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章 不明白

“子安,那個苗太師看到拜貼,見是你派來的人,立即客氣地讓我進去,詢問了你很多事,包括親事,子安,你說老實話,客棧裡常來的那個溫婉娘子是不是長公主殿下?”葛少華問。

現在有好幾個人知道頊王身份,李萬元,章楶,孫沔。

但知道趙念奴身份的只有一個人,李萬元,但打死他他也不會說的。

主要大家想都不敢想。

並且王巨舉止淡定,沒有誠惶誠恐,也使大家疏忽了。

然而只要往上面想,還是能從趙頊與趙念奴言語舉止處想到很多疑點。

苗繼宗舉止也奇怪,一個勁地問王巨親事,葛少華能不懷疑嗎?

“子深兄,那個你就不要問了,”王巨訕訕道,不過心中在想,難道苗繼宗也聽說了一些風聲?那可不是,畢竟趙念奴老大不小了,難道真一輩子不嫁人?

“另外京城裡遭遇到一場前所未有的內澇……”

“京城與朝堂的事就不要說了,只說有關西北與慶州的事。”王巨道。那些事多與慶州無關,有用的葛少華也未必能聽到。

“這個我聽到的有限,第一條乃是官家嘉獎歐陽公有知人之明,若不是歐陽公推薦了孫公來慶州,就不會有這場大捷。”

現在葛少華心情要稍好一點,當初他聽到這條消息時差一點氣歪了鼻子。

“還有呢,”王巨釋然,比如未來蔡挺來大順城,蔡挺是首功,可其他人功勞同樣不小,然而史書記載了幾名將士的姓名?或如王吉,連上宋史列臣傳的資格都沒有,但慶曆之戰,涌現出幾個王吉?

“還有司馬公不知從哪兒得知了慶州遷徙的事,司馬公似乎上了一道書奏,說是西邊蕃部弓箭手知山川道路,材氣勇悍,涇原環慶皆倚爲藩蔽,諒祚常以兵威脅,違拒者輒戕殺,現官府主動扶持弓箭手退入內地,西夏入寇則通行無礙,邊境危矣。”

孫沔下的不是露布,只是口頭命令。

司馬光人在京城,因此聽得不清不楚。

而且環慶又新近立下大功,所以有的司馬光也不大好說。

於是上了這道不痛不癢的奏子,結果不報。若不是葛少華用心打探,幾乎都不知道。

就是這條消息,卻是王巨最需要的消息。

他低下頭沉思,就不知道司馬光會發幾份力。另外趙頊會不會明白自己的用意。

…………

趙頊確實弄糊塗了。

王巨那封密函裡只寫了一行字,獻馬於潁王、越國長公主殿下。

什麼就沒有了。

苗繼宗也稀裡糊塗,不過他是趙念奴的外祖父,當初趙念奴去延州找的就是他。因此知道一些內幕的消息,便將馬帶給趙頊與趙念奴。

兩匹不錯的馬,不過趙頊與趙念奴不是當初悲催的趙曙,他們想要什麼良駒弄不到手的?

因此趙頊納悶。

這不是當初用竹紙做禮物,那也叫送禮,不過用意乃是仁宗重視文治,曾經送了一車子書給王巨,竹紙出來,會有更多的人用得起紙。不是當真送禮。

而且他雖是潁王,卻等於是皇太子,未來的人君,人君富有四海,哪裡在乎臣下送的禮物,有在乎的,但那多半是昏君。

王巨無故地送來兩匹馬是什麼用意?

他不便出面,不過可以由他老師出面,便讓韓維派下人騎馬迅速到華池縣打探了一下。

韓維進宮稟報:“殿下,歐陽公與孫公略有欺君之嫌。”

“爲何?”

“慶州真實的戰鬥不是孫沔奏子上所寫的那樣。西夏人五路入侵抄掠,孫公只是勒令三軍堅守砦堡,勿得出兵。只有華池縣一縣出了兵,三場戰鬥慶州沒有任何支援,完全是華池縣數營官兵自己打出來的勝利。”

“居然這樣,爲何華池縣幾營官兵有這等戰鬥力?”

