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擔心

用宋朝所佔的綏州換土門,西夏不是划算,而是太划算了。論面積大小,是易換之地的四到五倍。以土地肥瘦而言,土門一帶多是荒山野嶺,綏州則是党項心,有大三口之利。從軍事角度而言,宋朝得到土門一帶,也不過略略拱厚了延州的防禦力度,但沒有土門,現在延州北部諸堡壘一起修葺起來,也能保障延州安全了。但宋朝得到了綏州,直接威脅到西夏的老巢銀夏二州,甚至將西夏拖到他們最不想的消耗戰中。

還有人心,嵬名山新附,人心不安,遷於土門,地狹土瘦,一萬餘帳必然會人心渙散。

如果說王安石變法是非對錯,一般人弄不懂,會不明覺厲。

但這個太簡單了,那怕是普通人,拿到陝西地圖,將兩處圈畫出來,也能看到西夏撈了多大便宜。

宋朝還是換了,這個能理解,大傢伙一起想苟和啊,所以明知道是賠本買賣,也做了。

可爲什麼西夏人不換呢。

不能說宋朝君臣一起是楚懷王,那說得太敷淺了,王巨也不敢說,大家一起是楚懷王,趙頊是,曾公亮是,文彥博是,難道只有你王巨是屈原?

趙頊也不會這樣想哪,便問:“王卿,爲何西夏不換?”

“陛下,諸公,道理有些兒複雜,西夏、遼國與我朝,恍若三國演義。論軍事疆域,遼國最爲強大,論財力與人口,我朝又遠勝之。只有西夏地狹民窮。即便軍事也不是很強大。”

“王巨。西夏雖地狹民窮。但西夏多次擊敗我朝,也大勝過契丹。”文彥博立即反駁。

“文公,我朝之敗,也不過三川口、好水川與定川砦。其實三川口之失利,主要是李士彬與金明三十六寨被李元昊擊破。若是將羌人真正當成我們大宋子民,那就是慘敗。若不當成大宋子民,只是當成藩屏所在,那也不算敗得特慘。劉平傷亡的部下不過幾千人而已。兩國交戰,幾千人傷亡能算重大傷亡嗎?就象臣初到華池縣那三戰,也不過小捷,都不好意思張揚,正是此故。況且劉平也殺傷了許多西夏士兵。”

“李士彬難道不是宋臣?”

“文公,李士彬絕對是宋臣,然而當初我朝君臣根本沒有想到李元昊會突然發難,延州官府不置斥候,李士彬未設密探,所屬三十六寨羌人大半已被西夏收買。金明三十六寨明爲延州長城。實則這道長城千創百孔,隨時塌陷。那是李元昊急於暴起發難的。否則利用得當,非是三川口之敗,甚至延州都能攻陷……別的不說,就如臣利用了野利部。”

這個問題又複雜了,比如蕃人如何管理?

又比如爲什麼宋朝政策那麼好,還有一些蕃部想投奔西夏?

但說起來也不復雜,蕃人如何管理,恩就要象一個恩,給予真正的尊重,而不是岐視與買安。威就要象一個威,而非是什麼想要當官、先做山匪等招安。

敢於適當的做一些出擊報復,就象西夏人所做的那樣,而非是以和爲貴。

但這個理論在宋朝仍沒有市場,王巨更不想招大家反對仇視,因此略過,又道:“別人我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李元昊攻破金明三十六寨,下官也沒有出世,不過下官在延州出生在延州長大,聽到很多說法,至少大多數人認爲李士彬金明三十六寨淪陷,對延州還是一件好事。”

“王巨,你可知道因爲李士彬之失,朝廷在延州一年所置官兵花費幾何?”

“必……然!文公,秦州熟蕃對我朝算是很忠誠吧,以前朝廷未置多少官兵,最終結果呢?就算李士彬置了密探,不讓李元昊側反各寨羌人成功,我朝只防御與被動挨打,西夏往往又是舉國來犯,早晚朝廷還要置官兵。”

“好水川呢,定川砦呢?”

