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成事在天

“蔡抗公犯了什麼事?”王巨明知故問。\

“這……”兩個太監都不作聲,如果做一份問卷調查,十個太監有九個人懷念趙禎時的後宮。可是濮儀之爭能對一個知縣說麼?

“蔡抗公外放到何處?”

“定州。”

“那有什麼過錯?定州乃是河北重鎮所在,都能是宰相外放之所了,如張齊賢相公便一度外放到了定州。一個言臣外放到定州委屈嗎?我不知道官家爲何外放蔡抗公,但也不會對蔡抗如何的動怒,否則不會外放到定州哪裡。”

這也是一種說法。

“慶州知州與陝西轉運副使,誰的官職大?”

“平起平坐吧。”張太監答道。這真不大好說,不僅要看差官大小,也要看前面的職官大小。

“即便官家對蔡抗公略有些怒氣,與整個西北危局相比,那一個更重要?”

“灑家茅塞頓開。”張太監道。這樣一說,又沒有關係了。

韓太監卻問道:“爲何是蔡公?”

實際王巨還有一份把握,如果韓琦聽到自己的議論,恐怕必定會聽到,不是聽到,而是看到,因爲自己所說的,葛少華全部記下,要隨兩個太監帶到京城,面呈趙曙,趙曙也會將它們交給韓琦與歐陽修觀看。

那麼韓琦歐陽修會怎麼想?

有一個想法是謂必然,慶州知州的職位那整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孫沔早走早好。可爲什麼成了燙手的山芋,反而會讓韓琦同意調蔡挺過來。這個原因又涉及到富弼。富弼是蔡挺的好朋友。

好到什麼地步。簡直讓人難以想像。

宋夏慶曆戰爭。遼國乘機勒索,並且要娶小公主,就是還在吃奶的趙念奴。呂夷簡讓富弼出使遼國,提出兩個要求,許親不許錢,許錢不許親,想要錢不得超過二十萬。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任務,富弼答應了。但也提出三個條件,在國書裡務必寫上三條,兩國邊界塘泊不得擴展,兩國不得在邊境無故增兵,不得收留對方逃亡人員。

呂夷簡說行,你先走,國書與誓書寫好了,我派人用快馬追上你,交到你手。富弼飛快離開京城,到了武強使者追上富弼。給了兩份國書,三份誓書。再加上備份,一共是十道重要的密封文件。但富弼起了疑心,爲什麼我到了武強,才趕過來。於是悄悄打開備份一看,根本就沒有他提出的三條。

這時候他不能回京城的,因此找到他的好友,正在樂壽守孝的團練推官蔡挺,讓他見趙禎詢問。

蔡挺立即去了京城。

究竟如何,蔡挺城府很深的,整個經過無人知道。但肯定見到了皇上,所以後來富弼纔有資格怒火沖天一般返回京城,從皇城門口就開始噴火,一直噴到後宮,得到趙禎答覆後,富弼仍不甘休,繼續跑到中書去噴,噴呂夷簡,噴他老丈人富弼。最後還是趙禎用了高超的手腕和稀泥,將富弼怒氣壓下去。

似乎蔡挺消失了。

但仔細想一想,一個小小的團練推官想避開呂夷簡的耳目,面見到皇帝有多難?當真什麼人都能見到皇上?就是看大熊貓先到動物園後買票才能看到吧。再想一想,一個小小的團練推官做了這件事後必然得罪呂夷簡,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富弼與蔡挺關係就鐵到這種地步。

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況且蔡挺哥哥又是堅定反對濮儀之爭的大臣。

這一繞,只要韓琦看到自己的書奏,蔡挺慶州來定了!

不過還不行,自己得有拿得出來的理由,能說服兩個太監,兩個太監就能說服趙曙,再由韓琦推動。

並且兩個太監現在十分懷疑,畢竟蔡挺前半生並沒有經過什麼戰事,要麼就是提點江西刑獄提舉虔州鹽時,抓捕了一些私鹽販子,並且還寬大處理了。這些私鹽販子如何與十萬西夏大軍相比?

王巨說道:“坐鎮緣邊四路長官者,必須資歷深,否則鎮不住境內的驕兵悍將。”

“不錯,但這不是理由,若那樣孫公也有了資歷。”

“大敵來犯,長官必須有過一段陝西官職的履歷,對陝西邊境瞭解。”

“還不行,孫公也有,比蔡公更瞭解。”

“不能貪暴,否則將士不服。”

“也不行,那可是無數敵寇。”

