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

瑞明三年七月十二日,張君武所部三十五萬大軍在樂壽停駐了六日之後,留徐世勣、陳明振率八千步卒駐守用爲輜重轉運中心的樂壽城,自率三十四萬主力大軍再度出發,一路迤邐地向清苑進軍,並於七月十四日黃昏趕到了大清河邊,與河對岸屯駐清苑的高家軍隔河相望,高開道見華軍勢大,不敢再在清苑逗留,一邊趁着華軍尚未渡河,率部向淶源撤退,與遠道來援的奚族酋長步步設利所部兩萬五千騎兵匯合,一邊連派十數撥信使向駐紮在安次的羅藝求援。

“諸公,張家小兒已率部進抵大清河,高開道連發十數求援信,要我軍依約前去增援,爾等以爲可否?”

羅藝在起兵反叛之際,原本與高開道有約,要守望相助,在鉅鹿會商時,更是定下了夾攻華軍之計劃,只是事到臨頭,面對着強大無比的華軍,羅藝卻是不免又犯起了躊躇,思來想去之下,愣是沒敢下個決斷,不得不將弟弟羅壽、長子羅開以及司馬溫彥博等文武大員全都召到了城守府的議事堂中,見禮一畢,便即開門見山地將議事的主題道了出來。

“大哥,張家小兒來者不善,高開道若滅,我幽州也自難以保全,脣寒齒亡啊,依小弟看,當須得盡起大軍西向赴援爲宜。”

羅壽性子耿直,脾氣也躁,根本不曾去細想羅藝爲何不願依約行事,急吼吼地便率先表明了態度。

“父王,孩兒願請命爲先鋒!”

羅藝的長子羅開年十八,正值血氣方剛之年,最是好戰,這會兒聽得叔父開了頭炮,他也自來了精神,緊着便自請了一句道。

“嗯,萬均怎麼看此事?”

羅藝心中顯然別有計較,並未對其弟及長子所言有甚置評,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轉而將問題丟給了最爲信重的大將薛萬均——薛萬均乃是已故前隋名將薛世雄的第三子,其兄薛萬淑、弟弟薛萬徹、薛萬奮皆是勇不可當之將才,號稱薛家四傑,箇中又屬薛萬均最爲出類拔萃,文武雙全,又擅謀略,向爲羅藝所倚重。

“大王明鑑,華軍雖是兵鋒直指清苑,然,一旦過了河,離我安次亦是不遠,眼下高開道所部不戰而逃,須得提防華軍轉道來攻我安次,竊以爲實不可輕舉妄動也。”

薛萬均年雖只二十五,可卻是老成持重之人,只一語便道破了此際直接出兵前去增援高開道的不妥之處所在。

“善,然,高開道若敗,我軍怕也難獨存,卻又當如何是好?”

羅藝與高開道打過多年的交道,自不會不清楚其之爲人,他之所以不曾急着發兵前去救援,就是擔心高開道逃得過快過猛,一旦如此,豈不就成了他幽州軍去獨扛華軍之重壓,那後果當真不是好耍的。

“回大王的話,依末將看來華軍強悍難敵,實難正面爲戰,即便能勝,我軍折損也自必重,此智者所不爲也,然,高開道也自不能不救,當以圍魏救趙爲上上之策!”

薛萬均顯然早就已通盤考慮過戰局之演化了的,胸有成竹之下,這會兒應對起來自是從容得很。

“圍魏救趙?唔,倒是妙招,只是計將安出哉?”

