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

解釋不清的事情,那就乾脆不解釋好了,左右身爲帝王,也沒誰敢衝着他逼問不休的,哪怕皇后也不敢如此,當然了,今夜留宿甘露殿乃是必須之事,夜裡也自少不得加倍努力一番,至於旖旎了一回的楊麗寧麼,張君武過後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沒旁的,這都已是年底了,來年春天的大規模戰事就將爆發,在此之前,有着無數的準備工作要做,張君武既沒時間也沒心情去玩甚風花雪月之勾當的。

“二位,本督已接到陛下密旨,着我川中都督府於元宵過後調重兵攻擊夷陵,以調動南樑軍主力西進,陛下對戰果雖未有要求,然,凡戰,則必求勝,此乃我齊郡軍之傳統也,二位對此可有甚異議否?”

瑞明二年十二月初六,張君武一道密令傳至位於成都的川中大都督府,得訊後,肖正南自是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緊着便將長史張鋒以及水師提督文士弘都請到了後堂書房中,一屏退了左右,便即開門見山地將議事的主題道了出來。

“陛下既有詔令,某等自當竭力而爲之!”

張鋒乃是宗室子弟中的後起之秀,因戰功而得以晉升爲川中都督府長史,全面負責川中的政務,儘管年青,可辦事卻是相當之得力,這年餘來,協助肖正南將川中治理得井井有條,雖是文人,卻不乏敢戰之勇氣,表態起來,自是乾脆利落得很。

“文提督可是有甚不同意見麼,嗯?”

相較於張鋒的乾脆,文士弘就明顯有些猶豫不決了,遲遲都不曾表態,一見及此,肖正南的眉頭當即便是一皺,語帶不悅地便發問了一句道。

“大都督明鑑,我水師雖經年餘之整訓,也算是初具規模,只是川人善水者少,我水師訓練未熟,雖有順流而下之利,欲大破巴東之楊道生水寨恐尚缺些火候,且,川中步軍不耐戰,我軍堪稱精銳之師者,也就只有大都督府這五千之衆而已,傾川中之兵破巴東或許還可靠奇襲而爲之,要取夷陵,卻恐力不從心,故,末將以爲當控制戰事之規模,先拿下巴東重鎮,誘敵來攻,如此,我軍握有地利之優勢,先耗敵有生力量,再圖謀進取,或許更爲穩妥些。”

文士弘曾在南樑任過水師統領,算是南樑軍中的高層,對南樑軍中諸將的能力乃至軍伍水平都有所瞭解,在他看來,南樑軍雖然孱弱,可比之從不曾打過仗的川軍還是要強上不老少的,加之川中水師剛組建成軍,雖有大小戰船近三百艘,看着兵強馬壯,實則訓練不足,守固然有餘,攻則難堪大用,正因爲此,他對肖正南的長驅直入之戰略明顯持着保留之態度。

“我軍水師若與楊道生所部正面對決,勝算能有幾何?”

肖正南並非固執之人,哪怕文士弘所提的建議與其原先預想的有所不同,他也不曾變臉相向,而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默默地盤算了片刻之後,這才謹慎地問出了個關鍵的問題來。

“我軍武備強於對手,而兵士操舟對戰之能則遜於對方,正面而戰,我軍勝算最多四成。”

文士弘細細地盤算了一陣之後,給出了個很是謹慎的判斷,登時便令肖正南的臉色就此凝重了下來。

“嗯……既如此,那能否以計誘敵水師主力遠出,本督趁機以步軍襲取敵水寨,迫使敵水師不得不後撤,而後我軍再全力攻取巴東,以此爲前沿,誘敵來攻。”

儘管不甚滿意文士弘的答覆,然則肖正南卻並未出言指責文士弘怯戰,概因肖正南很清楚水師乃是技術兵種,要想成軍本來就比步騎軍要困難得多,饒是這近一年半來,朝廷已是下了大氣力去組建水師,奈何訓練上的事兒並非一蹴可就的,哪怕文士弘以及衆水師將領們都已是全力以赴了,奈何川人不善水,生性又偏散漫,能勉強成軍都已是不易之事了的,肖正南也自沒法要求更多,無奈之下,他也就只能是順着文士弘的思路,調整了下早先的作戰計劃。

“此事應是不難,但消謀劃得當,應可令楊道生不致生疑,只是步軍若是不能及時破敵水寨,我水師恐難拖住敵水師之回援。”

雖說肖正南已採納了自己的意見,可文士弘的謹慎態度依舊不變,儘管不曾明言,可對川軍的戰鬥力顯然不抱太高的指望,而這,也正是事實——隋末天下大亂,獨獨川中沒亂,那些所謂的守備部隊都是些豆腐渣,戰鬥力弱不說,還都懶散得很,年餘來,儘管入川諸將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就只整編出了兩萬還算看得過去的步軍,駐紮於渝州(今之重慶),連同大都督府直屬的五千精銳算起來,偌大的川中攏共就兩萬五千可用之兵,至於其餘十數萬兵馬都是些樣子貨,守備地方還行,真上了戰場,那就是給人送戰功的貨色。

“步軍的事,本督自行設法,文提督這幾日且辛苦一下,先將水師調度之計劃擬定出來,我等合議後,及早報到御前,陛下自會有所決斷。”

說到川中步軍的整編,肖正南也自頭疼得不行,要知道這一年半以來,他可是操碎了心,奈何川人實在是太懶散了些,甭管如何嚴苛練軍,下頭那些兵油子們都能變着法子偷懶,這會兒見文士弘拿步軍的戰鬥力來說事,肖正南雖是火大不已,卻也沒轍,只能是含糊了一聲了事……

“川中送來了份佯攻計劃,藥師且先看看可行否?”

