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

自打拿下了河東城之後,兩路帝國大軍可謂是進軍神速,所過處,無不望風而降,左路李靖所部也就罷了,到底還打了幾場烈度不高的攻城戰,至於張君武的主力大軍麼,則根本不曾遇到過絲毫的阻力,往往都是大軍一至,各城便立馬舉白旗歸順,一路行軍而去,一路收降各城,甚至連重鎮臨汾都不曾遇到過抵抗,這簡直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去郊遊來着。

一路勢如破竹顯然是好事一樁,若是換了個人,只怕早就驕橫得不行了去,然則張君武不單沒興奮過度,反倒是警醒無比,沒旁的,十天下來,雖連下二十餘城,可細算真正歸降的李家軍將士麼,卻只有可憐兮兮的一萬之數,換而言之,每座城裡最多也就五百老弱病殘而已,這顯然不對味,毫無疑問,各城的精銳之軍早就已被負責臨汾盆地防務的姜寶誼抽調走了,如此一來,問題就冒出來了——姜寶誼將各處的兵都調哪去了?答案顯然只有一個,那便是汾河谷道!

汾河谷道,連接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之間的交通要道,爲呂梁山與太行山之間的一道狹窄縫隙,因汾河從中央流過,故而得名汾河谷道,地勢狹長,近百里之隘口最寬處不過二十里,至於最窄處麼,只有百步之寬,兩面皆是高山,峭壁千仞,下是幽谷湍流,浪高水急,從霍邑到靈石,一路險阻不少,素有"秦晉要道,川陝通衢"之稱。

汾河谷道險要如此,無疑是易守難攻之地,一頭一尾的霍邑以及靈石,都非旦夕可下之所在,倘若帝國大軍不能快速攻破汾河谷道的話,李唐也就有了喘息之機,無論是調集河南之兵前來,還是從突厥汗國求得救兵,於帝國來說,顯然都極爲的不利,更別說帝國主力若是在霍邑久攻不下,那就有可能會被李家軍順汾河而下的部隊襲擾後方,顧此失彼之下,難免師老兵疲,待得李家軍主力一至,怕是要想順利撤回關中都難,倘若主力喪於臨汾盆地,原本蒸蒸日上的帝國也就該走向末路了的,很顯然,擺在張君武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以最快速度拿下汾河谷道,首當其衝的又屬霍邑城!

霍邑城位處汾河谷道之內,臨河靠山,正面強攻難以遂下,尤其是姜寶誼並非無能之輩,在其鐵心打算死守的情況下,要想調其出城,幾乎沒半點的可能性,更爲麻煩的是其麾下兵力不少,足有五萬之數,縱使華軍強行攻破了霍邑城防,姜寶誼也可率部後撤,步步爲營,利用穀道狹窄之地利優勢,節節抵抗,只要其本人不犯錯,華軍基本上沒有速勝之可能,這等情形,在出徵前,張君武雖是有所預料,但卻沒想到姜寶誼竟會如此果決地放棄了整個臨汾盆地,集結主力重兵屯於霍邑城,更令張君武有些措手不及的是姜寶誼在收攏兵力的同時,幾乎將全臨汾盆地今夏的收成都強行收刮一空,以致於華軍每收復一城,都不得不從本就有些吃緊的軍糧中擠出一大部分以安民心,這無疑令後勤供應雪上加霜,爲縮短大軍的供應線以及防備李家軍可能之襲擊,張君武不得不將主力大軍屯於臨汾,只着李靖率左路軍近八萬兵馬先行趕往霍邑。

瑞明二年七月初七,李靖率部進抵洪洞,縣令樑千里率城中百姓出城請降,李靖許之,留三千兵馬駐紮城中,以掩護大軍後路,自率七萬五千大軍繼續逆汾河而上,於七月十一日午時三刻進抵霍邑城下,姜寶誼果然不戰,謹守城池不出,任由李靖所部於城外三裡處的陳莊安營紮寨。

“咚、咚咚、咚咚……”

戌時正牌,天已擦黑,一通子緊張的忙碌下來,大營總算是搭建好了,就在衆將士們方纔剛喘上口大氣,準備生火造飯之際,卻聽中軍大帳處突然響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鼓聲,各軍將領們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紛紛丟下手中的活計,匆匆便往中軍大帳處趕了去。

“末將等參見大將軍!”

