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

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

民夫正在打掃戰場,各處都有俘虜被集中看押。

還有數千戰兵,追擊潰兵未歸,按時間來計算,估計都追出七八里了。

朱銘已脫掉天王甲,不斷接收處理各種戰報,抽空問道:“閣下在想什麼?”

被臨陣俘虜的趙遹,初時失魂落魄,緩過神之後開始沉思。他回答說:“我在想,自己怎敗得那麼快。”

“想出什麼結果沒有?”朱銘問道。

趙遹說道:“數萬人的大戰,須慎之又慎,很少有主帥不經試探周旋,就直接下令全軍壓上去的。閣下敢這麼做,無非欺我難以指揮各部。全軍壓上打亂戰,賊兵亂,官兵更亂。等官兵亂起來,各部銜接不暢,閣下便率領騎兵直衝我中軍。”

“哪有恁多廢話?”朱銘好笑道,“從之前攻山,再到陣前砲戰,官兵都士氣低靡。你變陣時又生混亂,我怎會錯失良機?已經熟透的果子,站着摘、坐着摘、搭梯子摘,甚至把樹砍了再摘,能有什麼區別嗎?”

“也對。”趙遹點頭。

白勝忽然喜滋滋跑過來:“鄭書記(鄭泓)清點輜重,繳獲了六十七副步人甲!”

朱銘心情大爽:“讓他妥善保管,等我論功行賞,賜給各軍將領。”

宋代的步人甲,由一千多片甲葉組成,最重的足有70斤(長槍手),較輕的也有40多斤(弓弩手)。

趙遹心裡很不是滋味,那幾十副步人甲,是黃概在成都兵杖庫搜出的。專門揀選壯士穿戴,被趙遹安排在中軍,準備關鍵時刻投入戰鬥,作爲一股奇兵抵定戰局。

結果,那些被寄予厚望的重甲戰士,面對朱銘親率騎兵衝鋒,竟然特麼的一鬨而散了!

平時頓頓吃肉厚養着,臨戰卻未對賊寇造成任何殺傷。

趙遹自言自語嘀咕道:“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朱銘說道:“你也曉得仁義不施?”

趙遹苦笑:“我身爲宗室,前番立下大功,官家擢我爲兵部尚書。可那童貫隨便說幾句,我也只能請辭。宗室且如此,百姓更何堪?官家受奸臣矇蔽,以至有今日之禍。”

“他那麼聰明,能被誰矇蔽?”朱銘言語不屑。

趙遹默然不語。

追擊潰兵的士卒,陸陸續續押着俘虜回來。

翌日論功行賞,五十副步人甲,賞賜給大小將官。另外七副,賞賜給作戰勇猛的士卒。

還剩下十副,留着賞賜給李寶的部隊。

義軍將領官職,沿用宋代制度。

如今只有兩個統制,分別是張廣道和李寶。

各軍長官,稱作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

各營長官,則是指揮使、副指揮使。

領到鎧甲,將領們歡喜不已,這玩意兒可以保命啊。

特別是本來就有鍊甲的將官,外面再穿一身步人甲,兩層防護可以隨便衝殺。

可惜有點重,兩層甲疊加,共計八九十斤,稍輕也有六十七斤。

一具具屍體陳列在野外,俘虜們排隊來辨認。

若有鄉鄰認出,立即就地火化。

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火葬最爲流行的朝代。

越靠近首都,火葬就越常見。

北宋的火葬盛行區,在開封與河東。而南宋的火葬盛行區,則在江浙和四川。

其原因是:人衆而地狹。

(也有例外,地廣人稀的兩湖,宋代同樣流行火葬。)

四川的南宋考古墓葬,火葬墓超過了80%!

一具又一具屍體,被火化之後,用死者的衣服包裹骨灰,由他們的同鄉帶回老家安葬。

這些多爲踩踏致死,真正被義軍所殺的還不到15%。

逃跑飛快的黃概,已經被抓回來,而且行動比較自由。他看着焚燒骨灰的場景,嘆息道:“朱賊此舉,四川定矣!”

