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

臨近壽州,只見北岸河邊的道路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流民,紛紛都是往北岸下蔡城而去。望着北岸哀鴻遍野,徐皓月忽然覺得自己安慰英若蘭的話是多麼的蒼白無力,我們這樣做是爲了救更多的淮南百姓……

爲了救淮南的百姓就能犧牲淮北百姓的性命了麼?徐皓月緩緩閉上眼睛不願意再看下去,其實就算到了後世,每年非洲有多少難民餓死,遠在東方的他和大多數人一樣只能做一個看客。在五代十國這個亂世之中爲了活下去,很多人會選擇犧牲別人的性命來保存自己的性命,更多人也都只是看客而已,原來從古至今,人性從來沒有改變過,不管是在野蠻的古代,還是在文明的後世……

“什麼時候才能天下太平啊,或許到了那一天,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流民了……”童虎頭的聲音傳了過來,徐皓月扭頭望了望他,這小子經歷過幾次大戰之後,已經成爲徐皓月的親信,也比原來更加明白事理,不再是個什麼都不懂的鄉下小子了。

“天下太平了就會沒有流民了麼?”徐皓月淡淡的說道。 wωw☢ тTk án☢ c○

童虎頭撓了撓頭說道:“先生,其實我知道對岸的百姓都是被我們放水沖毀了家園的淮北百姓,這些天我也在想,等到打敗了周軍,北人不來侵犯我們,兩邊的百姓是不是就都不會受苦了?”

徐皓月淡淡一笑說道:“可惜周主和唐主都想打,都想佔了人家的地盤,不分出勝負,是不會罷休的。”

童虎頭唉了一聲忽然說道:“要是天下只有一個皇帝,而且這個皇帝也不愛打戰那該多好……”

徐皓月愣住了,這皇帝會出現麼?或許在他已知的歷史上已經出現了,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宋朝的重文抑武讓宋朝的百姓享受到了太平盛世,但正因爲如此宋人似乎散失了先輩的尚武精神,最後還是被遊牧民族打敗滅國。這原來在五代十國末期就種下了禍根,爲了防止再次出現五代十國這樣藩鎮割據的局面,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除大將的兵權,處處提防武將,雖然讓武將造反的隱患消除,但重文抑武的政策卻讓人們失去了尚武的精神和民族的圖騰。

不過這也讓徐皓月似乎隱隱看到了白甲軍第三條出路,這出路似乎有些悲壯,似乎有些大膽,但卻似乎是最好的出路,這條路走下去,不但白甲軍可以保存下去,也可以改變之後宋朝重文抑武而積弱的面貌。但現在也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或許再見到自己那位義兄的時候,這個想法會更加成熟起來。

想到這裡,徐皓月有些歡欣鼓舞起來對童虎頭笑道:“虎頭,我們會有一個好皇帝的!”童虎頭看着徐皓月歡喜的樣子,雖然不明白,但也跟着歡喜起來,在他的潛意識裡,先生的話永遠是對的。

經過下蔡之時,只見淮河之上唐軍鎮海軍的舟師多了起來,看到白甲水軍的旗號,鎮海軍的水軍將士們都是歡呼起來,自從周軍在正陽架起浮橋以來,就再也沒有唐軍的舟師從淮河順流東來的,此刻鎮海軍見到白甲水軍自然是大聲歡呼起來,而白甲水軍中原來有一半人是鎮海軍水軍出身,不少兵卒在船舷上還揚起手,大聲打起招呼來。

白甲水軍在淮河南岸的夏灣村停靠,這裡是鎮海軍臨時的水寨,徐皓月和張興淮一同進到水寨中,去拜會鎮海軍節度使林仁肇。

想不到兩人作者小船才靠岸,碼頭上早有一員大將帶着數名將校在碼頭上等候,遠遠的那大將高喊道:“哪位是白甲軍節度使徐皓月徐將軍?”

徐皓月走上前去,也是笑着抱拳道:“在下便是徐皓月!”

那大將呵呵笑着抱拳道:“徐將軍客氣,某家林仁肇!”

徐皓月這時才細細打量起他來,只見林仁肇四十餘歲年紀,國字臉旁兩鬢有些斑白,臉上坑坑點點的有些麻子,頜下短鬚看起來很是精神。而那林仁肇也在打量徐皓月,跟着向左右的將校說道:“真是想不到啊,威震淮南、殺得周人心驚膽顫的徐將軍居然如此年青,你們都猜錯了,呵呵。”

徐皓月乾笑兩聲道:“林將軍正當盛年,親提水軍威逼下蔡周軍大將張永德,讓周軍不敢由此南下,亦是威風八面啊。”

林仁肇哈哈大笑道:“徐將軍還真會說話,走,咱們到帳中說話。”說完和徐皓月攜手進帳,看得出林仁肇很欣賞徐皓月的智勇,不像高弼、許文稹等人那樣貌合神離。

進到帳中,分賓主坐定後,林仁肇說道:“徐將軍此去紫金山面見陳監軍使,可是想讓陳大人主動出兵邀擊壽州周軍?”

