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

珠河縣,位居烏珠河畔,羣山之中,正好處於以前尼堪與皇太極劃定的疆界——松花江的重要支流拉林河北面,屬於瀚海國的轄地。

珠河縣,後世有一個響亮得多的名字——尚志市。

牧仁帶着呼倫城的五千步騎曉行夜宿,躲過了建奴偵騎的視線,已經來到離建奴的寧古塔只隔着一座寬度超過一百二十里的大山了的珠河縣境內了。

與林口、烏斯渾一樣,像珠河縣這樣的山中平地,肯定是歷史上遊牧、漁獵民族的寶地,珠河縣也不例外,如今這個名字是尼堪新起的,原本只有一個烏珠河的部落,就像烏斯渾部一樣,這個鄂倫春、黑斤、女真混雜的部落也叫烏珠部。

瀚海國與金國劃定疆界後,這個部落不像其它一些部落,都跟隨皇太極去拉林河、寧古塔以南去吃鐵桿莊稼去了,他們竟然留了下來。

對於這樣的部落,尼堪自然不會虧待,他將這個部落五百多戶全部納入到自己的本部裡面,然後一切規制比照烏扎部來辦理,這個部落倒是沒有異議。

就算沒有發生博敦的事情,在這個秋日,尼堪也在策劃一場大的戰役。

是時候爲自己在天津的那一場慘敗找回場子了,關鍵是時機、實力眼下都允許了。

秋高馬肥,建奴也不例外,遼東剛剛入秋,糧食剛剛入倉,皇太極便發動了秋日的一場大戰——跨過大淩河,直指大淩河以西的義州、錦州。

他打的主意也很清楚,自從上次在大運河附近擄掠了大量的丁口,雖說是增強了自己的力量,畢竟也多了幾十萬張嘴要吃飯,如今遼東境內的田地已經幾乎開發完畢了,而吉林附近的田地又不敢大規模開墾,只能沿着靠近遼東的邊境多少開墾一些。

而在廣寧、義州、錦州附近,雖然地勢不如瀋陽附近,不過卻是明國開發了幾百年的成熟地區。

廣寧如今已經在清國手裡,不過是以前暫時閒置沒有大力開發而已,如今有了這麼多丁口,自然將大淩河以東的地方充分利用起來,而要將此地真正充分利用起來,那緊貼着大淩河東岸的義州、錦州就不得不拿下。

若是如願以償的話,就能將明軍全部壓縮在從寧遠到山海關的狹長地段上,這個地方,駐軍尚可,種地也行,不過想要依靠這個狹長地段種地的收穫來養活山海關總兵麾下的幾萬大軍是不可能的。

於是就不得不繼續向關內討要,在這個狹長地段上,金國可以採取的措施就多了,北面便是喀喇沁大酋、如今被滿清封了親王的蘇布地的轄區,南面是大海,一旦在正中形成突破,便可輕易攻到山海關下面。

當然了,將明軍困在這個狹長地段來消耗明國的金銀糧草也是大有可爲的。

說白了,在這個狹長地段,死守可以,完全不利於大軍團展開,也無法遮蔽行蹤,明軍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大清偵騎的眼皮底下。

屆時,到底是坐困,還是攻擊,對於大清來說,都是兩可。

因爲皇太極知曉,明國如今已經被流賊弄得焦頭爛額,如今剛剛有了一些起色,暫時將流賊的囂張氣焰打壓了下去——擒殺高迎祥,迫降張獻忠,李自成十八騎逃入商洛山,這些都發生在過去的一年。

怎能讓明國緩過勁兒來?

何況自從從朝鮮、明國擄來大量的青壯丁口後,清國無論是種地,還是兵源都有了保障。

就在這一兩年,漢軍旗得到了很大的擴張,與歷史上在孔有德等人進關前手下兵丁不多的情形不同,如今的三王(倉促投降的尚可喜依舊被皇太極封了王)手下的漢軍精銳都有上萬的規模。

當然了,最精銳的烏真超哈部隊依舊控制在馬光遠與石廷柱手裡。

三王全體出動,加上多鐸的一萬真滿洲騎兵、蘇布地的一萬蒙古騎兵,這便是皇太極拿下義州、錦州的全部兵力。

馬光遠、石廷柱的重裝火器部隊、張存仁的漢軍騎、劉之源的漢軍,以及剩餘的滿蒙騎兵依舊沒動,防的就是北邊的尼堪。

說到尼堪,尼堪確實來了。

他帶着已經在赤塔訓練成軍的那一萬新兵到了白城,與此同時,朱克圖手下的五千步騎、阿林阿手下的五千步騎全部整裝待發,加上已經去寧古塔的牧仁五千步騎,已經從雙城出發的阿克墩三千騎兵,他這一次的企圖心看來還不小。

