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血淚化白蓮

後周顯德四年三月初,在收服壽州城之後,周世宗柴榮果然信守約定,沒有殺害壽州城內一民一兵,並着令將糧食借貸與壽州軍民,以濟民困,同時詔令當地官府安排百姓春墾。時有人進諫說壽州百姓窮困,恐還不起借貸之糧,柴榮笑着說,壽州已是大周國土,壽州百姓已是大周子民,大周子民皆是朕的兒子,兒子向父親借東西,做父親的會一定要兒子還的嗎?衆人皆拜服。

之後柴榮命李重進爲廬州招討使領軍三萬攻廬州;已經傷愈的大將韓令坤、郭令圖爲蘄州、舒州招討使,領軍四萬攻蘄州、舒州;向訓爲滁州招討使領軍三萬攻滁州、張永德爲沿江招討使、殿前軍大將趙匡胤、水軍大將王環、趙晁從徵,領水陸兩軍五萬,攻沿淮泗、楚、海等州,趨揚州、泰州等地。

佈置完軍事之後,柴榮自回東京大梁,臨行前特意交待大將韓令坤、郭令圖兩人,兩人分攻蘄州、舒州必定要先打盛唐、英山,在對上徐皓月的白甲軍時一定要多加留心,南唐如今還有一戰之力的就只有白甲軍了。也交待李重進在攻取廬州之後,若韓令坤、郭令圖兩軍進兵不利,李重進定要前往應援。

柴榮御駕北返之後,諸將便分頭出擊,韓令坤、郭令圖兩人合兵一處,領周軍四萬先往正陽城而去,白甲軍自從壽州退走之後,便一直留在正陽。

韓令坤上次在黑泥溝中白甲軍之伏,身中三箭,差點喪命,臥牀將養整整一個冬季纔好,深恨徐皓月和白甲軍,得了柴榮詔命後,便開始準備征討正陽白甲軍。他麾下有殿前鐵騎、虎捷、控鶴三軍近一萬五千精銳兵馬,其餘郭令圖手下有兩萬五千懷德軍兵馬。這懷德軍多爲前番征討西北降卒、南唐降卒組成,戰力一般。

韓令坤和郭令圖大軍離開壽州之後,這天晚間到了黑泥溝。有了上次中伏的教訓,韓令坤謹慎了許多,偵騎四出,但得到的回報是從壽州到正陽的這一路上都沒有白甲軍的蹤影。當晚韓令坤和郭令圖在黑泥溝駐紮,又令探馬打探正陽的消息。

到得半夜,探馬回報,正陽已經是空城一座,白甲軍似乎沿水路返回盛唐去了。韓令坤聞報大喜,便要連夜進兵,郭令圖急忙勸阻,言黑夜進兵多有不便,又恐這空城乃是白甲軍的奸計,待到明日進兵。多番勸阻之下,韓令坤才忍住,便命大軍休息一夜,明日進軍。

翌日天明,韓令坤、郭令圖領兵復行,黑泥溝離正陽只有十多裡地,不一刻周軍前鋒已經到了正陽城下,果然見正陽城門大開,城上城內空無一人,前鋒軍都校飛報中軍,軍馬便在正陽城東門外停下,不敢進城。

韓令坤和郭令圖聞報,當即催促中軍疾行,到了正陽城外一看,果然正陽城門打開,望進去城內空無一人,說不出的詭異。韓令坤冷笑道:“想擺空城計?來人,前軍一千兵馬先入城查探!”

當下前鋒軍分出一千兵馬先入城查探,過了片刻之後,城內兵馬來報,城內空無一人,就連百姓也不見一人。韓令坤大奇道:“難道白甲軍真的已經南逃?”

郭令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整個冬日周軍都有偵騎到正陽打探,和白甲軍的偵騎也是反覆絞殺,互有勝敗,但都沒有偵騎發現正陽城的白甲軍有南下的跡象,按理說正陽的白甲軍有一萬多人,加上城內數千百姓,若是要大舉南下,周軍偵騎一定會查探到的。兩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城內又有探馬回報,在正陽城西的湄水岸邊發現大量的足跡和遺棄的旌旗、兵器等物。

韓令坤、郭令圖急忙帶人前去查看,果然湄水岸邊的灘塗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足印,上面有不少百姓遺棄的東西,也有白甲軍遺棄的旌旗、兵器等物。韓令坤鬆了口氣道:“原來白甲軍是連夜沿水陸南下走了,難怪偵騎沒有探知。”郭令圖道:“徐皓月深諳兵法,詭計多端,我等還是小心爲上。”

