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八十四章 官渡之戰(六)

“士信莫不是以爲徐世勣已將全軍都列於城下了罷?”

儘管羅士信沒直接提出不同的意見,可張君武顯然是猜到了其心中之所想,笑着便反問了一句道。

“少將軍明鑑,徐賊所部三萬五千兵馬,前些日子強攻我中牟城,折損了三千出頭,如今城下之軍恰就是三萬兩千餘衆,人數無差,除非……”

聽得張君武這麼一反問,羅士信還真就有些不服氣了,扳着手指便計算起了徐世勣的兵力,只是算着算着,他突然想起了一種可能,話說到半截,便就此打住了。

“士信沒猜錯,瓦崗賊子前幾日確是增兵了,嘿,只不過是趁着夜色潛入大營罷了,自以爲得計,殊不知這幾日之炊煙密度卻暴露了其軍之虛實,若是某料得不差,那兩處可疑地點必是皆有伏兵在內,其數雖尚不可知,卻斷然不會少於一萬之衆,你若是敢追殺個不休,少不得要吃上一場大虧。”

張君武素來將羅士信當弟弟看,自然不會對其有太大的隱瞞,笑着一擊掌,便將箇中之蹊蹺解釋了個一清二楚。

“好賊子,當真狡詐!”

一想到自己險些落入徐世勣的算計之中,羅士信的臉色不由地便是一黑,沒好氣地便罵了一嗓子。

“徐懋功其人實大才也,可惜明珠暗投,惜哉,惜哉!”

儘管屢次在戰場上擊敗徐世勣,可張君武卻從來不敢小覷此人,此際感慨起來,明顯透着想引其爲己用之心思。

“少將軍,賊子的伏兵既明,此戰我軍必勝無疑,還請少將軍下令,末將自當拼死一戰!”

儘管聽出了張君武想籠絡徐世勣的心思,然則羅士信卻根本不打算接這麼個茬,他一門心思就想着衝出城去,好生大殺上一番。

“不急,先讓瓦崗賊子再多熬上一陣,待得日頭偏西之際,便是我軍大勝之時!”

既是已算到了徐世勣的綢繆,這一仗打起來其實並無太大的難度,然則張君武要的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而這,就需要足夠的耐性去捕捉最佳之戰機,對此,張君武胸中顯然早有定算……

“傳令:除中軍外,各部即刻原地修整,注意城中動靜,一旦官軍殺出,不可與戰,全速向東北方向撤退。”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着,轉眼間,午時已過了大半,烈日當空,列陣於城外的瓦崗大軍都不免有些疲了,可城中的齊郡軍卻依舊龜縮不出,一見及此,徐世勣的眉頭不由地便皺緊了起來,可又不願就這麼無功而返,這便沉吟地下了道命令,顯然是想以此來誘騙張君武出城。

“傳令:着王徹率兩千兵馬趕到南門,趙揚率兩千兵馬去往北門,羅士信率兩千騎兵列於東大街,其餘兵馬即刻在東門處集結,半個時辰後,某自率一千騎兵三千步軍衝擊敵陣,其餘各部暫且不動,見得城頭紅旗晃動,即刻開門出擊,三路合擊追擊我部之敵,務求畢其功於一役!”

城外的瓦崗軍之懈怠狀一出,正自獨飲着的張君武不由地便笑了起來,將酒樽取在了手中,先是一口將假充爲酒的清水一飲而盡,而後一口氣連下了數道命令。

“末將等遵命!”

聽得張君武總算是下了將令,早憋足了一肚子火氣的衆將們自是全都精神爲之一振,齊齊應諾之餘,紛紛衝下了城頭,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傳令各部小心,城中官軍或將出動,隨時準備撤退。”

羅士信等人退下城頭的動靜雖不大,可一直在觀察城頭動靜的徐世勣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不一般的味道,緊着便下了道應變之令。

“諸位接着罵,本將酒上了頭,就不奉陪了。”

徐世勣的命令纔剛下沒多久,就見張君武狠狠地伸了個攔腰,就此站起了身來,滿臉醉態地衝着兀自在城下罵陣的瓦崗軍士兵們揮了揮手,口齒含糊地道出了句場面話,便即搖搖晃晃地便往城後縮了去,這等囂張之做派一出,當即便又惹來了瓦崗軍罵陣士兵們的一通子狂罵。

“各部注意了,城中官軍出動在即,準備撤退!”

一見到張君武晃盪着下了城頭,徐世勣的神經立馬便緊繃了起來,忙不迭地便又下了道命令,頓時便令看似散漫不堪的瓦崗軍將士們好一陣的緊張。

徐世勣的命令倒是下得個飛快,可張君武也未免太不配合了些,這都近半個時辰過去了,城中根本就沒半點的響動,衆瓦崗軍將士們狐疑萬千之餘,繃緊了許久的神經自不免便就此鬆懈了下來,加之被烈日嗮了幾近一天,體力本就已是不足,精氣神再一鬆,昏昏欲睡也就屬難免之事了的。

“打開城門!”

