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

縱馬過浮橋無疑是件極其危險之事,哪怕衛河並不算太寬,且五陵渡處的這四座浮橋爲了搶運糧秣輜重之故刻意加寬加固過,可畢竟只是浮橋而已,人行其上都難免會有搖晃,更別說狂奔的戰馬之踐踏了,饒是高家軍騎兵個個騎術過人,可在衝過浮橋之際,還是有兩百餘騎跌落了河中,戰馬倒是無甚大礙,雖是慘嘶不已,可最終都能游上河岸,至於落水的騎兵麼,那就沒那麼好命了,少數運氣好的還能掙扎着爬上浮橋,絕大數落水者也就只來得及發出幾聲慘嚎便就此沉入了水底。

“快,出刀,砍斷浮橋!”

高開道根本就沒去理會步兵將士們的訝異,也沒打算去營救那些落水的騎兵們,更不曾在意河對岸還有着千餘步兵在留守,率騎軍衝過了浮橋之後,緊着便咆哮了一嗓子,自有身旁簇擁着的親衛們齊齊翻身下了馬背,狂亂地衝到了四座浮橋頭,瘋狂地劈砍着固定浮橋的粗大纜繩。

“混蛋,上,給老子殺光那幫賊子!”

高家軍的瘋狂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不,就在四座浮橋先後被砍斷之際,煙塵滾滾大起中,羅士信已率六千鐵騎趕到了河邊,這一見浮橋已斷,羅士信登時便被氣得不輕,可也沒轍,只能是氣惱萬分地罵了一聲,轉而將怒火全都發泄到了那些兀自搞不清狀況的高家軍留守士兵們身上。

六千鐵騎打一千不甚精銳的步軍,根本談不上是一場戰鬥,不過是一面倒的屠戮罷了,戰事本身根本沒絲毫的懸念可言,僅僅只幾個來回衝鋒而已,高家軍留在南岸的千餘步兵除了少部分跳水逃生之外,餘者非死即降……

瑞明三年六月二十日,張君武率三十一萬大軍渡過漳水河,十日內連下邯鄲、鉅鹿等重鎮,高家軍始終避而不戰,一路退往清苑,撤軍速度極快,不僅如此,每撤離一城一地,皆劫掠無算,留下座座滿是災民的空城,迫使華軍不得不分出大量的精力去安撫河北一地之百姓,與此同時,進佔了樂壽的羅藝所部也在撤軍,只不過羅家軍並不似高家軍那般瘋狂收刮,其撤軍也並未撤遠,僅僅只是從樂壽撤到了安次(今之霸州)便即屯駐了下來,與屯兵清苑的高家軍成犄角之勢。

儘管因着大量的安撫工作拖累了進軍的腳步,可華軍主力還是在瑞明三年七月初六進佔了羅家軍放棄的樂壽,旋即,原本駐防袞州的孟武也已率四萬大軍渡過了黃河,一路趕到了樂壽,與主力大軍匯合,至此,華軍進入河北的總兵力已多達三十五萬之衆,而擺在華軍面前的進軍方向有兩個,一是向東北進攻羅藝,二是向西北進攻高開道,無論作何等選擇,都有着陷入被夾擊之可能,另,據蔚、幽等地之內應線報,奚族酋長步步設利親率兩萬五千部族控弦戰士已進蔚州,正在向清苑進發,而前隋遼西太守突地稽則統率靺鞨、契丹等各族騎軍兩萬三千餘衆入幽州,準備與羅藝所部聯兵一道,高、羅兩部軍威大盛之下,這仗顯然不太好打了。

“諸位愛卿,高、羅二賊各自龜縮不出,卻又守望相助,更有突厥漢國在背後作祟,此一戰怕是不好打啊,衆卿家對此戰可有甚謀算,且就都說說好了。”

華軍的兵力雖比之高、羅兩部的總兵力略多,戰術素養上也要強上一些,可面對着兩部這等犄角之格局,要想大勝也自非易事,在樂壽停駐了三天下來,張君武對下一步的戰略安排雖已有了些想頭,卻不免還是有些存疑,這便將軍中正三品以上的文武大員全都召到了中軍大帳中,見禮一畢,張君武便即手持着根細竹枝,指點着大幅沙盤,緊着便轉入了議事程序。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二賊中高弱而羅強,如欲速勝,當須得先以一部牽制羅藝,主力則迅速趕至清苑,一舉圍殲高賊,而後再乘勝攻擊羅賊,如此,或可早平河北。”

敵情漸明之際,諸將們顯然都對破敵之策動了心思,這不,張君武話音方纔剛落,程咬金已是頭一個站了出來,朗聲提出了自己的戰術思想。

“不然,高賊油滑,我軍一動,其必會鼠竄而去,我軍若追,則側後必會遭羅賊攻擊,一旦糧道有失,後果恐不堪設想,故,微臣以爲當先滅羅藝,以固東北,而後再集中全力攻伐高賊,如此,縱使突厥大舉出兵,我軍也自無後顧之憂。”

秦瓊的看法顯然與程咬金相左,也不等張君武有所表示,他便已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

“陛下,微臣以爲秦大將軍所言甚是,高賊秉性奸滑,而羅賊則素講義氣,我軍若主攻高賊,羅賊必會大舉出援,反之,高賊最多隻會虛張聲勢,卻斷不會以主力出擊,我軍只消以一部阻擋高賊即可。”

蘇定方素來敢言,哪怕他其實只是被特許列席軍事會議而已,可在表達自己的主張時,卻是毫不怯場。

“嗯,懋功可有甚要說的麼?”

