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寺廟跪拜祈福結束,太子妃起身,太子安排侍女跟着太子妃先回客房休息。
此時無人知曉,刺客埋伏在一邊。太子妃穿過迴廊時,蒙面刺客輕步跟在後面,擊暈了太子妃身後的隨身丫鬟。幸而太子妃反應迅速,她閃身進了附近的房間,刺客快步跟了上來。
此房間靠山朝北,十分昏暗,只未關緊的門縫露出絲光亮,刺客沒看清太子妃的身影。這時,太子妃繞道他背後,未曾想他反應迅速,在她落掌之前,反手捉住了她的雙臂,將她扣於自己身前。太子妃縱然身有巧技,但無法抗衡他的力道,這時有人循着這邊的動靜過來了。刺客捂住了她的口,兩人都默契的保持安靜。
來人的腳步聲在屋前停了下來,半晌她推開了門,光亮一下子照了刺客與太子妃身上。刺客單手握劍欲要刺過去,太子妃見勢立時肘擊他的腹部,將他推開後,衝向來人撲倒她,所幸劍並未刺中她。
此時附近傳來了太子的聲音,一行人馬腳步聲匆匆朝這邊過來。被撲倒的人呼喊起來,刺客伸手想拉走太子妃,但當他俯身看清被撲倒之人的臉後,忽然失神停頓了下來。太子妃便趁機擡腳踹向他的胸口,他便往後踉蹌半步,阿施起身後扶起太子妃。正遇上太子趕到門口,他見到被攻擊的太子妃,面露慍色,看到帶刀刺客,便擋了二人面前。
刺客見情況不對,侍衛們正趕來。他往窗戶方向看,太子便喝道,那裡可是懸崖,你休想要逃!
刺客一聽被激,霎時便提劍往門外衝。阿施和太子往一邊避開,太子妃因爲剛纔的攻擊而崴了腳,現時腳下動彈不得。刺客目光如鷹發現這點,迅速伸手拽過她,再度扣到身前,刀刃抵她喉間,邊往後退。
此時侍衛趕到,刺客快步退到走廊盡頭,那邊以外就是片斷崖,太子妃因爲剛纔的打鬥,已經有些疲累虛脫之色,阿施和太子臉上滿是驚恐,阿施慌亂中強作鎮定,開口道,敢問閣下有何要求?
刺客望着她,手中似乎有了鬆動的跡象。太子趁機開口,你先放下刀。刺客看着身前越發無力的太子妃,答道,我有話要和太子說。侍衛聽後立刻圍將上來,太子攔下他們,說道,可以,但你先放了太子妃。
刺客示意太子進屋,太子望着虛脫的太子妃,對着後面一衆人等示意不要跟來,自己獨自走進屋中。刺客扣着太子妃,也往屋裡走。進屋後,刺客反身把門關上,一衆人便壓在門口。
太子屋內開口,你有何話要說。
刺客放了太子妃,她沒站穩,一下癱坐在地上。太子尋聲上前將她扶起,刺客說道:太子可知明國公主何許也?
太子扶住太子妃,似是沒明白他的用意,太子妃聽後目光一變,身子一下僵硬起來。
刺客正要繼續說,太子妃忽然抽身朝刺客撲上去,刺客反應過來拿劍直直刺來,但沒想到,劍竟刺進了太子胸口,太子一聲低喊,便倒下,身子沉沉的壓在太子妃身上,門外侍衛聞聲立時排山倒海般破門而入。刺客見狀,心覺不妙,退後幾步回身打開窗戶便縱身一躍。
太子躺太子妃懷裡,太子妃望着他,捂着他的胸口,那裡冒出的血浸溼了他銀色的衣衫,在一片慌亂中,他臉色漸漸蒼白,似乎慢慢失去意識。她看着眼前的人,還一直握着自己的手。直到阿詩扶住她的肩膀,喊道娘娘,太子需要馬上回宮。她方纔回過神來,訥訥地點點頭。
太子殿中,太子躺在牀榻上,底下太醫們跪了一圈。
皇后摔了一大片瓷器花瓶物什後,喝道,太子醒來之前,全部都給本宮候着,有任何差池,小心你們的腦袋!