“王巨也略有越制的舉動。”

“說說。”

“他去了華池縣後,立即檢閱軍隊,並且當場拉弓放箭,將三軍震懾。”

“這有什麼越制的?當初他在王家寨只是一個孩子,便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不是這個,爲了激勵士氣,他讓他的外父家與延州的朱家出面,用資助的方式,每月購買大量的羊與豬宰割,提高士氣的伙食。又利用訓練的方式,按照名次與進步排名,進行不等的賞賜,僅此兩項,每月就要花四千多貫錢。此外還新近組織了一營蕃騎,大肆從邊境購買西夏戰馬。正是因爲這支蕃騎,再加上荔原堡原有的一營蕃騎,才取得三場大捷。”

“這個本王也聽說了,但它是西府同意的,包括授那個趙忠的指使之職。”

“是不錯,可這營蕃騎一直在擴軍,已擴大到了八百餘人,似乎現在還在挑選強壯的蕃人擴編,臣的傔客打聽到似乎他們打算擴編成近千人的特大蕃騎營。“

“這不可能,雖說蕃落軍制度不象禁騎兵那麼嚴格,一營兵力也不會准許超過五百人的。”

“是有這麼回事,因此華池刺臉的蕃落軍只有五百人,餘下的是用壯馬名義集結訓練。”

“那些蕃人願意嗎?”

“若是壯馬的待遇,他們肯定不願意,不過他們的待遇與正規蕃落一樣,甚至他們訓練時也與官兵一樣,進步的與名次高的都有獎勵,不過這些錢帛也是資助的。”

這些比較容易打聽。

畢竟某些方面,確實如韓維所說,是越制了。說嚴重一點,這等於在養私人軍隊。

因此王巨索性大大方方的將所有開支一起擺出來,讓大家看。

“等等,讓本王算算他們的費用,馬就打算除外了。”

“殿下,馬也不能除外,開始那幾百匹馬全部資助的,三戰大捷後繳獲了大量戰馬,也只是充實了當時四五百人的新蕃騎,充實了荔原堡的蕃騎,另外就是將荔原堡那支保捷軍改造成騎兵的備馬,餘下的全部獻給慶州,讓孫沔調配各騎兵營了。後來擴軍的戰馬仍是從西夏那邊換來的戰馬。朝廷詔書一匹二等馬給三十貫錢,那根本買不到馬,所以朝廷才新近改了詔令,三等馬給三十貫錢。”

“爲什麼下這道詔令?”

“三司也有三司的算法,他們計算時是按照薛公之舉計算的,商人用馬換鹽鈔,再用鹽鈔押鹽去邊區出售,用出售的錢換物資,再用物資與蕃人換馬,因此一匹二等馬確實只需三十貫錢。不過禹藏花麻投奔西夏後,西夏青鹽衝擊秦渭地區,再用這個方法換馬換不來了。所以臣的三哥遷任三司使後,將馬下降一等,又增錢五貫。”

但還是不能買到馬,不過這道詔令剛下,效果如何韓維也不知道。

“那麼正常一匹二等戰馬價值幾何?”

“五十貫以上。”

“也就是王巨每得到一匹馬,朱李兩家將會虧空二十貫。他們兩家那來的那麼多錢?”趙頊懷疑地問。

簡單的,一千匹馬就會虧空兩萬貫。

再者伙食與獎勵的資助,每月三千多貫,一年下來四萬多貫。

再加上豢養五百名蕃騎,一人打算一年四十貫,一年下來又是兩萬貫。

似乎那個竹紙賣得不錯,可那個作坊不是朱李兩家的,將朱李兩家與王巨的契股一起加起來,也不過與高家相持平。也許朱李兩家有這個財富,但捨得傾家蕩產拿出來嗎?

“那兩家是拿出來不少錢,但不是所有錢都是那兩家拿出來的,王巨在中間用了一些手段。”

“什麼手段?”

“他先與官兵聯手查禁私商,脅迫慶州商賈不得經營私鹽,至少私鹽不得從華池道經過。”

“那能通過嗎?”趙頊狐疑地問。

這個私鹽利害關係王巨曾經也與趙頊解釋過。

只能緊一緊,禁不掉!

所以他纔在父皇母后面前說了兩策,第一策立即禁止互市歲賜,第二策強行用低價鹽往邊境傾銷,打壓青鹽銷量。用經濟逼迫西夏低頭。

這個低價就是成本價,將運費與產鹽成本計算後,朝廷無利潤地於邊境處傾銷。

但是父皇略有些擔心,怕將西夏真正逼急了,發起真正的入侵,那麼宋朝雪上加霜了。因此聽了,只是贊成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並沒有執行。

王巨強禁私鹽,弄不好就會引起爭議。

“通過了,孫沔治邊強硬,正好保捷軍原指使與私鹽商人勾結,被孫沔判決秋後問斬,又責罰了幾名商人。王巨讓朱家的管事借這股勢與慶州諸商人協商,他們只得百分之十的收益,另外鼓勵他們買馬,甚至派官兵爲他們護航,又出兵剿滅子午山的山匪。同時新蕃騎營就駐紮在華池城外,必經之處。軟硬兼逼,那些人不得不同意下來。”

開始並沒有答應剿匪,不過韓維派門客打聽,也不可能打聽到所有內幕,因此聯在一起說的。

“難道私商有這麼多利潤?”

