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

悲涼的秋風又悄悄來臨了,一夜之間吹黃了枝頭的綠葉,蕭索的秋風中陳橋驛岸邊的綠柳開始點點垂下落葉,這陳橋驛的垂柳便是在隋朝初年便廣爲栽種的了,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此詩些的便是東京大梁附近的綠柳景象。

陳橋驛驛丞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名喚洪寧,做這陳橋驛驛丞也有三十餘年了,若不是他官位太小,也可算是五朝元老了,他經歷了唐晉遼漢週五朝。早年洪寧還年輕的時候,也有過雄心壯志,但在契丹人南下攻滅後晉佔領東京大梁城之時,陳橋驛死了很多人,他被契丹人打折了一條腿,屈辱的活了下來,至今他的左腿都還是一瘸一拐的。

每到秋天,天氣寒涼之後,洪寧的腿腳都會酸脹疼痛難當,每當這個時候,洪寧就喜歡拎着一壺黃酒在陳橋驛道邊的避雨亭中喝酒,迷醉之間能夠減輕腿腳的疼痛,順便看着官道上來往的人。或許是年紀大了,洪寧喜歡看着來往的人物,猜測一下他們的身份,他的一雙朦朧醉眼在這時候卻看得是那麼的分明。

遠處的官道上塵煙滾滾而來,似乎有人騎着快馬疾馳過來。陳橋驛爲通往幽雲的重要去處,每日南來北往的人不在少數,但像這般疾馳而來的倒是極爲少見。

洪寧醉眼朦朧之間,也不禁嚇了一跳,一名驛卒基本過來大聲說道:“爺爺,好像是有數百人騎馬過來了!”這年青的驛卒是洪寧的孫子洪田定,洪寧的兒子在宋州當兵,洪田定便跟着洪寧在陳橋驛謀了份驛卒的差事。

洪寧喝了口酒眯着眼喃喃奇道:“會是什麼人來呢?田定,最近可有什麼公文到來,說有大隊騎兵要經過陳橋驛的?”

洪田定急道:“車隊、糧隊要過的公文就有,沒有騎兵要過的,爺爺不會是契丹人的胡騎來了吧。”

洪寧斥道:“你當這大周朝還是晉朝麼?北邊如今有咱們大周的親軍司白甲軍守着,契丹人想要南下那是白日做夢!”跟着他勉強的站起身來,哎喲一聲嘆道:“人老了,腿腳也不便了,走,到驛口看看去,是什麼人來。”

那羣騎士來得好快,洪寧在洪田定的攙扶下才到了驛口,他們就已經到了驛口前,被驛口的驛卒攔住,讓他們出示路引,只見一名白袍漢子策馬上前說道:“我等是幽州的客商,道東京大梁辦貨的。”

洪田定皺眉上前說道:“那就拿商引來看看。”

那白袍漢子上前遞上一紙文書,洪田定一看果然是幽州府衙開出的商引,點點頭說道:“確是幽州府的商引,只是現在天色已晚了,不如今夜就在這裡休息一夜,明日再到京城吧,否則你們趕到京城的時候,城門也關了。”

那白袍漢子搖頭抱拳道:“多謝小哥好意,我等忙着趕路,就不叨擾了。”說着便往驛口行了過去。

洪田定有些奇怪這些人雖然是客商打扮,但卻行事匆匆的樣子,而且這些人身上散發着濃濃的肅殺之氣,絕對不像是商人,正想再喝問之時,卻被洪寧拉住:“讓他們過去!”。

洪田定一臉驚異的望着洪寧,只見洪寧看着這些馬上的商人,眼中卻滿是崇敬之意。這些幽州客商不過百餘騎,行過驛口之後,便又催馬疾馳而去。

望着這些人的身影最終消失在官道盡頭,洪田定奇道:“爺爺,這些人根本不是行商的,我看到像是軍旅精銳!”

洪寧一個爆慄打在洪田定的頭上怒斥道:“你不知道和你說話的是誰麼?他便是咱們大周不敗將軍徐皓月啊。”

洪田定吃了一驚道:“他是徐皓月?”洪寧點頭道:“白甲軍平日裡常常到陳橋驛操練,而且白甲軍大軍出征路過陳橋驛之時,我也見過他的,你爺爺雖然老眼昏胡,但徐將軍的尊容卻是不會看錯的。”

洪田定嗯了一聲,心中有些惴惴不安起來,洪寧續道:“徐將軍在北邊殺契丹人,保我漢人江山,便是大英雄,這次他隱匿行蹤一定是大有道理的,所以我們不必多問。”

正說話間,有大梁城過來的驛卒到來,送上緊急公文,洪田定拆開一看驚呼道:“樞密院直接下的公文,說是數日後徐將軍會從幽州回京來,讓沿途驛站按規制招待,不得怠慢,可、可這徐將軍已經過去了,怎麼公文才到?”