他原本的戰略是,以阿克墩、牧仁部佯攻寧古塔,自己在白城一線等待戰機,若是白都訥、吉林兩地的清軍去救援寧古塔,自己便就勢端了白都訥和吉林兩地,然後以這兩地爲依託,再與從遼東過來的清兵大戰一場。

那時,應該已經是冬季了,清兵的戰線太長了,而自己有白城、哈爾濱、齊齊哈爾三城的儲備作爲依託,可在吉林與白都訥之間狠狠消耗一下滿清的有生力量。

至於寧古塔,其在尼堪眼裡自始至終不過是一枚可有可無的棋子,隨時都可以拿下。

沒想到博敦的出擊讓滿清頓時防備起來,皇太極提前向吉林、寧古塔方向投入了相當的兵力。

對於博敦、李乘風兩人的行徑尼堪氣的要命,雖然如今博敦已死、李乘風的部隊還被圍在烏斯渾城寨,不過他依舊怒氣未消。

回到烏斯渾。

烏力吉到底是老狐狸,得知自己兒子身死烏斯渾叢林後,他立即做出了相應的佈置。

於是便有了李乘風遇到的那一幕。

幸虧烏力吉還是部族哈拉達出身,對於好不容易建好的城寨並沒有毀掉的心思,只是將裡面的糧草、水缸全部搬走了——城寨裡面並沒有挖掘水井,吃水需要從外面挑進來。

如果烏力吉是久戰宿將,提前在城寨里布置好引火的東西,等李乘風等人進到裡面時一把火燒了絕對會讓李乘風栽一個大跟頭。

不過,李乘風他們依舊面臨困境。

被圍之後除了隨身攜帶的五日干糧以及部分彈藥,其它一概皆無,特別是水,按照瀚海軍的規制,士兵每人會攜帶一個皮製的水囊,可惜他們在路上便喝掉了一半。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除非他們突圍出去,否則就要面臨只有四日干糧、半囊水的困境!

不過想要突圍也不容易,烏力吉已經將他這個甲喇章京麾下整整一千騎兵全部動員起來了,將城寨圍得水泄不通,打的主意便是將李乘風一行餓死、渴死。

硬橋硬馬地進攻?他還不想這麼幹,他可捨不得好不容易建好的城寨。

烏力吉在城寨附近好整以暇地等了五日,這一日,他已經從守城瀚海軍的面孔上發現了他們缺水的狀況。

當天下午,他就安排人馬進行了攻打。

此時的李乘風等人已經是搖搖欲墜了,一個個頭昏眼花,能將鉛子從銃裡施放出去就不錯了,根本沒有餘力站起來與烏力吉的騎兵戰鬥。

千鈞一髮之時,牧仁的騎兵到了。

牧仁也是陰差陽錯,他本來是準備繞到寧古塔的北面,與從東面過來的阿克墩對寧古塔的守軍進行夾擊的,半路上卻碰到了冷雲的信使。

話說李乘風的人跑到穆棱後,冷雲也是大怒若狂,讓他救援?怎麼救援?手底下都是步軍,只有區區一百騎兵,人家烏力吉那裡可是有一千精騎的,步軍過去了也不頂事。

幸虧他是林口、穆棱、綏芬三地的最高長官,知曉尼堪的謀劃,便趕緊派人從山上穿過去通知牧仁。

烏力吉一見那三千騎的威勢,立即撤退了,他這一撤便將尼堪的計劃暴露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烏力吉一撤,便將烏斯渾偌大的地盤讓了出來。

但這些地盤也不是這麼好拿的——經過了叢林之戰後,烏斯渾部落的家庭或多或少有人死在瀚海軍手裡,那這心裡的仇恨自然是槓槓的。

牧仁也不知道如何處置這個部落,只得靜等尼堪的指令。

多日後,尼堪的信使到了,信使給他帶來了一封信,信中的主要內容有兩條。

“將烏斯渾部遷到三姓附近,已通知巴爾達奇前來接應,路上不服從管教者殺無赦”

“等巴爾達奇一到,你部立即南下,按照原計劃行事”

十日後,已經是初冬時分了,巴爾達奇帶着一千騎到了,不過此時掛念族人的烏力吉也帶着加強一千鑲黃旗精銳的寧古塔騎兵到了!

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九章 亞速(下)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八章 紫禁城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
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下)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九章 亞速(下)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八章 紫禁城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