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賤人,今天本王跟你拼了!”魯玉昌幾時受過這種侮辱,當下氣的臉色通紅,從地上爬起事叫道。正當他要撲上來的時候,一個冷硬的聲音突然響起。
“兩位皇兄若不想引人注意,還是快些走的事。”那鋪着青石板的小徑上,晉國質子樑子華站在那裡,雙眸如星,冷冷地望着他們。
“連你都要跟我們做對?”魯玉昌氣急敗壞的叫道。
“我是在爲兩位皇兄着想,倘若此時有人經過,看見了了兩位皇兄的情境,再傳到陛上耳朵裡,豈不叫兩位皇兄失了顏面?”樑子華的聲音冰冷如鐵,毫無溫度。
“爲我們着想?本王看你倒是想勾結樑國,意圖不軌!”魯玉昌口不擇言,把髒水潑到樑子華身上。
崢嶸冷笑一聲,不無諷刺道:“萬壽節舉行在即,兩位殿下莫不是要叫陛下在這當口看一出鬧劇?”
魯玉昌一怔,那神色陰晴不定,即心有不甘,但又忌諱被人發現捅到宣遠帝跟前。龐弘揚捂着鼻子說道:“他們說得沒錯,魯皇兄,咱們還是先走吧。”魯玉昌思及大局,眼下確實對自己不利,他逮住龐弘揚拋來的臺階,狠狠瞪了崢嶸一眼,叫道:“你給本王等着,這件事沒完!”說罷,他拂袖離去,龐弘揚連忙跟上去,臨走前仍不忘深深看了崢嶸一眼。
崢嶸看也不願再看他們一眼,上前柔聲安慰侯天吉:“沒事了,他們已經走了。”
侯天吉驚魂未定,眸子裡依舊充滿恐懼,閃着淚花哽咽着說:“謝謝……謝謝你……”他的聲音微小清柔,與過去大有不同,崢嶸心頭一驚,難道他以前都是在壓着嗓子說話嗎?崢嶸將他扶起來,看見樑子華朝侯天吉投來詫異的目光,顯然也察覺到了什麼。此時的侯天吉衣衫不整,髮髻在與那兩人撕扯間已然散亂,臉色蒼白,眼中淚光點點,偎依在崢嶸身旁,像一隻受驚的小鹿。
“沒事了,沒事了。”崢嶸輕拍他的肩膀安慰,一邊將他的衣衫整理好,樑子華見狀便扭過頭去。崢嶸只見過樑子華三次,每次都是遙遙望了一眼,只覺得此人生性涼薄,定是個心腸冷硬之人,但從他今日舉動看來,不但心思細膩,還有一份外冷內熱的心腸。想來他過去的冷漠,也不過是明哲保身之下的無奈之舉吧。
“我該回去了。”侯天吉低着頭,怯怯地說道。
崢嶸擔心魯玉昌和龐弘揚會捲土重來,想起晉國質子所住的宮殿似乎與侯天吉在同一個方向,便把詢問的目光望向樑子華。樑子華愣了一愣,明白她眼神所指的意思,神情中似乎有所猶豫,但看見侯天吉柔弱無助的模樣,還是道:“侯皇弟若不介意,我們便一同回去吧。”
侯天吉臉上浮起詫異的神色,匆匆朝樑子華望了一眼,臉頰飛紅,低聲道:“多謝樑皇兄。”
“你往後見到他們繞着走便是了,既然惹不起,總還躲不起的,犯不着與這等敗類一般見識。”崢嶸語氣裡絲毫不掩飾對魯玉昌兩人的輕蔑。
“嗯,我記住了,多謝姐姐今日相助。”侯天吉拉着玲瓏的手,渾忘了自己如今是男子身份。崢嶸望了他一眼,他才驚覺回神,忙將手收回來,又壓着嗓子說道,“對……對不起,我冒犯了。”
崢嶸微笑搖頭,將他散亂的髮髻稍稍理了一理,囑咐道:“往後多加小心,別叫人發現了。”
侯天吉一驚,擡眼詫異地看着崢嶸,但見崢嶸目光平和,神情溫柔,並無半分責備或打探之意,便如長姐一般循循叮囑,叫侯天吉眼眶一熱,眼裡又閃起淚花。他將那淚珠匆匆抹去,點頭道:“嗯,我記住了。”
“回去吧。”崢嶸柔聲道。
樑子華朝崢嶸點頭示意後轉身離去,侯天吉跟在他身後,一步三回首,戀戀不捨的走出竹林。看着他們遠去的身影,崢嶸嘆氣一聲,雖然她不知道侯天吉真正的身份是什麼,但女裝男裝充當樑國質子入鄭,恐怕那往後的日子,還有諸多苦難要受呀。
那一頭,侯天吉戰戰兢兢地跟在樑子華後面,時不時抽噎一聲,樑子華垂眉看到他瘦小的身影倒映在地上,眉頭皺了一皺,將腳步停住。侯天吉未曾注意,一頭撞上樑子華的背部,擡頭驚慌地說道:“啊,對不起,樑皇兄,我……我……”
“你總是這樣跟人道歉嗎?”樑子華回頭看着那張驚慌失措的臉龐,神色冷冷淡淡的。侯天吉不敢正視他的目光,慌忙將頭垂了下去。樑子華皺皺眉,在他面前站定,一字一句的說:“你並未做錯什麼,所以不需要向人道歉。”
