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死亡惡作劇

天氣預報說,北方有強冷空氣南下,江南大部將受影響。我從福建回到上海,正迎頭撞上。霏雨裹在綿軟陰冷的風裡,從袖口和領子裡鑽進來,和武夷山彷彿兩個季節。我想起了三月二十九日那晚露臺上的寒風,今天卻似要更冷些。

又是火車回的上海,又是火車上過了一夜。說不清楚到底有沒有睡着,介於夢與非夢之間,車輪壓過鋼軌的“喀嚓”聲一直在耳邊徘徊,意識卻像是遊離在這個世界之外。走出站臺的時候,踩着的地面好似海綿僞裝的,起起伏伏,有種不真實感。

這是參觀武夷山市精神病院歸來的後遺症嗎?

進報社的時候,正好七點整,連前臺都沒上班,新聞大廳的鴿子籠裡空空蕩蕩,竟一個人都沒有。值夜的編輯在旁邊的會議室裡打地鋪,聽見動靜,撐起腦袋隔着玻璃看了一眼,又繼續睡覺去了。о米о花о書о庫о

我整理了一下堆在桌上的信和快遞件,沒什麼急需採訪的。上網收了幾封通訊員的稿件,潤色後丟在部門的公共稿庫裡。記者這份活,想偷懶可以很輕鬆,想認真可以很辛苦。呃,好吧,其實我在大多數時候還是挺認真的。

這後……我被桌上的分機鈴聲吵醒,然後才意識到已經趴在臺子上睡了很久。耳中傳來各種聲響,這纔是新聞大廳的正常聲音,想必過十一點了。

掙扎起來的時候,電話已經不響了。我看了看錶,十二點十七分。呆呆坐了幾分鐘定神,感覺自己一點點和周圍的世界連接起來。這幾小時的睡眠,比昨晚火車上要深沉得多。

於是我意識到,應該再找一次黃良。

奇怪的是,理由是在答案冒出來以後浮現的,就好像我先抓起了線頭,再順着線頭看見那根連到我另一隻手裡的線。

黃良上一次說謊了。

我當時就覺得,他和楊展之間,不像他說的,就只有那麼一次接觸。

對十八年前那場聲勢浩大的“自殺活動”的解釋,並不能讓人信服。但以現在掌握的情況看,也只有暫且接受這樣的解釋。那麼,當楊展險死還生,從自殺的夢魘裡逃脫出來之後,這段記憶必然成爲其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痕。在多年之後,在他無比痛恨另一個人,並且希望他消失在人世間的時候,會怎麼做呢?

他一定會想,如果這個人如自己當年一樣,自尋短見,該有多好。這就會是個沒人能破的完美謀殺,哦不,是自殺。

楊展與武夷山市精神病院的關聯,只有那一次參觀,短短三五個小時。他起自殺的念頭,也必然是因爲這三五個小時裡的所見所聞所遇,如果陽傳良去了參觀,也是十七人中的一個,那麼他沒可能例外,一定也會有非常強烈的自殺衝動。然而十八年過去,如今武夷山市精神病院已經成爲一個無人知曉的歷史名詞,楊展怎麼可能讓陽傳良穿越時空,去參觀武夷山市精神病院呢?

只是,真的沒有可能嗎?

我和黃良還是約在上次見面的地方,我先到的。約定時間過了二十分鐘,他到了,笑嘻嘻的一臉輕鬆。

“剛給幫小姑娘上完課,急着趕過來。有什麼事得當面說呀。”

“我今天來,是受了舒星妤女士的全權委託。”我隨手扯了張虎皮作大旗。

“舒星妤?誰啊,我不認識啊。”

“陽傳良是她的亡夫。”

黃良的表情微微一僵,說:“陽傳良?我也不認識啊。”

“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有人在安陽看見你了。”我說完這句話,死死盯着黃良的臉。

“怎麼可能,肯定是看錯了,那天我在上海呢。”他聳聳肩說,表情自如。

“你那天在上海?”

“對啊,你不相信?我從早到晚打牌輸了兩千多,要不要我把牌友找來讓你問?”