“好水川之戰,王珪將軍敗得很慘,但也殺傷了許多西夏官兵,李元昊並沒有佔到便宜。真正慘敗的是定川砦一戰,然而府麟路之戰呢?爲何李元昊臨死之前,立下遺囑,與我朝交好?還有,爲何蕭太后與遼聖宗在澶州城下與我朝簽訂盟約?這個和平不是真正用錢買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荒謬,那麼遼國呢?”

“李元昊大敗遼軍,此乃是遼興宗不會用兵之故,才讓西夏僥倖得以勝利。隨後遼國多次派出偏軍出擊,差一點將興慶府攻破。因此西夏纔不敢主動招惹遼國。所以西夏有兩種思想,第一種思想是依附我朝,主動交好,那麼宋夏會久安,兩國聯手,遼國也不敢輕易攻擊那一個國了。事實也是如此,即便西夏主動入侵我朝,我朝還有那麼多士大夫想苟和,就不要說他們依附我朝,到那時誰敢提用兵西夏?”文彥博咄咄逼人,暫時王巨還不想招惹他,也沒那資格招惹,資歷與年齡官職都相差太大了,於是王巨立即迴歸主題,又道:

“還有一種思想,反正不敢招惹遼國,不如與遼國交好,共同對付我朝,一點一滴侵攻我朝,擴大疆域,削弱我朝實力,而且在攻打我朝時,會凝聚各部士氣,將西夏國內諸多矛盾轉移目標。”

“實際西夏並不強大,若非用陰謀詭計,即便李元昊在世,都打不過吐蕃人,至於與我朝三戰皆捷,同樣用了陰謀詭計,往往用數倍或十倍兵力才能獲勝。然而李元昊死了……所以大順城蔡公與臣便獲勝了。”

也就是說,李元昊一死,就算西夏用這個以多打少的戰術,都未必能勝利。

其實李元昊生生從宋遼兩個大國夾縫裡,立下一個國家,很了不起了。但宋朝大多數士大夫多數怯戰。王巨不能說。

“此言中的也。”趙頊長吁了一口氣。

朝堂上的士大夫都想和平,這絕不是趙頊想要的結果。

可沒有人能清楚說出原因,所以趙頊也說明不了大夥。

現在王巨簡單地幾句話,便剖解了許多真相,實際也等於是替趙頊向大家解釋。

“王卿,西夏爲何不換?”趙頊又問道。

“還是這個道理,無論西夏或遼國與我朝議和,皆是先前戰爭失利。或者拖入僵持階段。比如慶曆戰爭,西夏乃是蓄謀已久發起的戰爭,我朝則匆匆忙忙應戰。所以幾年戰爭下來,國庫空敝,民不聊生。但西夏那邊呢,更慘,百姓吃土,吃樹皮,挖鼠捕雀充飢!然而自澶淵之盟後,我朝政策漸漸變得內斂。對開疆拓土不產生興趣,對戰爭反感。故此士大夫和多主戰的少。西夏若主動象李德明那樣依附我朝。我朝必求之不得!若西夏屢屢發起侵犯,因爲戰和爭執,我朝不能上下一心作戰,那麼西夏就說不定得逞,以小對大,從我朝身上撕下來一塊塊肉,將自己漸漸壯大。”

“非是我朝士大夫不聰明,我朝許多士大夫的聰明才智遠勝了西夏的精英,但正是因爲這種求和心理,並且三國當中,西夏對情報最爲重視,我朝士大夫對西夏那邊具體的情況未必很瞭解,西夏那邊說不定連我朝皇宮宮闈中的情況都瞭解得一清二楚。因此西夏纔有了這個計劃,不是不換,而是一開始就不打算交換!”