“這般人才,奈何做賊。”趙遹連連搖頭。

他們兩個大敗,必須承擔丟失四川的罪責。

朱銘不打算殺掉,放回東京讓昏君處理。多半會被除名編管,從此老死他鄉,二人的遭遇,會讓更多忠臣寒心。

高景山藏起來不敢見人,故意避開趙遹和黃概,能瞞一時是一時,儘量不拖累家族。

火化屍體送還骨灰,這主意就是高景山出的,可獲得三大好處:

第一,防止發生瘟疫。

第二,安定俘虜之心。

第三,安撫蜀中民衆,傳播仁義名聲。

本來驚恐不安的俘虜,在得到同鄉骨灰之後,迅速就安定下來,都不想着逃跑了。

既然讓他們帶鄉鄰骨灰回家,肯定不會殺他們,而且還會予以釋放。

每天雖然吃不飽,卻幹活異常積極,義軍分配啥任務,俘虜們都搶着完成,只求表現好些早點回家。

朱銘休整數日,便帶着全軍南下。

抵達綿州之後,立即釋放所有俘虜,並給少量糧食讓他們回鄉。

李寶帶兵原路返回,重新殺向合州、渠州,順便堵死夔州兵的後路——那些傢伙已經收復巴州全境。

林沖、白祺領軍南下,攻取簡州(簡陽)、資陽、資州(資中)、內江,最終目的是拿下富順監。那裡屬於賦稅重地,周邊幾個州縣都有大量鹽井。

朱銘親率主力,直奔成都而去!

……

華陽縣郊,王氏祖宅。

老僕奔跑進書房:“相公,各家子弟都回來了!”

王仲鰲問道:“回來多少?”

“沒死的都回來了,還帶回一些骨灰,”老僕詳細說道,“他們被賊寇抓住,並未遭到虐待,還能領口糧回鄉,那朱賊似不是濫殺之人。”

王仲鰲坐在書桌前感慨:“如此做法,成都周邊州縣,百姓再無抵抗之心。只要朱賊不盤剝太過,稍微比官府少徵點賦稅,必然可以獲得萬衆歸順。真是手段高明啊,把鄉兵放歸家鄉,還帶着袍澤骨灰,比編練俘虜爲兵強上百倍!”

王仲鰲拄着柺杖出去,不斷有人恭敬問候。

來到村中的打穀場,大冬天聚集好多村民,一羣子弟兵正在講述他們的經歷。

“朱將軍威風得很,穿着一副金色鎧甲,就跟廟裡的天王那般,”一個青年說得眉飛色舞,似乎已經走出陰影,“朱將軍那匹馬也是神駿,我當時被編爲後軍,被派去阻攔朱將軍衝殺。好幾千人的右軍士卒,遇到朱將軍幾百騎兵,嚇得當即就潰散了。我哪裡敢去阻擋?跟着袍澤一起逃,只恨爹媽沒多生兩條腿。沒跑多遠,就聽後面很多人在叫喊,轉身一看,中軍大旗都倒了。”

另一個青年說:“我卻編在中軍,趙總領讓我們結陣舉槍。我們又不是傻子,後軍都潰散了,中軍就能擋得住?那些重甲猛士都不敢擋穿着幾十斤的鎧甲,一個個跑得比我還快。我卻是看得分明,朱將軍騎的是匹黃驃馬,衝上小山跟飛一樣。他手裡的鐵鐗幾十斤重,臂膀粗的中軍旗杆,一鐗砸去就斷了!”

村民們嘖嘖稱奇,都歎服朱賊的武勇,難怪人家敢起兵造反。

那些回家的子弟兵,也講得愈發誇張。

因爲把朱銘描述得越強大,他們的潰敗就越情有可原。並非自己懦弱不能戰,而是朱將軍太過勇猛!

又有青年說:“朱將軍派人來講,他若取了四川,定然不像官府那樣收重稅。免夫錢肯定不收,地裡腳錢也不收,經制錢還是不收。就連酒醋稅,也降回五年前,昏君加的酒醋稅他不認!”

“不收許多稅,那日子過得!”

“朱將軍是個好賊啊。”

“不是好賊,是個好人。”

“就不曉得,那朱將軍說話作不作得數,莫不又是在哄騙咱們。”

“哄你作甚?人家把骨灰都送回來了,仁義得很。官府往年強徵搬茶夫,那些搬茶夫死在外頭,也不見官府把骨灰送回來。”

“……”

王仲鰲站在打穀場外,悄然聽了一陣,嘆息着默默離開。

朱賊入主成都已成定局,不知對王家是好是壞。

就怕朝廷常年派兵征討,朱賊爲了打仗,也學官府橫徵暴斂。到那個時候,只會比朝廷更狠,反賊爲求生存,可是沒有任何底線的。

俘虜帶着骨灰回鄉,消息迅速傳遍各個州縣,還帶回義軍的“仁政”消息。

所謂仁政,無非少收點稅。

這個少收,是跟宋徽宗相比。

絕對比哲宗朝收得多,否則朱銘哪來的錢糧練兵?

