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

從朱雀門進入內城之後沿御街,過了大相國寺和百司官屬之後,魏仁浦引着徐皓月從宣德樓旁的右掖門進入了大內禁宮。這裡果然也是有萬餘名民夫在修建着宮殿,只見巨大的基石坑中民夫們匆匆忙碌着,那基坑佔地甚廣。

魏仁浦呵呵笑着說道:“此乃延和殿基址,陛下賜別名龍亭,此殿坐北朝南,高踞在臺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三十六丈之高,代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段臺階,代表七十二地煞。登上龍亭平臺之後,可以前眺遠望整個大梁城景色。”

徐皓月心下暗暗感嘆:“想不到我能親眼見到這後世人沒有機會見到的大周、大宋兩國的皇城,這大梁也就是日後的宋都東京汴梁,後世的開封,只可惜宋朝都城在被金國攻破之後,皇城付之一炬,最後也只剩下這龍亭了。”從前他也曾打算到開封旅遊,後世開封七朝古都,皇城大殿最後也只剩下這龍亭,還是後人修復之後的了。

進到延福宮中,柴榮便在延福宮中的宣政殿上處理國事。在殿外等內侍通稟之後,魏仁浦和徐皓月一起進到殿中。和印象當中的宣政殿不一樣,徐皓月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大殿之上柴榮在玉階臺的御案之上安坐,御案上放滿了文稿書冊、卷宗典籍,玉階臺下大殿兩側放了十餘張桌椅,十多名大臣也在繁忙的處理着自己的公事,桌上也放了滿滿當當的文案,每名大臣身後又有兩、三名文吏輔助處理公事,整個宣政殿上卻是一派一場忙碌的景象,遠遠不似後世電視劇中看到的那樣,皇帝悠哉悠哉的看看奏章逛逛後宮,大臣們忙忙碌碌辦辦差事爭權奪利。

但轉念一想徐皓月也隨之釋然,自己沒穿越之前是物流公司的倉庫主管,緊緊只是管着倉庫和配貨這些工作而已,但每天還是忙得屁滾尿流的,因爲每天出貨入貨、配送提貨都有數十起,手下還管着數十個倉管員和數百名工人,這些可是遠遠比不上管理一個國家的。

魏仁浦低聲說道:“徐將軍,我們上前見禮吧。”他一出聲,才讓徐皓月收起了發散的思緒,跟着魏仁浦上前給柴榮見禮,跟着也向在大殿上的衆大臣見禮。

見禮畢衆大臣依舊坐下身各忙各的,柴榮擡頭看了看徐皓月,面露喜色吩咐內侍給徐皓月看做,而魏仁浦則自回大殿上一張空桌後落座,繼續忙碌了起來。

不得不說一個帝皇的秉性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下面的大臣,在這種場面下,徐皓月也有些坐立不安起來,看着別人都在忙碌,自己卻很清閒,便覺得很不自在。

柴榮見他有些拘謹,還道他是第一次到皇宮之中,鄉下人進皇宮自然有些不慣,當下笑了笑說道:“朕十五歲從軍,二十四歲拜將,三十三歲登基即位,第一次進這皇宮的時候也是一般的惶恐。”

徐皓月也笑了笑,知道柴榮以爲自己是第一次進皇宮,其實在穿越前自己到過北京故宮,穿越後也到過南唐的都城,當下說道:“陛下,末將到過唐國宮殿的。”

柴榮一拍額頭笑道:“朕到忘了。”跟着問道:“和朕的皇宮比起來如何?”

徐皓月答道:“比不上唐廷宮殿的富麗堂皇,唐國主配享廣廈美食,宮中相伴的都是美貌宮女,陛下此處雖然不善奢華,但貴在實在。”

柴榮呵呵笑道:“你這奉承話朕很受用,貴在實在,呵呵,朕就喜歡實在二字。”跟着從公文堆中抽出一份公文揚了揚說道:“這是爲你和白甲軍各將在汴梁興建府邸的文書,朕剛纔批了,風水師看過了,是塊風水寶宅,不過你和諸將及家眷還得委屈旬月,待宅子建好才能搬進去。”

徐皓月起身謝了後道:“陛下恩典,末將銘感於心。其實末將和各級將領大多都是住慣了軍營了。”

柴榮哈哈大笑道:“你住得慣,別人未必也住得慣,更何況不少將領還有家眷的,誰不想有個安樂窩?你也不用推辭,北伐在即,朕要出陣的將士都沒有後顧之憂,真要是能做到這一點,北伐就成功了一半。”

徐皓月心中感激,也很佩服柴榮的胸襟,當即抱拳說道:“末將和白甲軍上下定當戮力報效國家。”

柴榮點點頭,低頭繼續看着文案,但口中說道:“你在壽縣辦的事不錯,朕看了曹彬的奏報,你用的計謀不錯,也不費事就把案情查清,讓犯官無從抵賴,這很好。朕這邊還拼命的往淮南調錢糧接濟百姓,想不到楚州就有人敢貪墨本該用於百姓的錢財,查出來好啊,替朕省下不少錢糧。”

聽了柴榮的褒獎,徐皓月躬身說道:“陛下如此心繫百姓,的確是百姓的福氣。只是末將覺得如今國家初立,刑統不一,沿用前朝律法刑統,多有弊病,應該儘早統一刑律,安定國家內部,攘外必先安內,若是國家內部不安,出征伐謀必定阻力重重。”

聞言大殿上的衆大臣都停頓了下來,柴榮哈哈大笑道:“想不到你也是這般想的,王樸!”