“必須有智數,不要說什麼兵法,韓信霍去病從不讀兵書,智慧纔是關健。慶州不是沒有將才,張玉,姚兕,種診,即便王昭明在軍事上也不弱,他們都可以做爲最好的助手,所以最需要的是一個有智慧的長官去甄別大家的想法與意見,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似乎倒也是,”兩個太監沉思,蔡挺的事蹟他們也聽聞了一點,畢竟也算是重臣了,世人對他的評價是“譎而多知,人莫能窺其城府”。簡單地說,就是有智謀,心機深沉。足以達到王巨所說的條件。這樣想,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兩位中使,實際我猜測到西夏的不詭之心後,心中也很擔心,反覆細想,能守住慶州不失,並且不會給後方帶來太多壓力,就能擊退西夏入侵大軍的人只有兩人,一是韓公,二是蔡公。除了這兩人,其他任何人來慶州,大事休矣。”

韓琦來慶州也不行,也不可能來,那不是來擔任知州,而是嚴重貶官了。

不過這話傳到韓琦耳朵裡,韓琦能高興一下,那麼這一兩年內就不會找自己麻煩了。

王巨又說了一句:“其實站在私人角度,我很希望孫公留下,畢竟我們相處得很融洽,孫公對我很關懷。蔡公一來慶州。我只能戰戰兢兢地做事了。但站在國家的角度。必須得要蔡公來慶州。”

這句話就頗有說服力了。至少表面上孫沔與王巨相處得不錯。一直到現在,王巨始終不說孫沔的壞話。

可蔡挺不同,那是一個很心機的人。

事實蔡挺一來慶州,王巨就得必須小心地做事情。

想一想那一年蔡挺如何見到趙禎的,說句不好聽的,那個難度不亞於在大順城擊退了西夏十萬大軍,蔡挺居然做到了。做到了不提,整個過程直到蔡挺死了。都沒有其他人知道任何細節。

這份心機這份城府,王巨不能不小心。

可沒有蔡挺真的不行,所以王巨費盡了心思。

“兩位中使,我再帶你們看兩樣物事。王巨先將他們帶回自己家中,從家中拿出一個瓷瓶。

“這就是由燒酒又經過反覆加工的去毒良藥,許多士兵往往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因爲身上帶傷,被兵器劃破皮膚,導致發炎,就是大家所說的瘡毒與背疽。從而痛苦地去世。”

“有這麼一回事,”韓太監說道。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趙匡義。在高梁河畔大腿上狠狠地捱了好幾箭,後來傷口發炎,越來越嚴重,導致病重去世。

還有狄青王韶,漢奸張元他們,背疽而死,說王韶爛得能看到腑肺,那就瞎說的,爲什麼軍人有那麼多背疽,有一部分是因爲受了熱毒,上戰場必須穿鎧甲,那怕酷熱的夏天也要穿上厚厚的鎧甲,能不中熱毒?有一部分就是這個傷口的發炎。

“只要用它每天三四次清洗傷口,再敷傷金創藥包紮,治療數天,這個受兵器傷害的毒瘡與背疽機率將會下降一半多。三場戰役下來,有許多將士受了傷,都用它來清洗的,結果只有數人傷口膿化嚴重,其他人傷口都迅速康復了。”

“有這麼靈效?”張太監驚訝道,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那一場戰役下,沒有受傷的士兵?而且受傷的士兵多是敢衝鋒在前的悍兵。這些兵士死掉了,也是軍中的重大損失。就不要說普通百姓一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刀具誤傷了。

“據現在觀察,它確實很有靈效,我正準備將它獻給朝廷,正好兩位中使來了,將它帶到京城,獻上皇上。”

“那是那是。”

“你們再隨我來。”

王巨將他們帶到城外,喊來葉指使,葉指使迅速回營地,帶來一隊士兵,與一些工具,還有一樣物事。

王巨將大家帶到一處山壁下,士兵開始用工具在石壁上艱難地打着洞眼。王巨拿出那樣物事,就是一個密封性很高的火藥包,放入那個洞眼中,用火舌將引線點燃。

引線茲茲作響,王巨說道:“大家往後退。”

一行人迅速再次退了幾十步,引線也燒到洞眼裡,接着一聲巨響傳出,宛若晴天霹靂一般,大片大片的山石被轟了下來。

兩個太監忍着嗡嗡作響的耳鳴聲,目瞪口呆地說:“好大的威力!”

“張中使,韓中使,如果用它來炸山開路如何?”

“不錯,不錯,有大作用。不僅炸山開路,開採石塊,修築橋樑,開挖河漕,都能派上用場。”韓太監說道。

“還有呢,用它開礦如何,我朝一年將會多得多少金銀銅鐵。”

“是啊,這個用場更大。不對,還能轟炸……城牆。”張太監說到這裡,臉色變了:“這個技術一定要保密。”

它可不是開玩笑的,宋朝進攻的少,防禦的多,防禦靠什麼,不就是將士與一道道高大的城牆麼?