“也不僅是私商,另外他還推出一種很難喝的烈酒,殿下,你嘗一嘗。”韓維從小酒壺小心地倒出一杯燒酒,讓趙頊喝。

趙頊也不是太在意,宋朝有了烈酒,大約兩十度左右。但再烈的酒,不過一小杯罷了,於是一抑脖喝下,隨後嗆得直咳嗽,大聲說:“這是什麼酒?”

“雖然難喝,不過西北天寨地凍,這種酒喝了會很暖和。”

“本王明白了,也就是酒與利商的利潤,再加上一些捐助,纔有了這些經濟。”

“基本是如此,不過還有一些法門,比如那些訓練的獎勵,不是交到士兵手上的,而是交給其家人,也不是給錢帛,而是根據各地的需要給錢布米糧茶,如蕃人那邊缺少茶,就承諾給其茶葉,如京城禁官家屬缺少生活用品,於是給其錢布米糧。因此明爲每月拿出三千多貫的獎勵,官兵家屬也確實得到了三千多貫獎勵,但實際付出的只有兩千多貫。”

這個容易理解,無非爲了節約用費與成本。

但王巨這樣做,除非有一條能拿得出手的理由,否則多少犯了錯誤。儘管他變相地用所謂的捐助方式,也是用心爲國。因此韓維最後說:“雖他是爲了強軍,可這手段不大好。”

“兩個孫公也不過問?”

“西夏威脅,可是朝廷兵力與財力有限,他們還巴不得王巨會這麼做。”

反正立功他們拿大頭,犯錯誤又能將責任往王巨身上推,何樂而不爲?

趙頊在沉思,說道:“不對,他不會犯下這等低劣錯誤的。”

“臣想也是。”韓維同樣奇怪不解。這小子手段十分強硬,聽說在子午山審問犯人,犯人不招供,於是一個一個的腦袋砍,最後那些山匪將罪供招出來了,也還是砍掉腦袋了。並且親自上戰場,聽說幹掉了好幾個西夏人,三軍上下畏之若神。但只是手段強硬,可心思慎縝密,不會輕易留下這個把柄的。

不過趙頊更納悶,這與獻兩匹馬有什麼關係?難道指望自己替他說幾句好話?

趙頊終於聽到一些慶州的真相了,可他還是想不明白。r1152

varwosoadconfig=;

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一五五章 文臣 上第520章 天上 下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七十二章 悲情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793章 大捷 下第三七〇章 楊家將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828章 青丹谷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663章 老朋友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二七三章 撈好處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30章 條件 下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856章 割土 上第759章 張睦 上第525章 心機第801章 後手第二一〇章 謀事在人第796章 露底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731章 假像第三六〇章 一句話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727章 鬧劇第726章 微調第一五九章 錢哪 上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九七章 胡鬧 下第469章 旅 下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506章 飛天 下第759章 張睦 上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一二八章 快活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四十三章 大哥第四二二章 楹聯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560章 請功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三一八章 資格第二四四章 蕃奸第三四四章 天下第一女 上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647章 蘇茂蠻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二八七章 實話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32章 南來風第501章 好牌第846章 上海務 上第二九一章 一扇窗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741章 裂車 下第539章 會戰 4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三九章 投名狀第八章 懷疑第795章 讓 下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二四三章 虎踞炮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724章 孤臣?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三八九章 那個名字第二三二章 又打臉了第二三六章 不安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七十八章 不合格第772章 不殺第521章 蔣幹
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一五五章 文臣 上第520章 天上 下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七十二章 悲情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793章 大捷 下第三七〇章 楊家將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828章 青丹谷第一九〇章 亮劍第663章 老朋友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二七三章 撈好處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30章 條件 下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856章 割土 上第759章 張睦 上第525章 心機第801章 後手第二一〇章 謀事在人第796章 露底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731章 假像第三六〇章 一句話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727章 鬧劇第726章 微調第一五九章 錢哪 上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九七章 胡鬧 下第469章 旅 下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506章 飛天 下第759章 張睦 上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一二八章 快活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四十三章 大哥第四二二章 楹聯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560章 請功第二〇九章 真相第三一八章 資格第二四四章 蕃奸第三四四章 天下第一女 上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647章 蘇茂蠻第四四四章 二王 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二八七章 實話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一五一章 弟仇 上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32章 南來風第501章 好牌第846章 上海務 上第二九一章 一扇窗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十四章 小翅膀第741章 裂車 下第539章 會戰 4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三九章 投名狀第八章 懷疑第795章 讓 下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二四三章 虎踞炮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724章 孤臣?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三八九章 那個名字第二三二章 又打臉了第二三六章 不安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七十八章 不合格第772章 不殺第521章 蔣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