制武,在如今的朝鮮王國與大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人,西海船隻沒了,大王必定先將東海的調過來,屆時……”

原來這文官便是金自點,妥妥的西海派大佬。

“屆時就是東海派的人掌權”,一想到這一點,金自點腦門上不禁冒出一股細汗。

轉眼看到了此人,心裡又是一陣莫名的厭惡。

“本官號稱西海派巨擘,竟然連這一點也沒想到”

“好了,本官知曉了,你先下去吧”

“報……”

那軍將尚未起身,門外又傳來一陣大喊,隨即闖入一人。

“大人……嗚嗚嗚,不…好了,江面上來了大批的敵船!”

“啊?!”

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七十章 猶他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
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七十章 猶他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