王巨想了想,火藥還真有過炸倒城牆的歷史,洪秀全便是讓人弄了一口棺材,裡面裝滿了黑火藥,將南京城牆炸倒了,攻入到城中。而且那是高大的磚石城牆,而不是現在常見的夯土牆。

那時的硝與硫磺提純技術更先進,配方一樣,可那個黑火藥威力應當更強。

此外那一炸可能也是一個巧合,因爲想炸倒城牆,必須將那個棺材正好放在城牆的重心上,還要保持衝力向上,偏一點就炸不倒了。以現在的技術,想要在黑乎乎的地面,找到城牆的重心會很難。

並且也有辦法破解。只要在城內挖一道壕溝,派人伏在壕溝上聆聽,有動靜了,用長矛狠扎,挖地道的士兵可能就被活活刺死,那也不用炸城牆了,往外搬死屍吧。

於是王巨說道:“想炸倒靈州那樣的高大城牆估計很難,不過想炸倒一般小堡砦的城牆大約是能辦到的。不過韓中使說得對,這個技術無論如何得保密。泄露出去,對我大宋會造成極大的不利。”

兩個太監重重點頭。

王巨又道:“我不提其他,就憑這兩樣物事,也能將功折罪吧。”

張太監哈哈樂道:“王知縣何罪之有?”

問清楚了,那可能是十萬敵人,提前做一點準備難道不對嗎?不管什麼手段,就是非常規手段又如何?

兩個太監帶着兩樣物事離開華池縣。還沒有走,必須到荔原堡,慶州進一步調查,才能回京稟報。

葛少華默默地站在王巨身邊,說:“子安,居然還真能辦成了。”

與豢養私兵無關,若這個有問題,王巨都不會讓葛少華在茶樓上提示李家二郎了,並且現在正是好時機,一是剛剛立下大功,二是未來有大敵,事先將這個坑拋出來,現在朝廷不追究責任,以後也不會有人用此說事,就是說了,也不起作用了。省得以後有人用這個做話題來攻擊王巨。它就象一個膿包一樣,早擠出來早好。

也不是孫沔,孫沔缺陷太多,用心去做,能找出太多太多的把柄,讓葛少華驚訝神奇的是王巨能將孫沔弄下去,還能將蔡挺弄到慶州來。即便他參與其中,但現在仍有許多地方想不明白。

因此又說:“子安,我服了。”

王巨道:“別高興太早,只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孫公下,蔡公到了慶州,並且以後不會調走,最少西夏入侵前不能調走,方纔能說是成事。”

自己能做的只能如此了,能不能成,那隻好看老天爺的臉色……(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710章 山匪第一〇七章 盜版第三三九章 國賊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724章 孤臣?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493章 夜襲 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702章 大事 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三〇五章 獻舞 下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778章 瘋了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九十章 好兆頭第三七五章 交待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三七六章 共濟會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二十九章 畫皮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768章 反轉 上第693章 完了第二八八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822章 是他第794章 讓 上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一一五章 四告 上第一八五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中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四三八章 求親第837章 三明第733章 愛國人士 中第854章 囚籠 中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568章 隱患第535章 號角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十八章 高人第589章 兩個蠢貨 下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520章 天上 下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475章 鼓聲 中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六十六章 長大啦第736章 最暗黑 中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764章 進京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四〇五章 頂替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658章 海戰 中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四十三章 大哥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731章 假像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846章 上海務 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二三六章 不安第三三〇章 餿主意第815章 溫馨第一二七章 好高第624章 縮影第796章 露底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六十六章 長大啦第647章 蘇茂蠻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氣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四〇七章 真正的老師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中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505章 飛天 上第631章 不過第717章 那個人第二五六章 上火把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一四九章 東華唱名 下
第710章 山匪第一〇七章 盜版第三三九章 國賊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724章 孤臣?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493章 夜襲 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702章 大事 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三〇五章 獻舞 下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778章 瘋了第二十五章 寶藏 下第九十章 好兆頭第三七五章 交待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三七六章 共濟會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二十九章 畫皮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768章 反轉 上第693章 完了第二八八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二五一章 三更地獄 上第三五九章 聰明人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822章 是他第794章 讓 上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一一五章 四告 上第一八五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中第一二六章 捉婿第四二七章 擔心第四三八章 求親第837章 三明第733章 愛國人士 中第854章 囚籠 中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568章 隱患第535章 號角第528章 開胃菜 中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十八章 高人第589章 兩個蠢貨 下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520章 天上 下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475章 鼓聲 中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六十六章 長大啦第736章 最暗黑 中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764章 進京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四〇五章 頂替第四〇四章 私軍 下第658章 海戰 中第三四七章 徐徐徐第四十三章 大哥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731章 假像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846章 上海務 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二三六章 不安第三三〇章 餿主意第815章 溫馨第一二七章 好高第624章 縮影第796章 露底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六十六章 長大啦第647章 蘇茂蠻第二十七章 敗了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氣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四〇七章 真正的老師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中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505章 飛天 上第631章 不過第717章 那個人第二五六章 上火把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一四九章 東華唱名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