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

此時的大定府還沒有營建成爲遼國中京,並沒有後世遼國中京的繁華,城池佔地也不大,但也比榆州、澤州等地城池要大。北面還有一條土河,與七金山相伴。這七金山其實不過海拔八百餘米,東西不過十里,南北五里,但在北方平原地方已經算的上是一座名山,而且平原之上,這座大山便成爲天然的藩籬屏障,扼住北方的通路。

蕭撻凜鎮守大定府,苦心發動城中數萬民夫和軍兵晝夜加固城防,就在城防完備之後幾天,哨探回報說大周軍馬已經開始從榆州北上。蕭撻凜當即命麾下大將察割速、阿剌臺兩人各帥三千騎兵出城,繞道南下準備襲擾大周軍隊糧道,其餘兵馬盡皆收入大定府,在大定府城外佈置了數座營砦鎮守。

當日午後果然見到大隊白甲騎兵繞城巡哨不絕,蕭撻凜站在城頭,雙拳攥得緊緊的,恨恨的道:“何時漢人的騎兵也能在我契丹人城外耀武揚威了?等到狼主大軍南下,定教這些漢人都做了我契丹人的刀下亡魂!”

過了些時候,大周軍馬開始增多,大隊的步軍、馬軍相繼開來,連同隨軍的糧草車帳,連綿不絕,只見大周軍馬分道而行,四面環圍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離城十里外紮下營寨,一般的壘石、伐木、結寨、挖掘壕溝,好似要長期圍困一般。

之後幾日大周軍馬都在營寨之內沒有發兵攻城,但遠遠望去,四面的營寨內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蕭撻凜知道周軍定是在大舉準備攻城器械,一想到漢人器械精良,還有轟天雷這等可怕的利器,蕭撻凜心中也有些沒底了。

到了第五日清晨,北方戰鷹帶來了耶律璟大軍的消息,耶律璟的大軍已經越過老哈河上支流八里罕河,離大定府只有五十里之遙了。蕭撻凜命人寫好回信,將羊皮紙捲入戰鷹腿上的竹筒,餵了戰鷹一些新鮮羊肉,跟着將戰鷹高高放飛,它將帶回大定府的消息——周軍圍城,暫未攻打。

望着戰鷹安然飛走,蕭撻凜長長的舒了口氣,至今周軍還沒有攻城的跡象,耶律璟大軍已經離此不遠,看來自己能守住大定府了。

正在這時,只聽四面周軍營寨之內戰鼓之聲一起擂響起來,蕭撻凜吃了一驚,只見周軍營寨寨門大開,一隊隊的步軍列隊開出營寨來,在城外的原野上排布成軍陣,跟着數隊騎軍飛出散在四周護翼,最後營寨內一隊隊步軍、軍中匠人、民夫簇擁着一架架投石機來到軍陣之中,只北門這邊便有五十餘架投石機。

蕭撻凜倒抽了一口涼氣,他開始有些隱隱不安起來,果然東、西、南三面守將接連來報,三面的周軍也是大舉出營佈陣,各處周軍都是五十餘架投石機在陣中,卻不見衝車、雲梯等衝城器械。

蕭撻凜額頭冷汗直冒,他隱約知道周軍打算如何了,他們似乎就沒打算直接攻城,而是隻打算用投石機轟擊城池和外圍營砦!但蕭撻凜毫無辦法,他在外圍營砦前佈置了許多的鹿砦、排槍、壕溝和陷馬洞,出城浪戰這些障礙對於遼軍同樣頭痛。

果然周軍第一架投石機安排好之後,帶着火焰的轟天雷呼嘯着望外圍營砦飛來,和原來見過的轟天雷一樣,還是一個黑黝黝的陶土罐子,外圍營砦的遼軍驚呼着四處躲避,那罐子狠狠的砸在外圍營砦的木柵上,瞬間的爆炸將木柵炸得粉碎,但這還沒有完,與以往的轟天雷不同,這次爆炸之後,四散飛濺的火光卻比從前大了很多,那一段木柵瞬間燃起了沖天的大火,滾滾的黑煙沖天而起。

一股刺鼻的氣味飄至,蕭撻凜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他拔出長劍淒厲的呼喊道:“漢人在轟天雷里加了猛火油!那火頭要用沙土掩蓋才能撲滅!”

話音才落,又是幾個轟天雷飛至,在外圍營砦中四處炸響,陶土罐子裡除了火藥之外,還裝了猛火油,就好像是土製的燃燒彈一般,飛濺的火星只要沾到人身上便會燃燒起來,用水撲不滅,非要用沙土覆蓋。

隨着越來越多的投石機開始發射這種特製的轟天雷,整個遼軍外圍營砦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外圍營砦的遼兵們四處奔走,徒勞的挖掘泥土掩蓋火頭,但轟天雷連綿不絕而來,周軍的弓弩手也開始列陣上前發射箭矢,在箭雨火雨的洗禮下,遼軍慘叫着紛紛往城內退來。

但周軍似乎沒有收手的意思,投石機開始向前搬運,向前移動了數十步後,周軍的投石機開始向城內投射燃燒彈。

周軍的這種燃燒彈製法也很簡單,原本陶土罐子裡是用瓦片、鐵釘、鐵片填充,中間是油紙包裹的火藥,但現在外面填充的東西換成了猛火油,這猛火油便是石油,然後罐口用石蠟封住,只留下引線的竹管,火藥爆炸後,陶罐裂開,猛火油被火藥引燃四散飛濺,火勢更加厲害。

北門城樓上中了一枚轟天雷後,猛火油瞬間將木製的城樓引燃,但城上的遼軍束手無策,城樓高大也不可能爬上去用泥沙掩蓋滅火,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城樓被燒燬。

蕭撻凜冷汗熱汗一起冒起來,回頭看其餘三門,也都是火光沖天而起,難道周軍是想火燒大定府,要一把火燒絕大定府十餘萬契丹百姓麼?

