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

明媚的晨光照耀在徐皓月的身上,從金陵城南門進城之後,一條長長的街道上,青石板鋪就的道路足有五丈餘寬,道路兩側都是各司各府的官署,街道上來往的都是官員吏屬,人人都是唐朝的官服。此刻雖然距離唐朝滅亡已逾百年,但南唐一直以唐朝爲正朔,唐朝的官服一律延用,倒是讓徐皓月領略了一把舊時的盛唐風采。

騎在高大的大食駿馬之上,徐皓月一襲紫袍佩金魚袋,騎在馬上,身前十八名唐軍神衛軍鐵騎執虎豹旌旗開道,身側是皇甫繼勳陪伴通行,身後又是十八名唐軍神衛軍鐵騎手執槍鉞矛戈等不同的長兵器後衛緊隨,道路兩邊都是望着徐皓月指指點點的南唐官員,徐皓月絲毫沒有感受到榮耀之感,反而眉頭深鎖起來,看了看身邊的皇甫繼勳,他低聲問道:“皇甫賢弟,有功之臣進宮覲見陛下,神衛軍都是這排場麼?”

皇甫繼勳低聲道:“三十六騎神衛騎兵開道,御街上可策馬而行的,只有親王或是陛下特許的大臣才能享此殊榮。”

徐皓月面色微微一變道:“御街?”

皇甫繼勳點點頭道:“從城南門到宮城南門之間這條長長的街道便是御街了,諸司庶府皆拱夾左右,今日陛下特許徐大哥你從南門入城經御街而入宮城,便是讓百官瞻觀徐大哥的英武風采。”

徐皓月嗯了一聲,閉目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暗想,昨日在李徵古府中,李徵古將唐主李璟賞賜給徐皓月的大食駿馬、金器、玉帶、絲帛、錦服一一轉交徐皓月的時候,他便覺得李璟詔自己到金陵目的似乎不是那麼簡單,按皇甫暉、姚鳳、陸孟俊等人的說法,陛下這次是重重的賞了徐皓月。翌日進宮之前,宮中內侍前來傳召,讓皇甫繼勳率神衛軍以三十六騎護衛的威儀,帶徐皓月從城南門入宮城覲見。見李璟如此安排,李徵古看徐皓月的眼神便很古怪起來,說話很明顯是酸溜溜的嫉妒。此刻聽了皇甫繼勳的話,徐皓月明白過來,李徵古是嫉妒自己能在御街上讓百官瞻觀風儀。但李璟如此重賞又安排如此隆重的威儀卻打的是什麼主意呢?徐皓月一時間還沒想明白,但他隱隱覺得似乎不僅僅是嘉許自己的戰功這麼簡單。

穿過御街,來到南唐的宮城南門外,只見此處東西兩邊又各有一條大道遠遠的延伸出去,皇甫繼勳說這裡連同金陵城的東門和西門,適才走過的御街兩側和東西大道的兩側徐皓月看到道路兩邊都有排水的散溝,看來金陵在作爲南唐都城重建的時候,建設者們就花了不少心思。

聽皇甫繼勳說,這東西大道把都城分爲南北兩部分,北部主要是宮城、皇家園苑、各級官衙以及軍隊駐所等,南部除御街兩側外多爲百姓居住之所、市集及各匠人作坊等,如花市在花行街,專事金銀器製作的銀行在金陵坊銀行街,雞行所在的雞行街是最爲繁華的鬧市,又是南唐進士放榜之地,朱雀橋、新橋、笪橋旁都是繁茂的市場,因爲五代十國各國佔有的資源不同,各國之間的商貿極爲繁榮,特別是金陵城,除了和中土其他國家開展貿易外,還有海外各國的商人也到此貿易,整個金陵城就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處處充滿了商機。

徐皓月到不覺得奇怪,周憲的父親周宗便是大大的富商,家中極爲富有,在南唐是數得上名號的,南唐各級官員大多也都有參與到經商之中來,南唐各地的節度使也有經商,劉仁瞻的清淮軍就曾爲了保護自己行商的利益而劫殺外地的落單商旅。金陵城在隋朝開國之時乃是陳朝的都城,隋文帝滅陳朝之時,金陵城毀於一旦,後來歷經兩百年也沒有恢復,中唐時期很多詩人到金陵城憑弔,曾今寫下不少詩句緬懷金陵六朝古都的風采,但此刻看來,南唐不但讓金陵城恢復了昔日的王氣,而且濃郁的經商氛圍籠罩着這座城市,各階層經商爆發的人們支撐着這座城市的繁華,勾欄瓦肆、市集街坊、花燈柳巷、高樓廣廈一應俱全,聽皇甫繼勳說他最愛到秦淮河的花船上聽那裡的伶人唱曲,就連昔日沒落的秦淮河也重新的熱鬧了起來。但這一切的繁華還能熱鬧多久呢?淮南的戰爭若是失敗,長江北岸的屏障不復存在,周軍便隨時可以渡江南下了。

進到宮城內,皇甫繼勳便帶着神衛軍留在宮門口,自有宮中內侍等候在那裡,引着徐皓月進入皇宮之內。來到巍峨的皇宮正殿神龍殿,內侍卻不帶着徐皓月進殿,而是往殿旁的甬道而去,徐皓月問起,那內侍說皇帝不在殿中,而是在御苑旁的澄心堂召見徐皓月。徐皓月倒是記起來,這澄心堂出名是因爲後來李煜命南唐紙匠造出了一種極好的宣紙,李煜便以澄心堂紙給這種宣紙命名,這種紙張似乎一直用到了後世,經久不衰。

來到澄心堂外,那內侍在園外大聲的通稟了進去,想不到裡面回話說陛下已經移駕御花園,讓徐皓月跟着內侍到御花園覲見。徐皓月有些氣悶,這李璟到底要做什麼,讓人帶着自己遊花園,召見大臣有這麼兒戲的麼?

