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隆武帝已經徹底成爲了過去。

新皇登基之時,侯玄演身在前線戰場,定年號這樣的大事,卻得等到他回京之後再做定奪。

文淵閣內,三個大學士和六部官員齊聚一堂,商議新帝年號。侯玄演稍微有些虛浮,眼皮耷拉着顯得有些無精打采,這些天轟轟烈烈的造人運動,愣是掏空了越國公的身子。

幾個文官吹鬍子瞪眼,在那裡爭論着,侯玄演迷迷糊糊大概聽個明白。張煌言等人偏向叫主張叫武樂,取的是洪武永樂各取一字,寄希望於新帝能夠承祖先之勇,恢復中原;以馬士英爲首的一夥主張年號慶祐,取自慶元嘉祐,。雙方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本來他們想要侯玄演拿主意,誰知道侯玄演對這些事興趣乏乏,隨口道:“你們看着辦吧。”

既然侯玄演不插手,張煌言和馬士英誰都不肯讓步,禮部侍郎劉守元夾雜中間左右不敢得罪。

姜建勳趁機來到侯玄演身邊,湊近了耳邊低聲問道:“國公,不好奇他們爲何爭辯麼?”

侯玄演心中一動,自己還以爲這只是文官們閒的蛋疼,在那裡咬文嚼字的,難道其中還有玄機?

“說來聽聽。”

姜建勳低聲道:“此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全看國公的志向了。”

侯玄演雖然不表態,但是往閣中一坐,還是百官的中心。那些爭吵的文官見到這邊的動靜,紛紛側目。

侯玄演拉着姜建勳,來到文淵閣的內室當中,這裡是大學士辦公之餘休息的地方,官員們雖然好奇也都不能跟着進來。

侯玄演一攤手,說道:“我哪有什麼志向,北伐而已。要是天下太平,胡兒遁逃,本國公心中願景,不過是牽黃犬攜妻子,遊獵山水之間罷了。”

姜建勳表情玩味,說道:“既然如此,下官建議取武樂二字,奮永樂之勇,光洪武之德,天下澤被我大明之光。陛下必能帶我等光復神州,重振華夏,再現大明雄風。”

侯玄演默然不語,走出了內室之後,將禮部官員叫到了自家府上。

翌日,朝廷頒佈旨意,定年號爲:景祐。是年爲景祐元年,也是僞清順治四年,北方淪陷尚未恢復,江南已經是一片大好的形勢。

北京城中,睿親王多爾袞的府上,多爾袞最近變得喜怒無常,王府多個下人無故被鞭死,搞得人心惶惶,在近前伺候的人,全都小心翼翼,見到多爾袞一面提着十二個小心,生怕暴斃。

山東的局勢持續變遭,他們生生捧出來的巴布海,已經嚇得不敢回山東了。

阿哈旦坐在大堂上,也是如坐鍼氈,攝政王多爾袞的臉上沉鬱不散,眼珠閃着嚇人的光芒,看上去跟頭噬人的野狼一樣。

“阿哈旦,你是揚古利的兒子,天生就有勇者的血脈。現在南邊的漢人聲勢如此之大,尤其是山東已經到了滿人不敢拋頭露面的境地了,你有什麼辦法?”

阿哈旦的父親是揚古利隨着努爾哈赤征戰女真諸部,是滿清的一等功臣,開國元勳之一。傳到他這一輩還算是有些膽色。入關以來他也是屢立戰功,但是自從多鐸北撤避暑,他就沒有再跟明軍交過手。在他的印象中,漢人還是聞風而降,自相殘殺的那批人,不知如何現在竟然變得這麼難纏。

“依奴才看,我們輸在披甲之人太少,兵員死一個就少一個。不如從察哈爾、喀爾喀、科爾沁諸部,調集蒙古人入關,還可以讓朝鮮人也湊一支兵馬,讓他們到中原來,和南人死戰。如此一來,既可以保全我們能戰善戰的八旗勇士,也可以守住中原。”時至今日,清廷上下已經放棄了南征的打算,在他們看來,能夠劃江而治,重現當年南宋和金朝對峙的局面,已經不錯了。