但這就夠了,百姓能夠接受。

就像電商搞活動,原價六十的商品,給伱漲價到一百,再打折賣你八十。你喜滋滋買到手,還覺得自己賺到了。

朱銘率軍南下,德陽、雒縣、金堂各縣官員,皆已望風而逃,胥吏抱着官印出城跪迎。

一直來到成都城外,面對大開的城門,朱銘並未帶着全軍進去。

他先派一支最精銳、紀律最嚴明的部隊,進城佔領衙門和庫房,同時在全城張貼安民告示。

又張貼檄文,並附錄政策:取消經制錢,降低酒醋稅。

城內百姓,見義軍秋毫無犯,又聽說經制錢被取消,酒醋稅也降回以前的標準,竟然全城歡呼沸騰起來。

特別是那些商賈和攤販,把朱賊……把朱將軍視爲再生父母。

等到朱銘帶着親兵進城時,無數百姓夾道圍觀,踮起雙腳想看看他是否有三頭六臂。

一身金燦燦的天王甲騎着駿馬緩緩向前,令百姓覺得威武而不可直視。

酒樓之上,十多個士子臨窗眺望,他們都出身成都大族。

一人說道:“這朱賊好會邀買民心。”

另一人冷笑:“那昏君邀買民心都不願,我倒覺得朱成功可得天下。”

“你叔父可是鴻臚寺少卿,怎能說這種話?”

“我叔父做什麼官,跟我說大實話何干?”

“你家世食宋祿須得忠君報國!”

“你沒看朱成功的檄文?非食宋祿,乃食民祿也。”

“強詞奪理!”

“……”

這些士子,自己就吵起來,有的人已打主意投靠。

成都城內有後蜀皇宮,皇城已變成內城,宮殿拆了改爲官府衙門。

朱銘進駐轉運司,笑着對高景山說:“高先生妙計安民,實在是立下大功一件!”

“些許小計謀而已。”高景山謙虛道。

朱銘當時的命令,是趕緊焚燒屍體埋了,免得搞出什麼瘟疫。

高景山連忙跑來進言,說可以讓俘虜辨認屍體,放歸俘虜把骨灰帶回家鄉。

小小的一個計策,宣傳效果簡直炸裂。

石元公有些不得勁兒,他纔是頭號謀士啊,咋就突然冒出個降官爭寵呢?

可人家是三品大員投靠,自己只是個落第舉人,這特麼想爭都爭不過。

最苦惱的是,石元公不得不承認,高景山的獻計確實高明。

石元公當時認爲,在佔領成都之前,不可放歸俘虜,免得又被官府徵去當兵。事實跟他所料完全相反,俘虜一放,沿途縣官全部逃跑,就連成都城內的官員都跑了!

如今仔細想來,越想越覺得玄妙,畢竟石元公搞過妖教,他對玩弄人心的套路理解頗深。

(這幾天參加作者沙龍,儘量抽時間碼字,如果停更就當是請假,更新會非常不穩定。)

(本章完)

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1055章 1050【迂迴包圍】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537章 0532【刀劈鐵炮】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53章 0948【逼降】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1112章 1107【歐泊變玫瑰】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42章 1137【重遊故地】第365章 0360【滿朝賢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4章 0959【西夏飛將軍】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994章 0989【秦尚書,請移步大理寺喝茶】第957章 0952【攻城拔寨】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1195章 後記五十一礦石還得去藥鋪裡找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1139章 1134【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09章 0204【誘捕】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703章 0698【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713章 0708【夜襲】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1186章 後記四十二棠溪之劍第949章 0944【岳雲也來了】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1245章 後記一百零一真正的大明盛世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場】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1000章 0995【太學突擊測驗】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
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59章 0056【追悔莫及】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1055章 1050【迂迴包圍】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537章 0532【刀劈鐵炮】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53章 0948【逼降】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1112章 1107【歐泊變玫瑰】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將,知道自己打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42章 1137【重遊故地】第365章 0360【滿朝賢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4章 0959【西夏飛將軍】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994章 0989【秦尚書,請移步大理寺喝茶】第957章 0952【攻城拔寨】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1195章 後記五十一礦石還得去藥鋪裡找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1139章 1134【一百年後是什麼樣?】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241章 0236【搶班奪權與鐵礦開採】第209章 0204【誘捕】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703章 0698【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713章 0708【夜襲】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1186章 後記四十二棠溪之劍第949章 0944【岳雲也來了】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1245章 後記一百零一真正的大明盛世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場】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850章 0845【獻俘闕下】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1000章 0995【太學突擊測驗】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