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回光徒返照

午後的天空依然陰沉,天色愈加的悶熱起來,遠處汴梁城那巍峨的城牆依然矗立着,給人的壓迫感比起陰沉的天空更加強烈。

葉寒吞下最後一口麪餅,將手中的布袋倒轉過來,但布袋裡已經空空如也,什麼也倒不出來。望了望在一旁休息的都頭,葉寒有些眼饞他手中的大面餅,越看腹中就越覺得飢餓,只得拿起牛皮水囊灌了一肚子的水,腹中的飢火稍稍的退去。

和許多普通兵卒一樣,葉寒分到手的口糧差不多已經吃完,也不知道軍中的糧食能不能支撐到明天的。但葉寒寧可吃不到那些軍糧,因爲能多吃的人待會兒都是要接着上陣搏殺的。

果然那都頭和其他老兵們吃飽後,抹了抹嘴便紛紛站起身來,拿起各自的兵刃,嗷嗷叫着撤掉衣甲,列陣緩緩的往汴梁城而去。

葉寒和一些老弱殘兵眼望着老兵們列陣從軍陣中出列而去,葉寒心裡明白午後大軍似乎是不再有什麼保留的,將老兵們悉數派上去繼續攻城,想來是將軍們想要趁着還有些銳氣,做最後的一拼了。

數十面戰鼓震天的響徹軍陣內外,葉寒遠遠的望去,好像看到了他們的皇帝趙點檢穿着一身皇袍,親自擂鼓助戰,出陣的大將之中,葉寒看到了自己軍中的大將張令鐸似乎親自領兵前去攻打,看來真的是豁出去了。葉寒心中暗暗的祝禱着,希望這一次大軍應該能夠破城了吧,這個時候他也開始有些畏懼城牆上那面飄揚的白幡旗,那玩意似乎就是爲他這樣的人準備的。

……

血與火的廝殺之中,轟天雷的巨大響聲又開始發作,但這一次趙匡胤的老兵們似乎都不在乎了,他們精赤着上身上陣,便是沒打算再畏懼死亡,在轟天雷的爆炸的火光中,他們依舊是前仆後繼,舉盾奮勇向前攀登城牆。

慘烈的城牆下,屍體推擠已然將城牆高度降矮了不少,殿前軍們踏着自己同袍的屍體,發了瘋似的用一切可以攀爬城牆的方法在登城,每段城牆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羣,轟天雷炸到十幾人,馬上又有人上來填補空缺。

很快在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召下,殿前軍已經有人殺到了城牆之上,一時間汴梁城的北門開始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明德門城樓上,徐皓月冷眼看着城下殿前軍瘋狂的表演,忍不住冷哼一聲,魏仁浦面如土色的急道:“徐將軍,這些驕兵悍將不要命了,城上的軍將好像攔不住了。”

徐皓月淡淡的笑道:“最後的瘋狂而已,垂死之人的迴光返照下,掙扎定然會厲害一些的,我們頂過去就好了。”跟着他衝着城樓下的王子襄厲聲喝道:“王子襄!敵人赤膊上來將你們殺敗,你們羞也不羞?!”

此話出口,王子襄臉上橫肉一抽,將身上的衣甲撤掉,挺起長槍來一招,對身後的親衛們怒喝道:“兄弟們,大小百餘戰,我們襄字營何曾怕過誰來?!眼前這些逆賊不怕死,我等又會怕了麼?卸甲!隨我衝!”

明德樓上一衆白甲軍紛紛撤掉自己的衣甲,精赤着上身跟着王子襄衝殺上去,數段城牆上被趙匡胤大軍衝破的缺口立時被王子襄帶人堵住。

北門之上數萬人捨生忘死的拼殺着,東西兩門也是廝殺呈膠着之狀,明德樓上徐皓月始終面色平靜的看着,但心中卻是一陣陣的劇痛,都是中原的好漢子,卻沒有死在對契丹的作戰之上,而是死在了自己的都城之下,這一切都只是爲了他自己口中所說的忠義,也不知道這到底值不值得。

趙匡胤的軍陣之中,葉寒和一衆老弱殘兵望着城上激烈的廝殺,都是目瞪口呆,每一刻都有人慘叫着殞命,每一刻都有熱血迸流而出,只覺得自己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雙拳緊握之下,便也想着上去廝殺,渾然忘了什麼叫害怕,只知道跟着大傢伙不時的發出呼喝吶喊的助威之聲。

便在這時,只見一員年青將軍領着幾名都將來到軍陣中,葉寒身邊的一名受傷老兵低聲驚呼道:“這時陛下的弟弟趙匡義少將軍,不知道他來做什麼。”

只見那年青將軍到了衆兵卒身前看了看,回頭對幾名都將厲聲喝道:“能動的都帶上,隨本將軍去幹一件大事,此事一成,我軍便能反敗爲勝!”幾名都將大聲領命,便喝命手下兵卒到人羣中拉人。

葉寒只是肩頭中了一箭,自然可以動彈,便被兵卒們拉了出去,軍陣中還是挑出了千餘名傷勢較輕的傷兵和一些老弱兵卒,編列成隊伍,就跟着那趙匡義而去。

起初葉寒只道是要他們上去攻城,卻想不到是往北走,而且越走越遠,直到漸漸的看不到汴梁城了。不少兵卒開始奇怪起來,紛紛竊竊私語,問的都是他們要到哪裡去,但行伍之中卻是沒一個人能知道的。

到了傍晚時分,葉寒等人總算明白過來,他們到了黃河岸邊,在一處黃河堤壩之下,那少將軍趙匡義便召集幾名都將吩咐了幾句後,自己卻帶着十餘名親衛返回去了。那幾名都將轉過身來喝命手下兵卒將一些鐵鍬鋤頭分發給衆人,跟着喝命道:“先在此地休息,等候少將軍將令!”