羅藝有心要爭天下,自然是不願手下兵馬折損過巨的,此際聽得薛萬均如此說法,眼神立馬便是一亮,緊着便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此須得看華軍之動向而定,倘若華軍過了大清河之後,並未來犯我安次,而是一路緊追高開道去了蔚州,則我軍可趁虛南下,先收復樂壽,再伺機兵進鉅鹿,如此便可一舉截斷華軍之後路,敵不戰自亂矣,此爲最理想之狀態,而若是華軍不追高開道,轉而來攻我安次,則我軍須得先行退守幽州,依城堅守,待得突厥汗國大軍殺至,再裡應外合,也可大敗華軍,總而言之,我軍目下切不可盲動,當須得以不變應萬變,如此便可穩得一勝,一旦河北爲我所用,西向可攻山西,南下可取山東,據此三處,則可與華朝爭一雌雄矣。”

薛萬均家學淵源,胸有溝壑,從戰術角度分析到戰略態勢,所言所述皆有理有據,當即便令堂中諸般人等皆頻頻頷首不已。

“好,此策甚妙,本王看着可行,大臨(溫彥博的字)以爲如何啊?”

薛萬均這麼番長篇大論可謂是完全說到了羅藝的心坎上,心喜之下,羅藝自是不會有甚異議,只是出於慎重,他還是沒急着下最後的決斷,而是謹慎地將問題丟給了默立在一旁的司馬溫彥博——溫彥博,山西太原人,自幼好學,博覽羣書,早年曾在隋朝擔任文林郎、通直謁者,隋末大亂時,避居幽州,羅藝起兵割據之後,因其才高,三顧而請,委其爲幽州司馬,說起來乃是幽州軍的第二號人物。

“大王明鑑,張君武此人多謀,實非等閒之輩可比,若我軍欲行圍魏救趙之策,當須先得佈下迷陣方可,竊以爲待得華朝大軍渡過了大清河,我軍也假作驚慌,先兵撤幽州,以慢其心,而後方好從容部署了去。”

溫彥博對軍略雖不算太精通,可卻極其擅長權謀之道,這會兒僅僅寥寥數言,便已將薛萬均所言的不足之處彌補完全。

“好,那就這麼定了!”

作戰計劃既已成型,羅藝也就沒再問過旁的大將之意見,一拍文案,就此下了最後的決斷……

瑞明三年七月十五日,華軍主力渡過了大清河,兵不血刃地佔據了高開道放棄的清苑城,但並未就此停下進軍的腳步,大軍迤邐地便往永寧縣(今之滿城縣)開拔,一聞及此,率部屯駐永寧的高開道登時便慌了手腳,拼命地派人向羅藝求援,卻不曾想沒能等來羅藝的援兵,等來的卻是羅藝悍然率部撤回幽州之消息,高開道怒極,在城守府中破口大罵了羅藝一通,末了也只能是無奈地收拾行裝,率手下五萬大軍緊着撤離永寧,瘋狂逃往淶源。

瑞明三年七月十七日,華軍先鋒大將尉遲恭率三萬大軍進抵永寧,知縣魯寶高率城中百姓開城請降,華軍再度兵不血刃地佔據了重鎮永寧,並沿漕河一路向西北進軍,兵鋒直指淶源,七月十八日,已撤到了永清縣的羅藝所部大軍突然掉頭南下,從安次渡過了大清河,急速殺向樂壽城,至七月二十日,十三萬大軍已將樂壽城圍得個水泄不通。

“嗚,嗚嗚,嗚嗚……”

七月二十一日,卯時末牌,太陽方纔剛從地平線上探出個頭來,幽州軍大營裡突然響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旋即便見緊閉着的營門轟然洞開間,一隊隊披甲武士肩扛手推着各式攻城器具從營中迤邐而出,浩浩蕩蕩地直抵樂壽城下。

“敵襲,敵襲……”

幽州軍大舉出動的聲勢是如此之浩大,城頭守軍的瞭望哨們自不可能不被驚動,剎那間,呼喝聲、號角聲便即狂亂地響成了一片。

“傳令下去:各營即刻在藏兵洞中集結,沒有本將之令,不得擅自上城!”

