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

就在棟阿齎沒費多大功夫就將立花忠茂擊破之時,從土佐川上岸的孔有德部,也擊破了正在岸上佈防的日本兵,然後突入了土佐川東岸廣闊的陸地。

那裡,還有三千御三家所轄農兵三千,孔有德並沒有出動漢軍旗,只是讓三千朝鮮八旗仰攻了三次便拿下了山上所有日軍的據點。

此時,立花忠茂帶着殘兵敗將也退到了附近,不過,眼前的一幕讓他有些目瞪口呆。

大量的農兵正在向山下跑!

他代表的水戶藩德川賴房的軍力被包圍了!

絕境之中,立花忠茂反而激發了莫大的勇氣,“我等在九州已經敗過一次了,豈能再敗呼?!”

他在人羣中大聲疾呼。

與此同時,高知津對岸的德川賴宣也下令自己的首席家臣安藤重雄帶着尾張藩、和歌山藩一萬精銳,沿着高知津北岸向西疾馳,準備從河淺出越過高知津,進而支援立花忠茂。

大戰,剛剛開始,與以以前從九州戰場敗退回來的水戶藩殘兵敗將相比,他和歌山藩、尾張藩可是保持了相對完整的軍力,更是在與多鐸部的戰鬥中經受住了考驗。

尾張藩、和歌山藩旗下有更多的武士,還有數量不小的騎兵,仗,還有的打!

……

高知堡的戰事拉開序幕後,在孔有德大軍的後面,離他們大約有兩個時辰海路的距離,另外一支船隊正在四國島南面的外海疾駛。

這一支船隊船隻數量同樣龐大,數量只比孔有德艦隊數量略小,但每一艘船隻的規模都比孔有德艦隊裡的二青頭還要大。

暮色中,正中那艘碩大的戰艦主桅杆上,一面金底紅圖的大旗正在迎風招展,艦隊是從西南方向向東北行駛的,離四國島海岸大約百里,這樣的距離,莫說日本關船了,就算如今在東亞洋麪已經有些能力的鄭芝龍艦隊也不敢隨意涉入。

因爲,在四國島的外海,是深邃、風向變幻莫測的大洋!

“哐哐哐……”

就像低沉的大鼓ꓹ 又像大口徑火炮的轟鳴聲,這種聲音ꓹ 在如今的世界各大洋麪上,只有一種船隻擁有。

瀚海軍水師!

沒錯,這是一支屬於大夏國瀚海軍水師ꓹ 眼下正式名字叫帝國海軍的艦隊,時間來到東興三年(1653年)秋天後ꓹ 帝國在以濟州島爲中心的東北亞洋麪已經擁有了那種以一艘金雕號、四艘遊隼號、兩艘雨燕號、兩艘信天翁號,一共九艘軍艦的艦隊多支。

具體來說ꓹ 在四島省有兩支ꓹ 主要港口北港、宇久島;

北海道一支,主要港口室蘭港、利尻島(冬季);

朝鮮一支,主要港口釜山、仁川;

旅順一支;

天津一支;

芝罘島一支;

膠州一支;

海州一支;

崇明島、嵊泗島三支。

眼下一共十個分艦隊,看似分散,不過除了崇明島的三支,剩下的大多數都在以山東半島爲中心的幾百裡範圍內,若是有戰事需要ꓹ 艦隊可以快速聚攏,眼下這支龐大的艦隊裡ꓹ 真正屬於戰艦的只有三支ꓹ 剩下的全部是徵用的國有、民用的信天翁號。

尼堪親自來到濟州島ꓹ 除了與索倫十一部還健在的倒數第二個哈拉達達哈蘇見上最後一面ꓹ 更是因爲收到了重大消息,讓他早已籌劃多時的日本攻略要提前進行了。

其實ꓹ 當大夏國已經熟練掌握蒸汽機的技術並熟練用到各種場合後ꓹ 跨海作戰早就不是一個問題了ꓹ 但尼堪執掌的大夏帝國一向以穩妥行事著稱,雖然在武力上、財力上、人力上明顯佔優ꓹ 想要拿下某處都是唾手可得,不過考慮到隨後的治理以及綜合各方勢力的考慮,往往是謀定而後動。

