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亞運會閉幕。
中國拿了183塊金牌,韓國第二,拿了54塊;日本第三,拿了38塊;朝鮮第四,拿了12塊。臺灣之前雄心勃勃說拿6塊金牌,結果一個也沒有,只拿了些銀牌銅牌。
本屆亞運會的意義不多贅述,各方讚譽有加。
在亞運會召開之前,總設計師視察的時候說:“你們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爲什麼不敢幹這件事呢?建設了這樣的體育設施,如果不辦奧運會是個浪費。”
所以結束之後,伍韶祖這幫人原地轉成了申奧委員會,張羅申辦2000年的奧運會。
當時信心很足,羣衆支持,結果以2票之差負於悉尼——其實我們那會好多條件不成熟,缺乏經驗,哪怕申辦成功了,也肯定比不上08年。
亞運會期間有個頗具意味的事情:央視破例在黃金時段播出了可口可樂的廣告!要知道,以前我們對外資廣告都是做限制的。
據說可口可樂掏了一大筆贊助費,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
中國改革開放十幾年了,國內外對我們是否會堅持開放卻始終存疑,尤其是這兩年。亞運會是重塑國際形象的好機會,讓可口可樂打廣告是一種信號: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歡迎外資參與經濟建設。
國家在這兩年過的艱難,內憂外患,沒有錢,整體水平落後。不像後世強大了還得藏拙,成天拍那些大忽悠:一人高的航母,澡盆大的055,寧靜和諧的漁船……
亞運結束,各路人馬也該散了。
張選龍和求伯君正在實地考察,得先了解體育賽事的具體流程、人員場館等情況,再量身定做一套軟件。傅奇一家人回香港了,老馬也回杭州。
老馬最依依不捨,這一個月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陳奇沒邀請他加入,老馬主動貼上來:“陳總!如果您不嫌棄,我非常願意爲您效犬馬之勞。只是我當初分配的時候與校長有約定,五年內不準辭職,唉!”
“這是爲何啊?”陳奇疑惑。
“因爲我這人愛折騰,在杭州高校界頗有名聲,怕我幹兩年就跑了。”
“哦,沒關係,我們並不十分需要你。”
陳奇一句話給老馬乾鬱悶,本來嘛!人家這麼牛逼的國企,幹嘛上趕着招他啊?還得搭個京城戶口。
到了10月中,龔雪得去香港拍《小島驚魂》了。陳奇也得去美國,不過在臨走之前,他又去交了一份報告。
……
他本人是文化系統出身,業務與廣電多有關聯,但偏偏屬於宣部麾下,讓兩個部門時有怨念。這叫宣部的小心
肝、文化部的初戀、廣電得不得的白月光。
當他進入辦公室的時候,三個部門的領導都在,頓時有這種既視感。
“小陳來了!”
“那兒有茶,自己倒!”
陳奇也不客氣,自己倒了杯水,氣氛輕鬆,不是正式開會。領導的案頭擺着一份文件,標題叫:《關於加強港澳臺演藝人員入境商演活動管理的若干建議》。
“報告我們都看了,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好!”
陳奇喝了口水,撈乾的講:“港臺演藝人員與大陸交流勢必頻繁。那麼根據我的經驗,可能出現以下幾種亂象:
比如一些單位和個人私自邀請藝人入境商演,而藝人的經紀人也極可能索取高額出場費;某些演出活動的組織者會轉包經營,加價倒賣,牟取暴利;甚至於,出現嚴重的偷漏逃稅情況!”
“嗯,確實有很大的概率出現你說的這些現象。”
“特別是稅收問題!”
領導們連聲贊同。
陳奇繼續道:“我的建議分幾部分,第一是審批!他們想入境商演,包括走穴、拍廣告、上電視、開演唱會等等,必須報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是經紀機構。中央部門設立中央的涉外演出經紀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暫設一個涉外演出經紀機構,港臺藝人所有商演活動由這些機構舉辦。我們給它們頒發《經營許可證》。
不能說隨便一家企業,想請臺灣歌手唱堂會,私下一碰就成了,歌手唱完歌,拿錢拍屁股走人?這可不行,一定要統籌來抓。”
“第三,港臺藝人一般都有經紀人,他們想來大陸發展,讓他們的經紀人來註冊資質,我們頒發資格證。有證的才能過來商演。”
“第四,他們要提供合同副本,演員名單、節目單、時間、地點、場次、費用預算、票價、收入分成及有關納稅條款都要寫上!要嚴格按照合同辦事,嚴厲打擊耍大牌行爲!”
“第五是稅收,不多說了。”
“關鍵有兩點……”
陳奇頓了頓,道:“一個是媒體,我們的報紙要宣傳麼?電臺、電視臺可以播麼?這涉及對港臺流行文化定性的問題,我個人意見是主要新聞媒體不作促銷性宣傳,電臺、電視臺不予現場轉播。”
“……”
三位領導聽了,沉吟不語還有點微妙。衆所周知,東方集團掌管着大量香港明星,結果陳奇主動提出降低宣傳熱度,可見一心爲公。
“還有一點呢?”領導問。
“政治審查!”
陳奇吐出這四個字,道:“香港藝人我可以保證,臺灣的差一些。其實我老早就跟您提議,我們已經滲透進去了,再加把勁,搞點資金,扶持老兵組建政黨,把臺灣政壇攪……”
“停停停!”
領導一腦袋汗,趕緊擺手:“小陳啊,我知道你激進,但也不要太激進了,這不是我們該乾的事。”
“好吧,那最起碼也得有政治審查。支持臺灣迴歸的藝人我們歡迎,不支持的還想來大陸撈錢?咱們總不能這麼賤吧?”
這裡說一下:之前,臺灣主張的也是“一箇中國”,只是以他們爲正統。
“這個……”
領導猶疑片刻,道:“目前的大趨勢是倡導兩岸交流,如果設置政治審查,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臺灣那邊有機會做文章,搞輿論攻勢。”
“而且這個審查怎麼操作?他們來演出,我們還得做背調麼?那有點太明顯了吧?”
“我們還是以懷柔、統戰爲主。”
領導們的顧慮,也是當前的主流想法。
陳奇笑道:“您說統戰,那您得給我一個統戰的機會啊,讓我把那些不支持迴歸的傢伙變成支持的。
至於審查,不用我們出面。臺灣的望鄉公司願意做這份工作,他們可以收集臺灣藝人的言行輿論,做一個白名單和一個黑名單,私下給我們,沒有人知道。”
“……”
領導們面面相覷,都搞到這個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