三通鼓畢,諸將們皆已到齊了,在大帳外按品階高下列好了隊,由着中軍官點完了名之後,方纔齊齊行進了大帳之中,一見到面色肅然地高坐在上首文案後頭的李靖,自是都不敢有絲毫的遲疑,齊齊躬身見了禮。

“免了!”

漠然環視了下賬下諸將之後,李靖方纔虛擡了下手,語調淡然地開了口。

“謝大將軍隆恩!”

諸將們對此番突如其來的召集明顯都有着濃濃的不解,於行禮間,也自沒少去偷眼打量李靖的臉色,奈何李靖城府深似海,衆將們根本不得其要,只能是齊齊謝了恩,各自退到一旁去了。

“諸公,陛下有旨,着我部半個月之內打通汾河谷道,如今賊軍固守不出,妄圖憑險抗拒我軍,現已查明,敵姜寶誼所部約四萬五千兵馬,龜縮於霍邑城中,另有五千兵馬屯於霍邑至韓信嶺半道之南關鎮中;敵段志玄所部約一萬兩千兵力於韓信嶺上安營紮寨,以爲第三道防線,靈石縣城中尚有敵一部約三千兵馬,此爲第四道防線,我軍若是平推直進,縱使連勝,也須得數月時間方能拿下穀道,故,斷不可行焉,諸公對此可有甚異議否?”

李靖並未有甚寒暄之言,面無表情地便將已查明的敵情詳詳細細地道了出來,語調平衡,聽不出絲毫的波瀾。

“……”

這一聽短短的百里穀道中,李家軍居然設了四道防線,擺明了就是要逐次抵抗,以拖延華軍的進攻,在這等情形下,若是不設法出奇制勝,要想完成預定之作戰任務,根本沒半點可能,在場諸將們都是老於戰陣之人,自是都能看得出此點,問題是穀道狹窄,兵力難以全面展開,這“奇”實在是難以騰挪出來,一念及此,諸將們的臉色立馬便都有些不好相看了起來。

“欲破敵之步步爲營,當須得打其七寸,亂其陣腳,而後方可從容圖之,吾意已決,當以先取韓信嶺爲上!”

李靖靜靜地等了片刻,見諸將們都無甚言語,也自沒再多等,揮手間,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決斷。

“嗡……”

韓信嶺本名高壁嶺,之所以又叫韓信嶺,只因韓信的頭就埋在嶺上,自古便是南北之要隘,汾河從嶺中央一切而過,將山嶺分成了兩段,峭壁千仞,道路狹窄,據嶺而守,可有以一當十之利,諸將們中,親自到過韓信嶺的雖不多,可在出徵前,卻早已在沙盤推演時瞭解過韓信嶺的易守難攻,這會兒一聽李靖打算以韓信嶺爲首攻目標,頓時全都譁然了起來,很顯然,諸將們都不以爲此舉能有多少的成功之把握。

“大將軍可是有甚妙策麼?”

諸將們轟然歸轟然,倒是沒人敢直言指責李靖的異想天開,也就只有副將秦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一拱手,很是恭謙地出言請教道。

“很簡單,夜襲破敵!”