但不動則已,一動則雷霆萬鈞。

當他離開北京來到濟州島時,命令已經下達到各處了,他的女婿,原皇后的義子李孝彥,已經由瀛洲總督轄區的肯納維克鎮守使升任美洲艦隊副都督指揮使,回到本土與孫德昭成婚後,尼堪並沒有任何憐香惜玉的舉動,直接將他調到了濟州島擔任那支艦隊的指揮使。

當他抵達濟州島時,濟州島附近已經匯聚了三支艦隊,加上從朝鮮調過來了的朝鮮鎮守使葉鐸的一整個軍團,當然了,是一個以步軍爲主的軍團。

眼下這一支艦隊就是由駙馬李孝彥指揮,裝載着葉鐸一整個軍團。

尼堪也在一艘金雕號上,與他的女婿李孝彥一艘船,他以前的神武軍指揮使(他的三千親兵)博木博果爾早就升任軍團指揮使,眼下的指揮使正是北海道大酋斯蘭奇的兒子沙牟奢允,副使則變成了孫傳宇的兒子孫秀瀾。

孫秀瀾,二十五歲,原本尼堪想將他培養成文官的,一直讓他跟着神武軍擔任秘書的職位,估計還是孫傳宇武將的傳統最終影響到了他,他還是加入到了武將的行列,當然了,他原本是軍政學校政務分校畢業的,有這個決定後,少不了重新進入金州軍事分校深造一番。

金州,只有金州纔是半路出家的人最理想的進行軍事專業深造的地方,因爲那裡步、騎、海都有,孫秀瀾花了一年時間完成了所有的學業——作爲前大明夜不收、林中馬賊孫傳宇的兒子,一身武藝本就少不了,騎射也精通,孫秀瀾實際上在海軍專業花的時間最多。

這支艦隊另一位統領則是柳川靜雲的義子柳川憶興,他負責另外一支艦隊。

柳川憶興,就是那位在壹岐-宇久海戰中,在船上聽出了稻葉正能對當時在船上羅斗的相貌發出驚呼的那人(當時稻葉正能認爲羅斗的相貌與時下的天皇后光明天皇紹仁很像)。

柳川憶興與立花一郎一樣,都是柳川靜雲從呂宋切支丹教徒子女中挑選的相貌、人品都很出衆的年輕一代,現年二十五歲,所謂“憶興”,自然是爲了紀念自己的義父,原對馬藩老中柳川調興。

柳川靜雲,能在眼下強大的大夏國作爲日本人佔據一席之地,還深受尼堪的信任,除了他的人品相貌武藝都很出衆,對大夏忠心耿耿,他的漢人出身、日本背景自然也很關鍵,這一點,與尼堪也很像。

時下正值黃昏,一輪碩大的夕陽正在天海交際之處緩緩沉下,在夕陽的映照下,蔚藍色的大海“半海瑟瑟半海紅”,加上遠處的晚霞與信天翁,真正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絕美之色。

今年四十三歲的尼堪站在船尾,淡淡的陽光照在他臉上,還是那副淡淡的神態,在他的身後,除了他女婿李孝彥,軍團指揮使葉鐸,神武軍指揮使沙牟奢允,副指揮使孫秀瀾,如今大夏國樞密院副使,海軍大臣孫佳績也赫然在列。

比尼堪大三歲的原東江鎮老兵孫佳績,如今早沒有親自帶兵作戰了,爲了加強樞密院的力量,實際上他長期在天津的大沽港坐鎮,一方面是爲了指揮諸艦隊,另外也是因爲天津距離北京極近,水陸都能快速直抵京城的緣故。

眼下,海軍的具體事務實際上是由副大臣蘇納在掌握。

蘇納,如今在芝罘島(煙臺)鎮守。

在海天一色絢爛的色彩中徜徉了一番後,尼堪終於回過頭來了。

四十三歲的他身材依舊保養的很好,身材修長挺拔,臉上依舊俊逸,但看得出,雖是穿越者,但歲月依舊毫不客氣爬上了他的眼角,而在他的鬢角,若隱若現的白髮也無情地宣示着自然規律。

“漢高祖起兵時已經四十七歲,蜀漢昭烈帝在赤壁之戰前也接近五十歲,我雖然已經四十三了,但在這個年紀便打下了前兩位拍馬也趕不上的江山,怎能窩在京城享福?”