侯天吉一怔,那手指絞着衣角,越發侷促不安。樑子華眼裡浮起一絲不忍,低低嘆氣一聲,說道:“往後有事,你可以來曲臺殿來找我。”
曲臺殿,便是樑子華在鄭皇宮的居所,而侯天吉則住在明光殿,兩殿相距很近,不過一院之隔,但平日裡沒有半點來往,一來是因爲樑子華生性淡薄,閉門不出,二來也是吳公公忌諱侯天吉的特殊身份,儘量不讓他與外人接觸。在侯天吉眼裡,這鄭皇宮的每個人都如毒蛇猛獸一般,隨時都有可能將他撕個粉碎,他只想蜷縮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不叫任何人察覺,但那些猛獸卻仍不肯放過他,變着法兒將他騙出明光殿,倘若今日沒有崢嶸與樑子華趕到相助,後果也許就……
在這大鄭皇宮裡,侯天吉從來不敢相信任何人,只因他特殊的身份和身上所揹負的家國責任,他知道只要讓人瞧出一點端倪,便是整個樑國的災難。可是這些日子,他過得太累,太辛苦了,只想有一個人,能讓他依靠,哪片只有片刻。
侯天吉揚着一雙淚光點點的雙眸,看着樑子華問:“真的嗎,我真的可以來找你嗎?”
那雙悽然無助的眼眸,令樑子華心頭莫明疼痛,他不自覺伸出擦去侯天吉懸在腮邊的淚,沉聲說道:“真的。”
侯天吉露出開心的笑容,像雨後初晴的天空,那般潔淨清澈。樑子華心頭一動,轉身說道:“回去吧。”
“嗯!”侯天吉跟在他後面,樑子華挺拔的身影像一座高牆,爲他擋起了另一片天空。
樑子華是晉國第六皇子,乃是貴妃許氏所生。後鄭國舉兵吞併晉國,按律要送質子入鄭,晉國大王經過一番考慮後,便選擇了平素最是沉默寡言的樑子華,一來他母親位份不低,二來樑子華生性淡漠,父子感情一直乏善可陳,三來樑子華無爭位野心,不用擔憂他與鄭人勾結危及社稷。
晉王召見樑子華時,便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言論,不外乎爲國爲民,理應將個人這危置之度外。他說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似乎十分不捨的模樣,而樑子華心頭卻只在冷笑。其實他一開始便決定要以質子身份入鄭,不爲別的,只爲保母妃在晉皇宮中平安無事,卻沒想到,自己的父王卻用了這樣可笑的話來勸說他。樑子華寧願晉王以國君的身份命令他,也不想見到這種虛情假意。
最後,樑子華還是什麼話也沒有說,沉默的聽從安排,從晉國來到鄭國,住進這間曲臺殿裡,轉眼就已經有數月時間。
用過晚膳,樑子華跟平常一樣在留在殿裡,一個人擺了個棋局,自己跟自己對弈。這就是他平日打發時間的愛好,空落落的宮殿裡,宮人守在門外不敢打擾,愈顯得樑子華在燈下的身影孤單寂寥。
當值的太監在門口稟報:“殿下,樑國的吳公公在殿外求見。”
樑國?
樑子華手上動作一頓,將棋子放到一側,說道:“讓他進來。”
“是,殿下。”太監恭敬退下,不一會兒就領着一名四十餘歲的太監走進來,他正是侯天吉的近身侍監吳公公。
“奴才叩見殿下。”吳公公恭恭敬敬朝樑子華行了一禮。
“吳公公不必客氣,看座。”樑子華淡淡地說道,那守夜太監將一條腳凳搬來放在吳公公身旁。吳公公連聲道謝,坐了下來。
“吳公公來找本王,不知有何要事?”樑子華在棋盤上落了一子,問道。
“這……”吳公公左右看了一眼,欲言又止。樑子華看出他神情裡的爲難,便朝宮人揮了揮手,那幾名宮人躬身退了出來,並將門虛掩上。樑子華說道:“現在吳公公可以說了嗎?”
吳公公雙膝一彎,朝樑子華跪將下來:“奴才聽我家主子提起了今日之事,特來叩謝殿下的相救之情。”
他如此隆重其勢,倒叫樑子華一愣,手中棋子在棋盤上微頓:“舉手之勞罷了,吳公公不必行此大禮。”
“天吉殿下素來不擅與人爭論,今日若非殿下出手相助,後果不堪設想。”吳公公俯首說着,語氣中盡是感激。
樑子華將一枚黑子捏在指尖,微斜了目光,冷淡地朝吳公公望來:“你們樑國找一名女子假冒質子,可曾想過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