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潛逃

皇帝來到死牢,他仔細端詳太子妃,忽然記起了什麼。帝王之音,振聾發聵:你是將軍府的人 ?昏迷的太子妃似是被震醒,一下愣住,擡頭看向他 。

皇帝見她有迴應,便笑了笑,原來如此,你是覺得將軍之死冤屈,故而來此向我索命?太子妃沉默,半晌開口,嗓音沙啞,幾不可聞:我是明國人,你是明國仇人。

皇帝聽後,回過神來,半蹲下來,一下子伸手,用蒼老卻有力的手臂掐住她年輕而瘦弱的頸項,說道,外邦皆以爲我病衰,時日無幾,明國那幾只老狐狸也是愚蠢之致,派你個黃毛丫頭,就想改天換日?他們可知,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何等可笑!

太子妃如今身衰體弱,雖有武學功底,但禁不住連番嚴刑拷打。

此刻,老謀深算的皇帝差點看穿她的身份,不知是否是因爲,將軍之死開始讓他重新回顧過往。早年間他常去往將軍府,府中的人物,是否會因爲將軍之死,而開始謀劃弒君之計,也未嘗不可能。

在他的帝王威嚴和揣摩試探之下,太子妃的精神也逐漸瀕臨崩潰,死牢關押嚴格,無人可以通風報信,內中人是死是活,外界一無所知。

她幾度昏死過去,看守的獄卒受命不時朝她身上潑冷水,怕她在招供前扛不住而一命嗚呼。

太子進了六王爺牢房,兩人在月色下,圍着小木桌。太子帶了王都最好的酒-美人醉,他給王爺滿上。王爺接過茶碗,一飲而盡。這幾日他憔悴許多,但好在並未遭遇刑罰,他的罪已坐實,無嚴刑拷打必要。此罪即便誅九族,他也孤寡一人,無甚牽掛,只是牽累了太子妃,他心有不忍。

太子臉色陰霾,他不善飲酒,但今日也端起茶碗一飲而盡。六王爺問道,太子可還記得,小時你同我說,不想做這無趣太子,想像我一樣,做個安居一隅的閒散王爺。太子點頭。

六王爺說道,說來可笑,你說我這閒散王爺不做,爲何不遠千里跑來王都,落得個這麼個下場。他苦笑一番。

太子看着他,說道,我們各有天命,皇叔,你說的對,我一生如籠中鳥,生於帝王家,縱然父皇母后多般愛護,卻還是因爲太子的位份,終避免不了與你刀劍相向。

六王爺看着他,內心有憐惜,說道,太子不必爲我掛懷,皇叔自感大限將至,身陷囹圄,臨終瀟灑一回倒也不算辜負此生,只是,可惜了這美人如玉的太子妃。他說着,看向不遠處的牢房,那裡的人,此刻正沉沉昏睡着。

太子不忍回頭,他落下淚來,隨後拿起酒壺,仰頭就喝。六王爺伸手攔下他,勸阻道,你這不要命了,你自小因用藥過多,傷了體質,何況美人醉,傷身更傷心。

六王爺看着他哀慼無力的模樣,沉思一番,隨後開口道,雖然你母后如今不喜這太子妃,但她畢竟舐犢情深,你不妨略施一計。

太子一天,眼睛亮了起來,擡起頭來,切切問道如何?

王爺擡頭看了眼站在太子身後,裝扮成宮人模樣的阿施,意味深長,緩緩開口道,太子身後這位是否通曉醫術?何不爲太子妃診脈看看,說不定有靈丹妙藥。

阿施擡眼看了王爺,想到他必定是看穿了自己的身份,但如今王爺已是自身難保,想必其言也善。太子回頭看向她,雖有些不解,但充滿了信任。阿施略作思忖,便點點頭。

李煊按皇帝吩咐去死牢見六王爺,隔壁不遠便是關押着音的房間。例行公事見過六王爺後,他轉頭看向隔壁。

李煊看到,地牢氣窗微弱的天光之下,她在地面上癱坐着,雙手被粗重冰冷的鐵鏈束縛吊掛,她頭髮散亂,臉上及身上都是傷痕和血跡,在白色的囚服下顯得極其心驚,遍身沒有一處完好的地方,可以想見,死牢的手段,鞭刑鐵烙,該是一樣不落。