就在瓦崗軍將士們疑神疑鬼之際,一直端坐在馬背上默默計時的張君武終於猛然睜開了閉着的雙眼,聲線陰冷地下了道命令。

“咯吱吱……”

張君武的命令一下,早已在城門旁待命多時的十數名士兵立馬齊齊動作了起來,七手八腳地卸下了城門栓,齊心合力地將兩扇厚實的大門推了開來。

“全軍突擊,殺!”

城門方纔一開,張君武便已從得勝鉤上取下了長馬槊,腳下猛地一點馬腹,高呼一聲,一馬當先地便衝出了城門洞,緊隨其後的是一千鐵騎,再後頭則跟着三千精銳步兵。

“敵襲,敵襲!”

一見到張君武率部衝出了城門洞,兀自在城外罵陣的那幾十名瓦崗軍士兵頓時全都慌了神,一邊狂呼亂叫着,一邊撒腿便拼命向本陣逃了去,然則兩條腿又如何能跑得贏四條腿,這都還沒逃上多遠呢,就已被齊郡軍鐵騎從後追上,槊刺馬踏之下,幾十名瓦崗軍罵陣士兵無一倖免,全都成了一地的爛肉。

“撤,快撤!”

見得張君武親自率部殺來,徐世勣哪還顧得上那些倒黴的罵陣士兵,緊着下令之餘,一擰馬首,領着手下中軍率先向東北方向狂逃了開去,其餘各部瓦崗軍將士見狀,自是都不敢稍有遷延,撒腿狂奔不已。

“殺,殺,殺!”

饒是徐世勣的命令下得及時,奈何昏昏欲睡的瓦崗軍將士們體力以及精力都已大爲不支,儘管是在狂逃,可逃不多久,後隊便被齊郡軍騎軍追上了,但見一馬當先的張君武咆哮如雷間,手中的長馬槊不停地攢刺挑殺着,所過處,人馬倒撲了一地。

“大隋必勝,大隋必勝!”

見得自家主將如此神勇,齊郡軍將士們自是全都士氣大振,高呼着戰號,瘋狂地殺進了潰兵之中,一通子亂殺下來,可憐原本是佯敗的瓦崗軍竟是就此成了真敗,被齊郡軍趕得放了羊,一路逃一路死,其狀可謂是慘不忍睹。

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3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驕兵照樣勝(一)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47章第四十七章 巧取金堤關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一)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直搗黃龍(二)第230章第兩百三十章 巧戲薛舉(二)第527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個擊破(五)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義成公主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185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步步爲營(二)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66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騎軍對決(四)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287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春季攻勢(一)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白道決戰(一)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遼東戰役(七)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急謀脫身(三)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252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強權就是真理(三)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正統之爭(一)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179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過河擊賊(五)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392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營救人質(一)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算與反算(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142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俠之大義(一)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急謀脫身(二)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367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奇襲朔州(二)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七百零三章 大追殺(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
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壁虎斷尾(三)第3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驕兵照樣勝(一)第155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變而變(四)第470章第四百七十章 定計平河北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47章第四十七章 巧取金堤關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422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劫營(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一)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直搗黃龍(二)第230章第兩百三十章 巧戲薛舉(二)第527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個擊破(五)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軟硬不吃(八)第31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肉磨坊(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義成公主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185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步步爲營(二)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66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騎軍對決(四)第233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敗西秦軍(一)第352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唐的覆滅(二)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287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春季攻勢(一)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218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納妃之議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白道決戰(一)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面楚歌(二)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48章第四十八章 滎陽大戰(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274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原大戰(一)第412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喋血張八嶺(三)第220章第二百二十章 兵進雍城(二)第129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軟硬不吃(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遼東戰役(七)第12章第十二章 畫餅充飢(一)第618章第六百一十八章 強勢碾壓(六)第七百零九章 不對稱戰爭(二)第51章第五十一章 滎陽大戰(四)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急謀脫身(三)第137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急謀脫身(一)第252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強權就是真理(三)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正統之爭(一)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179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過河擊賊(五)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600章第六百章 巧取襄陽(一)第523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各個擊破(一)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242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末路梟雄(三)第395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一)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392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營救人質(一)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算與反算(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非川陷阱(一)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142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俠之大義(一)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65章第六十五章 詐取鄭州(五)第435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特種戰(三)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138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急謀脫身(二)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367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奇襲朔州(二)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七百零三章 大追殺(一)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