看到大定府上空濃煙滾滾,周軍四門各自留下一萬步軍守禦,其餘兵馬開始向北門十里外的七金山移動,蕭撻凜心中大驚,周軍這是要北上去迎擊耶律璟大軍,壓根就沒想過要在自己這裡浪費兵力,反倒是自己被這場大火困在城中,自救都不暇,更別說開城協助耶律璟夾擊周軍了,現下似乎只能寄望出城的騎兵能襲擾、截斷周軍糧道,逼迫周軍後撤。

這時候,卻見數隊周軍白甲騎兵分別從東西兩面飛馳而來,每個騎兵長長的槍尖上都挑着一個首級,這批騎軍約有數千人,看那首級赫然便是契丹人的,爲首一名白甲騎軍挑着的首級旁還懸掛着一面青色狼旗。蕭撻凜眼前一黑,這旗號正是出城襲擾周軍糧道的遼軍旗號!這數千騎兵都挑着首級,說明出城的騎兵都悉數被周軍剿滅了。

隨着城內的火勢越大,蕭撻凜心頭的烈火也是熊熊燃燒,只見城內遼兵、壯丁們四處奔走,挖掘地上的沙土掩蓋火勢,慘叫聲、呼喊聲不斷,蕭撻凜攥緊的拳頭都要掐出血來。

他奔到城下,拔出長劍厲聲喝道:“兒郎們!如今漢人烈火焚城,與其被活活燒死在城中,卻不如與我衝殺出去!狼主已經帶領兵馬到了北面五十里之處,我們衝殺出去與狼主大軍會合便還有一線生機!留在這裡只能等死!”

城中遼兵、壯丁們轟然稱是,紛紛結隊,打水將身上澆溼,扒開北門望着城外衝殺出去。

此時外圍營砦的烈火還未燒完,城門打開後,風向涌流,城門口火勢愈盛,靠前的數十人登時被活活燒死,蕭撻凜大驚正想退回來時,一陣密集的弩箭雨衝着城門洞口激射而至,身上立時中了十餘箭,他身上雖然穿了鐵甲,卻也抵受不住,致命的一箭穿喉而過,一員遼國大將便在城門口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蕭撻凜中箭倒斃,城內遼軍更加混亂不已,幾名遼將一商議,只得喝命四面城頭打出白旗,只希望周軍不要再向城內施放轟天雷。

大定府北面七金山上,周軍已然佈陣完畢,中軍陣中搭建了一處高臺,高臺上那面白幡旗高高飄揚着。

徐皓月望着濃煙滾滾的大定府皺眉痛苦的嘆道:“昔年三國諸葛孔明火燒藤甲兵,只因太過陰損,以致折了壽算,卻不知我徐皓月死後會不會被打下十八層地獄?”

一旁韓令坤急忙說道:“大將軍,此舉雖然契丹死傷慘重,但卻挽救了我不少兵卒性命,想我等大將,哪一個手上不是冤魂千萬?要是這樣就沒人敢帶兵打仗了。”

劉逸軒面帶不忍之色道:“大將軍是不是讓城外兵馬停一停?當真引燃了全城,火勢控制不住,這闔城百姓可就要盡皆殉難了。”

徐皓月正猶豫間,只見山下飛騎來報:“大定府打出降旗乞降!請大將軍定奪!”

徐皓月鬆了口氣道:“命四面兵馬收兵回營,固守營寨,讓城中軍民自救好了,不用理會,等戰敗耶律璟大軍後再行接收入城!”

將令飛馳而出,四面圍城的兵馬開始緩緩撤兵,投石機也悉數搬運回營地,四面營寨各有一萬兵馬駐守,不再攻打城池。

大定府的軍民見周兵後撤,不再施放轟天雷,都是長舒了一口氣,開始撲救城內火頭,城牆外的營砦沒法救,只得集中人手撲救城內烈火。

徐皓月長出了口氣,回頭北望,只見遠處平原之上塵煙大做起來,徐皓月站起身來,手中令旗一指,哈哈大笑道:“耶律璟的大軍看到大定府的濃煙,奮勇來救了!韓令坤你守左翼,劉逸軒你守右翼,傳令陳子劍、趙順平騎兵出馬先廝殺一陣,將敵人誘向七金山我軍設伏軍陣!”

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府乍聞驚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五十四章 激流逆竹篙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十六章 江南徐世家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十九章 心意難轉圜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府乍聞驚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八十八章 背城列陣疾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一百二十七章 魚鱗對鶴翼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陣得勝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七十四章 英主御親征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虎玄鐵甲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一十六章 名將之血路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一百四十六章 淮上烈水戰第三百零六章 漢宮留遺孤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