此刻的她虛弱的就像暮年將死的枯槁老人,而在不久前的封妃大典上,鳳冠霞帔之下,她美麗的身姿與臉龐,還是那麼明光照人,熠熠生輝。

待李煊侍從遣開獄卒後,他邁着顫抖的步伐走向她,握着死牢的鐵欄杆,輕聲呼喊,帶着隱隱的絕望,此刻他內心有一種大恐懼,這樣的她,還能否聽見自己的呼喚。

片刻後,她微微擡起了頭,看向他。因死牢光線昏暗,月色穿過氣窗照射在他身上,她感受到是他,便輕輕點頭。李煊睜大眼睛確認了她的反應後,身子一鬆,慢慢滑落半跪在地上。此刻他眼睛裡佈滿血絲,滿臉青筋四起,毫無平日裡那風度翩翩,皎皎明月的將軍府小公子尊容感。他素日以冷靜智謀著稱,但深陷囹圄的太子妃如今已無法看清,此刻離自己咫尺之遠的李煊,正拼命忍住不讓眼淚落下,她也無法聽清,他心臟悲惋的跳動和骨頭關節咔咔作響之音。

六王爺的聲音幽幽的傳來,李三公子,別看她文弱,可是連日來遭遇極刑而不出一聲,連本王這素來自詡見過大場面的,都禁不住佩服,只是可憐姑娘這條命,再這麼下去,恐怕是要香消玉殞了。

李煊眼淚啪嗒落在地牢的灰塵裡,月色之中,唯有他能看見她的痛苦,他可以想見,面對多疑而殘酷的帝后,日後她還會遭遇什麼。

六王爺似是不在意李煊在一旁,自言自語道,本王我呀,孤寡一人,巴不得早點兒痛快地見閻王爺去。而這太子妃,如花美眷,命不該絕呀。說完他長嘆一口氣。

太子妃似是充耳不聞外界的一切聲響,片刻,她又沉沉的垂下頭昏死過去。

太醫跪於皇后跟前,訥訥道,娘娘,這太子妃,確有身孕,臣絕不敢欺瞞,脈象顯示,已有月餘。

太子站在一旁,他看着皇后陰霾的臉,上前道,母后,如今太子妃身有皇嗣,如何能夠繼續呆在死牢?

皇后回頭,看見太子擔憂又急切的模樣,繼續思忖中。太子見狀撲通一下跪下,皇后大驚,伸手要將他扶起,太子搖頭道,母后,我聽聞,當年母后懷着兒臣時,有其他嬪妃不滿,意圖謀害,因而我自出生起,便體弱多病,好不容易纔漸漸長大。母后,兒臣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我一樣…

皇后聽到這裡,一下心軟下來,她捂住心口閉上了眼睛,隨後扶起太子,深深吸一口氣,說道,此事我需同你父皇商量。

在皇后的遊說下,太子妃被允許暫時出獄,去往郊外行宮監管休養。

因假孕之事不可長久,太子計劃將她送回明國,阿詩心覺不妥,但此刻無法向太子說明。後她見到了李煊的馬車,便心生一計。

天將破曉,李煊出宮前,登上馬車,見到了一纖弱女子已等在車內。女子擡首,面容素淨。

是你。李煊記起她是宮宴上的出塵明國美人,並且,她還是真正的明國公主-高明。

李煊落座在她對面,敏銳的眼神看着她。

明不慌不忙,開口道,想必李煊公子已經知曉我是何人,此次我前來,是想告知公子,我知曉太子已有計謀救太子妃,但覺不妥。我看出,公子與太子妃有舊交,故而想與公子做個商議。

明看着他,李煊沒有開口,明雖然不是十分確信,但依然保持鎮定的說道,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李煊伸手握住她纖細的手腕,盯着她,你的目的?明一字一句,與你一樣,救人。

李煊眯起了眼睛,擡起下巴看着她,良久,他鬆開手,問到,太子如何救人?

明附到他耳邊,輕聲吐露。聽後,李煊捏緊了拳頭,怒目而視道,身中奇毒?

明垂下眼睛,點點頭,回道,據王爺說,他眼見有人密入死牢,到了太子妃身前停留,後太子妃便有中毒之跡象。我通曉醫術,他暗示我查看,確實是西南奇毒,但好在此毒脈象與身孕之脈象相似,故而才能...