我搖搖頭,嘆了口氣,起身就走。

我這麼光棍的拔腿就走,黃良卻有些慌了,在後面叫道:“你去哪兒?”

我停下腳步,回頭瞥了他一眼,說:“其實你那天在不在上海,查起來是很方便的。不過我也沒那麼多工夫去查你,既然你不配合,那麼我就把我掌握的東西都交給馮警官好了。”

馮警官就是負責楊展自殺案件的刑警,我和黃良的第一次見面,就是他幫着約的。

黃良幾步躥過來攔住我,滿臉堆笑:“那老師,哎,我也是有苦衷的,來來,我們慢慢談嘛。什麼事情都好談的嘛。”

“你不是那天在上海嗎,那還有什麼好談的,可能是我的線人看錯了。”

黃良額頭冒汗,說:“哎哎,明人不說暗話,瞞不過您,來來,我們坐下談,我都告訴您。我也是受害人啊,我怎麼就攤上了這檔子事啊。”

他哭喪着臉哀嘆,我明知他是作戲,但他這麼誠心誠意地給了臺階,我也就順着下了。

“我知道你那天在安陽,我還知道你那天演了一場戲給陽傳良看,對你們這些人來說,演精神病人大概是最沒難度的事了吧。”我不想他再耍什麼花樣,索性把我有把握的一些猜測都點明。

“得,你都知道這麼多,剛纔和我直說得了,這不是明着讓我出醜嗎?”黃良這會兒姿態放得極低,語氣很軟。

“有些我知道,有些我不知道。你要是光撿我知道的說,我就去找馮警官了。”

碰到這種不識相的老油子,得赤裸裸放話過去才行。

黃良陪笑說:“我哪知道什麼您知道什麼您不知道啊,我原原本本說給您聽,要有一個字不是真的,我是他媽狗養的。”

我點點頭,心裡卻越發的厭惡他的人品。

“我沒做什麼犯法的事兒,這都是楊展那傢伙哄騙的,現在他也死了,您可別告訴馮警官啊。去年十二月頭上,楊展找到我……”

黃良辦表演培訓班,印製了許多小廣告,僱人往附近小區的信箱裡塞,楊展就是這樣找上他們的。

“我一開始還以爲他是幫小孩來諮詢的,問許多關於表演的問題,想知道我的團隊能力怎麼樣。那老師你也是見識過的,我還有那幾個朋友,演起戲來那是一流的。而且客戶問上來,當然就是怎麼好怎麼說了。結果問好了,他說要請我們演一場戲,說是要弄個惡作劇來捉弄一個朋友。”

黃良撓撓腦袋,笑了笑說:“辦班是掙錢,陪他演場戲也是掙錢,而且他出的錢可還不少呢。我想又不違法亂紀,就答應了。”

楊展的所謂惡作劇,果然就是找人扮演一個精神病院!

據黃良說,楊展自己已經寫好了非常詳細的劇本,絕大多數的臺詞都已經準備好了,他還要求先拍一段短片,短片的本子也是他自己寫的。

我有理由相信,臺詞也好劇本也好,並不是楊展亂編的,而是早就存在於他最深處的回憶裡,是他十多年前的親身經歷。

“他寫了厚厚的一本,老實說,寫得還真不錯,省了我們不少力氣。”黃良說:“我們排了有一個多星期,碰到什麼問題該怎麼回答怎麼配合,有哪些話是必須說的有哪些話是不能說的等等。他這個導演嚴得很,特別是對臺詞,有一點點不合他心,都要指出來。看在錢的份上,我們就陪着他折騰。”

“你們一共幾個人演?”

“我演精神病院的院長,還有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五個病人,總共八個人。”

“你們這八個人……還好嗎?”

“什麼?”黃良沒明白我的意思。

“呃,我是說,你們演精神病人,會不會太入戲出不來?”