“嵬名山投奔我朝那一年,我朝正是困難的時候,就連河北災民,朝廷都無法賑濟,由他們自生自滅。西夏那邊同樣困難,而且比我朝還要困難,大順城慘敗,李諒祚受傷病死,小國主即位,國內又受到了特大的旱災。故西夏無力出兵綏州,只派了數萬兵馬來救援,但被種諤擊敗了。拖到今年,西夏漸漸喘過這口氣,也開始打收回綏州主意了。他們如何收回綏州?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強行收回,但把握未必很大。我朝官兵非是慶曆初的官兵,況且邊區又置了那麼多戰鬥力強大的保捷、蕃落與弓箭手。第二種方法就是巧收。”

“巧收!他們想利用我朝大多數士大夫想求和的心態,提出這種看似可行的方法,果然,我朝同意。如非郭逵與趙禼機靈,依朝廷詔書,將綏州所有砦堡焚燬,嵬名山一萬餘帳遷於延州境內,那時我朝發現上當,已來不及了。綏州境內不是沒有砦堡,有許多砦堡,但這些砦堡多在原來宋夏邊境上,綏州與延州之間。西夏大軍隨着跟進,略加修葺,我朝就徹底丟掉綏州了。並且致命的是,嵬名山一萬餘帳百姓都無法安頓,那時在萬般失望之下,西夏再派奸細挑唆一下,這一萬餘帳蕃羌將會成爲延州一個超級火藥包,將它點燃了,後果不堪設想!”

也就是西夏從開始就不想換,也根本未認真想過交換,想的是將宋朝君臣會犯傻,然後好大便宜!王巨不想得罪太多人,說得很委婉。

然而他們做夢沒有想到的是,郭逵沒有上當,趙禼沒有上當。

王巨一口氣說完,垂首拱立。

文彥博肅聲道:“王巨,依你之意,當戰?”

“文公,下官非是想戰,那天在待漏院與範純仁辨得很清楚,如今國家經濟困窘,至少今明兩年不當開起戰事。可我們不想開起戰事,不意味着不備戰。如趙公奏摺裡所寫的那樣,不還綏州必戰。還了綏州,還會必戰,西夏必趁嵬名山一萬餘帳無處存身混亂之時,趁機出兵,攻打青澗城等處,一雪大順城之恥。能佔則佔,不能佔則挫我軍士氣鋒銳,一雪大順城之恥,我朝又敗,求和怕戰的士大夫會更多。那麼以後是戰是和對西夏都有利了。所以我的想法是不想立即開起戰事,但不可不備戰!”

“如今何策?”趙頊問。

“鞭長莫及,郭公既然很早就向朝廷提出此正商於地六百里,應當有所防備吧。但不管防不防備,朝廷備戰吧。”王巨道。

必須要打了,然而王巨換了一個說法,不是我想打,而是西夏逼得要打了。

王巨說完後,又掃視了大傢伙一眼。

有的大佬還是很認同的,不過王巨視線掃到司馬光時,看到司馬光眼中出現濃濃的厭惡神情。

請相信,司馬光絕對不是漢奸。

權謀術錯了嗎,試問沒有權術,那個大臣能上位,但那一個大臣不想上位?

打壓政敵錯了嗎,在官場上混,難道想學東郭先生與那個養蛇的農夫?

至少在司馬光心中,他是一直認爲俺是爲了大宋好的。

而且在司馬光心中,王巨確實就是大宋以後的禍害,國賊,小人。

王巨偷機取巧的說法,同樣瞞不過司馬光,並且增加了他的痛恨。

“此人,是一個大麻煩……”王巨心想。

這兩人是水與火了……

不過王巨擔心的他接下來的事。

實際綏州沒有趙頊想的嚴重,大約郭逵有備吧。

萬一郭逵沒備,綏州必失,那也沒有關係,雖失掉綏州,可說不定能讓更多的士大夫清醒,放棄綏靖心態,反倒是一件好事。

可能有部分士大夫繼續自己糊弄自己,織一個大宋和平的夢……但趙頊的夢不是這個夢!

