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憶

清晨已至,車馬徐行,鄒晚似是終於恢復過來,他看向明,開口道,公主請說吧。

明擡頭,開口道,正如殿下先前所見,我是公主明。在來王朝聯姻途中被匪徒所劫,不知對方身份來歷,但行從皆不知去向,隨行之物悉數被奪。我被棄於荒野,僥倖被救後,因不知是何方人士要加害於我,故而不敢貿然回去母國機緣巧合,便隨一使者舞團進入王朝都城。於中秋宮宴表演後被太子妃納入宮中。

我本希望能將實情呈明於太子殿下,但宮中勢力錯雜,無法判斷,卻數次被太子妃救於水火。而後,巧遇將軍府李煊李公子,知曉他有意要救太子妃出死牢,故而與他商議行事,殿下行程亦是由我透露,事出從急,未能及時向殿下稟報,我願受罰。

鄒晚聽完,他伸手擡起她的下巴,明便擡頭看着他。

鄒晚說,果真是明國最美公主,不僅貌美,而且智勇過人。但是你爲何相信一個將軍府的李煊,一個素昧平生之人。

明看着他,不疾不徐道,其一,李公子多次出訪過明國,其不俗智謀,在明國宮廷中有所耳聞。況且他是李將軍之子,行事必有將府磊落之風,明國女子不少欽慕於他,雖未謀面,但早已風聞。

其二,我在宮中觀察過,李公子似是與太子妃有舊識,我認爲他們之間並非相惡之交,當時太子妃深陷囹圄,我除了選擇相信李公子之外,別無他法。

鄒晚深深的看着她,相信他?那本太子呢,是否在公主眼中,就是太子妃磨難深重的根源?是困其於囹圄的罪魁禍首?

明感受到他指尖漸漸加深的力度,她回答道:非也。太子爲太子妃所做,皆是出於愛護之心。可是我也出身宮廷,何以不能知道宮中人心複雜,事事不能由己從心。而將府好歹是李公子主事,且遠離王都。

鄒晚鬆了手,露出些許讚賞的神色,漸漸舒開了眉眼,至少目前看來,公主明並非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明見他舒了口氣,也放鬆下來。不一會兒鄒晚開口:接下來,李煊有什麼打算?明未語,半晌開口,他只許我與殿下回宮,其餘的未曾告知。

鄒晚輕輕看她一眼,又收回目光,撩開簾子,看向車外,自語道,李煊。鼻息裡輕哼一聲。

馬車經過城外的獵場,鄒晚看着豐沛河流的對岸,那片林子,大約十數年前,他曾與父皇一起在此打獵。

當年相伴的,還有英勇無雙的李大將軍,以及他心愛的小兒子,李煊。並且那個記憶深處的女童,也慢慢浮現在眼前。

當年,年歲相仿的李煊與鄒晚初見,當時的鄒晚還並非太子,兩人相見甚歡,玩耍嬉鬧。當時總是跟隨在李煊身邊的女童,眉目清秀,甚少言語。女童幼小,卻令人心生憐惜。李煊待其,如兄如長。

鄒晚便問道,李煊,這是你妹妹嗎?李煊點點頭,又搖搖頭,是我撿來的妹妹,家中喚她妹妹,家外便稱家僕,是父親的意思。

鄒晚滿眼羨慕,他便伸手想拉住她的小手,給她好吃的。李煊一把攔下,將女童往身後藏,說道,使不得,妹妹認生。家父自小教訓,妹妹不能在外放肆,怕惹皇子不高興了。

女童也不言語,便乖乖站於李煊身後,眼睛裡空空的,卻也亮亮的,小兜子裡都是李煊給她的糕點。鄒晚不知爲何,那些時日,眼裡心裡都是小女童的身影,她那簡單的小發髻,跟在李煊身後亦步亦趨的小身影,後來見僕從喚她,音兒,他便記住了,這個不愛說話的妹妹,叫做音。

後來與李煊書信往來時,便聽他說,女童之後很早就離了將軍府,被他人收養了,如今也無人知曉近況。

後來有一年,皇后主張給太子選秀,問及太子心中可有人選,太子心間浮現了這個小女童,雖已面目模糊,不知她現在何處,是否已許了婚嫁。但按宮裡的說法,平民女子,大抵是入不了母后的眼,他便搖搖頭道,聽憑母親做主。

說來很巧,初見太子妃,他便心生歡喜,彷彿見故人一般,似曾相識。

明見他,若有所思,便開口道,殿下,似是有故人之思。

鄒晚回過神來,眼神空明,眉眼間淡淡苦笑道,其實無所謂,她是否是明國公主。又或許,她真的與將軍府…有極深的淵源。

明也淡淡的微笑起來,雖不知道,李公子與她之間,究竟是何因緣,但她,從無有加害太子之心,太子切不可掛懷。

鄒晚望着她,似乎是透過她,看見了別處之人。沉思後,問道,那你爲何願意隨我回宮?