黃良大搖其頭,說:“怎麼會,我們都是專業的,能進能出,進出自如。”

這麼說,演戲的這些人都沒有受到自殺意識的侵襲,那陽傳良怎麼就……

他們在安陽租了個場地,做了塊“安陽市精神病院”的木牌,然後又印了張宣傳單,找到陽傳良的酒店房間,從門縫裡塞進去。

黃良向我大致形容了一下宣傳單,聽上去,幾乎十八年前的一模一樣。陽傳良的夢想就是釐清歷史的真相,那幾天又爲曹操墓裡的許多疑點迷惑着,宣傳單上說瘋子的思想可以讓正常人觸類旁通,他一下就聽進去了,真就按照宣傳單上的時間和地址,找到了“安陽市精神病院”。說到底,楊展和陽傳良都是一類人,在自己的領域有自己的執着,所以楊展是很確信,陽傳良看到這張宣傳單會上勾。

黃良和他的團隊此前已經排了一個多星期,在真正開始之後,完美地按照劇本,上演了一出“訪客參觀精神病院”的戲,陽傳良自始至終,都沒有懷疑。

“那陽傳良結束這通‘參觀’以後,精神狀態是什麼樣的?”我問。

“他好像有些困惑。整齣戲,我們都在不停地告訴他,這個世界是場夢是場夢是場夢,結果他彷彿真的開始想這個問題了。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他會自殺。我是在楊展第二次找我的時候,生了個心眼,上網查了查這個陽傳良,這才知道就在惡作劇之後一天,他也自殺了。”

“你知道了前一次幫楊展演戲已經死了一個人,怎麼第二次還接他的活?”

黃良苦笑:“那不是他給的錢多嘛,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是我呢。”

他把話說得這麼直截了當,明明白白一個真小人,我反倒沒法再說什麼,就又問:“你覺得你們演的那一場戲,能讓一個正常人自殺嗎?”

黃良立刻搖頭:“哪能啊,正常人怎麼能這樣死心眼。所以我後來也奇怪,那天這陽傳良被我們一通騙,結束的時候,雖然好像心事重重,但也不像是要去尋死的樣子啊。多半是他自己後來鑽進牛角尖了吧,要麼就是他有什麼其它的事情。我們要有這麼大的威力,拿奧斯卡還不跟玩兒似的。”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黃良爲了推卸責才這麼說的,但他說的也確實在情理上。如果人本身的精神狀態沒問題,誰會想到一個人被這樣捉弄一下,就會去自殺呢?

“你還記不記得,那齣戲具體是怎麼個演法的?”

“記得,當然記得。先是在門口安排一個等着的護士,‘碰巧’遇上他這個參觀者之後,就把他帶進來。阿奎,哦就是那天晚上在MONTHEBOND假裝被我刺傷的,他演一個病情比較輕的病人,用茶道招待陽傳良,一邊喝茶,一邊對他說,其實一切都是不存在的,茶也不存在水也不存在他陽傳良也不存在,這一切都只是個夢。茶喝完,護士帶陽傳良到旁邊的房間去看拍的片子。”

“片子的內容是什麼?”

“片子開頭的部分是楊展自己拍的。幾個我也搞不清是真是假的科學家,在那裡說人類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是通過自己的感觀,哪怕是再怎樣嚴格的科學實驗,其實驗結果要被人接受,也必須通過人的感觀這一媒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身處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甚至我們無法肯定,這個世界到底存不存在,還是一切只是我們的感觀傳遞的僞裝信號。還有一個科學家說什麼,現在在量子物理層面,已經證明人的意識可以影響物質世界,比如日本有科學家把愛心傾注到杯中的水裡,拍出的水分子圖片也非常美麗,和平時不同。而意識可以影響物質,恰恰說明我們身處的世界並沒有看起來這麼結構牢固,甚至在這個世界的構成中,精神力量、人的意識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片子的後面部分,就是好多精神病人——當然是我們演的,在對着鏡頭說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夢,爲什麼是一場夢等等,從各種奇奇怪怪的角度翻來覆去地說夢夢夢。”

“有說服力嗎?”我問。

黃良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說:“還……好吧,反正我們在排的時候,覺得楊展想捉弄的這個人,除非腦子本來就有毛病,纔會相信。這個世界是場夢,虧他想得出來。”

“那麼,這個片子放完以後呢?”