王巨擔心的是他自己。

他主持軍器監,大肆裁減,裁減官匠沒關係,不過接下來裁減的不是工匠,而是官員。

整個軍器監合併了幾十個局、作、院、所,原來這些局作院所置了許多使、副使、都監、監押以及其他名堂的差官,還有大量的堂吏,官吏多達一千多人!

當然,這是朝廷的機構,必須有差官領首。

然而現在這些機構不是做事的,而是成爲安置權貴子弟的場所,所以安排了很多莫明其明的官員來到這些機構,於是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本來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了,經過王巨裁減後,只有五庫六院,那麼就變成了十個和尚取水,更吃不到水了。

王巨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發生的,肯定要大肆裁減,這就是所謂的節流。

但到了這一步時不那麼好裁減的,不要看這些差官官職小,但都是權貴,他們的祖上能追述到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光翰、潘美等人,甚至還有楊業、李繼隆這些人的後代,高曹兩家子弟。

增置沒關係,一旦減裁,那個官員願意下,不僅這些官員本身就有着背景,他們身後還有許多有勢力的父母長輩!

講人心,比自心。

就象自己現在就考慮二妹的嫁妝,爲何,還不是想二妹在夫家得到尊重?

或如自己讓三弟讀書,不說考一個進士吧,最少考一個舉人,得到一個功名,以後會有一個好前途。

一旦裁減了那麼多官吏,要命的這些官吏背景不象是鄭白渠,許多人都有深厚的背景,會有多大的麻煩?

會有很多麻煩不說,若是有人在背後搗一下鬼,王巨就休想能下了臺!

那麼司馬光會不會對自己來一個小小的四兩撥千斤呢?

想到這裡,王巨眼神一下子變得鋒利起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

第二三一章 迷惑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二七八章 述職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779章 土豆宴第659章 海戰 下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703章 大事 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一八八章 玩於股掌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 下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89章 慘戰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478 鼓聲 續下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第520章 天上 下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728章 黃河第一〇五章 空穴有風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三〇四章 獻舞 上第一五七章 請權 上第三三九章 國賊第617章 呵呵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485章 人樣子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 下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61章 自曝第645章 長城 中第769章 反轉 下第三三二章 水與火第494章 會戰開始 上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466章 笑話第464章 四樣物事 上第741章 裂車 下第824章 遲了第三三三章 決戰時候第七十六章 世仇第719章 雙鵰第627章 動心第618章 大錢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二一四章 故人第832章 慘第三五四章 驕傲 上第578章 和平第530章 跑吧第一八〇章 趙曙的心思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660章 漁翁第591章 良臣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604章 幾振 下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七十二章 悲情第743章 逼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七章 路窄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830章 反轉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四四三章 市易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468章 旅 上第十六章 人情
第二三一章 迷惑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二二四章 心驚肉跳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二七八章 述職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779章 土豆宴第659章 海戰 下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703章 大事 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一八八章 玩於股掌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 下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89章 慘戰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478 鼓聲 續下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第520章 天上 下第三九一章 鬥將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728章 黃河第一〇五章 空穴有風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三〇四章 獻舞 上第一五七章 請權 上第三三九章 國賊第617章 呵呵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485章 人樣子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 下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61章 自曝第645章 長城 中第769章 反轉 下第三三二章 水與火第494章 會戰開始 上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一六〇章 錢哪 下第466章 笑話第464章 四樣物事 上第741章 裂車 下第824章 遲了第三三三章 決戰時候第七十六章 世仇第719章 雙鵰第627章 動心第618章 大錢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 上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二一四章 故人第832章 慘第三五四章 驕傲 上第578章 和平第530章 跑吧第一八〇章 趙曙的心思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660章 漁翁第591章 良臣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604章 幾振 下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七十二章 悲情第743章 逼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七章 路窄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830章 反轉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四四三章 市易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468章 旅 上第十六章 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