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

後周武定元年十月,十六萬周軍會攻北漢國都晉陽城,在完成合圍之後,周軍開始了一場計劃周密的攻心戰。

在成功招降羊馬城守將郭萬超之後,徐皓月和桓宇聯絡上了北漢平章政事郭無爲,徐皓月施以高官封賞利誘之後,郭無爲見周軍勢大,而且這次遼國已然不會來援,想起當初自己投奔北漢也只是氣惱周太祖郭威未重用自己而已,如今事過境遷,爲了自己的富貴前程着想,郭無爲便投靠了後周,並答應做內應。

之後徐皓月得到郭無爲的消息,得知劉繼業立下軍令狀要帶兵出城夜襲,當即安排了天羅地網等候,果然一舉擒獲劉繼業。跟着施展了一連串的手段,弄得劉繼業失了兵權被拘押下獄,北漢不少大將也被郭無爲等人誣陷下獄,軍心瓦解,士氣低落。

接着周軍又將安民佈告投入城內,漢軍雖然極力想要封鎖消息,但送入城內的佈告實在太多,加上城內風語堂和郭無爲的人有意散佈謠言,周軍的安民佈告還是在短短的兩天時間之內傳遍了全城。

其時北漢百姓生活最爲困苦,賦稅徭役繁重,在籍戶數僅有三萬餘人的彈丸小國北漢居然養兵三萬,百姓早已不堪重負,聽到周軍安民佈告所講述的種種好處之時,晉陽城的民心瞬間崩塌。

失去了軍心、民心之後的北漢朝廷已經是風雨飄搖之中的一葉孤舟,隨時會傾覆,卻可笑劉鈞被郭無爲、範超和宦官衛貴德等人矇蔽,依舊在幻想着周軍糧草轉運不濟退兵的一天。

後周武定元年十月十一日,在完成一切部署之後,周軍開始大舉進兵,晉陽西南衛城羊馬城守將郭萬超連同北漢平章政事郭無爲殺了兵馬都監宋彥超,領兵打開城門迎接周軍入城,羊馬城失陷。

同日,晉陽西北衛城連城守將馬峰連同兵馬都監萬齊峻領兵出降,周軍也是兵不血刃的奪下連城。

十月十二日,周軍猛攻晉陽東北衛城羅城,城內守將範超領兵接應,但遭到劉繼業舊部的殊死抵抗,堅守半日之後,終究定擋不住範超部叛軍和周軍的聯手猛攻,陳頎等劉繼業部將悉數戰死,羅城失陷。

徐皓月聞報之後,敬重劉繼業部將陳頎等人的忠勇,命人收斂漢軍將士屍體厚葬。是役周軍戰死兩千餘人,讓徐皓月暗暗心驚,在他做了這麼多準備之後,內裡還有範超兵馬接應,但劉繼業的殘部負隅頑抗還是給周軍造成了傷亡,好在劉繼業被劉鈞下獄不在軍中,否則範超也不一定能如此順利的打開羅城的城門。

三座衛城失陷,郭無爲、範超、馬峰、郭萬超等人降周,漢軍損失了大半兵馬,晉陽主城已經暴露在周軍的直接打擊之下。

晉陽皇宮之內,北漢主劉鈞接到一個又一個的噩耗之後,經受不住打擊昏暈了過去,左右急救之後,過了半日劉鈞才悠悠醒來。

此刻已經是深夜,劉鈞醒來之後,卻見養子劉繼恩、劉繼元連同幾名大臣武將都守候在榻邊,心中稍稍安定些,哭喪着臉問道:“周軍有沒有繼續攻城?”

劉繼恩上前稟報道:“周軍攻下羅城之後暫時按兵不動,想來是天色已晚,但天明之後周軍一定會繼續攻城的,如今城內兵將皆士氣低落,是萬萬守不住的。”

劉鈞欲哭無淚,捶着胸口哀聲道:“郭無爲!範超!你們這些奸臣!朕就算死也不會放過你們!”

劉繼元上前道:“父王,此刻不是懊悔之時,如今周軍兵臨城下,該當如何,還請父王速速定奪。”

劉鈞目光呆滯的喃喃道:“還能如何?當年我劉氏殺了他郭氏滿門,他們還不是要殺光我等麼?”

劉繼恩和劉繼元對望一眼,劉繼恩上前低聲道:“父王寬心,如今大內軍馬尚有萬餘人,若是周軍要強攻,死傷必重,兒臣願出使周營,商議出降之事,周軍也不想拼個魚死網破,或許能答應准許我劉氏歸降,這樣不但能保存性命,也能保住富貴。”

劉鈞聞言,略略提起些精神來,有些遲疑的道:“漢周乃是世仇,他們周人能答應我們歸降麼?”

劉繼元也上前道:“父王如今只有這條出路了,若是城破,我們便連求饒的機會都沒有了。”

劉鈞驚慌不已,急忙點頭道:“好,你們兄弟兩儘快出城出使周營,只要能保住性命富貴,朕就率領百官出降。”劉繼恩和劉繼元一起領命而去。

深夜之中,兩人領了十餘名從人出城,他們生怕周軍放箭,特意大張火把,高聲吶喊着說明使者的身份,周軍巡哨兵馬截住劉氏兄弟,便將兩人帶往徐皓月大營。

到了徐皓月大營之內,劉繼恩和劉繼元見到了後周大將軍徐皓月,劉繼恩上前說明來意之後,徐皓月沉吟皺眉道:“周漢世仇,先帝家眷被劉氏屠戮一空,此仇不報,本將軍必會被朝臣詬病,我爲什麼要答應你們投降?”