太醫們紛紛叩拜求饒,皇后怒氣未消,她看到了一邊的太子妃,開口道,太子妃,你也留下,看顧太子。
太子妃行禮應聲後,宮女端來銅盆水和汗巾。皇后示意太子妃,說道,太子妃,你來。太子妃便走到塌前,接過汗巾,浸入水中,慢慢擰乾,然後放到太子額前擦拭。太子身體尚在發熱,胸口包紮好的紗布還滲了些血。皇后看着太子妃坐於牀邊,親身照料的模樣,眼裡似乎有些複雜的情緒。
擦拭完臉和脖子後,太子妃準備起身。而皇后立時按下她的肩膀,沉靜的說道,慢着,還有手及身子。太子妃聽後,愣了一下,隨後點點頭。侍女們更換了水和汗巾,她拿起太子的手一點點仔細地擦拭,從手心,手背,到手指。等她伸手到胸口後有些猶疑,大概是因爲接近傷口,太子因爲疼痛而無意識的皺起了眉頭,見狀她立刻停了下來,有些不知所措。皇后把一切都看眼裡,便開口道,罷了,你先退下。
太子妃退下後,皇后親手接過侍女呈上的汗巾,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太子的身子。
過了幾日,太子妃殿中爲太子換衣時,忽然有了醒來的跡象。宮女發現了太子手指在動,她驚喜的呼喊起來,娘娘!太子醒了!太子妃也注意到,慢慢睜開了眼睛。太子殿上下一片歡呼,跪在屋外的太醫們聽了,紛紛從困頓中來了精神,彼此交相問道,真的嗎?太子醒了?一邊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皇后聽聞後,急匆匆從皇后殿趕來。太子已經可以起身,由太子妃攙扶着。皇后見到太子後,一下衝上來,緊緊抱住太子。太子有些驚訝,但隨後也溫柔的拍着母親的背,輕聲道,母后莫怕,兒臣讓母后擔心了。聽見了母親在自己懷中盡力忍住的嗚咽聲,他眼裡也隨之泛起了淚光。
太子妃在旁,因數日晝夜不停的照料,倒是有些虛脫,此時一下子癱軟下去,侍女扶住她呼喊道,娘娘!
太子回頭想要伸手去扶,面露擔心。侍女解釋道,太子妃娘娘守在殿下身邊,已有數日,想是太過操勞擔憂。如今太子醒來,終於是鬆了口氣。
太子聽後,從侍女手上接過她,滿是心疼。皇后開口道,太子妃,你操勞數日,如今太子已醒,你便回太子妃殿,好好休息。
回到太子妃殿,阿蓮健步上前道,刺客蹊蹺,這些時日封氏想必是惱怒於太子因你而受傷,而借照顧之名泄憤。封氏愛子尤甚,我們恐怕,自此與她之間,留下心結了。太子妃點點頭,阿蓮將紙卷遞給太子妃,私語幾聲。阿詩在旁,不動聲色的將這些看在眼裡。
遇襲那日,其實最後刺客離開時,阿施撿到了他的玉牌,也確認了刺客的身份:梟。
她猜到,梟應該是想要綁走太子妃,從她口中弄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但自己的意外出現擾亂了他的心智,最後還誤傷了太子。如今從寺廟逃走後不知禍福幾何。而太子妃太過沉靜,目前毫無破綻,自己尚且不知對方是敵是友,如今只能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封氏要求太子妃每日前來太子殿,親自照顧太子服藥。
一日,太子忽然依偎她肩頭,太子妃並無推搡,只靜靜坐着,伸手自然地拂掉他額間散落下來的頭髮,隨後太子輕輕握住她的手放自己心口間。
兩人坐於庭院內,落葉不時飄落,十月的桂香點點飄來,皓月當空,月色如華。太子殿難得的,有如此情意綿綿的畫面,侍女們欣喜的一邊私語起來。
這時皇后來殿,宮人們尚來不及通報。皇后示意不要聲張,她獨自緩步走到庭院,看着太子二人的背影,獨自站立了一會兒,然後返身回去。
回宮路上,皇后坐於轎上,老嬤嬤在身邊問道,娘娘,可是想起了過去陛下與娘娘…皇后聽後沒開口,只是淺淺一笑,竟仿若有了些少女的嬌羞。
老嬤嬤接着說道,太子自小心善,大抵是見到太子妃遇險,未做他想,傷着了玉體。不過,二人倒因此更親近了些,老奴覺得太子如今倒真是歡喜了。
皇后說道,我兒如何,本宮自然再清楚不過。這太子妃,儘管素日裡不善言辭,行事也不見悲喜,但太子對她偏偏情根深種,我命她照顧太子,其一確惱恨,其二是希望她明白,在深宮中,情義可貴,她莫要辜負了太子情誼。
老嬤嬤寬慰道,娘娘寬心,太子福澤深厚,且有娘娘教誨,太子妃想必會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