葉寒等人都不明白要等什麼將令,便都接過鐵鍬鋤頭原地坐下休息起來。

黃昏降臨之時,沒有餘陽的晚照,天色暗淡的很快,汴梁城的廝殺已經平息了下來,城上城下都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晚風中幾面殘破的軍旗低垂着旗面,似乎是在無奈的仰望着城上那面巨大的白幡旗。

趙匡胤大軍中軍帥帳內,諸將都是面色凝重的沉默不語,今日慘烈的攻城戰已經耗盡了趙匡胤大軍的最後一口銳氣,張令鐸戰死,韓重贇重傷,其餘參戰將領也都各自帶傷,足見白日裡惡戰的驚心動魄。

“大軍情形如何?”趙匡胤低沉的聲音如鯁在喉,衆人聽了都覺得心裡發苦。

高懷德吊着左臂,緩緩站起身來,深吸了幾口氣才說出口來:“連日來陣亡將士多達五萬餘衆,還有三萬餘人受傷,我軍幾乎折損過半,而且午後一戰失利,士氣大沮,兼之軍中糧草耗盡,已經出現百餘人的出逃兵卒,不過都被捉回來在陣前斬首了。”

諸將聞言都是面色悲慼起來,人人都眼望着趙匡胤,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說。

趙匡胤緩緩閉上眼睛,右手輕顫不已,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如今大勢已去,各位兄弟覺着該如何行事?”

高懷德緩緩說道:“事已至此,這汴梁城怕是打不下來了,不若我等護着陛下先退回宋州將養,待恢復元氣後再與周軍一爭長短。”

諸將聞言都是默然,各人心裡都清楚,要回宋州便要繞過汴梁城,城內的徐皓月難道會眼睜睜的看着十餘萬殘兵從自己眼前溜走麼?況且宋州旁有許州的忠武軍節度使、曹州的彰信軍節度使、徐州的武寧軍節度使,都在一旁虎視眈眈,大軍回到宋州後,必定會被各路兵馬討伐,甚至是淮南的忠正軍也會北上來討伐,便是個四戰之地,以一州之地稱帝是斷無幸理的。

更加致命的是軍中糧草斷絕,就算一路上能徵集到些糧食,但遠遠不夠大軍敷用的,沒有糧草只怕到了宋州也不會剩下多少兵馬跟隨的。

趙匡胤聽了之後緩緩搖搖頭苦笑道:“只怕徐皓月是不會讓我等回宋州去的。”

一旁趙普咬咬牙,躬身道:“陛下,已經到了這般田地,不若用那最後的殺招與徐皓月做個協定,讓他放開條路放我等回宋州去!”

諸將都有些奇怪,什麼最後的殺招,如今軍心渙散,還能有一戰之力麼?

只聽趙匡胤沉聲嘆道:“但這殺招我們只能做做樣子,不能真的做,要讓徐皓月相信我等決心,方能令他訂下城下之盟,否則稍有示弱,他便會看出端倪來,所以須得有人入城去親見徐皓月纔是。”

趙普躬身說道:“主意是微臣所出,便由微臣入城去見徐皓月,微臣便是拼了性命也要讓徐皓月相信此事,和我軍訂立城下之盟!”

趙匡胤深深的吸了口氣,長嘆一聲道:“如今也只有這樣了,便勞煩則平到汴梁城一趟。”

趙普面色堅毅的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此去若能說服徐皓月,兩個時辰之內必定會回來,但假若微臣沒能回來,便是微臣事敗,陛下當召集兵馬速速離去。不論如何都好,但那最後的殺招萬萬不能真用,否則陛下和臣等皆會遺臭萬年而被世人唾罵不休的。”

趙匡胤起身上前,握緊趙普抱拳的雙手,眼中含淚道:“朕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則平安心即可,本想着得一場富貴與則平共創大業,如今看來只怕是不能了,則平此去定要保重。”

趙普深深一拜道:“能隨陛下征戰,微臣於願足矣,便是身死也無遺憾。”說罷對諸將團團一揖道:“請諸位將軍護定陛下,咱們有緣再見!”說完也不等諸將起身回禮,便轉身大踏步的出軍帳而去。諸將紛紛起身送到帳外,也不知道趙普和趙匡胤說的什麼啞謎,只是覺得趙普此去定然是凶多吉少,都是含淚與之送別。

此刻天空之中悶雷之聲大作,一場風雨便要來臨,營中火堆之間,只見趙普帶着幾名從人騎馬疾馳而去,身影消失在黑沉沉的夜幕之中去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五十四章 正少陽異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石木箴言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周軍典制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十一章 搏殺催獸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
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四十八章 公義今何在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蹺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七十九章 和離書心跡第一百七十一章 飛雪奮登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林虎子之策第一百章 白甲軍營號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五十四章 正少陽異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三百零三章 陣前忙換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親族豈無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三百二十一章 遺孤若轉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彌留僅傳位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流波幻像間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二百五十七章 權柄間或轉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陳橋瑞雪來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九十九章 畫中玉佳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二十一章 燕雲招討使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五十二章 同心可斷金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二百二十二章 黑石木箴言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周軍典制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十九章 賭鬥博取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敵是友焉第九十三章 山徑落雪石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喪諸國祭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詔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九十四章 白甲軍幡旗第十一章 搏殺催獸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