秦瓊不單是副將,就軍階而論,也與李靖持平,更是張君武的嫡系愛將,他既是有問,李靖自不會賣甚關子,笑着便提點了一句道。

“夜襲?這……”

一聽李靖這般說法,秦瓊的眉頭不由地便皺緊了起來,沒旁的,他先前也想過要夜襲,問題是韓信嶺乃是敵第三道防線,前面還有着霍邑、南關一大一小兩座城池,要想不驚動敵軍發動夜襲戰,顯然不太可能,倘若被敵察覺到了己方的動向,那就不是去夜襲,而是去送死了的。

“好叫叔寶兄得知,牛德將軍所部四日前便已進了山,按約定,將於今夜發動奇襲,一舉潰敵,我軍要做的便是着一旅偏師連夜趕去韓信嶺,天亮後負責接防即可。”

見得秦瓊頗見茫然,李靖不由地便笑了起來,緊着便點破了關鍵之所在。

“原來如此!”

秦瓊曾與牛德的特戰營配合過多回,自是清楚特戰營的本事如何,這一聽牛德早已率部去了韓信嶺,秦瓊的精神立馬便是一振。

“有牛將軍所部在,韓信嶺之敵必潰無疑,然,爲防南關鎮之敵前去救援,我軍須得有所配合纔是,通令全軍:戌時用膳,末牌出營,假作夜襲,以迷惑霍邑城中之敵,秦瓊所部攻東門,萬雲飛所部攻南門,某自率大軍攻西門,是時,文仲明率五千騎兵掩護陳明振所部八千步卒各帶五日之乾糧繞城而過,一路直奔韓信嶺,不與南關城守敵交戰,待得到了韓信嶺後,陳明振所部負責堅守嶺上,文仲明則率本部兵馬伏擊南關出擊之敵軍,務求一舉破敵,順勢拿下南關鎮,徹底切斷霍邑敵軍之退路,待得陛下主力抵達,再行殲滅姜寶誼於城中!”

該解釋的既是都已解釋過了,李靖自也就沒再多言羅唣,緊着便下了一連串的命令。

“末將等遵命!”

李靖的命令下達得極爲清楚分明,諸將們自是不會有甚異議,齊聲應諾之餘,匆匆便各歸本部去了……

第64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輔公佑的末日(五)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330章第三百三十章 殲敵於野(五)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276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中原大戰(三)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反誤卿卿性命(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白道決戰(五)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53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二)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331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兵進太原城(一)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252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強權就是真理(三)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370章第三百七十章 圍點打援(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584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血戰襄陽(四)第349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猛攻太原城(三)第555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背水一戰(一)第308章第三百零八章 奇襲韓信嶺(二)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291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七百二十章 遼東戰役(八)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572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區別對待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54章第五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387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進夷陵(三)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159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灞水之戰(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64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內外交困(一)第385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進夷陵(一)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615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強勢碾壓(三)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610章第六百一十章 會戰鄱陽湖(二)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487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衆叛親離(一)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368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奇襲朔州(三)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213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潼關風雲(二)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96章第九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一)
第64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輔公佑的末日(五)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330章第三百三十章 殲敵於野(五)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276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中原大戰(三)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反誤卿卿性命(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白道決戰(五)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187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步步爲營(四)第53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二)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331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兵進太原城(一)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252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強權就是真理(三)第466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370章第三百七十章 圍點打援(一)第571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樑師都的末日(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143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俠之大義(二)第584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血戰襄陽(四)第349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猛攻太原城(三)第555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背水一戰(一)第308章第三百零八章 奇襲韓信嶺(二)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291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七百二十章 遼東戰役(八)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572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區別對待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36章第三十六章 強取洛口倉(四)第54章第五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387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兵進夷陵(三)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521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夜襲龍支城(一)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159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灞水之戰(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64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245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內外交困(一)第385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進夷陵(一)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615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強勢碾壓(三)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16章第十六章 將軍神射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610章第六百一十章 會戰鄱陽湖(二)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416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淹滁州(二)第487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衆叛親離(一)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368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奇襲朔州(三)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213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潼關風雲(二)第275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二)第190章第一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二)第306章第三百零六章 忠臣之死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561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二)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96章第九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