當下兩人命人反覆查探了城內並無白甲軍一兵一卒之後,才命大軍入城歇息,準備第二天再向南進兵。

當夜正陽城內周軍大都已經進入了夢香,城內一處偏僻的枯井下鑽出幾人來,都是白頭巾白甲的白甲軍兵士,領頭的卻是白甲軍羣字營營官周羣,他帶着幾名白甲軍兵士,口含利刃、撐着井壁上到地面上,悄悄的摸上前去,將幾名靠在一邊打盹的周軍巡兵幹掉。周羣善用短刃,手下兵卒也都精於此道,上前一人一個,捂住周兵嘴巴,短刃往喉嚨上一抹,周兵登時了賬。周羣見四周再無周軍,便回到井口讓剩餘的伏兵盡出。

原來早在冬日裡,徐皓月便在城內佈置下了數十個地下藏兵坑,城中百姓也都在冬日裡連夜由水軍送回英山去,城內只剩下白甲軍士兵。得知周軍復來,徐皓月便在城內伏下了三千伏兵,自己帶着剩餘的七千人馬渡過湄水,在對岸埋伏等候。

半夜城內白甲軍伏兵盡出,四處開始放火,跟着分三路猛攻東西南三門。城中伏兵發動,四處燃起大火,黑暗中周軍不知伏兵有多少,但見白甲軍攻下東西南三門後,退出城去,放火油將三座城門點燃,沖天的大火燃起,加上城內的各處火頭大起,其時冬日才過,第一場春雨未至,風乾物燥,火頭瞬間蔓延開來,半個正陽城都燃燒了起來。

周軍懷德軍兵卒多爲降卒,見狀大恐,紛紛爭相涌向北門逃生,城內的周軍殿前軍精銳又被大火阻斷,不能成軍,又被懷德軍衝動,裹挾着只得往北門外涌出。

纔出得城外,北門外劈頭蓋臉的便是一陣弩箭射來,黑暗中也不知道北門城外有多少白甲軍伏兵。韓令坤、郭令圖心慌,竭力約束兵士結陣衝過去。殿前虎捷軍好不容易有千餘人結成陣勢,衝將過去,他們知道若是不殺散北門外的弓弩伏兵,只怕出城的大軍會更加混亂,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屠殺。

白甲軍的弩箭犀利兇悍,虎捷軍匆忙出城,攜帶的鐵櫓大盾不多,相擁而上,但黑暗中不辨路徑,忽然前面的鐵櫓盾手慘叫着跌落下去,後面的人急忙舉火望去,只見眼前卻是一條深溝,溝底插滿了苦竹籤。那溝足有一丈餘寬,虎捷軍過不去,又失了櫓盾掩護,登時被弩箭一陣亂射,折損一半人手之後,虎捷軍只得退了回去。

聞報韓令坤急命虎捷軍步卒和控鶴軍弩兵上前,一邊壓制白甲軍弓弩,虎捷軍尋了些木板上前填溝。周軍兵卒可不想留在城內被火燒死,想要逃出生天,只有破了對方的弓弩伏兵後衝出去。

當下虎捷軍步卒奮勇向前,跳下深溝,踏着陣亡的己方兵卒屍體在溝上用木板架起短橋來,後面的步卒衝殺過去。

衝過溝渠,虎捷軍步卒迎面撞上白甲軍長槍兵,兩軍便混戰在一起,白甲軍陣勢嚴密,櫓盾在前,長槍在後,虎捷軍衝殺幾次也不能衝破敵陣,好在有虎捷軍猛攻白甲軍伏軍陣地,北門逃出來的周軍跟着韓令坤和郭令圖急忙往西面逃去。

韓令坤和郭令圖帶着殘軍慌不擇路的往西退走,天色濛濛發亮,周軍到了黑泥溝,黑泥溝中又有一支白甲軍伏兵衝殺出來。韓令坤和郭令圖大驚,手下懷德軍未及接仗便四散潰逃,衝散自家陣勢,白甲軍順勢衝殺過去。

亂軍之中,韓令坤拼死帶人抵住,廝殺之中,只見數百白甲軍騎兵掩殺而至,爲首一員青年將領騎了一匹高大的駿馬,身旁還有一名美豔的白袍女將緊跟左右,兩人身後一面巨大的白幡旗豎起,帶領騎兵衝殺過來。

那青年將領使長劍,女將使雙刀,兩人所到之處,周軍抵擋不住紛紛辟易。韓令坤大驚喝道:“來將何人?”左右有紫金山唐軍降卒認識便道:“那人便是唐國的英山郡王徐皓月,旁邊那女將想必是他夫人,英家女主英若蘭!”