洪寧看着沿途的柳樹落葉片片,輕嘆一聲喃喃的道:“京城說不定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但願是好事不是壞事。”

……

徐皓月帶着百餘親衛快馬加鞭,總算在天黑之前到了東京城外,好在城門沒關,徐皓月便帶着親衛進了東京大梁城。

進城後徐皓月卻見街道上巡邏的殿前軍士兵比以往多了起來,往皇城而去的道路上更是重兵層層把守着,尋常百姓都被驅趕回家去,不許在街道上逗留。

徐皓月等一大羣人自然早有殿前軍兵馬上來驅趕喝問,徐皓月心一橫,暗想自己已經入城了,便亮明身份他倒要看看誰敢阻攔自己入宮。

當下不等殿前軍兵馬靠近,命身後親衛打出自己的旗號,當即上前大聲道:“親軍司白甲軍徐皓月在此,要入宮覲見陛下!”

衆殿前軍兵士都吃了一驚,爲首的一名殿前軍都將似乎認得徐皓月,上前抱拳一禮道:“果然是徐將軍,我等今日已得詔旨引徐將軍入宮,請!”徐皓月聞言心中一寬,柴榮果然下了詔旨讓自己入宮,當下便跟着殿前軍往宮中而去。

到了宮門外,只見韓通領着十餘名親軍司龍捷軍在宮門外等候,徐皓月到了身前飛身下馬,韓通不及見禮,上前便道:“你怎會來得這般快?我等還想這會兒招你回京的旨意纔到幽州,過幾日你纔會回來的,所以今日樞密院才下了讓各部引你進城的公文呢。”

徐皓月抱拳道:“此時容後再說,陛下如何了?”“咱們邊走邊說。”韓通匆匆回了一禮,便拉着徐皓月往宮裡走去。

“陛下今日身子更差,還好你提前回來了,否則只怕見不到陛下最後一面了。”韓通說話的語音似乎有些哽咽起來,虎目含淚,氣氛霎時間黯淡了下來。

徐皓月心中一陣驚慌,急問道:“陛下身邊不是有孫庭運的麼?爲何還會如此?”

韓通深吸一口氣,哽道:“陛下回京後身子本來大好了,可那日偏要試着拉強弓,用力過猛引得箭創迸裂,血流不止,孫真人說是傷了真元,加上陛下從前操勞過度,新傷舊患一起到來,已經到了藥石無靈的地步了。”

徐皓月面色一滯,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襲上心頭,自己還想着讓孫庭運在柴榮身邊,柴榮病故這道劫數怕是已經化解了,只是想不到雖然柴榮沒有在瓦橋關病倒,卻在幽州中箭,埋下了這病根,自己雖然扇動了蝴蝶的翅膀,歷史也有所改變,但改變之後的歷史卻還是發揮着他強大的因果關係,沒有孫庭運,柴榮便不會出現在幽州,也就不會中箭了,難道冥冥之中柴榮還是過不了今年麼?

自己和柴榮相處時日雖然不長,但柴榮此人真的配得上一代明君的稱號,雖然自己從前詬病過柴榮他只算得上是英主,但他在位的幾年時間裡,卻完成了前代幾個皇帝幾十年都沒有做到的事,頒修律法、均定田賦、擴建大梁、與民休息、北擊契丹,一樁樁一件件的事,都是他辛苦努力換來的,在他手中替後世的盛世大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五代十國禍亂百年,若是沒有柴榮最後這幾年的努力,中原將會更加虛弱,在遼國強盛之後,中原政權將更沒有還手之力。正是因爲有柴榮,宋初中原漢人對北方遼國竟然還保持了十多年的進攻態勢,結果被宋太宗趙匡義幾次北伐大敗之後,宋朝才被迫轉爲防禦。

想到這裡徐皓月的眼眶也不禁溼潤了起來,更想起那晚和柴榮掏心窩子的對話,他感到柴榮內心中的孤苦和無助,他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沒錯,但英雄二字本來就是沉重無比的,這兩個字的背後有多少不爲人知道的心酸事,人人都只看了英雄風光的一面,卻不知道這背後他們所經歷的寂寞和心酸。想起柴榮那晚的寂寞寥落,徐皓月心中更加難過起來,心頭只像是被什麼東西哽住了。

韓通輕輕拍了拍徐皓月的肩頭輕嘆道:“你若是能早到一日便好了,今日陛下大漸至,趙匡胤先到了京城,陛下已經下詔革除張永德殿前都檢點一職,該由趙匡胤出任殿前都檢點,陛下本來是屬意你的,只可惜你人沒到,不能讓張永德先回京城,便只能由趙匡胤接任,開始對殿前軍進行編整了。”

徐皓月心中一涼,想不到柴榮還是讓趙匡胤接任殿前都檢點一職,似乎在這時歷史又回到了原點,難道自己真的就板不過這強大的歷史慣性麼?

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十一章 搏殺催獸性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諾言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
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二百八十章 胸中四方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復燕雲地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稹均田圖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八十四章 暗夜奮廝殺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十一章 搏殺催獸性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二百一十四章 御帳親騎兵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二百六十五章 檀來歌爲何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十九章 打虎徐皓月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諾言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