多爾袞點了點頭,臉上總算露出了幾分笑意,這些天就這個主意說到了他的心裡。

蒙古人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是因爲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王,一盤散沙似的任人欺凌。除了被努爾哈赤編入蒙八旗的兵馬外,蒙古還有內蒙的六盟四十九旗,外蒙八十六旗,這些旗兵的顏色沒什麼規定,因爲他們無論如何善戰,也是雜牌軍。多爾袞對蒙古人的事非常熟悉,知道這些人如果全部集中起來,也是一股很強的力量。

朝鮮與滿清,有着數百年的恩怨,彼此之間互相攻伐,此消彼長。朝鮮也並非一直處於劣勢,有很長一段時間,朝鮮甚至壓着女真全族,讓他們擡不起頭。可以這麼說,除了日本之外,與朝鮮持續時間最長、威脅最大的敵人,就是滿清了。從地緣上來看,滿清的老家滿洲,亦即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只相隔了一條鴨綠江而已。比之朝鮮與日本相隔的對馬海峽來說,實在是近得多了。在朝鮮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南倭北虜”的外患。“南倭”指的是日本,而“北虜”就是指女真以及後來的滿清了。

等到滿清出了一個皇太極,這纔打破了雙方的平衡,皇太極帶着多爾袞打了兩次朝鮮,徹底把他們打服了。多爾袞還記得正是自己闖入城中,挾持了整個朝鮮王室,讓這個老對頭臣服了下來。

“蒙古兵馬入關容易,但是朝鮮...他們向來首鼠兩端,就怕不肯派兵。”作爲征討朝鮮的主要將領之一,多爾袞熟知這個民族的特性。

阿哈旦前段時間一直留在盛京,對朝鮮的局勢非常清楚,笑道:“王爺不知,自從咱們入關之後,朝鮮國中對明朝還抱有希望的清西派已經被掃除了,成員全部被殺。與此同時,在功西派內部的洛黨的金自點在獲得了領議政的職位後,一直主張出兵幫助我們大清,剿除殘明的江南勢力。攝政王現在下旨,正和他們的心意,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多爾袞一聽大喜,自己有原先圈奴得來的四十萬奴兵,雖然戰鬥力低下,而且士氣、忠心都很低,但是關鍵時候可以當成西夏的撞令郎用。撞令郎是宋朝時西夏的党項人的傑作,一般由漢族士兵組成,主要負責衝鋒陷陣當“炮灰”相當於炮灰的代名詞。這個撞令郎部隊,其來源是在被俘擄的漢人中挑選勇敢善戰者組成軍隊,讓他們在前面衝鋒陷陣,這樣可以減少党項軍隊的傷亡。

這些奴兵平日裡也不閒着,被人嚴加看管着,負責種植滿族圈禁的土地。

有這麼四十萬炮灰,再加上蒙古和朝鮮的兵馬,多爾袞自己手裡還有八旗兵五萬人,瞬間又恢復了信心。只要守住山東就行,在西邊的戰線上,吳三桂孔有德等人,甚至是佔了一點上風的。至於鳳陽的濟爾哈朗,那也是滿清最後的牌面了,戰功赫赫而且手下全是兩藍旗的滿洲兵,守住北伐中路軍不成問題。只有東路軍,先是打進了山東如入無人之境,然後又不斷地侵擾,讓山東的滿人不敢開口說話,害怕暴露自己滿人的身份。

“哈哈,阿哈旦,你不愧是揚古利的兒子,果然足智多謀。”

阿哈旦站起身來,彎腰道:“王爺擡愛了,奴才萬死難報王爺的大恩。”

“我就派你去朝鮮,讓你叔父譚泰去蒙古,負責這次的調兵。只要辦好了這件大事,我封你做拖沙喇哈番。”

阿哈旦一陣氣苦,差點吐血,他早就襲承了父親的超品公,攝政王竟然許了他一個拖沙喇哈番。要知道,那不過是相當於一個千總。

近來攝政王多爾袞屢次口出奇怪的言論,甚至還曾經破口大罵多鐸和阿濟格,讓手下將他們抓來治罪。更要命的是,多爾袞還經常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看那意思是向皇太極哭訴。要知道多鐸已經死了一年了,皇太極更是早就死了,深宮中一直有傳聞,說攝政王腦袋出了問題,現在看來所言不虛啊。阿哈旦不敢反駁,謝恩之後退了出去。多爾袞興奮地站起身來,搓着手興致頗高。

