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

雨越下越大,徐皓月開口打破了沉默:“對了,有件事還是要和你商議,這趟穎州之行相信你也看到了,大周在調兵遣將,周主攻唐勢在必行,淮南必將陷入戰亂之中,英家豪門大家,該何去何從?你有打算過嗎?”

一說到英家之事,英若蘭面色凝重起來,處理英家的事她一向很認真,秀眉微微一簇說道:“在我們出來行商之前,二叔和三叔已經來找我說起過此事,周唐遲早要開戰,大周北邊已然暫時安穩下來,而唐國也平了閩、楚,周主和當今皇上都是好戰之人,此戰不可避免。二叔、三叔覺得唐國稅重,大失民望,而大周兵馬強盛,高平一戰大破契丹和北漢聯軍,兵威正盛,唐國必定落到下風。二叔和三叔覺得,一旦開戰英家應該投靠大周,到時英家有迎立之功,這門閥世家的地位應該能保得住。”

徐皓月站起身來,身上的衣裳已經不再滴水,一陣風吹來似乎有些寒冷,他心中雪亮,英鐵勇和英鐵烈一定是和趙匡胤有了協議,當下低聲說道:“二莊主和三莊主果然找過你,不瞞你說,我那兄長是大周殿前軍的指揮使,他也讓我說服你,大周兵馬南下之時帶着英家投靠。”

英若蘭咦了一聲秀眉微蹙道:“大周兵強馬壯,唐軍水軍精強,淮南大戰勝負難料,我尋思了好久,投靠哪邊委實不好定奪,你覺得也該投靠大周麼?”

徐皓月緩緩說道:“大周兵甲冠絕當世,唐國絕對守不住淮南,我覺得是該投向大周。”他知道歷史走向,大周之後的大宋統一了江南,投向誰徐皓月自然知道,英若蘭嗯了一聲說道:“原來你也是贊成投靠大周的。”

徐皓月搖搖頭說道:“對,但我不贊成就這樣投靠大周!”

英若蘭微微驚訝道:“什麼?”

徐皓月沉聲說道:“經過和鐵騎軍一役,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亂世之中,弱肉強食,要想得到尊重,需要展示出你的力量,溫順的投降換不來尊重和地位。戰端一開,英家迫不及待的上門投靠,大周必然輕賤之,趙匡胤趙大哥雖然是我的結拜兄長,但說到底他也只是一個指揮使,他的許諾隨時可以被周主一句話給否定!英家要想投靠大周保住門閥世家的地位,必須要和大週一戰!”

英若蘭大吃一驚,她從沒聽過這樣的理論,既然要投靠,卻還要和投靠的主人打戰?當下奇道:“投靠大周卻要和大周打戰?這樣大周還會接納我們嗎?”

徐皓月微微一笑說道:“這一戰不光是爲了英家打的,也是爲了淮南百姓打的,只有讓大周知道淮南百姓和英家的力量,我們才能讓大周定下城下之盟,贏得尊重和地位。如果一來便是卑躬屈膝的投降,等待我們的將是隨意奴役的奴隸命運!”

英若蘭似乎有些懂了,緩緩說道:“昔年三國的宛城張繡舉城投降曹操,但沒有贏得尊重,就連嫂嫂也被曹操霸佔,而後張繡起兵反抗,讓曹操損兵折將,曹操自己也差點喪命,第二次投靠曹操,才贏得了尊重和地位。你的意思我們現在和張繡一樣?”

徐皓月點點頭說道:“不錯,我們就是張繡。”徐皓月沒想到英若蘭會想到張繡的例子,他想到的是自己從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天國王朝》,裡面講述的撒拉丁攻打耶路撒冷,鐵匠貝里昂爲了保護耶路撒冷全城教徒的性命,號召全城百姓進行了殊死的抵抗,讓撒拉丁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最後兩軍簽下城下之盟,撒拉丁以聖地起誓,不傷害城內任何一名百姓,貝里昂才交出了聖城耶路撒冷。兩個事例雖然一東一西,但都說明了一個道理,要想得到尊重和地位,你必須有讓人尊重的理由。

徐皓月接着說道:“不過,我也有擔心的地方。”

英若蘭嗯了一聲說道:“我也有,不知道我們倆所想的一不一樣?”

