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欲借秋糧急

走進些徐皓月纔看到村口一大羣農漢圍着十多名官府的人正在爭執,七嘴八舌的吵嚷之下,徐皓月大概明白了,原來秋收在即,南唐朝廷下旨今年秋收之時,爲了整武備戰,除去秋收應繳的賦稅之外,南唐朝廷向百姓預借明年秋糧賦稅,也就是說今年秋糧繳納稅賦,各地百姓都需要多繳一倍。

徐皓月聽了和英仲高對望一眼,英仲高咳嗽幾聲,手絹捂着嘴嘆道:“若是這樣,繳了秋糧,英山的百姓有武王山莊撐腰,還有些餘糧,其餘淮南各地的百姓只怕連過冬的口糧都沒有了。”

徐皓月沉默不語,只見人羣中,爲首的那名稅官厲聲怒罵道:“爾等賤民,此糧乃是朝廷頒旨預借,你們還怕朝廷賴賬不成?今年繳了,明年便不用再繳,如何不妥?”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農哀聲說道:“大人高擡貴手,並非我等不願相借,實在是無糧無錢可借,今年年成尚可,繳了秋糧,我等只剩下些餘糧勉強度日,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借予朝廷?”跟着老農噗通一聲跪了下去,哀求道:“求大人們高擡貴手,高擡貴手……”一衆農漢一起跟着跪了下去,高聲哀求起來。

他們一個個衣裳襤褸,面有菜色,哀聲一陣陣傳來,徐皓月心中一片冰冷,自古以來華夏大地的農人們都是最爲溫順的,只要有口飯吃,餓不死人,甚少有起來反抗的,就算到了現在這個情狀,衆農人還是苦苦哀求着。

那稅官厲聲喝道:“既然還有餘糧度日,就該先繳稅!休得多言,各家各戶秋收之後備好錢糧繳稅,少交一文錢按朝廷法令從重懲處,絕不輕饒!”說罷帶着手下揚長而去,想必是朝下一個村子去了。

那羣稅官兵丁走遠,衆農人紛紛站起身來長吁短嘆,一個年青些的農漢怒道:“這沒法活了,好不容易納了夏賦,這秋糧又來,這回還要交雙倍的糧稅,這個冬怎麼過?”

那老農長嘆一聲說道:“還能怎麼辦?只能兩頓並一頓,只希望能捱過去。”

也不知道哪裡冒出個尖嘴猴腮的農漢細聲細氣的說道:“俺聽說北邊的大周稅賦甚輕,那邊的日子可是好過多了。”

此言一出,一羣農漢紛紛議論起來,徐皓月微微一驚,放眼望去,只見一名粗布短衫的瘦小農漢在人羣裡說着話,他身形猥瑣,面色焦黃,尖嘴猴腮的長相甚是難看。

那瘦小農漢繼續說道:“俺還聽說了,朝廷今年借了秋糧,明年又要再借下一年的糧賦。”

衆農漢一起怒罵起來,“那還要不要人活了?”“借完又借,是要逼着逼死俺們麼?”

那瘦小農漢見羣情洶涌起來,跟着說道:“俺還聽說大周兵馬不日便要南下,到那時候換個朝廷,咱們就不用繳那麼多的賦稅了。”

“對,老天保佑,大周的兵馬早一天打過來!”“不錯,打過來,俺一定開門相迎。”“這朝廷不讓人活,還不如換個朝廷。”一時間衆農漢紛紛口出惡言,看來對南唐朝廷失望至極。

徐皓月暗暗嘆了口氣,看來造勢一說只是鏡花水月,南唐朝廷在這個時候不想着如何安撫民心備戰,居然還想出預借明年秋糧這個蠢主意,民心一失,淮南之地如何能保得住?可笑自己還想着扭轉乾坤,看來這個時候淮南之地不造反已經是萬幸之至,想要聯民抵禦大周,卻是癡心妄想。

“唉,朝廷大失民心,看來大周軍至,淮南百姓只怕會簞壺相迎。”英仲高輕嘆一聲說道:“皓月,你說我們英家是不是也該投向大周?”