韓令坤和郭令圖的殘軍被白甲軍衝入陣中,懷德軍潰卒四散,不能結陣,白甲軍趁勢分割包圍,韓令坤和郭令圖左右衝突不出,眼見身邊的士兵越戰越少,韓令坤仰天長嘆道:“難道我今日便要戰死此處?”

二將正惶急之間,忽見西邊大路上,千餘名周軍鐵騎軍衝殺而至,爲首的正是王文昭。

鐵騎軍跟着王文昭衝進亂軍之中廝殺起來,王文昭雙槍猛衝過去,廝殺片刻衝透重圍,到了韓令坤和郭令圖面前大喝道:“二位將軍莫慌,李重進大將軍命在下前來哨探接應,末將斷後,二位將軍先走!”韓令坤和郭令圖兩人大喜,急忙引着殘軍跟着鐵騎軍撤走。

王文昭親自帶人斷後,衝殺之間,卻見徐皓月也在陣中廝殺,當下掛槍取弓搭箭,隔着數十步放冷箭射向徐皓月。

亂軍之中,徐皓月正帶人廝殺忽覺背後一陣風聲撲至,回頭一望,卻見一道白色身影從眼前跌落,定睛一看卻是英若蘭飛身過來替自己攔住一記冷箭。徐皓月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跳下馬去抱起英若蘭,卻見那一箭正中她的胸膛,鮮血瞬間溼透了戰袍,徐皓月睚眥盡裂,擡眼望去,只見數十步外,王文昭衝着自己冷笑不已,他手中的鐵弓才緩緩放下。

“王文昭!”徐皓月撕心裂肺的喊聲沖天而起,想要追上去但他抱着英若蘭又不能去追,只能眼睜睜的望着王文昭帶着鐵騎軍呼嘯而去。

王文昭帶着鐵騎軍救走韓令坤和郭令圖,戰場之上週軍四散奔逃,白甲軍已經大獲全勝。但亂軍之中,徐皓月抱着英若蘭急得哭了起來,大聲喊道:“郎中!有沒有郎中?!”

一旁童虎頭急忙過來掏出布帛,讓徐皓月給英若蘭按住傷口止血,口中急道:“先生,郎中都在黑泥溝北邊的水軍戰船之上等候,快馬趕過去吧!”

徐皓月奮力抱着英若蘭上馬之後,喝命沙季青帶人打掃戰場之後,便到河邊會合,他抱着英若蘭共乘一騎急往淮河邊趕去。

一路上,徐皓月死咬着嘴脣,狠命的抽打着馬匹,恨不得一下子便飛到岸邊去,但覺得懷中的英若蘭手腳越來越冰涼,他急得饅頭是汗,一顆心狂跳不已,口中不斷哭喊道:“若蘭,若蘭,你不要死,你不要死……”

英若蘭倒在他懷中,覺得全身力氣全無,但見徐皓月又哭又喊的,蒼白的臉上泛起一個迷人的笑容來,口中細若蚊蠅的道:“皓月,我……我不會……死的,我……我還要給你……生、生很多……很多孩子……”說到這裡便再也沒有聲音了。

徐皓月嚇得手足無措,只知道死命的抽打馬匹,口中大喊道:“若蘭,若蘭你醒醒,你別睡,是我不好,我答應你,等你好了,我們就圓房,生好多好多的孩子,我一定會讓你快快樂樂的,我不會再想從前的事了,你醒醒啊……”

跟着徐皓月雙目流淚不止,破口大罵道:“老天爺,你這個王八蛋,難道又要讓我再經歷一次麼?靜如是這樣,若蘭是這樣,你不知道自己心愛的人在自己懷中慢慢死去,是有多麼痛苦嗎?你要我的命拿去就好了,你放過若蘭吧!”

徐皓月淒涼的哭喊聲在半空中飄蕩,淚水滴在英若蘭那沾滿鮮血的胸膛,化開的血淚混在一起好似一朵朵綻開的白蓮,卻是那麼的觸目驚心……

第七卷 白甲歸周

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六十七章 六營初草創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九十一章 雪地白甲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節
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四十七章 英武正氣堂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諾千金重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惡英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議布兵事第六十七章 六營初草創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恨誓北伐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騎衝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翠珠簾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十五章 出招無跡尋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七十六章 敵在草山坡第六十九章 兵法豈無敵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四十八章 舌如燦蓮花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三十四章 重會趙匡義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四十章 大智皆若愚第一百八十一章 卸甲歸農樂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二百零一章 林中初戰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二十三章 武秀天下聯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釋兵權第十七章 月下語皓然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一百零六章 青堂羌李慶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九十一章 雪地白甲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賞奪權計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竟與虎謀皮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急忙歸返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六十章 土城阻擊戰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二百六十二章 黃袍亦加身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三十二章 回首三面緣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