徐皓月笑了笑說道:“你先說。”英若蘭緩緩說道:“凡戰必須有人心,這個時候的淮南百姓受唐國苛稅重役久矣,只怕沒有一戰之心。”

徐皓月微微一笑說道:“我也是擔心這個,想不到你也想得到,真是聰慧過人。”英若蘭聽他誇獎自己,報以一笑,徐皓月沉聲說道:“此刻的確民心不在唐國,但民心之勢可以造之,我們回去要做三件事,第一便是積糧,戰亂一起,糧食便是第一要務。其二便是練兵,英家武丁雖有三千之衆,但沒有軍紀、沒有統一指揮,禦敵困難,回去一定要編練武丁,這是我們唯一的力量。最後便是造勢,這一趟我們帶回的錢財或多或少能緩解一些民間生計之困,我們再安排細作,四處宣揚大周的殘暴,或許能扭轉一些民心所向。”

英若蘭沉吟道:“你說得有道理,但是我們能爭取到多少人心呢?”

徐皓月嘆口氣說道:“我也不知道,最擔心的就是哀莫大於心死,唐國苛稅盤剝,如果民心已經哀寂,除非是遇到切膚之痛,否則此勢萬能造成。”

英若蘭看着徐皓月緩緩說道:“看來我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這時只見英凝雅打着燈籠雨傘來尋英若蘭,英若蘭站起身說道:“我們要和離之事,不要和他人說起,我們之間以禮相待,最好都不要感情用事,免得今後徒惹煩惱。”說完之後出了涼亭和英凝雅共打一把雨傘緩步而去,徐皓月看着英若蘭留下的雨傘和燈籠,心中只感到一陣酸楚。

翌日,英氏衆人準備動身起行,祁紅年再三挽留,但英若蘭還是堅持早走,此刻已經是夏末,武王山莊有很多事要處理,不能久留,當下衆人便動身往英山而去。一路上路過的山寨,皆是殷勤招待英家人等,英若蘭和徐皓月也都按照先前約定,將此次賺取到的錢財按照各寨貨物比例分給各山寨。

數日之後到了盛唐縣騶虞城內,其餘山寨寨主早早得了消息在城內等候,當下英若蘭、徐皓月將各寨所得一一結算給各寨,臨行前都有賬冊爲記,結算錢財也是清清楚楚,沒有一絲一毫的錯漏,各寨寨主皆是驚訝這一趟賺得如此多的錢財,又見英若蘭和徐皓月秉公持正,又沒有絲毫的錯漏,都是萬分敬服。

在騶虞城內盤恆數日之內,徐皓月一一拜會了各寨寨主,結交了一番各寨寨主,也和各寨寨主私下聊起過若是淮南戰起後,各寨的出路。三分之一的寨主覺得應該投靠大周,而大部分則是說將追隨武王山莊,只有少數幾寨覺得應該忠於南唐,看來南唐大失民心,這些寨主沒有起兵造反就算好的了,也不能指望他們起兵和大周作戰,如何造勢可把徐皓月給難住了。不過讓徐皓月安心一點的是,衆多寨主還是以武王山莊馬首是瞻的。

那日來潁水報信的老者一路上經過多番救治,已然醒了過來,周憲倒還心疼自己的下人,多次去探望,老者醒來之後,徐皓月去看過他一次,老者叫曹生,是周憲的僕人也是個樂師。幾天之後騶虞城內的事情已了,英若蘭本打算送周憲回南唐都城金陵,但出於客氣還是邀請周憲道武王山莊作客,想不到周憲滿口答應,似乎還不想回金陵去,英若蘭也想和周憲多聚幾日,周憲便跟着一同回武王山莊。

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三百四十章 吾軀歸故土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後欲暢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
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五章 英主不逢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淮南梅雨季第二百一十二章 遼主至沙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翟葭溪血戰第一百二十章 溫泉艾炙燃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七十八章 知交今送別第三百三十章 未能竟全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秋風寒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四十六章 與商圖利忙第六十章 鐵騎臨殘風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二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未休第二百九十五章 內戰的序幕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進顯智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三十章 月下傳太極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八十五章 極哀可成軍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第五十五章 高雅雲霧茶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七十三章 斷其歸路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三百一十四章 車懸對車懸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三百四十章 吾軀歸故土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七十六章 兄弟情意重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六十四章 願以民爲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爲知己者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八十三章 殺人意若何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事欲成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略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曾留情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七十一章 北風入淮來第一百零三章 上下同欲行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九十章 飛雪漫白幡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百八十四章 歷史的命運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教鍾隱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後欲暢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九章 長刀似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