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

東方玉,那位以前在菲律賓卡蘭巴種地的少年,八年過去後,他已經成長爲一個壯丁了。

是的,一個二十四歲的壯丁,還是一個農民,一個老農民。

按說像他這樣挑起對西班牙人的爭鬥,最終讓大夏國得了利的人,大夏國應該重視纔是,何況當時的他才十六歲,完全可以進入各級學堂學習,最終是進入工坊,還是進入瀚海軍都使得。

最終他選擇了繼續當農民。

現在是東曉七年秋季,算起來他已經在瀛洲當了八年的農民了。

他們這些來自菲律賓的漢人農戶,原本都安置在瀛洲,不過當孫德茂佔據俄勒岡(波特蘭)以後,東方玉又主動請纓遷到了俄勒岡,對了,就是在那片夾在俄勒岡河(哥倫比亞河)與維拉米特河之間的那片陸地,如今已經開闢出來了三十萬畝良田,有三千戶來自菲律賓、明國、大夏國的農戶安居在此。

作爲最先來到瀛洲的農戶,東方玉自然能分到靠近俄勒岡城最好的田地,來到此地後不久他便娶了一名當地的土人女子爲妻,八年過去之後,他膝下已經有兩兒一女了。

算起來,他做的唯一正確的是就是將比自己小兩歲的妹妹嫁了一個好人家了。

他的妹妹,東方靈自來到瀛洲後,與東方玉不同,先後經過了瀛洲城小中學堂以及高等師範學校的學習,最後嫁給了同東方玉一家一起來到瀛洲的原甲米地船坊大匠麥阿水的兒子麥維明。

麥維明,眼下是大夏國設在瀛洲城船坊的總監,還是包括整個瀛洲在內,涵蓋了西雅圖、俄勒岡三處船坊的總監,按照大夏國制訂的行政級別,那至少與執掌西雅圖這樣的縣城的縣令平齊了。

“你呀,若是一早進入學堂學習,畢業後不是加入工坊,便是進入瀚海軍,以你的身板加入瀚海軍後肯定是一路高升,如今不一定比龍天庭、李成功他們差多少,如今可好,走了幾萬里路還是一個農民”

這是他妹夫麥維明就像蒼蠅一樣縈繞在他耳邊的嘮叨,一開始,東方玉也有些動心,不過在成家後,他已經開始享受現在的農民生活。

他分到了五十畝上好的田地,這麼多田地,一來是因爲畝產低,種少了自己都不夠吃,何來繳稅,二來嘛,地廣人稀,自然要多分一些,何況這五十畝土地也不是裡一個人種,真正農忙時,一個村的村民會在村長的召集下集中耕作、收穫,中間這一段纔是自己要忙碌的。

說東方玉是一個老農民,自有他的獨到之處。

按照大夏國的要求,這五十畝田地考慮歇田的因素,是按照三十畝的總數來繳納稅賦的,而這五十畝中,需要至少有一半種上主糧,所謂主糧,那就是水稻、小麥、大麥、黑麥、粟米,另外的,你可以自己安排,不外乎美洲當地盛產的棉花、玉米、菸草、辣椒、西紅柿。

東方玉果然不負老農民的稱號,他是第一個在俄勒岡成功種植水稻的人,最後選來選去,還是明國江淮一帶的水稻種子在此地最合適。

俄勒岡此地,也是地中海式氣候,冬季潮溼多雨,夏季炎熱乾燥,由於有兩條大河的灌溉,春季種上水稻,秋季收穫完全無虞,種冬小麥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整個俄勒岡縣(就是夾在兩河之間的區域)都已經是一季稻、一季麥的標準的耕作模式了,加上餵養牲畜的玉米,肥田用的黑麥,當地土人都種上了的棉花,便是最主要的作物了。

當東方玉嘗過辣椒、西紅柿、土豆的味道後,與其他人拼命種主糧不同,除了上述幾樣,剩下的田地他全部種上這些作物,一開始還是受到了衆人的嘲笑,結果由於這幾樣東西在市面上熱銷得很,最終所有的農戶都按照東方玉的種作模式進行耕種。

想要高產,除了勤勞,還得拼命攢糞,除了人拉的那一點,還有兩個途徑,一是從溫哥華島那裡弄過來的鳥糞,鳥糞除了煉硝,就是種地用了,不過這可是要花錢購買的,在此時,一石鳥糞的價格已經相當驚人了。

再就是自己餵養牲畜了。

東方玉就是這麼幹的。

當大夏國家銀行瀛洲分行在瀛洲各州縣開辦起來後,東方玉一咬牙買了耕牛一頭(還是母牛),豬仔幾隻,雞仔十幾只,後來他的母牛成功誕下小牛好幾頭,讓他又不得不貸款擴大了自己住處的面積。

不過現在看來,他這一步走對了,先一步貸款的,由於免息,只要沒有大的疫病,絕對是有賺不賠。

眼下,他的牲口房已經擴大到四間,幾頭耕牛、幾頭豬產生的糞便摻雜從維拉米特河裡撈上來的腐爛的水草、臭泥後完全能夠滿足他家一半糧田的施肥,特別是播種時的需要,再加上掏錢買一些鳥糞用於追肥,最後他東方玉的畝產依舊在一衆農戶裡時最高的。