肖正南的辦事效率奇高,這才十天不到而已,一份對南樑的作戰計劃便已送到了張君武處,然則張君武閱過了之後,卻並未急着對此作戰計劃下個定論,而是將李靖請到了御書房中,見禮一畢,便即將川中的作戰計劃遞給了李靖。

“陛下明鑑,依末將看,川中步軍恐不敷用,錯非如此,肖都督所擬之計劃怕也不會如此保守,此一條,還須得謹慎些纔好。”

儘管肖正南的作戰計劃書裡無一字提到川軍之不堪,可李靖卻是一眼便看穿了保守計劃後頭的奧秘之所在。

“嗯,朕也是這麼看的,恐怕不止是步軍,水師也是堪憂啊,若依此計劃行事,未見得便能令南樑軍大舉西進,藥師可有甚妙策否?”

張君武同樣擅長軍略,李靖能看得出來的蹊蹺,張君武同樣也能,毫無疑問,他對川軍出擊一事的前景自不免便有些吃不準了。

“今,隴右已大定,河西又有牛進達坐鎮,短時間內應不致有太大之危機,若如此,河池之軍便可調入川中,應是能有大用。”

身爲兵部尚書,李靖對華軍在各個方向上的兵力部署自然是瞭若指掌的,略一沉吟,便已有了應對之策。

“嗯,河池軍戰力尚可,有這兩萬餘兵力入川,想來應是能緩解肖正南兵力不足之虞了,依卿看,當以何人領軍前往爲宜?”

河池軍乃是隋軍的老底子,又經齊郡軍的練兵之法整編過,其戰鬥力雖不及駐防長安的主力部隊,卻也不算弱旅,較之南樑那些孱弱的南方步軍,還是要強出不老少的,對此,張君武自是心中有數得很。

“臣以爲河池刺史高望能攻善守,當可爲入川援軍之主將,若再派一善騎戰之大將輔之,應可大勝南樑軍無虞。”

對南樑的戰事到底只是佯攻而已,主力軍中的諸將自是都不能輕動,李靖細細地想了想,最終推薦的還是河池太守高望。

“那就着高望領軍,爲肖正南之副,朕再派張摩率三千羽林軍押運大批飛火雷跟着入川,南樑軍若見羽林軍之旗號,想來不敢輕忽了去。”

在西征西秦之際,張君武曾接見過高望,然則對其卻談不上熟悉,只知其人極其善守,當初可是以區區一萬餘兵力死死地擋住了西秦霸王薛舉的十四萬大軍,至於其攻擊之能麼,倒是不曾見識過,然則李靖既是言其善攻,張君武也自不疑有它,很是爽利地便同意了李靖的舉薦,不僅如此,還很是慷慨地將張摩這個心腹愛將都派去了川中,目的就一個,那便是將征討南樑的聲勢往大里整了去。

“陛下聖明。”

李靖素來就不是個饒舌之人,這一見張君武已有所決斷,他自是不會有甚異議,稱頌了一聲,便即閉緊了嘴。

“川中之事且就先這麼定了,唔,按時日算,元宵前恐是來不及發動攻擊了,姑且延後數日也罷,只是最遲不得超過元月二十日,朕回頭便給肖正南去信,卿回去後,即着兵部下函各處,爭取在年底前完成諸般調整事宜。”

見得李靖並無異議,張君武也就沒再就戰略本身多言羅唣,緊着將交辦之事交代了下去,便就此將李靖打發了開去,他自己卻是走到了擱在御書房一角的大幅沙盤前,一撩龍袍的下襬,就此盤坐了下來,抓起一把各色小旗子,默默地推演起了即將開始的滅鄭之戰……

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181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末路窮途(二)第541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華麗的脆敗(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七百二十四章 直搗黃龍(三)第363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雁門關阻擊戰(四)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420章第四百二十章 挫敵鋒銳(三)第578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揚眉劍出鞘(一)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436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奇襲敖倉(一)第5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二)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324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驕兵照樣勝(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397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三)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59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襲江陵(二)第547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華麗的脆敗(七)第64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輔公佑的末日(五)第547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華麗的脆敗(七)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276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中原大戰(三)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543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華麗的脆敗(三)第414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喋血張八嶺(五)第484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三)第436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奇襲敖倉(一)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563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騎軍對決(一)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5章第五章 突出重圍(三)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230章第兩百三十章 巧戲薛舉(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降神兵(二)第461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下還是北上(一)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202章第二百零二章 肱股來投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巧取武關(二)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527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個擊破(五)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
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181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末路窮途(二)第541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華麗的脆敗(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七百二十四章 直搗黃龍(三)第363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雁門關阻擊戰(四)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4章第四章 突出重圍(二)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420章第四百二十章 挫敵鋒銳(三)第578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揚眉劍出鞘(一)第146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取武關(三)第436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奇襲敖倉(一)第5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二)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324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驕兵照樣勝(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397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三)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59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襲江陵(二)第547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華麗的脆敗(七)第64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輔公佑的末日(五)第547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華麗的脆敗(七)第80章第八十章 官渡之戰(二)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409章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276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中原大戰(三)第388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進夷陵(四)第543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華麗的脆敗(三)第414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喋血張八嶺(五)第484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三)第436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奇襲敖倉(一)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563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騎軍對決(一)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599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死一人活一城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5章第五章 突出重圍(三)第61章第六十一章 詐取鄭州(一)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230章第兩百三十章 巧戲薛舉(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94章第九十四章 戰略轉進(二)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645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政體革新(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降神兵(二)第461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下還是北上(一)第440章第四百四十章 圖窮匕見(三)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202章第二百零二章 肱股來投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640章第六百四十章 輔公佑的末日(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607章第六百零七章 巧取襄陽(八)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271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437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襲敖倉(二)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巧取武關(二)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527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個擊破(五)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