“放完了就輪到我出場。我演的是精神病院的院長,說爲什麼開放參觀,因爲覺得許多天才也有瘋的一面,同時瘋子也有天才的一面,所以瘋子的想法,有許多是值得參考的,因爲他們夠極端,能夠想到普通人不敢想到的極端答案。而有的時候,這種極端答案,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比如說這個世界是場夢,有許多古代的大智慧者都談到過這個問題,但我們常常是從哲學層面看這個問題,可當代物理學的發展,讓我們有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的可能。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夢的本質是什麼,兩者之間,究竟有沒有相似的地方,甚至有沒有共通的可能。希望參觀的人在近距離接觸精神病人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多聽聽,一定會有所收穫。我還說,在參觀病區裡的所有精神病人,都沒有攻擊傾向,參觀時儘可以放心。”

“你說完這些,就再讓他去參觀精神病人?”

“是的。”

和當年武夷山市精神病院的參觀流程一模一樣,四個環節,先和一個病人交流,再看片子,聽院長講話,再次和多個病人交流。

奇怪的流程。

“之後的參觀,具體又是怎麼樣的,那些精神病人又說了哪些臺詞?”

“不是我的臺詞就記得不很清楚,不過我回頭可以把劇本給你拿來。反正就是說世界是場夢生活是場夢一切是場夢唄,然後陪着的醫生護士還有我,有時候就插一兩句,覺得瘋子們說得有道理唄。”

“好,但別回頭了,我現在就和你去拿。”

在去黃良住處的一路上,我又問了些問題,儘可能地想要還原出那場“惡作劇”的本來面目,找出陽傳良自殺的原因。許多細節豐富起來,比如他們租借了場地後,又粉刷了牆壁,刷成了紫色。這更讓我確信,楊展就是按照當年武夷山市精神病院的參觀病區來打造這個騙局的。他力圖讓一切都接近十八年前,儘管我依然不明白,在這一系列近乎儀式的程序中,蘊藏了怎樣的邪惡魔力。我這樣的調查者感覺不出,黃良這樣的執行者感覺不出,偏偏陽傳良就因爲這場“表演”,真的跳崖自殺,遂了楊展的心意。

我再問到陽傳良當時和“精神病人”及“醫護”的互動,在這樣的一場“參觀”中,他都說了些什麼問了些什麼,以期摸清他的心理變化。黃良說陽傳良當時聽得多問得少,看錶情,一開始他還沒把病人說的話當真,後來越聽眉頭皺得越緊,有時點頭,有時發愣,有時搖頭。在黃良的印象裡,陽傳良總共就問了兩個問題。

陽傳良可能會問什麼問題,事先楊展都做過預案,而實際上他問出的問題,的確在預案中早有準備。

第一個問題,是問一名“精神病人”的。這名“病人”當時正在對陽傳良滔滔不絕地說,他覺得這個世界是多麼多麼的虛幻。

“可是你看,你能感覺到熱能感覺到冷,咬一下舌頭還會痛,這麼真實的世界,你怎麼會覺得是夢呢?”

我聽說陽傳良問出這樣的問題,就覺得他當時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因爲他這個問題是問一個精神病人的,說明他把自己和病人放在了一個可以相互對話的平臺上了。而通常,人們是不願意搭理神精病的。

然後,這個“瘋子”就用一種看瘋子的眼神盯着陽傳良,不說話。

旁邊的託——黃良開口了:“其實,我們晚上做夢的時候,不管醒來後覺得夢境有多荒誕,但是做着夢的時候,還是覺得很真實,覺得都是道理。所以,他是覺得你的境界,還沒到理解他的程度呢。呵呵。”

“你如果真心相信,這是一個夢,那麼這個世界在你的眼裡,就會破綻百出。”在陽傳良被帶去和下一個“病人”聊天的時候,剛纔的這個“病人”突然開口這樣說,然後轉頭去看窗外的風景。黃良找的人,演技的確都不錯。

在那之後,陽傳良就只聽不說,一直到參觀結束的時候,他問黃良這個院長,說看起來,你們這些醫生,也有點相信這個世界是個夢?你相信這些精神病人說的話?

