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

等威廉走了,尼堪看向大夏國諸人。

“你等是怎麼看的?”

包括孫德安在內的所有人幾乎都無一例外建議,既然普魯士人掌握了燧發槍的秘訣,還能組建起四個軍團的常備軍,就是大夏國強勁的對手了,建議不要向它們提供太多的燧發槍以及彈藥。

另外,對大夏國幾項關鍵技術實施嚴格的保密制度,對於流到歐洲的關鍵技術實施嚴格的追溯,對責任人進行嚴懲。

尼堪聽了一會兒,未置可否,他問道:“剛纔威廉說了,他準備以普魯士一國的力量獨自展開統一德意志諸國的戰事,這件事你等怎麼想的?”

諸人的意見也大同小異,無非是普魯士肯定談好了外援,或者是盟軍也說不動,多半是在歐洲大陸並沒有利害關係的英國人,或者是與法國人相鄰的西班牙人。

尼堪看看諸人,見包括孫魯這樣在歐洲待了接近十年的人也是這種看法不禁有些失望,心想:“到底是在歷史上寂寂無名之人,對於大勢的判斷還是差強人意啊”

半晌,衆人的爭論停了下來,他們知曉,皇帝陛下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判斷。

尼堪確實有獨特的判斷,不過這個判斷也是在衆人爭論時形成的,在威廉還在的時候他竟然沒想到這些,他不禁爲自己反應遲鈍感到不滿。

“難道自己真的老了嗎?”

在衆人爭論時,他一直閉着眼睛,此時他睜開了眼睛,所有的事情在心裡理過一遍後已經完全清晰了。

“我的看法是”

一想到這個判斷形成後將要面臨的局面,他爭強好勝的心思又被激發出來了。

“由於我國的強勢,從亞洲開始,在日本擊敗了荷蘭人,在美洲擊敗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地中海擊敗了法國人,又輕易做到了歐洲人幾百年也沒有辦法做到的長驅直入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壯舉,還拿下了肆擾東歐地區幾百年的克里米亞”

“這麼一來,不用說,整個歐洲都恐懼了,當然了,這種恐懼他們是不會當着我們的面表現出來的,眼下朕可以做出判斷了,他們的頭號敵人已經從奧斯曼人變成我國了”

“由於我國佔據了明斯克到柯尼斯堡一帶,將整個歐洲一分爲二,由於波蘭王國已經不復存在,對於他們來說最靠近我國的就是普魯士,當然了,還有俄羅斯,但由於普魯士與我國友好,他們便只能將心思放在普魯士身上”

孫魯似乎醒悟過來了,“陛下,您的意思是,歐洲諸國,至少是絕大多數已經達成了一致,全力支持德意志諸國統一,統一的、強大的普魯士作爲歐洲與大夏國的屏障?這樣的話難怪威廉不怕其它國家的介入”

尼堪點點頭,“還不止如此,朕相信,既讓德意志諸國統一,但又不能讓其太過強大是除了哈布斯堡家族之外的歐洲諸國一致的意見,讓威廉與眼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匈牙利/波西米亞國王、實際掌管德國南部的利奧波德一世大戰一場然後統一,併成爲阻隔我國與歐洲其它國家的屏障,這纔是威廉如此信心滿滿的唯一原因”

孫魯問道:“難道他們不怕被我國識破?”

“不會的,利奧波德一世肯定沒有參與進來,當戰事發生後,可以預料,整個歐洲的主要國家都會發布‘不干涉德意志內部事宜’的宣言”

“但如果威廉與利奧波德一世兩敗俱傷又該當如何?那樣的話他們扶持威廉就失去意義了”

“所以他們會在幾個方向進行佯動,比如荷蘭人,或者法國人,或者丹麥人,也會讓威廉打幾個表面上的勝仗,那之後歐洲諸國便偃旗息鼓了,然後會暗中支持威廉”

“但有一個問題”,孫魯繼續說道。

“哦?”

“陛下,眼下奧斯曼帝國雖然大敗於我國之手,元氣大傷,並將亞速海、克里米亞半島整個讓出來了,其騎兵也折損大半,但那是相對於我國來說的,對於以前的奧斯曼人來說,對歐洲進行聖戰一直是他們的理想,如果奧地利與普魯士打起來,正好給奧斯曼人攻入匈牙利創造了機會”

“因爲一旦開戰,奧地利、波西米亞肯定會成爲前線,只有匈牙利會成爲後方,如果奧斯曼人此時突入匈牙利,利奧波德一世肯定抵擋不住,那樣的話,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土就會被奧斯曼、普魯士瓜分”

尼堪點點頭,“你能想到這些,歐洲人自然也會想到,眼下我國經過克里米亞、羅馬尼亞大戰後,雖然獲得了勝利,但也需要喘口氣,身後又有俄羅斯人牽制,一時半會兒肯定不會牽涉到歐洲戰場,於是,爲了牽制奧斯曼人,歐洲人多半會支援意大利半島諸國再次入侵愛琴海,讓奧斯曼人抽不出身來”

“其實,他們支持威尼斯人在克里特島對奧斯曼人進行攻擊最爲恰當,但由於克里特島的最大城堡伊拉克利翁被我國控制,他們不敢冒險,故此只能在愛琴海諸島打主意”

“那我國?”