走出了睿親王府,阿哈旦興沖沖地前去自家的二叔譚泰府上,這回他獻策有功,等多爾袞清醒過來,一定會大大封賞他們。而且自己得了一個美差,現在朝鮮國中,諂媚滿清的勢力正如日中天,自己到了朝鮮還不是享受着皇帝一樣的待遇,想想他就迫不及待要出發了。

朝鮮和蒙古,現在的日子也很不好受,關外的冬天越來越難熬了。

酷寒加上暴雪,讓他們無比羨慕已經不用在關外靠天生活的滿洲弟兄,尤其是蒙古每年冬天就像是一次生死關。小冰河時代的尾巴,將這些蠻夷抽的鼻青臉腫,又不會種田屯糧,一個個就像是磨尖了牙,準備入關吃肉吮血的野獸。

景祐元年正月,譚泰和阿哈旦從北京出發,一個往蒙古,一個往朝鮮。不久之後,中原大地上,將迎來兩股兇戾的夷狄兵馬。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早就預料到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又是一年第三章 清兵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上柳梢頭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二百零四章 船塢承包制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後宮空虛第一百二十三章 快馬風字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四百五十五章 奇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標題很重要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二百八十四章 變通第五百三十二章 沒得談了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四百八十九章 彭柱澤的善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兩個小弟的道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皮島人永不爲奴,嘿嘿,真香第一百八十章 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第二百五十章 有人罵你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五百三十三章 修法前夕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四百五十六章 縛道大師侯玄演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五百六十二章 盛典空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館的雛形第三百六十四章 決堤黃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爲了永樂大帝殺他全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越國公不做沒有靈魂的事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四十九章 願追隨小候大人死戰第九十一章 敵我營中,心境各不相同第四百三十章 惡之大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上想在這裡設一個總督府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山大好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壺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三百八十五章 讓利於民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偵改革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生財之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誓殺吳三桂第三百七十八章 徵遼元帥第一百零三章 人生三杯酒第四百四十八章 結仇第六百零六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八十八章 不解風情的小侯大人第六十八章 能讓大盜眼紅到改行的職業第十章 美人借糧第三百六十六章 有本要奏!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七十七章 烈火焚腥,一潰千里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三百九十三章 晉商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四百六十五章 獵熊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搶陸渡河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五百六十三章 打進沙俄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世界皇帝之爭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級八萬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第三百零一章 不敗將軍的威名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四百零四章 黃種人共榮圈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也不容易七十三章 五船北航,是故人歸第三百四十七章 要當爹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早就預料到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又是一年第三章 清兵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上柳梢頭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二百零四章 船塢承包制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後宮空虛第一百二十三章 快馬風字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四百五十五章 奇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標題很重要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二百八十四章 變通第五百三十二章 沒得談了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四百八十九章 彭柱澤的善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兩個小弟的道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皮島人永不爲奴,嘿嘿,真香第一百八十章 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第二百五十章 有人罵你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五百三十三章 修法前夕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四百五十六章 縛道大師侯玄演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五百六十二章 盛典空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館的雛形第三百六十四章 決堤黃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爲了永樂大帝殺他全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越國公不做沒有靈魂的事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四十九章 願追隨小候大人死戰第九十一章 敵我營中,心境各不相同第四百三十章 惡之大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上想在這裡設一個總督府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山大好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壺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三百八十五章 讓利於民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偵改革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生財之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誓殺吳三桂第三百七十八章 徵遼元帥第一百零三章 人生三杯酒第四百四十八章 結仇第六百零六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八十八章 不解風情的小侯大人第六十八章 能讓大盜眼紅到改行的職業第十章 美人借糧第三百六十六章 有本要奏!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七十七章 烈火焚腥,一潰千里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三百九十三章 晉商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四百六十五章 獵熊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搶陸渡河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五百六十三章 打進沙俄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世界皇帝之爭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級八萬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第三百零一章 不敗將軍的威名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四百零四章 黃種人共榮圈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也不容易七十三章 五船北航,是故人歸第三百四十七章 要當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