只見大殿左側一名四十餘歲的大臣站起身來道:“臣在!”

柴榮指了指徐皓月說道:“徐皓月和你的想法不相謀同,你和他分說分說。”

那王樸衝徐皓月一揖說道:“徐將軍雖然是武人,卻能想得如此深遠,着實令我等文臣汗顏。在陛下班師回朝之時,在下就已經向陛下提過此事,如今我等已經在着手重新訂立大周刑統,以求大周能有統一的刑律。徐將軍請看在下身旁這幾張桌子都是忙着校訂刑律的。”

徐皓月面色微微一紅,想不到穿越者也有放馬後炮的時候,人家早就開始着手此事,自己現在才提出來,確實有些不好意思。想不到柴榮不但開始重新修訂律法,而且讓王樸帶着人手和他一同辦公,可見對此事的重視,想來王樸一旦遇上修訂上的問題,便可以直接向柴榮稟報,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徐皓月開始覺得大梁城擴建將時間大大提前不是吹牛的,按柴榮這種做法,提前完成大梁城擴建也就不奇怪了。

王樸接着說道:“既然徐將軍能提出此事,想必事前也有思慮過,不知可有良策獻上,我等也好作爲參據。”

徐皓月呃了一聲,自己雖然是文科出身,也學過一些後世的律法,但好像後世的律法不能套用到現在的,跟着轉念一想說道:“在下對此事也只是有個構想,細微末至尚未能思慮清楚,不過在下覺着,若說刑律法治,歷朝歷代最爲嚴苛的莫過於秦朝,大秦刑律天下聞名,諸事繁細莫不上刑律的,但秦朝不過三代而亡,在下便想這刑律訂立應考慮人道天和,刑律太過嚴酷於民不利的。”

王樸點頭道:“徐將軍所言甚是,在下也考慮過這個,只是不知將軍有什麼據實之議麼?”

徐皓月暗暗叫苦,不禁打量起王樸這個面色微黃的文弱書生來,暗想我們才第一次見面,你犯不着這麼讓我爲難吧。但見王樸面色誠懇,目光中滿是期待之情,似乎並不是故意爲難,而是真心希望徐皓月能給他建議的。當下徐皓月只得硬着頭皮說道:“在下以爲,就好像死刑一途之中,前朝有各種刑法,斬首、腰斬、凌遲、絞首等等,各種刑罰不但殘忍而且有傷天和,便是極爲不人道的,在下以爲死刑可保留斬首和絞刑即可,其餘酷刑皆可廢除。”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衆臣都是停下手中的事,跟着一片議論紛紛。大家雖然各忙各的,但徐皓月和王樸的說話還是字字入耳,柴榮也停了下來,笑着說道:“大家覺得徐皓月這個說法可好?都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

徐皓月微微一鄂,原來柴榮讓羣臣一同辦公也有別的用意,就像這樣一個大臣提出的建議,羣臣直接可以一同討論,大大的增加了時效性。但是就不知道若是有不同意見的時候,這大殿上是不是也會吵得雞飛狗跳,後世一些民主國家的議會上可是常見這種情景的。

只見右邊第一張桌子一個老臣站起身來說道:“陛下,老臣以爲徐皓月這個想法不可行,就如凌遲刑罰雖然嚴酷,但卻是對犯了十惡不赦之罪的罪犯施行,並無過分之處,相反假如廢除這些刑罰,大膽之徒無所顧忌,犯案便無所制從了。刑律太過軟弱,亦於國家不利。”這老大臣好像在衆臣中很有威望,他一開口有不少大臣紛紛出言附和,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粉絲。

柴榮呵呵笑了笑對徐皓月說道:“這位是平章事王溥大人,他的話也有道理,你還有分說之辭麼?”

徐皓月愣了愣,難道今日便要來一場辯論麼?但話已經出口,可不能示弱,當下向王溥躬身說道:“王相所言有一定的道理,在下所說的只是廢除死刑的殘忍刑罰,並非廢除死刑。人生於世,便是求生而來,剝奪他人生存之權利,便已經是最大的懲罰了,在下以爲死刑便已經足夠震懾宵小之心。按王相所說,律法嚴苛纔好,但觀秦一代,對於謀反之徒處刑極爲嚴酷,但卻也不能禁絕謀反之人,反而謀反之人屢禁不止,最後秦亡。在下以爲,律法規行,應爲主導,而非不近人情的一味以殘忍而震懾。”

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於彼錯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五十七章 言行當如一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致人致於人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
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三百零四章 鉅變醞釀中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許婚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於彼錯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屈之孤城第一百零七章 白甲升賞令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盡忠必死節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清說永德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二百四十四章 追涉桑乾河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會羣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軍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一百三十章 諸將應邀擊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五十七章 言行當如一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永寧李芳儀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二十二章 怒斥紈絝子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九十七章 尊嚴以何換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六十二章 設伏解困厄第二百三十章 謀算若失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清淚潸然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六章 二君之來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刮目另相看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鞠豔雛遠第八十七章 輕裝襲英山第三十三章 詩詞露鋒芒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園巨劍折第七十二章 糧草換獻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九十二章 勁弩巧破敵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二十七章 冬青樹若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木魚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致人致於人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六十六章 無常必有妖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爲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三百零九章 相國寺銅像第一百七十四章 舊識領兵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二百二十章 擊其暮歸時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士爭功計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六十五章 以戰謀出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耳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巖會三皇第二百零八章 稚女蕭綽兒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三百二十四章 變出馬盂山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