這是尼堪在轉過來之前默默想到的。

當他轉過來時,臉上已經變成了慣常的微笑模樣,這一次進軍,尼堪並沒有對衆大臣詳細說明原因,而是直接下達了命令,包括孫佳績在內的人自然有些不解,不過眼下既然接近目的地了,就沒有必要在隱瞞了。

“諸位,你等可知朕爲何在此時突然改變初衷,親自帶領大軍來到日本近海?”

見衆人都是懵懵懂懂,他笑着說道:“也罷,既然這樣,就讓秀瀾說說吧”

孫秀瀾以前是他的秘書,現在又是神武軍的副指揮使,尼堪的一些想法肯定在之前有過透露,於是他在愣了一下後趕緊說道:“職部儘量說,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斧正”

“以前陛下說過,日本國的精銳力量全都掌握在武士手裡,除此之外便是農田的數量了,也就是各藩國擁有的最大力量”

“眼下,除了加賀藩的前田利常、仙台藩的伊達忠宗,手底下有超過百萬石的田賦,最有實力者莫過於德川幕府的三大親藩,所謂御三家,也就是藩城設在茨城的水戶藩,藩城設在名古屋的尾張藩,以及藩城設在和歌山的和歌山藩”

“這三家的初代藩主都是德川家康的兒子,除了已經去世的德川義直,剩餘兩家德川賴宣、德川賴房都在,諸位多半聽說過,在德川家康時代,其得力家臣有甚‘三傑’、‘四天王’、‘十六神將’等稱謂,當然了,與本國相比就有些貽笑大方了”

“不過,在日本也是非同小可,在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後,他的家臣以及子孫多半散在親藩以及與德川家、鬆平家深度聯姻的大名那裡”

“哦,德川家康的老爹本姓鬆平,故此在此時的日本國,鬆平姓也是大姓、貴姓”

“而其中的御三家幾乎聚集了重要家臣後代的約莫一半,更是聚集了優秀武士的三成左右,而這一次,他們爲了徹底拔掉多鐸這個堵在他們喉頭長達十年的毒刺,更是將御三家幾乎全部的實力全部弄到四國島來了”

“諸位,四國島四面環海,只要打掉日本人的船隊,就能將御三家的勢力全部封鎖在孤島上,而只要打掉了御三家的力量,日本的實力就去掉了三成”

“接下來就是其他一些親藩以及與幕府深度聯姻的大名,多半是石高在三十萬石以上的大藩,若是我等打掉御三家,然後直逼江戶,這些親藩肯定會將手下的大部分實力弄過來,因爲這些人已經與幕府德川氏深度綁定,沒有不用力的,如是能在一戰將他們的力量打掉,幕府的力量便又會去掉三成”

“於是,幕府便只剩下他自己養在江戶、京都附近的直系力量了,屆時,那些非直系的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就會作壁上觀,此時,若是有另外一股尊貴的力量適時出面,將會改變日本國的整個政局”

李孝彥到底是尼堪的女婿,日常從尼布楚公主孫德昭那裡獲得了不少訊息,此時他試着說道:“陛下,這另外一股尊貴的力量,莫不是已經被架空許久的天皇?”

尼堪未置可否,他又轉過身去了,此時得夕陽只剩下一小半還露在水面上,此時,整個天地似乎安靜下來,連艦隊裡的依舊轟鳴蒸汽機的聲音也小了許多。

“新的時代要來了”

他只是沒頭腦地說了一句,讓衆人面面相覷。

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
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