劉繼元咬牙上前低聲道:“大將軍,我們兄弟倆只是劉鈞的養子,現在我倆歸降,能否放過我倆?”

原來兩兄弟早已經打了出城投降的念頭,徐皓月鄙夷的哼了一聲,看了看一旁的桓宇,桓宇會意上前冷笑道:“你們二人隻身前來投降,接納你們於我大周何益?”

劉繼恩咬咬牙,上前硬聲說道:“大將軍,城內尚有萬餘兵馬,我們兄弟倆有把握先殺劉鈞,奪得兵權之後,領兵出降,這樣便可不損大周雄兵了。”

徐皓月輕笑一聲,只覺得兩人的嘴臉甚是醜惡,爲了保命便連養父也可以謀害,當下不在正眼看兩人,拿起桌案上的書籍看了起來,口中卻輕聲說道:“只是殺了劉鈞麼?”

劉繼元比哥哥陰鶩得多,當即明白過來,陰測測的說道:“大將軍的意思在下明白了,我們兄弟倆也怕劉氏宗族尋仇,劉氏滿門自然會一併誅除不留後患,但不知事成之後,大將軍能否保我兄弟二人富貴?”

徐皓月笑而不語,只是看書卻不說話,桓宇開口說道:“大將軍已經答應你們了,你們回去行事吧,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此乃大將軍親筆書寫的歸降書信,事成之後,二位的爵位定然會按書信上,許諾給劉氏一族歸降的爵位封賞,這封書信也可讓兩位帶回,以作明證。”說罷將一封書信遞到兩人手上。

劉繼恩、劉繼元兩人當即爭着打開來看,差點將書信扯壞,只見書信上寫了許諾劉鈞歸降之後,封賞歸德公的爵位。二人面露喜色,當即拜謝。

桓宇冷冷的說道:“但若是二位沒有除掉劉鈞,那這給劉鈞的封賞只能給他了。”

兩人急忙道:“在下知道該如何行事。”當下又和桓宇說定了起兵聯絡的細節之後,便領着從人回城。

兩人走後,徐皓月放下手中的《春秋》,臉色陰沉下來,淡淡的說道:“這兄弟倆如此奸詐,是萬萬不能留的。”

桓宇躬身道:“大將軍所言極是,不過能借他們二人之手除掉劉氏滿門,也會少了將來朝中對大將軍不利的言語。”

徐皓月緩緩閉目道:“嗯,你下去準備吧。”桓宇領命退下後,徐皓月將童虎頭招進帳來。

“虎頭,有件事要你領人去做。”徐皓月站起身來走近童虎頭身前低聲道:“明日城破之後,給我趁亂誅殺兩個人……”說着他低聲在童虎頭耳邊交待了一番,童虎頭領命而去。

劉繼恩、劉繼元兩兄弟回到晉陽城內之後,向劉鈞獻上書信,劉鈞見上面有徐皓月的大印,也素聞徐皓月信守承諾,當下安心下來,吩咐劉繼恩、劉繼元兩人接管兵馬,節制百官,準備歸降。

哪知道劉氏兄弟得了兵權之後,先將忠於劉氏的大臣將領悉數擒拿,跟着便即起兵包圍了皇宮,發兵瘋狂屠戮宮中的劉氏宗族。

劉鈞在宮中昏睡不醒,在睡夢中便被劉繼元斬殺,北漢宮禁之內一片悽風楚雨,慘叫聲和喊殺聲徹夜不絕。

到了天明宮內的屠殺依舊在繼續,周軍卻不等約定的信號,便即起兵攻城,劉繼元、劉繼恩將兵馬都調到宮中,沒有多少兵馬守城,周軍沒費多少力氣便攻入了晉陽城。

當劉繼恩、劉繼元得到周軍已經攻入城內消息的時候,都是目瞪口呆,當即帶領人馬前來查看。

纔到宮門口,便見周軍兵馬涌了過來,劉繼恩和劉繼元急忙上前大聲喊道:“我們已經和徐大將軍約定了歸降,領兵將軍請出來說話!”

只見一名周軍大將策馬上前而來,冷冷的看着二人說道:“你們說大將軍准許你們歸降可有明證?”

劉繼元見這周將面色不善,心中疑惑,但劉繼恩卻還兀自說道:“我手中有大將軍親筆的書信爲證!”說着從懷中掏出那封桓宇給兩人的書信。

刀光一閃之間,劉繼恩頭顱沖天而起,無頭的屍體兀自挺立在馬背上,那周將上前一把奪過書信,跟着手中長刀狠狠刺入劉繼元的胸口。

兔起鶻落之間,劉氏兄弟的親衛盡然都沒來得及上前相救,周軍不等那周將號令,已然大喝着衝殺而來,一邊衝殺,一邊喊着降者不殺!

劉繼元胸口中刀一時未死,目光中滿是不甘的看着那周將,只聽那周將冷笑着說道:“我家先生從來不會親筆寫信,他從沒答應過讓你們歸降!”跟着將刀抽回,劉繼元便即墜馬直挺挺的死去。

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六十七章 六營初草創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周軍典制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
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州定難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一百七十章 無信則不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六十七章 六營初草創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周軍典制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伴讀青竹馬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三百三十七章 詐死尋退隱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