明思考了一下,回道,雖說天下之大,但於我而言,其實也無處可去,在母國宮廷,我身處邊緣,隨時可被交換犧牲。入王都後,幾次身臨險境,如懸絲而行。此間種種,我尚看不清因由幾何...

此時車外,有聲音傳來,公子,前方便入了朱雀大街,是否繼續前行?

鄒晚向外面稍做手勢,對方駕停車馬。談話戛然而止。

車馬行至王都城內最繁華的大街,朱雀大街。此時日薄西山,夕陽餘暉在天邊,繾綣不已。街邊店鋪陸陸續續點上了燈,漸次亮起來的酒樓餐館,鱗次櫛比。街邊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無數車馬穿行。

公主明掀開簾子,看見王都這一派熱氣騰騰的百姓生活之景,微微笑起來。

太子見她似有意趣,便呼停馬車,邀她下來同遊。

初冬,微寒,僕從爲太子及明披上了披風,帶上風帽,兩人並肩而遊。

路邊有孩童在看花燈,看鯉魚,還有熱氣騰騰的包子鋪,燒餅鋪。酒香也沿着晚風從不知哪個深巷飄了過來,亭子裡還有唱戲的藝人,伴着絲竹之聲,來到了耳邊。

兩人徐行,太子問道,明國與王都,有何不同?

明接過僕從買來的溫熱烤地瓜,握在手心,想了想說道:太子與皇后娘娘一般,都問了這個問題。

太子愣了愣神,回憶起來,中秋晚宴上,母后確實問過李煊,雖然李煊當時打了一圈太極。

明接着說道:我自小居與深宮,並未經常能出宮看看尋常百姓的生活。有時遇節慶,能隨着宮中衆人一併巡遊。兩國通商曆史由來已久,明國流行什麼新奇的物什,大抵和王都並無二致。作爲一國之都,總會有各國人落腳。只是近些年戰事頻繁,流民增多,但同時也將他國的風物人情帶來了明國。蒼穹之下,百姓所求,也不過一方安樂,所謂風物人情,也不過是百姓的衣食住行,在我看來,都不過是人間煙火氣罷了。

太子聽她娓娓道來,笑道:沒想到公主能如此拋開國別之見,頗有一國之主風範。

明聽太子如此評價後,倒顯出了局促,迴應道:此乃明之愚見,惹太子笑話了。

太子看着她,點點頭道:其實如今想來,你確實纔是明國公主,太子妃不甚言語,我常常給她說起明國之事,她似乎極少有興致。

明不語,太子看着街邊的花燈,駐足下來。

太子回頭看着明說道:我幼時,有一年隨父皇去了獵場,遇見了李煊,還有一位幼年的朋友。

明望着他,靜靜地聽着。太子示意僕從買下花燈,遞給明,一邊向前走,說道:那位朋友因爲我和李煊貪玩,帶着她去了野外的獵場,可沒想到,害得她摔壞了腿,她年歲尚小,李煊被其父親訓斥,罰了禁閉。可是恰逢節日,城內夜裡有花燈巡遊,有市集,有各種新奇的玩意兒,我們想哄她開心,便偷偷輪流揹着她,來到了市集。

明看着手中的花燈,若有所思。太子行至一家街邊酒館,算是安靜,落座下來。

僕從點來了熱食和熱湯,糕點,太子拿起糕點,說道:我們本以爲是哄她開心,沒想到我和李煊倒是玩了個痛快。後來分別時,我不捨,便央求他們,將來一定要再來王都,我定好好作東招待他們。還約定要常常通信,不能斷了聯繫。

說道此處,太子眼中有着少年的赤誠,熠熠閃爍。明問道:李煊公子如今任職於王都,不知那位朋友如今身在何處?

太子未有回答,隨後搖搖頭,看着遠處人聲鼎沸的熱鬧和煙火氣息。

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
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