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發生了一件大事:物價闖關。
當時我們施行的是雙軌制,具體不贅述了,這個制度直接催生出一大批官倒,據說全國有2萬多家官方背景的公司,不做經營,專門當倒爺。
而且分等級,有句順口溜:一等官倒搞批文、二等官倒搞材料、三等官倒搞彩電、四等官倒搞一些小家電。
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
從1985至1987年,物價連續上漲8.8%、6%和7.3%。雙軌制除了讓倒爺賺了大錢之外,羣衆不滿意,國企不滿意,良性的自由市場沒建立起來……國家就得考慮如何改革。
這時,有個叫弗裡德曼的專家來到了中國。這哥們最有名的操作,就是休克療法,也不贅述了。
他開出一劑藥方,說:長痛不如短痛!放開價格管制,中國的改革已經到了最後時刻。在最初的幾天,人們可能會感到痛苦,但很快會發現價格並不一定會輪番上漲。
按照弗裡德曼的估算,只會造成三個月的混亂,三個月之後就會一馬平川。
而國家也進行了一些調研,研究之後決定價格闖關。
先從上海開始,引起了一些恐慌和爭議,但總體還算平穩。進入夏天,就呈現出失控的可怕趨勢,各地開始瘋狂搶購。老百姓見東西就買,不管有用沒用的,爲了搶毛線在街上大打出手,一些教師因爲物價飛漲無法維持生計,公開在校園裡擺攤……
後來姜昆有個相聲《着急》,做過一些淺顯的表達,就是那個:“聽說過兩天副食品要漲價啦!”
見此情形,國家在8月末發佈通知:暫停物價改革方
案,治理環境、整頓秩序。
多的不說了,只能說在80-90年代,我們經歷了很多坎坷困難,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最終都挺過來了……
八月的威尼斯正是盛夏,在一個本就不大的地方,全是小巷子,全是人,又曬又擠,還全是水,水還有點臭……可以想象一下這種感覺。
歐洲三大,柏林太冷、威尼斯太熱,只有五月份的戛納正好。
《紅高粱》 《最後的貴族》抵達的時候,正值國內價格闖關的最高潮。
不過他們沒啥感覺,這年頭文藝界地位很高的。兩個劇組各派一支代表團,共計30多人,由電影局的官員統一領導。
吳天明、黃建新、姜聞、史可、謝晉、濮存昕、潘虹等等,全部亮相。
黃建新這個人很特殊,他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分到了西影廠做編輯,從出身上就與張藝某、陳楷歌等第五代不同。
作品也不一樣,比如《黑炮事件》 《背靠背臉對臉》 《站直囉別趴下》 《求求你,表揚我》,他喜歡城市現實題材,不像第五代老拍封建、鄉土。
黃建新與韓三平關係非常好,曾在中影集團任職,幫助新人,監製了大量影片,自己就沒怎麼執導了。
不過他與韓三平合作,聯手拍過《建國大業》等幾部新時代主旋律。
《黑炮事件》雖然被陳奇抄來給張俊釗了,但有才華就是有才華,黃建新仍然冒了頭,成爲西影廠骨幹。
陳奇挺喜歡黃建新的,這次沒來威尼斯,不然得見見。
“哎呀,清霞!”
在酒店內,謝晉看到林清霞就連忙過去,握住手就不放,嘆道:“你能來太不容易了!這陣子紛紛擾擾,我們在內地消息不及時,到底怎麼樣了?”
“您放心,沒事了呀!”
“真沒事?”
“陳先生說沒事,那肯定就沒事了呀,您看我好端端的出現在這裡了。”
林清霞心中負擔消去,又願意打扮起來,妝容精緻,衣品優雅,恢復了光彩照人徐娘半老的女明星形象。
“林小姐!”
“林小姐好!”
《紅高粱》劇組也在,紛紛過來打招呼,姜聞25歲,還在跟老嫂子劉小慶滾牀單呢。
他寸頭,留着鬍子,身高183,有肌肉,也算一位壯漢。
憑藉《芙蓉鎮》拿了百花獎影帝,在國內也有名氣了。
“林小姐,久仰久仰!”
他操着標誌性的低音炮,林清霞不認得,露出社交禮儀的笑容:“您好,我看過您的《芙蓉鎮》,演的真是好!”
“那個還可以,都是謝導拍的好!您能來威尼斯,我們備受鼓舞,有空可以到京城轉轉,我也略盡地主之誼。”
姜聞也會社交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刺頭,特別在他還沒怎麼成腕的時候。
但他不願意多提《芙蓉鎮》,這片拍是拍了,他與謝晉的思想可是完全兩樣。
謝晉主打一個傷痕,姜聞可不傷痕。
他幾部片子其實都在講一件事,而且膽大包天,就拿《陽光燦爛的日子》來說。
你當它是部青春片,可以,但也可以不當青春片看。
姜聞心裡對林清霞也是淡淡,一個臺灣女明星,統戰來了,就這點事。
不過別人應該是接到上級指示,要照應好林清霞,可謂無微不至。
兩個劇組親如一家,起碼現階段沒什麼競爭意識。
兩部片子陸續首映。
先是《最後的貴族》,林清霞飾演的女主角就是在威尼斯出生,又在威尼斯自盡,很契合這個地方。故事前文介紹過,不囉嗦了。
大抵就是民國權貴階層的遺老遺少,對舊時代消逝的懷念。
這種小資產階級調調,很合西方人口味,但這片拍的屬實一般。媒體評價有誇的,稱之爲:“從電影美學和電影藝術的視角來看,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也有批評的:
“謝晉摒棄了一貫擅長的敘事節奏,製造了大段的留白,對女主角的經歷表述稀薄,導致人物形象很模糊,只能靠觀衆自己聯想。”
“不瞭解中國歷史的人會一頭霧水,他們只會看到一個因爲父母過世而放浪形骸的墮落女人的故事!”
謝晉在海外頗有聲譽,這種評價已經算給面子了。
原版的詬病之一,就是潘虹要從20歲演到30來歲,她20歲的扮相就很顯老。白先勇一直遺憾林清霞沒有出演,結果現在林清霞出演了,效果差不多。
因爲她也顯老。
林清霞都34歲了,已經發腮,顴骨突出,面部肌肉鬆弛,怎麼還能演20歲的狀態?白先勇提前看了這版電影,他也不逼逼了。
一句話,這就不是演員的事,謝晉壓根就不適合拍《最後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