按照預案,黃良碰到這類的問題,當然要點頭肯定。

既然是個夢,你爲什麼不想醒過來?陽傳良又問。

黃良笑而不答,一臉神秘。

有時候,不說話是最好的回答,因爲提問者,會在心裡自行演繹出他們想要的答案。

黃良拿給我的本子,是本人造革封面的棕色記錄本,封皮上印着XXX大學XXX學院,是他所在大學印發的贈品。

翻開,裡面幾乎是全滿的,只留了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空白頁面。此外,還有一張DVD,裡面有一段不到半小時的影片,就是放給陽傳良看的那一部。

拿到本子和DVD我就走了,和黃良說,如果有什麼問題,還會來找他。黃良滿口答應,只要我不告訴警察給他惹麻煩,怎麼都行。

這一夜,直到凌晨三點我還沒有睡。楊展的“劇本”,我已經來回看了五遍。這個劇本寫得非常詳細,詳細到各個精神病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形象,都一一說明,好像這些精神病人真的存在一樣。好吧,他們的確真的存在。

但我卻還是一無所獲。片子也是一樣,我翻來覆去看了三遍。不光如此,我對照着劇本和片子,躲在牀上閉着眼睛,努力想像自己在一個紫色的房間裡,聽着一些瘋子說着劇本上的話,看着片子裡的內容。老實說,在這樣把自己代入進去想像之前,我心底裡還是有那麼點猶豫的。做了這麼些年記者,見識過的東西多了,知道這個世界上,的的確確存在着一些難以用常理解釋的事情。會不會我這麼一設身處地,也去自殺了呢。

猶豫歸猶豫,我還是這麼做了。結果呢,我認爲自己的想像力夠強的了,一遍遍的試一遍遍的重複,連一點兒自殺的感覺都找不到。我想要是我被這樣“惡作劇”,只會感到好笑,我會覺得連精神病院的醫生也一起瘋了,居然會和病人一起覺得自己生活在夢裡。

可怎麼我覺得好笑的事,陽傳良就自殺了呢。

最後一次,我努力虛擬自己在精神病院中,先聽一個病人白唬幾句,然後看片子,之後精神病院院長說了些什麼,再後來……我就睡着了。

第二天,我打了個電話給舒星妤,告訴她我去過了武夷山市,當年有那樣一個精神病院,有那麼多的不明原因自殺者。她明顯是被嚇到了,在電話那頭半天說不出話來。然後我又告訴她,在陽傳良死前,楊展曾經設了那樣一個局。她的憤怒把她從恐懼中解脫出來,開始詛咒楊展並抽泣起來。

“楊展也已經死了,而且我覺得,這裡面還有很重要的東西沒搞清楚。傳良兄可不是想不開的人,怎麼會參觀了一次精神病院,就去自殺呢。”

“但你剛纔說的,十八年前,有那麼多人都死了,還不都是去參觀了一次。這裡面肯定有……有……”舒星妤並不是個迷信的女人,平時一貫不相信這些,所以話到臨頭,竟不知該怎麼表述這種詭異的事件。

“就算武夷山市精神病院有什麼妖異的地方,但傳良兄去的可是個冒牌的,是楊展找人扮的,怎麼也能讓傳良兄起了自殺的念頭,哎,我覺得楊展的自殺和整件事情是連在一起的。傳良兄自殺,是遂了楊展的心願,他絕沒有任何理由去自殺。當然,那麼多的死者誰都沒理由自殺。現在唯一能抓到的節點,就是楊展收到的那封信,如果沒有那封信,估計現在楊展可能還活得好好的,正想想盡辦法重新追求你呢。關鍵就在那封信,如果能知道他死前收到的那封信是什麼內容,誰寄來的,不但能解開楊展自殺之謎,我有種預感,連傳良兄的死,包括十八年前那麼多人的自殺,都將真相大白。”

“要麼……我和楊展雖然離婚了,但和他的二老,有時還通通電話,關係還保持着。要不我給他父母去個電話,問問他們在整理遺物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這封信。”

調查就此卡殼。

楊展的父母並沒有見過這封信。或許是楊展隨手毀去,或許是在舒星妤致電之前,就當成廢紙清理掉了。

不甘心的我甚至通過公安系統的朋友,通過暫住證記錄,找到了在福州打工的娟子老公趙繼祖。爲此我欠下了老大一個人情,單在福州,就七個趙繼祖,人家幫我一個個篩選了一遍。趙繼祖說他不認識楊展,更不用說寫信給他。我不覺得他在說謊。