徐皓月點點頭說道:“此刻正陽浮橋已散,周軍退路被斷,正是出兵夾擊周軍的好時機,若是拖延時日愈久,只怕周軍復來,或是在哪處重建浮橋,便會橫生變數了。”

林仁肇摸着鬍鬚說道:“此刻卻是最好的時機,北岸下蔡城中有周兵數萬,隨時可以開始重建浮橋,只是被我水軍所阻,未能成事,此刻就該重兵齊聚壽州城下,滅了李重進的五萬大軍,周人也不敢再來入寇!”說着從面前的書案上拿起一紙書信交到徐皓月手中,接着說道:“這是某家寫給陳監軍使的書信,裡面也陳言備至,力主出戰邀擊周軍,我鎮海軍當盡力守住淮河水道,策應大軍行動。某家不能隨徐將軍前去紫金山,只能以書信聲援,而且書信中也言明,假若陳監軍使不願出戰,儘可派人來接替某家,某家率領鎮海軍自到壽州城下和李重進廝殺!”

徐皓月站起身恭恭敬敬的一揖說道:“林將軍果然勇毅,在下一定將信帶到,陳述利害,定教陳監軍使能儘快出兵!”

林仁肇也站起身哈哈大笑道:“好!某家就在此處等候將令!”

辭別林仁肇後,徐皓月帶着水軍繼續東進,不一日到了淮河南岸的二道河渡口登岸,因爲李重進重兵封鎖了紫金山西面和壽州之間的道路,徐皓月只得繞道紫金山東面登岸,他讓張興淮帶着水軍在二道河渡口等候,自己率領四百名白甲軍騎兵往紫金山而去。

繞過老君山遠遠的便看到了紫金山那巍峨的身軀,此刻只見紫金山上營寨綿延不絕,漫山遍野盡皆都是唐軍旗號,聲勢鼎盛,倒是讓衆白甲騎兵微微吃了一驚,他們沒見過數萬人的營盤是什麼模樣,所以有些驚訝起來。

到了紫金山前的九里橋,此處駐守的唐軍乃是西北面應援都監朱元的兵馬,看到徐皓月等人的白衣白甲之後,巡哨的唐軍攔住衆白甲軍,飛報自己的上官都監朱元去了。

過了半個時辰,朱元親自帶領數十騎飛馳而至,他約莫三十餘歲年紀,麪皮黝黑,一部絡腮鬍子,長得甚是威猛。上前見禮之後,徐皓月拿出節度使的印信給朱元驗看,並言明來意。

朱元看了印信無誤之後,又驚又喜道:“想不到閣下真是威震淮南的徐將軍!本將早就想會會你了,走走走,先到本將營中喝上幾杯!”

徐皓月想不到自己已經這麼出名了,謙遜不過便跟着朱元先到了他的營帳中。

到了營帳之中,朱元命人篩滿三碗酒,哈哈笑道:“本將好酒,更加敬重英雄,徐將軍出身將門,大敗周軍,將我等都比下去了,本將敬將軍三碗,只望來日能和將軍並肩殺敵!”說完三大碗酒都喝了下去。

徐皓月微微一笑,也擡起酒碗喝了,朱元抹抹嘴笑道:“我們只喝三碗,喝多了便要勿事了。”

想不到朱元看起來粗豪,好像張飛一般的威猛而又好酒,卻還能如此剋制,而且粗中有細,也該是一員良將。只聽他接着說道:“徐將軍想去陳說戰事,勸陳監軍使出兵,正中本將下懷。不瞞徐將軍,吾軍上下將士、各軍將領皆望邀擊周軍,以雪周軍入寇之恨,本將這就隨徐將軍一同前去見陳監軍使,共同陳說利害!”

徐皓月心頭大喜,林仁肇、朱元等唐軍將領看來都是希望出兵的,如此一來說服陳覺出兵的希望又增加了幾分,當下跟着朱元一同往陳覺的中軍大營而去。

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六十四章 荷塘話夜雨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後欲暢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
第五十三章 桃花映紅嬌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河岸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人心懷事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六十四章 荷塘話夜雨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一十九章 沙河動雷震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邊三將謀第十五章 草堂靜獨處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四十五章 義社十兄弟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後欲暢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只爭朝夕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八十章 雲霧霾英山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