蘇定方的分析與張君武心中對高、羅二人的個性之判斷大體一致,只不過在戰術安排上麼,張君武卻是別有算計,然則他卻並未急着道出,而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便即將問題丟給了徐世勣。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高賊兵雖略少,然戰力卻不併弱,反觀羅藝所部看似兵強馬壯,其實不然,且突地稽乃前隋遼西太守,其人素來親善中原,若陛下能曉以大義,其必會歸附我帝國,如此,不單可斷羅賊一臂,更可着其爲內應,破羅賊實非難事,故,微臣以爲當須得先佯攻高賊,引羅藝來救,而後一舉破之,待得東北既定,回頭再圍殲高賊則易也。”

徐世勣同樣也是贊成先攻羅藝,只不過他的分析戰局的角度卻明顯比秦、蘇二將站得更高上一些。

“懋功此策甚妙,朕看着應是可行,藥師以爲如何哉?”

徐世勣所言正是張君武心中之所想,他自是不會有甚異議,不過麼,爲了慎重起見,張君武在下最後之決斷前,還是先行問了下李靖的意見。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懋功之策應是可行,只是在微臣看來,我軍若攻高賊,羅藝未必會全力去救,反倒是趁機南下,以斷我軍後路之可能居多,倘若樂壽、鉅鹿有失,則我軍必危,故,若欲引羅賊上鉤,還須得能確保樂壽不失,如此,方可便宜行事。”

李靖大體上是認同徐世勣之謀算的,只是在細節處,顯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應是更貼近實際一些。

“唔,此確是不可不防,何人敢爲朕死守樂壽?”

張君武將李靖的話細細地琢磨了一番,也覺得羅藝恐怕真就會這麼幹,如此一來,要想引其入彀,樂壽留駐的兵力就不能太多,在這等情形下,要想堅持到主力回援,顯然不是件容易之事。

“陛下,微臣願爲之。”

死守的活計可不是那麼好乾的,在場諸將大多攻強守弱,一時間還真就沒誰敢自請的,唯有徐世勣卻是昂然站了出來。

“懋功有此心怕不是好的,朕所要的是樂壽能堅持五日以上,如此,我軍主力方可從容展開,若欲達成此目標,懋功須得多少兵馬爲用?”

華軍中擅守的大將其實並不多,且此際大多不在軍中,相較之下,也就徐世勣可堪爲用,對此,張君武自是心中有數得很,然則爲了慎重起見,他卻並未急着下個決斷。

“回陛下的話,微臣以爲樂壽留軍過多則羅賊未必上當,留軍過少,又恐難堪用,若只須守得五日,六千步軍足矣!”

死守城防從來都不是件輕鬆的活計,一個不小心便是城破人亡之下場,而論及實際戰功的話,又遠不及上陣殺敵,這也正是諸將們遲疑着不曾自請的緣由之所在,然則徐世勣卻是別有想法,說穿了也簡單,徐世勣打算以此戰功來向張君武討個情,以救出身陷囹圇的單雄信。

“六千太少,朕給卿八千步軍,再着延寧(陳明振的字)留下來配合卿守城,但消能守住五日之時間,便算卿首功。”

不算突地稽所部的兩萬三千異族騎兵,羅藝在安次可是囤積着十一萬大軍,一旦全力南下攻打樂壽,六千步軍就算再精銳,恐怕也難守住五天時間,沒旁的,概因樂壽方纔剛併入帝國版圖,民心未附,難以爲用,正是出自此等考慮,張君武雖是同意了徐世勣的自請,可出於謹慎,還是加派了大將陳明振以及兩千步軍。

“微臣遵旨!”

徐世勣雖不曾跟陳明振打過交道,卻也知曉其人乃是華軍中第一步戰高手,能得其配合作戰,他自是無甚不樂意之理,緊着便高聲應了諾……

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許昌會戰(四)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203章第二百零三章 藍田危急(一)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474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身一擊(一)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591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戰夷陵(二)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361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阻擊戰(二)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331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兵進太原城(一)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64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340章第三百四十章 喋血宛洛大道(八)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286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285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火藥武器之雛形第498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誘敵入彀(三)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七百零四章 大追殺(二)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329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殲敵於野(四)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278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五)第214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都劇變第392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營救人質(一)第90章第九十章 大破無上軍(四)第444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困獸猶鬥(一)第359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取雁門關(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277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原大戰(四)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96章第九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52章第五十二章 滎陽大戰(五)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
第303章第三百零三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三)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91章第九十一章 大破無上軍(五)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許昌會戰(四)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203章第二百零三章 藍田危急(一)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戰(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戰曼頭山(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474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身一擊(一)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494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警訊連連(一)第591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戰夷陵(二)第453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六百七十章 天降神兵(一)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361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雁門關阻擊戰(二)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331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兵進太原城(一)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壞消息(四)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64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時機未至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340章第三百四十章 喋血宛洛大道(八)第177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河擊賊(三)第286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285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火藥武器之雛形第498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誘敵入彀(三)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七百零四章 大追殺(二)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329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殲敵於野(四)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律法與人情(二)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323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驕兵照樣勝(三)第496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誘敵入彀(一)第489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衆叛親離(三)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641章第六百四十一章 輔公佑的末日(四)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508章第五百零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四面楚歌(一)第278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五)第214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都劇變第392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營救人質(一)第90章第九十章 大破無上軍(四)第444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困獸猶鬥(一)第359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取雁門關(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277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原大戰(四)第307章第三百零七章 奇襲韓信嶺(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96章第九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52章第五十二章 滎陽大戰(五)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