兩個多星期之後,春日正暖的一天,我已經不再對解開一系列自殺之謎抱多大的期望,卻接到了姜明泉的一個電話。

“有人在打聽十多年前那檔子事情,我想着你既然在追查,沒準是條有用的線索。”

姜明泉十八年前,曾經和當地衛生局合作,一起查精神病院自殺案。當時衛生局和他配合的是機關的一個科長,後來調到南平市精神衛生中心,在副院長的任上退休。姜明泉就算是和他認識了,之後時有聯繫,也不怎麼緊密。就在他打電話給我的前一天,又和這人碰見,說到了當年的事情。

我接了這個電話,算是明白,我爲什麼怎麼想,都猜不出那個寫信給楊展的人的身份了。我以爲當年親歷參觀事件的人,都已經死得乾乾淨淨,楊展是最後一個。既然沒有了活着的人,那麼這封信就變得極其詭異了。

其實,我是進入了一個誤區。

有人還活着,而且不止一個。

那就是病人!

武夷山市精神病院的病人,後來全數轉到了南平市精神衛生中心。在這些病人中間,就有當年參觀病區的病人,也就是那些真心認爲自己生活在一場夢裡的精神病患者。因爲他們都是腦子不正常的病人,所以我在潛意識裡把他們排除出去,壓根就沒想到這些人身上。

事實上,精神病是可以被治好的。

向退休的副院長打聽當年事情的,就是這樣一個被治好的病人。他名叫陳髮根,正是參觀病區的病人之一,打聽的事情,就是那些參觀者的下落。他從副院長那兒得知,當年有一個名叫楊展的參觀者,是唯一沒有自殺,倖存下來的人。

這事情已經有一陣了,他找副院長了解當年的情況,是在去年十一月份。楊展收到信,是在今年三月份。這四個月的時間差很好解釋,副院長只知道當年有一個叫楊展的人沒有死,他並不知道這個叫楊展的人如今是什麼身份,更不會知道楊展的聯絡方式。而陳髮根用了四個月時間,確認了楊展的身份,這纔給他寫了封信。

沒錯了,這封信,一定就是陳髮根寫的。

我毫不猶豫地扔下手裡的採訪,在部主任充滿怨念的眼神中請了假,再次上了開向南平的夜火車。

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8章 無限的破綻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2章 赤裸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2章 赤裸番外篇番外篇第6章 紫色夢境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6章 紫色夢境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1章 歷史的迷霧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8章 無限的破綻第2章 赤裸第8章 無限的破綻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7章 死亡惡作劇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番外篇第7章 死亡惡作劇番外篇第8章 無限的破綻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6章 紫色夢境第6章 紫色夢境番外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6章 紫色夢境番外篇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2章 赤裸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6章 紫色夢境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6章 紫色夢境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番外篇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2章 赤裸第6章 紫色夢境番外篇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2章 赤裸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3章 變化的歷史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2章 赤裸第7章 死亡惡作劇番外篇第8章 無限的破綻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2章 赤裸番外篇第6章 紫色夢境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7章 死亡惡作劇
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8章 無限的破綻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2章 赤裸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2章 赤裸番外篇番外篇第6章 紫色夢境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6章 紫色夢境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1章 歷史的迷霧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8章 無限的破綻第2章 赤裸第8章 無限的破綻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7章 死亡惡作劇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番外篇第7章 死亡惡作劇番外篇第8章 無限的破綻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6章 紫色夢境第6章 紫色夢境番外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6章 紫色夢境番外篇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2章 赤裸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第6章 紫色夢境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6章 紫色夢境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5章 精神病院連續自殺事件番外篇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2章 赤裸第6章 紫色夢境番外篇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2章 赤裸第3章 變化的歷史第3章 變化的歷史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1章 歷史的迷霧第2章 赤裸第2章 赤裸第7章 死亡惡作劇番外篇第8章 無限的破綻第7章 死亡惡作劇第2章 赤裸番外篇第6章 紫色夢境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第4章 一個人的精神病院和本書密切相關的新聞第7章 死亡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