這還不算,精力旺盛的東方玉得知城裡藥鋪需要的幾味藥在附近的山上(俄勒岡河北岸,以及俄勒岡縣東邊的大山)都有後,他便趁着農閒的時分上山採藥,這裡要插一句,此時的花旗參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山上到處都是,同時野生的價格遠遠高過人工培育的。

就這樣,幾年下來後,東方玉不僅還清了貸款,還將自家小院擴大了一倍,還在市面上花大價錢買了一匹從部隊淘汰下來的騸馬,用於自己放養牛羣、豬羣時騎乘,以及去肯納維克等地閒逛時乘用。

今日,是秋收後大忙幾日(晾曬穀物等,包裝入庫)後難得的閒暇日子,東方玉在逗自己兒女玩了一會兒,便趕着牛羣、豬羣上山了。

這裡又要插一句了,由於俄勒岡河與維拉米特河之間的地方大多都開闢成了農田,東方玉想要放養牲畜,不是走幾十裡到東邊的山上,就是要跨過俄勒岡河去北岸,或者跨過維拉米特河去西岸。

俄勒岡河寬闊無比,又深達幾十米,大夏國目前沒有實力在上面建橋,往來交通全靠輪渡,不過維拉米特河卻有一座大型拱橋,一座長度約莫三百米的以混凝土爲橋墩,以磚石爲橋基的大型石拱橋,就是這座石拱橋,也花了身在瀛洲的工匠三年時間才建成。

建設此橋時,由於疲累、事故而死的工匠、土人不下百人,最後被孫德茂命名爲永寧橋。

爲何要在此建橋,因爲在維拉米特河的對岸,除了可以放牧牛羊,越過一大片樹林就是另一處鎮域,後世比弗頓所在。

此時,大夏國在瀛洲(廣義上)設置府域三處:

瀛洲,下轄溫哥華(溫哥華島)、西雅圖、瀛洲、坎盧普斯四縣;

俄勒岡,下轄俄勒岡、維拉米特、卡拉普雅三縣;

肯納維克,下轄肯納維克、亞基馬、斯波坎三縣。

以上縣域的名字絕大多數都是來自當地的土人,與後世的歐洲人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這處鎮子,是俄勒岡縣伐木、造紙、藥圃、農作物試驗基地所在,眼下人口不多,但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是要設置新縣域的。

俄勒岡造船廠一些特別需要的木材都需要在此地採伐,維拉米特河以西,森林茂密,在靠近海岸線的地方,上面生長的木材與瀛洲附近相差無幾,都是建造大船的上好材料。

故此,建造一座橋樑將維拉米特河兩岸連接起來也是應有之意,何況,有了這座橋樑,就能方便對岸的農戶將牲畜趕到西岸去放養。

如此一來,這座當下大夏國在美洲地區最大的橋樑在農閒時,一到早上,便是絡繹不絕西去的牲畜羣,到下午三四點的樣子又是東返的牲畜羣,看到這個樣子,原本準備着要開發西岸的孫德茂只得暫時作罷了,若是將西岸之地全部開發了,東岸農戶們的牲畜就沒法放養了,就只能圈養,那樣的話,一到溼冷的冬季,經常發生的瘟疫將令人不寒而慄。

雖然有如此衆多的牲畜行走在橋樑上,不過橋面依舊保持着整潔——爲何?自然是因爲牛羊豬羣的糞便都被農戶們小心翼翼地用草袋子收起來了,不是因爲他們愛整潔,而是爲了不讓一絲肥料外泄。

在對岸的森林裡,還有專門撿拾牲畜糞便的人呢。

東方玉騎在老馬上,趕着自己的牲畜羣出發了,當他跨上石橋時,遠處的俄勒岡城池那裡突然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東方玉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像這麼大的動靜,以前只有在春節、中秋、國慶(大夏國的國慶日時間與後世一模一樣)時纔會在城裡的廣場上舉辦盛大的花會、燈會、戲會,以及焰火表演,或者在總督孫德茂邀請周邊各部族進行盛大的祭天儀式纔有,今日個也不是什麼特殊的節日,怎地這麼大的動靜?

“壞了!”

他突然想到一事,前幾日他的妹夫麥維明曾到他家盤桓了幾日,向他透露過一事。

“皇帝陛下這幾日就要來了!”

按說這樣的大事,孫德茂是不能隨便透露個別人的,不過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沒說,架不住手底下有藏不住的人。

這不,還在半個月前,尼堪要親至瀛洲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總督轄區。

東方玉將牲畜**給了鄰居,自己抽打着老馬向城池方向駛去。

他是村裡的村長,幫着照看一下牲畜羣,這點面子人家還是要給的。

不多時,東方玉來到了西門,不過眼下城門卻關上了。

“一定是皇帝來了”

東方玉只能望門興嘆,自己見到皇帝還是在幾年前在甲米地的時候,那時,才三十左右的尼堪那和煦的笑容一直盤旋在他心裡。

想見皇帝一面,這也是眼下整個瀛洲總督轄區三府十縣所有人的願望。

偏隅於萬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皇帝便意味着主心骨,便意味着國家沒有忘記他們——雖然眼下的他們衣食無憂,不知比以前好了幾倍。

這是大夏帝國,不是後世穿越小說常見的執政官、議員等,那樣的身份,幾萬裡意外的職員、國民會記得你是誰?會在意你是誰?分分鐘都打着獨立的心思。

皇帝,或大汗,才符合當下百姓的心思。

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楔子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楔子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五章 夜襲
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楔子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楔子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五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