李煊握住她的雙肩,問道,你可能解毒?明想了想,回道,有人可解,但需李煊公子相助。

客棧上廂包房內,隔斷後的牀榻上躺着一人,似是虛弱之極,身旁白衣醫官起身,卑微的搖搖頭,退回到座下,跪地叩首道,姑娘本已脈象虛弱,加上昨夜長途奔襲,更加重了病情,若公子執意前往他國,姑娘的身體怕是難以爲繼,望公子三思。

鄒晚聽後沉思片刻,擺手示意醫官,他便退下,鄒晚坐於牀前,握住榻上之人的手。

不多時,忽然有輕微叩門聲從隔壁包房傳來,鄒晚警覺,未等他反應,架子後有扇門被輕輕推開,他迅速起身,走到身前的不速之客,一襲玄衣,掬手行禮後,擡起頭,竟是李煊。

鄒晚眼中有三分詫異,三分警覺,三分見故人的寬慰。但開口問道,你來此地,所謂何事。一邊行至桌邊 。

李煊擡眼看向隔斷後,鄒晚側身擋住他的視線。李煊收回視線,開口道,回殿下,臣魯莽,懇請殿下即時回宮,另 榻上之人…准許臣帶回將軍府。

鄒晚聽後立時盯住他,你知道她是誰嗎?眼色凌厲。

李煊看向他身後,眼神中是盡力隱忍的平靜,問道,敢問殿下可是打算去往明國?

鄒晚轉身,不錯。

李煊未語,他往身後示意,門後輕輕嫋嫋又進來一人。來人竟是一襲藍衣的明,她向鄒晚屈膝行禮後,鄒晚壓低聲音,阿施?

明答,是,殿下。她說完一邊伸手將腰間之物解下,另從身後拿出細卷軸呈於他。

鄒晚不解,接下物件後,發現是明國公主的令牌。他打開卷軸,發現是明國爲聯姻所做的太子與太子妃畫像。畫中之人是阿施和自己,有明國皇帝印章。

他回頭,看着眼前的明,問道,所以你是...公主明?

明點頭,如殿下所見,我是真正的明國公主,榻上之人如今已…磨難深重。懇請殿下,速速將她送往將軍府,其中曲折,我自慢慢向殿下呈明 。

鄒晚臉色蒼白,眼中遍佈紅血絲,他轉頭看向李煊,毫無疑問,李煊便是始作俑者。但如今,情勢所迫,太子妃的身體無法再經歷奔波。另外,倘若她非明國公主,那麼送往明國,便是自尋死路,眼下 他沒有破局之法。

此時醫官被傳喚,鄒晚問他,倘若就近送往將軍府,何如?

醫官跪地回覆:大好大好!將軍府離此地不遠,半日即達。且臣聽聞,府上有極好的醫官,因將軍常年有傷病,故而醫官都是王朝最優的,對於 …姑娘而言 實屬最佳方案。

鄒晚看向榻上依舊未曾甦醒的人,眼裡的破碎無處可藏,他雖非病體,但此刻身心皆如跌落冰窖,寒意四起。

鄒晚看向李煊,准許。但是,我要親自將她送入府中。

李煊掬手,謝殿下,臣備快馬。

馬車中,音身披一襲銀色披風,被鄒晚護在身前。對面是明,她靜靜垂着眼睛,不知是思考還是休憩。車馬奔波,鄒晚滿是心事,無法舒開眉眼。

車外,李煊騎馬跟在馬車身後。黎明時分,夜色濃郁,但東邊之處,有微光漸起。小道兩邊,有微風吹起竹林打葉之聲。

此時,前方馬蹄聲疾馳而來,籲地一聲在李煊前停下,來人下馬而來,半跪奏報:公子,事情有變,城中正門哨崗戒嚴,我們的人被換下,此刻恐怕無法從正門入城 。

李煊神色未變,似是意料之中,他沉思片刻,叫停馬車,下馬後輕叩車門,得應允後探身入馬車。

鄒晚擡眼,何事?

李煊看了一眼披風之下沉睡的音,低聲道:正門戒嚴,恐車馬不得入內。立時破曉,需快馬從東門入城。殿下,請將太子妃交與臣,此事不可緩。

鄒晚眉頭深皺,他的眼睛像一片夜色,而懷中之人,氣息虛弱,他伸手撩開車簾,熹微之光霎時灑落車內,車外一片竹林影影幢幢。

不知時間流逝幾何,似是須臾,似是亙古,四周一片寂靜,李煊低首靜默等待,鄒晚看着懷中之人。此刻明出聲打破了寂靜,殿下,宜早不宜遲,恐生變數。

鄒晚終於回過神來,他將音的披風裹緊,好。

他下車,目送李煊快馬疾馳而去,朝着天光盪漾起來的方向。明望着他,他站立良久。明開口道,殿下,李公子許我與殿下回宮,有其深意。

鄒晚緩緩回身,看着她,似是失魂,眼中一片化身於世外天際之感。明欠身道,懇請殿下入車,我將一一道來。

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
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三章 宮變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潛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一章 封妃第二章 遇襲第二章 遇襲第三章 宮變第一章 封妃第一章 封妃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潛逃第二章 遇襲第四章 回憶第四章 回憶第三章 宮變第四章 潛逃第四章 回憶第二章 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