徐皓月心頭一震,想不到英仲高也有這種想法,看來自己真的失算,大周軍隊到來之時,只怕英家內部也會分裂,誰會去和大周對抗?如今大勢已成,卻是萬難扭轉局面了。

徐皓月嘆道:“這些事到時候再說吧,堂兄我們還是先預定糧食吧,戰亂一起,糧食精貴,我們山莊需要多儲一些。”英仲高應了,當下和徐皓月一起上前和衆農人收糧。如今淮南米麥即將大收,每年到大收時節,米麥價格會大跌,徐皓月開出比往年秋糧價格高出十文錢的價格收購糧食,一衆農人自然都是大喜,能多出十文錢來,繳納雙倍秋糧之時也可略略鬆口氣,而且繳納米糧充作賦稅,那些貪官污吏大斗進小鬥出,用米糧繳稅更吃虧,既然有人出錢收糧,還不如換成錢幣繳稅。

徐皓月和英仲高在華祁村預收到了兩百餘石糧食,和衆農漢立了字據,只等着旬月之後糧食收割後,雙方錢糧交易,不得反悔。

跟着徐皓月和英仲高又跑了幾個村子,繼續收糧。幾個村子的情況和華祁村差不多,都是紛紛破口大罵南唐朝廷,都想着開門迎接大周軍。徐皓月暗暗搖頭,一邊安排人收米糧,一邊留心觀察,各村之間都有那尖嘴猴腮農漢的身影,他四處散佈謠言,難道是有人派來故意把水攪渾的?

見那瘦小農漢言語挑撥完之後,便轉身要走,徐皓月忍不住心頭疑惑,讓英仲高繼續收糧,他悄悄跟着那瘦小農漢而去,跟到一處偏僻的樹林,徐皓月猛衝上去想將他打暈,哪知道纔到身後一把冷冰冰的短刀從那漢子脅下猛的刺出,徐皓月吃了一驚,側身一閃躲了過去,跟着抽出腰間佩劍,準備迎敵,哪知道那瘦小漢子甚是狡猾,一擊不中快步跑了起來。

徐皓月暗暗好笑,難道真是遇上對手了?和自己一樣喜歡逃跑?追上幾步,長劍遞出口中喝道:“你站住!”

那瘦小漢子也感到背後長劍襲來,斜跨一步躲開,跟着反手一刀砍來,徐皓月卸掉一刀的勁力,跟着一帶一攪,那漢子手中短刀應聲落地。

那漢子大吃一驚,退後一步嬉皮笑臉的說道:“好漢,咱們有話好好說。”

徐皓月長劍抵在他的咽喉處,冷笑問道:“你是誰?”

那漢子笑起來更是那看,看着自己脖子上的長劍笑嘻嘻的說道:“俺只是個尋常農漢。”

徐皓月淡淡的說道:“你的手如此白淨,也是農漢出身?快說!”長劍抵近一分,那漢子面色一變,連忙說道:“好漢好眼力,俺不是農漢,俺叫方刃,騶虞城內的閒漢。”

徐皓月見他說了實話,面色稍緩,沉聲問道:“你收了多少錢來此散佈謠言?”

那方刃被徐皓月說破秘事,驚慌無比,顫聲說道:“好漢怎麼知道?”話纔出口,便是大悔。徐皓月收起長劍冷笑道:“是英家人讓你來散佈謠言的吧?我也是英家的人。”

“是、是英家的二少爺,仲強公子。”那方刃聽徐皓月說他也是英家人,有些欣喜的說道:“好漢是英家哪位?”

徐皓月心中雪亮,想不到英鐵勇和英鐵烈現在就開始爲投靠大周造勢,大周軍馬一至,他們就可以順水推舟,逼着英若蘭順應民意帶領英家上下投靠大周。聽了方刃的問話,徐皓月也不回答,淡淡的問道:“他給你多少錢財?”

那方刃咧嘴露出一口黃牙,點頭哈腰的笑道:“十貫錢!”

徐皓月輕嘆一聲,轉身收起長劍,掏出二十貫錢扔過去,方刃接了,有些不明所以,只聽徐皓月說道:“你跟我辦事,每月我給你五十貫!”方刃心頭大喜,連忙一拜說道:“公子,小弟一定效犬馬之勞,不知公子要小的辦什麼事?”

徐皓月溫言道:“我要你做我耳目,替我打探消息,你先和我回武王山莊,我慢慢告訴你該如何做!”說完轉身便走,方刃急忙跟了上去,遇上這麼闊綽的主子,自然得跟緊些。

回到村內,英仲高奇道:“你去哪裡了?”徐皓月苦笑道:“隨便逛逛。”望着一衆百姓農人還在紛紛議論大周軍來了會何等何等的美好,徐皓月悠然的說道:“大勢難逆,簞壺相迎,未必能換來安穩日子,大周虎狼之師掠地之日,便是淮南村村戶戶門掛白幡之時,也罷、也罷,刀不切到肉,誰會知道疼呢?”英仲高瞪大眼睛,奇怪他爲何會說這話,但聽來似乎有些道理,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一百零一章 初春料峭寒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話別請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
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一百零一章 初春料峭寒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戰話別請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三百三十九章 徒增笑料耳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