來到御花園中,這裡奇山怪石頗多,小徑通幽之間,繁花掩映在綠草之上,有海棠、杜鵑、桂花等等,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走過花圃園,眼前出現一處極大的湖泊,湖水清幽淡揚,岸邊垂柳青竹依依,讓人心中一陣心曠神怡,湖東岸邊一塊極大的草地之上,南唐皇帝李璟的黃色華蓋赫然出現,四周有黃色帷幔圍住,看不到裡面的情景,外面有大批的宮中禁軍守衛,卻聽到帷幔中隱隱傳來女子嬉笑的聲音。

來到帷幔外,內侍通稟之後,便帶着徐皓月進到帷幔之內,只見裡面巨大的黃色傘蓋之下,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一身明黃服飾端坐在傘下,面容清雅透着濃濃的書卷氣,看樣子他便是南唐中主李璟,若非他穿了黃袍,倒是讓徐皓月覺得他很像一個教書先生。李璟身側三名南唐大臣坐在一旁,其中一人卻是那樞密副使李徵古。而不遠處十多名穿着勁裝的宮中女子正在踢球嬉戲,嬉笑之聲便是她們傳出來的。

徐皓月按着內侍所教的上前行了大禮,唐代比較講究君臣一體,大臣向皇帝行禮後,都坐到了椅子上,大臣要表示尊敬,就從椅子上站起即可,好在其時唐代並未盛行明清時候的跪拜大禮,否則徐皓月一定不習慣下拜。

李璟笑了笑仔細打量了徐皓月幾眼,指着末座上空着的位置說道:“徐卿先坐下,咱們一同看看這蹴鞠之戲。”

徐皓月悶悶的坐下,想不到李璟大老遠的詔自己到來,一不說軍國大事,二不講淮南戰事,更不問自己身世來歷,反而讓自己坐下看什麼蹴鞠,真是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只見場中十餘名女子都是年輕貌美的年青女子,身上都是紅紅的勁裝,裹着那妖嬈豐致的身子,相互之間踢着一個皮革做成的球,諸女的踢法花樣繁多,到好像後世泰國人踢的藤球踢法,球不落地,各人相互將球踢來踢去,展示各種花樣繁多的踢法。諸女那令人曼妙倩影在眼前飛舞,胸前的峰巒隨着身子的跳動而動盪不已,纖細的蜂腰跟着皮球起落的節奏扭動着,那一具具豐滿的香臀在眼前晃來晃去,鶯鶯燕燕的嬌喘之聲在嬉笑聲中傳揚開來,勾人心魄。

徐皓月想不到原來這球也可以這樣踢的,欣賞球技的同時也欣賞了這活色生香的一幕,但他眉頭微微一皺,想不到李璟此時還有心情看宮女蹴鞠嬉戲,淮南可是還有十多萬唐軍將士在前線作戰,難道他就是如此的奢華淫逸?

場中踢得熱鬧,徐皓月不禁看了看身旁的李徵古,只見他口脣張開,臉上掛着淫邪的笑意,說不出的猥瑣,其他兩名大臣也是一般的猥瑣模樣,三人都是一大把年紀了,居然還喜歡這調調兒?場中宮女都是年輕少艾的,少說也可以做他們三人的女兒或是孫女的了,三人卻沒有一點羞恥之心,眼光盡往諸女的胸臀上看去。

徐皓月微微搖頭,再望向李璟,卻見李璟微微笑着也是望了自己一眼便將目光轉開,那笑容倒像是一個敦厚的長輩再看一個後輩一般。

過了片刻,諸女踢得香汗淋漓,嬌喘不已,李璟叫了聲停,那皮球才落到地上,諸女雖然長力不足,但她們的球技和相互之間傳球的默契到讓徐皓月有些汗顏,想來她們每日就是練習這蹴鞠,以備給宮中的皇室衆人欣賞。

“朕也上場踢上一回,徐卿可想上場玩玩?”李璟笑意甚濃的看着徐皓月問道。

徐皓月站起身說道:“陛下,臣不通此道,就不下場了,請陛下恕罪。”

李徵古身旁坐着的一名紫色麪皮的大臣笑道:“我們大唐大臣中居然還有不會蹴鞠的?徐將軍真是一支奇葩啊。”

徐皓月微微一笑向那大臣一揖道:“小子魯鈍,真不會這嬉戲之技,未請教大人名諱……”

李璟拍了拍腦袋笑道:“看朕糊塗了,未給徐卿引見。”說着他指着那紫色麪皮的大臣說道:“這位是朕的愛卿,右僕射、同平章事馮延巳。”跟着又指着他身旁一名鬚髮盡白的老臣道:“這位是朕的左僕射,平章事宋齊丘。”

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會盟第四十四章 兩心尚不知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五十七章 言行當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
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會盟第四十四章 兩心尚不知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一百一十七章 逝去的尊嚴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五十七章 言行當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