尼堪站了起來,他走到大廳中間,先是看了一下孫德安,接着邊走邊說道:“宗教對歐洲人的影響根深蒂固,非短時間能夠化解,這也是朕爲什麼一開始並沒有將明斯克和柯尼斯堡設置爲行省,而是歐洲流行的大公國新式,現在看來,無論裡以何種新式,何種面目出現,大夏國的影子都是無處不在,既然是這樣,這大公國不設也罷”

他走到孫德安的面前,“安兒,你來到這裡時才十五歲,如今掌管大公國已經十年了,別的不說,將柯尼斯堡的港口以及遍及國內的馳道、幹道修建完畢便是大功一件,何況這十年大公國內大致保持了平穩”

“不過”,尼堪突然話鋒一轉,“按照我國的規矩,凡是有關乎大夏帝國利益的大事,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你,包括你手下的官員卻無一上報”

孫德安“撲通”一聲跪下了,並哭道:“父皇,不是兒臣有意隱瞞,而是以兒臣的見識,並沒有想到那麼遠,並沒有意識到那是影響到帝國大局的大事”

隨着孫德安的跪下,孫魯、斛律恭等人也跪下了,連歐洲人湯若望也跪下了,他能夠跪下的原因自然不是那帶有東方帝國強烈印記的君臣之道,而是剛纔尼堪一開始的長篇大論,讓他再一次深深地震撼了,讓他真正有了“他就是上帝,無所不能的上帝,至少天選之子”的想法。

尼堪搖搖頭,“你等是有意也好,無意也罷,由於你等的行爲,至少在間接上導致了歐洲諸國有了聯合起來對付我國的打算,這就是後果,而這一後果已經無法逆轉!”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尼堪還在做着思想鬥爭,其實事情既然到了這一步,無論做出何種決策都於事無補了,但自己定下的規矩絕對不能打破,否則的話,這個龐大帝國的衰微就在毫釐之間。

“安兒”

他走到了孫德安的面前。

“你知道澳洲嗎?”

孫德安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他大哭道:“父皇……”

尼堪看了看其他人,“諸位都不是外人,肯定見過朕親自繪製的世界地圖,在南洋以南,有一處大陸,地廣人稀,荷蘭人曾經抵達過,我國亞洲水師也曾經到過那裡,但在此前並沒有當成重要目標來對待”

“安兒,我會讓你大哥準備一些船隻和人手在廣州候着,你去那裡吧,那裡的土地足夠廣袤,帝國每隔一段時間會視情況給你遷徙一些人口,不過由於帝國的重點在美洲、歐洲,這移民的次序就會靠後了,那是一片空曠的大陸,要經略好也不容易,你去吧”

說完又看向其他人,“你等誰願意追隨禮親王前往?”

諾爾布站了出來,“微臣願往!”

尼堪點點頭,“澳洲草場廣袤,與喀爾喀有些類似,倒是可以放養衆多的牲畜,等這裡的事情告一段落,朕會坐火車回去,路過車臣汗部時,我會讓你父親抽調出一部分牧戶跟着你去”

又對魏象樞說道:“你也跟着去吧”

此時的他已經對此人有些不滿了,前次太子孫德威在赤塔省處理孫德舜事件時,就對當時擔任布政使的他有些意見了,如今他貴爲明斯克大公國的政務系統負責人,卻絲毫沒有任何改觀,雖然他在後世是大清國的名臣,但尼堪已經不準備再重用他了。

去澳洲,說起來是去開疆拓土,實際上形同流放,這一點,在尼堪心目中已經定型了。

“是,陛下”

魏象樞似乎意識到什麼,他匍匐在地上,身軀也在微微顫抖。

“父皇”

孫德安很快平靜下來了,他知道自己這一生已經與大夏國的偉業無緣了,不過這澳洲是他父皇在他們兄弟姐妹小時候三番五次說過的地方。

“那是一處面積極爲廣袤的大陸,周圍都是海,若是有稍微強大一些的海軍就能守住,然後安安穩穩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

他想着:“算了,能夠在那樣的地方獨立一國也好”

他說道:“父皇,兒臣有兩件事,還望您批准”

“說吧”

“是,父皇,其一,兒臣此去澳洲,希望能有一到兩支分艦隊跟隨,萬一不行的話,至少有一支”

“準了,眼下亞洲佛林港的船隻建造能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拿下廣東之後,還能從南洋諸國進口優質木材造船,眼下亞洲部分已經有了兩支洲際艦隊,淘汰下來的老式分艦隊還有很多,你帶過去兩支也沒問題”

“澳洲的地理形制我很早的時候就同你說過,哪裡有煤炭資源,哪裡有鐵礦,哪裡適合種植糧食你應該還記得,以蒸汽船以及海軍的能力,找到那裡並不難”

孫德安點點頭,他又說道:“到了那裡後,還是要施行東正教……”

尼堪搖搖頭,“算了,你等自己拿主意吧”

孫德安繼續說道:“那克里斯蒂娜……”

尼堪說道:“你別想了,她是瑞典王國的人,又在國內深孚衆望,豈能給你做妾?情人?更不像話,我準備讓她與戈仲文成婚……”

“也好”,孫德安似乎是如釋重負,“那兒臣就沒有其它想說的了”

……

孫德安走了。

走之前,尼堪給他許諾了能夠裝載一百艘信天翁的移民和軍隊,這樣的條件是他不能拒絕的,在他心目中還有一個小心思。

“澳洲離南洋近,到時候大發私掠證,從南洋諸島擄掠大量人丁前來爲奴,讓他們種地,大夏人專門做工、當兵,無須事事依靠本土,我倒是要在那裡做出一番大事來!”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孫德安走後一個月,尼堪與瑞典王室達成了克里斯蒂娜與明斯克大公國牧首戈仲文成婚的協議,並與他們簽訂了和平協議,無論他們的真實想法如何,至少在表面上大夏國在東北歐又多了一個“盟國”。

而在與克里斯蒂娜成婚後,戈仲文又得到了建設柯尼斯堡大學的任務,而他就是第一任校長。

有着強烈自信的開放,收容天下人才爲己用,用另外一種文化影響歐洲依舊是尼堪的戰略決策。

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上)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
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上)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二十八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五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