陳明振原本正在北城的城門樓中和衣而睡着,冷不丁聽得警訊大起,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衝到了城碟處,這一見幽州軍赫然全軍出動,渾然就是一派要一舉踏破樂壽之架勢,眉頭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皺,可也不甚在意,揮手間便已下了道嚴令。

幽州軍的訓練水準雖比不上華軍,卻也明顯不是弱旅,僅僅只花了半個多時辰,便已完成了戰前部署,除了南門放空之外,樂壽其餘三面皆被幽州軍堵得個嚴嚴實實地,一排排的投石機以及大型弩車面目猙獰地朝向了城頭,步騎軍依次排開,軍容可謂是鼎盛已極。

“傳本王之令,着人去城下喊話,讓城中人等開城請降。”

在羅藝看來,己方十三萬大軍圍攻只有八千守軍的樂壽城,完全就是碾壓之勢,旦夕便可下之,當然了,本着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原則,羅藝還是希望城中的徐世勣能識時務些,這不,佈陣方畢,羅藝便已洋洋自得地下了道將令,自有一名大嗓門的士兵應諾而出,策馬便往城下奔了去。

“城上的人聽着,爾等已被我數十萬大軍團團包圍了,若不早降,必死無葬身之地,我家大王有好生之德,不願多造殺傷,特准爾等歸降,一應富貴無缺,若敢負隅頑抗,必屠!”

不止是羅藝覺得此戰毫無懸念,下頭的幽州軍將士們也同樣如此,這不,奉命前去喊話的那名大嗓門士兵竟是囂張無比地策馬來到了離城下不足七十步之距上,一邊耀武揚威地縱馬來去,一邊扯着嗓子狂呼不已,渾然沒將城頭的守軍放在眼中。

“來人,給老子射死他!”

陳明振從來都不是個好脾氣的主兒,這一見城下那名幽州軍士兵如此放肆,登時便怒了,一揚手,便已從牙縫裡擠出了道命令來……

第329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殲敵於野(四)第598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急襲江陵(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攻守轉換(二)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76章第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七)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518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臨洮之戰(三)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85章第八十五章 官渡之戰(七)第324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驕兵照樣勝(四)第400章第四百章 兵敗如山倒(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563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騎軍對決(一)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448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困獸猶鬥(五)第464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高家軍的瘋狂(二)第606章第六百零六章 巧取襄陽(七)第374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五)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644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政體革新(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算與反算(三)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349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猛攻太原城(三)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第383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強襲巴東(三)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急謀脫身(三)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210章第二百一十章 霸王硬上弓(一)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414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喋血張八嶺(五)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110章第一百一十章 許昌會戰(七)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87章第八十七章 大破無上軍(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128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進行時(五)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52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個擊破(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05章第四百零五章 虛情假意(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遼東戰役(七)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238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雷霆一三擊(二)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273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攻守轉換(二)第六百六十章 摧枯拉朽(五)
第329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殲敵於野(四)第598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急襲江陵(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攻守轉換(二)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76章第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七)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518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臨洮之戰(三)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85章第八十五章 官渡之戰(七)第324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驕兵照樣勝(四)第400章第四百章 兵敗如山倒(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563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騎軍對決(一)第58章第五十八章 壁虎斷尾(四)第548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臨終贈言第448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困獸猶鬥(五)第464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高家軍的瘋狂(二)第606章第六百零六章 巧取襄陽(七)第374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五)第267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事成堆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6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強勢碾壓(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644章第六百四十四章 政體革新(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算與反算(三)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349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猛攻太原城(三)第7章第七章 虛實相間(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458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窮途末路(一)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第383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強襲巴東(三)第493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網恢恢(三)第58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血戰襄陽(二)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372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圍點打援(三)第24章第二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284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略構思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272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急謀脫身(三)第270章第二百七十章 兵不厭詐(一)第210章第二百一十章 霸王硬上弓(一)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13章第十三章 畫餅充飢(二)第414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喋血張八嶺(五)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110章第一百一十章 許昌會戰(七)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87章第八十七章 大破無上軍(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128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陰謀進行時(五)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52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個擊破(二)第49章第四十九章 滎陽大戰(二)第373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四)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至江都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05章第四百零五章 虛情假意(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遼東戰役(七)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238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雷霆一三擊(二)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34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王敗寇(一)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273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攻守轉換(二)第六百六十章 摧枯拉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